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教育2 0 2 3.0 2济源市轵城镇实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乡镇初级中学,现有35个教学班,115名教师,185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全体教师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评估荣获全市第一。另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河南省书香校园”“济源市第一届党建品牌示范校”。面对已有的成绩,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肩负新的使命。作为一所乡村初中,如何找到小切口来撬动学校整体育人生态的优化和提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全校教职员工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唤醒学生生命自觉,增强学习
2、、成长的内驱力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吃苦、扛累等方面比较突出,但在眼界、志向、习惯等方面存在窄、小、差的短板。因此,学校尝试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学校开展学“四史”、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尊崇仁人志士、先进人物,使学生在明确人生榜样的同时,立足个人天赋、兴趣,树立人生目标,锚定努力方向。教师通过挖掘学生潜质,砥砺奋斗意志。学生经过“励志立志砺志”三个阶段,逐步成长为乐学、自信、担当的志成少年。转变教师观念,带动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
3、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从培养教师做起,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第一,成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念、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班主任工作技巧、教师专业发展等五方面,对教师进行分批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明确了学校“尊重规律、尊重生命、敬畏质量”的教育理念,理解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卓越”。第二,完善管理体制,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学校招聘的青年教师很多,学校也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创造积极环境,如:鼓励教师读书学习,由教师申报,学校购买专业著作;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与上海市丰镇中学、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结成友
4、好帮扶关系;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擂台赛,进行课堂大比武活动。第三,深入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成立名师团队和师徒团队,名师和导师引领,学科教师和青年教师学习研磨,积极探索“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操作”,学习掌握课标分解技术、学情分析技术、目标叙写技术和活动设计技术。开展青年教师磨课活动,按照“四类型六环节”思路(“四类型”即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自习课,“六环节”即集体备课、自选课时、微课试讲、导师指导、现场展示、议课反思),指导青年教师学会上课,站稳讲台。学校每学期在青年教师中进行新授课、讲评课两轮磨课活动,学生对青年教师的满意率超过90%,25名青年教师中有22名在期中考试评估中取得
5、了良好以上等次。推动课程改革,加强优质学习内容的供给建设适合志成少年成长需要的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首先,开足开齐国家设置的各类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课教师缺编较多,原先基本没开。但近年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外聘教师,开齐课程,满足了学生农村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济源市轵城镇实验中学翟国喜本期聚焦“双减”之学校管理双减12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2.060教师教育2 0 2 3.0 2的多样化需要。其次,加强课程优化和整合,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可能。学校通过“八礼四仪教育”(“八礼”即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
6、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即入学仪式、青春仪式、毕业典礼、拜师仪式),补齐德育课程短板。最后,开发实施拓展性课程,开设社团课程、阅读课程和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尝试推进全科阅读,推动学科间的融合和贯通。加强课后服务的体系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补充。一是加强基础性作业辅导服务,在午自习、晚自习等时间,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当天基础性作业。二是立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开展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创新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数学、地理学科小组合作式学习。三是加强体艺类课后服务,组建体育、合唱、舞蹈、美术、篮球等20个社团和20个兴趣小组,在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四节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
7、特长。四是开展生活技能类课后服务,并将此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每天进行卫生打扫、宿舍内务整理、课桌整理等,利用节假日在家庭开展菜品烹饪、生产劳动技能训练等,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实现教与学的优质高效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大家访活动,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积极推进大单元备课和主题备课,强化设计思维,着力提升备课品质,重点做到“六设计一反思”(“六设计”指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一反思”指教后反思)。组织教师学习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积
8、极推行“三真四有五环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三真”,真学习、真问题、真活动;“四有”,有目标、有互动、有质疑、有反馈;“五环节”,导入新课、呈现目标,自主学习、预习展示,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学生质疑、教师点拨,总结检测、作业布置),重点抓好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作业训练,推进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自习课等四种课型研究。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和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立足学生实际,设置基础性、拓展性、创新性作业,突出作业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以评价体系改革推动教学变革。学校建立“智慧
9、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表现权重按73划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通过研训支撑课堂教学变革。在“打造智慧课堂”“作业设计研究”等大教研主题的引领下,学校各教研组结合学科实际,细化教研主题,开展主题式教研。例如,开展班级层面的“一日蹲班教研”,通过对班级学生一日生活的沉浸式观察和分析,调整、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管理细节,实现对同一年级学生成长的优化或矫正;开展教师个人层面的反思教研,通过课时反思、周总结和月分享活动,收集整理并印制教师作品集,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推进评价方式变革,聚焦学生潜能和综合素养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
10、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建构“5+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即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水平、劳动和社会实践水平5个方面评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个性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提供1项标志性成果来加以佐证。学校编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将五项评价内容细化分解为关键指标、测查要点、测查内容,并界定评价方式和主要依据,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做好教育,靠的是良知和智慧。学校聚焦“双减”背景下的减负与提质,关注师生身心健康,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的幸福感,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CJYC2225180014)(责编韩玉兵侯心雨)本期聚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