1、069古代美术史研究ReseARch oN ANcieNt ARt histoRy克孜尔石窟龛像的形式与象征任平山摘要根据造像与窟壁的不同关系,龟兹石窟尊像大约有四、五种塑造类别。与汉地石窟区别明显,克孜尔中心柱窟流行在佛龛中供奉可移动尊像,且多将佛龛营造为山窟之景。此现象关乎于龟兹僧人每年定期在石窟坐夏,并在夏安居结束后举办行像庆典,云集王城之风俗。关键词龟兹;石窟;佛像;风俗;节日龟兹石窟中的尊像,或坐或立,样式姑且不论,仅就尊像与龛壁的组合关系而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窟像一体;二,窟像塑定;三,壁画尊像;四,可移动尊像供奉。除此四种外,还有第五种类型,即石窟中间置佛坛,坛上尊像不与窟
2、壁关联,另当别论。(一)窟像一体,指石窟开凿之时,同步凿刻尊像。这种方式在同时期汉地云岗、龙门等石窟寺极其普遍,但在龟兹石窟中极其少见。库木吐喇窟群区第70、71窟正壁迄今存留造像石胎1,可以归属到这种类型。但从石胎外表判断,尊像主要由石胎外部泥塑完成(图1)2。尽管这两个石窟现归属到中心柱窟,窟内没有像其他中心柱窟那样凿出佛龛笼罩主尊。此类窟型,介于大像窟和典型克孜尔中心柱窟之间,以“像柱窟”命名也许更加精确。克孜尔第196窟是一个中心柱窟,主室正壁龛像不存,但中心柱朝向后室的壁面(即后甬道内壁)开有一龛,龛内有一石胎坐像3,脸部破损。他身着通肩袈裟,禅定印,结跏趺坐。石窟内容总录谓之“坐佛
3、”。由于造像背后没有明显的头光,且袈裟上留有不同颜色的色块,莫妮卡茨茵(Monika Zin)教授辨识为身穿百衲衣的大迦叶(摩诃迦叶)(图2)4。(二)窟像塑定,指石窟开凿完成之后,在窟壁固定安置泥塑造像。其中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窟内用木条和草束搭建骨架,直接就壁塑像。另一些情况下,塑像在窟外完成,然后移植窟内固定。克孜尔第47、48、77、139窟都是直接在正壁塑像的大像窟5。尽管造像无存,克孜尔第47窟壁面清晰地留下若干凿孔(图3),它们是泥塑木骨架固定所用。根据凿孔的位置,大致可以判断出造像原来的头光大小,即佛头位置。格伦威德尔在第77窟回廊像台上见到六身“几乎是希腊风格的泥塑足部
4、,十分雅致”6。这些泥塑(图4)7,也许在窟内完成,也可070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能是预制成形之后移入石窟,通过项背部木桩固定在墙壁凿孔中8。克孜尔第207窟是中心柱窟,主龛中留有固定佛像项背的凿孔(图5)。佛龛底部中间也有一个凿孔,应该是固定泥塑木胎架所用。这意味着主龛内的尊像类似克孜尔大像窟那样固定在墙壁。主龛券腹两侧也各有一个凿孔,可能用来固定胁侍造像。克孜尔第4窟,主龛高166厘米,进深只有36厘米。这么浅的龛台,要稳妥安置与佛龛高度相匹配的尊像,只能用泥塑将尊像固定在龛壁之上。故而佛龛内部像座上下各有一6厘米深的水平凹槽,考古报告判断为固定塑像所用9。库木吐喇
5、谷口区第20窟是一个入口门道长达3.4米的方形窟。门道两侧各有一龛,原来都有泥塑坐佛。左龛佛像遗失,仅余方形狮子座。右龛坐佛,结跏趺坐,禅定印(图5)10。谷口区第20窟1977年才被发现,故而又称新1窟11。由于龛内空间狭小,而造像相当精美,应该是塑好之后,放入龛内的。这尊泥塑躲过欧日考察队的掠夺和“文革”的破坏,曾经是龟兹石窟唯一完整遗存的圆雕,2006年被盗割。(三)壁画尊像,直接以壁画呈现尊像,如克孜尔第58、114窟(图6)12主龛绘制菩萨像。相关个案,情况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四)可移动尊像供奉,指将尊像安置在窟龛预留空间。尊像可能由泥塑、木石、金铜、夹苎、或其他材质制造。对其形
6、貌,我们知之甚少。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在克孜尔第76窟(孔雀洞)前室发现过图1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71窟正壁图3 克孜尔第47窟正壁(笔者摄)图4 克孜尔第77窟甬道旧照图2 克孜尔第196窟后甬道内壁龛071古代美术史研究ReseARch oN ANcieNt ARt histoRy一批小型木雕佛像(图7)13。其中木雕坐佛(德藏MIK7398)高23.5厘米(图8)14。以此为例,这批小雕像高度多在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勒柯克推测它们原本列于同一地点出土的木台架上。佛龛尊像样式或可以之作为参考。赵莉认为德国探险队从克孜尔劫走的木雕中,体量较大者原来搁置在中心柱窟正壁龛内15。相关研究者尝试
7、用其中一件木雕坐佛背屏(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编号III55)复原克孜尔第206窟主龛视效16。可移动尊像安置入龛后,和龛壁绘制的佛光,以及其他壁画如菱格山峦、胁侍人物等,构成绘塑结合的景观。尽管如此,尊像并不固定于墙体。乃至尊像消失后,佛龛内仍存较完整的辅助性壁画。克孜尔第17、38、63(图9)17、80、97、99(图10)18、100、104、159、171、175、176、179、180、184、193、205窟等许多石窟主龛尊像都属于这种类型。以上四种窟像类别中的前三种都为像窟一体模式,尊像一旦确立,即固定在石窟中的相应位置。同时期汉地石窟亦多如此。但就现存遗迹观察,以克孜尔为代
8、表,龟兹石窟最为流行的方式恰恰是第四种在预留窟龛中供奉可移动的尊像。龟兹艺术并不缺乏直接开窟造像的手段。何以数量众多的克孜尔中心柱窟不像汉地中心柱窟那样,在龛内固定尊像?本文认为,这种独具特色的尊像安置方式,与龟兹佛教文化风俗有关。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龟兹石窟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其立足小乘的佛学立场19,也在于其不同于王城寺院的宗教功能。每年当中有三个月夏安居,龟兹僧人去到僻静的山谷修行。两则石窟题记说1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库木吐喇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35、239、304页。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库车县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著:中国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文物出
9、版社,1992年,图175。3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年,第222页。4Monika Zin,The Monk Kasyapa in Kucha,the First Council,and the Furtherance of Buddhist Teaching,Leipzig Kucha StudiesVolume 1Essays and Studies in the Art of Kucha,2020,p.146,p.236.5姚士宏提到克孜尔第77窟完整保存立佛像两脚踝以下部分。姚士宏:关于龟兹大像窟的几个问题以克孜尔第47窟为例,新疆龟兹学
10、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五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9页。6德A 格伦威德尔著,赵崇民、巫新华译:新疆古佛寺(1905-1907年考古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1页。7德卡恩德雷尔著,陈婷婷译:丝路探险1902-1914年德国考察队吐鲁番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160-161页。8另有德藏泥塑彩绘立佛(MIK8205),高65.5厘米,或谓出自此窟。巫新华主编,李军、贾应逸编著:新疆古代雕塑,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114页。9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编著: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32、283页。10同
11、注2,图188。11梁志祥、丁明夷:新疆库木吐喇石窟新发现的几处洞窟,文物,1985年第5期,第1页。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库车县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著:中国石窟 克孜尔石窟2,文物出版社,1996年,图120。13德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恩斯特 瓦尔德施密特著,管平、巫新华译:新疆佛教艺术 上,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91页。14同注6,第150页。阮荣春主编:西域美术全集2雕塑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56、131页。图5 库木吐喇谷口区第20窟坐佛 图6 克孜尔第114窟正壁072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明龟兹王城周边峡谷内的
12、石窟群正是夏安居之所在。克孜尔尕哈第25窟有一条龟兹语题记:“Ye王二十二年龙年,众沙门于夏安居之时,在此”20亦狭克沟第2窟位于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中间渭干河一侧的峡谷内,窟内有一条龟兹语漫题:“Yukw王二年,羊年,四月十二日。趁着耶婆瑟鸡的分配(?),小沙门名唤Citratewe者来此,写其记。”21题记释读者认为这条题记为779年书写,四月十二日相当于龟兹安居期即将开始的阶段,从而题记所载“分配”可能与座次、房舍或利养有关22。庆昭蓉参照小乘律藏与龟兹出土文书,深入研究安居习俗。夏安居开始之日的“入安居”、结束之日的“解安居”,要举办盛大的法会,即十诵律所称“初大会”与“第二大会”
13、。这两次盛会于僧、俗二众都很重要。比丘在法会中得到供养,君王为子孙社稷祈福。“自恣忏悔大会(即二次大会)开始之后,有一个月的时间让僧徒大受供养因而律文中常常提到四月自恣请,有时简称四月请。在夏末月,不只殷富之家举办盛会,小康者亦可备办一日饮食,请几位僧侣来家里受供。”23佛像游行是解安居庆祝方式之一,谓之“行像”。大唐西域记载:“(龟兹)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余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24据此可知,
14、每年秋分,龟兹僧众云集于城西门外,长达数十日,布施供养,受经听法。同时各寺装饰佛像,车辇巡行。秋分八月中。此节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亦有所载:“龟兹国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25大唐西域记载:“印度僧徒依佛圣教,皆以室罗伐拏月前半一日入两安居,当此五月十六日;以頞湿缚庾阇月后半十五日解两安左/图7 克孜尔第76窟前室出土木雕(旧照)右/图8 德藏克孜尔木雕坐佛(MIK7398)左/图9 克孜尔第63窟主龛 右/图10 克孜尔第99窟正壁 左/图11 克孜尔第14窟正壁 右/图12 克孜尔第38窟正壁 073古代美术史研究ReseARch oN ANcieNt ARt histoRy居,当此
15、八月十五日。”26玄奘又写:“故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27龟兹八月十五日行像,刚好是前三月安居的“解安居”日。庆昭蓉则推测八月十五日可能是龟兹“四月请”的结束28。汉地“解安居”也有行像。大宋僧史略写到:“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覩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像今夏台灵武每年二月八日,僧戴夹苎佛像,侍从围绕,幡盖歌乐引导,谓之巡城。以城市行市为限,百姓赖其消灾也。又此土夏安居毕,僧众持花执扇,吹贝鸣铙,引而双行,谓之出队迦提也(取迦提月名也)。释老志曰:魏世祖于四月八日,舆诸寺像行于
16、广衢。帝御门楼临观,散花致礼焉。又景兴尼寺金像出时,诏羽林一百人,举辇伎乐,皆由内给。又安居毕,明日总集,旋绕村城,礼诸制底,棚车兴像,幡花蔽日,名曰三摩近离(此曰和集),斯乃神州行城法也。”29由此可知,“行像”仪式在汉地谓之“巡城”,常在安居结束之时举行。石窟寺尊像若一僧伽蓝一日,参加秋分“数十日间”的行像,可能七月下旬开始陆续送往龟兹王城。又或,八月十五日前后,行像队伍从石窟一路游行到王城,“动以数千,云集会所”。此番胜景,除了玄奘的记载,还可以部分参考法显对于阗行像的描述。“瞿摩帝僧是大乘学,王所敬重,最先行像。离城三四里,作四轮像车,高三丈余,状如行殿,七宝庄校,悬缯幡盖。像立车中,二菩萨侍。作诸天侍从,皆以金银雕莹,悬于虚空。像去门百步,王脱天冠,易着新衣,徒跣持华香,翼从出城迎像,头面礼足,散花烧香。像入城时,门楼上夫人、婇女遥散众华,纷纷而下。如是庄严供具,车车各异。一僧伽蓝则一日行像,白月一日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讫。行像讫,王及夫人乃还宫耳。”30笔者旧文曾经推测,龟兹石窟第四种安置供奉尊像的方式,便于佛像灵活移动,参与行像31。但石窟设计意图并未完全得到解释。虽然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