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 周年 2022 年第 4 期26Historical Review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Talent Management of the PLA人民军队人才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实践经验 颜 慧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过程,就是集聚军事人才、建强军事力量,赢得军事斗争的过程。党历来重视军队人才工作,革命战争年代将培养大批新干部作为“战斗任务”,通过战争实践锻造培养干部,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强调“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通过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创建正规军事院校,打造又红又专
2、的人才队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贯彻“四化”方针,发挥军校“集体干部部”作用、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推动形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形成人才强军兴军战略布局。推进军队人才工作创新发展,要继续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用标准,人才结构布局必须适应战争形态演变,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充分激发军事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动力等基本经验。关键词:人民军队 人才工作 强军兴军中图分类号:K2 E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83-(2022)04-0026-07党的十九届
3、六中全会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95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集聚军事人才、建强军事力量,赢得军事斗争,军队人才工作呈现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回顾总结人民军队人才工作的光辉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军队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启示意义。一、革命战争年代将培养大批新干部作为“战斗任务”,通过战争实践锻造培养干部,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军队人才工作。早在大革命时期,党就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军事人才,不仅选派部分人员赴苏联军事院校学习培训,还秘密选派骨干和优秀青年报考国民党的军
4、事院校。1931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干部问题的决议强调:“干部是党的中心枢纽,实际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没有真正能工作的干部,一切计划和决定,将成为纸上空谈”。毛泽东在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打仗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人民军队的传统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在回顾革命斗争经验时指出,在人民军队创建之初,“军事对于我们是个生疏的部门,我们不懂。作者简介颜慧,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 74 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 534 页。毛泽东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526 页。人民军队人才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实践经验2022 年第 4 期27但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我们一赶,只好去打”。“是谁教会我们打仗的?是敌人。”“根据地就是训练干部的学校,我们的许多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其他许多元帅、将军,起初都不会打仗,是在战争中学习起来的。”革命战争
6、年代,人民军队培养干部的主要方法是“从战争学习战争”。毛泽东明确提出:“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他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大批新干部在战场这个“大熔炉”边战边学、战学结合,打一仗,进一步,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为治党治国治军人才。(二)“创造出自己的军事指导人材”。军队的特殊性,决定军事人才必须以自主培
7、养为主体。早在 1928 年毛泽东就向党中央提出要“办军校及党校”。同年 7 月,中共六大决议案提出:“必须从农民,工人和游击暴动队伍中(反对地主的农民,有军事经验的工人)创造出自己的军事指导人材。”要求各地党组织“应该立即设法开办短期军事训练班,以资提高革命工农的军事组织”。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办的红军教导队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训练机构。此后,各地红军相继创办了军政训练班、教导队、随营学校和红军学校,保证了红军实现军事战略转变和进行大规模反“围剿”作战对人才的需求。1936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1937 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抗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8、,前线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理念,共培养出10多万名抗日骨干。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党的军事战略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需要,以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和各地分校为基础,组建了各战略区的军政大学和各种专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并对知识分子实行“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政策,吸引数万有志青年奔赴延安。1938 年,中共中央决定大量吸收符合条件的知识分子入党。
9、仅 1939 年上半年,就连续制定下发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问题的训令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 3份重要文件,明确要求“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194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的演说 整顿党的作风中强调:“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是完全应该的,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同年总政治部颁布的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明确了对待知识分子干部的“容”“化”“用”政策,即争取知识分子入伍,容纳他们,使他们成为我们的优秀干部;转变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使他们革命
10、化、无产阶级化;正确分配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有适当的发展前途。这一指示对于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抗战时期,延安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救国的旗帜凝聚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以不拘一格的政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年,第 205、201 页。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181 页。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第 9 页。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4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年,第 396 页。毛泽东选
11、集第 2 卷,第 618 页。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第 466 页。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19 页。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815 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 周年2022 年第 4 期28策使用知识分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知识分子,为他们实现报国之志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四)民主评选是“达到正确提拔干部的有效办法”。民主评选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选拔干部的方式。当时,战斗空前频繁,干部减员很大,同时部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又猛烈地扩大,需要大量干部补充。1948 年,毛泽东提出:“应当使士兵在必要时,有从士兵群
12、众中推选他们相信的下级干部候选人员、以待上级委任的权利。”随后,在各级党委和支部的领导下,各战略区由民主评功等发展为评党员、评干部。实践表明,民主评选干部办法是人民军队在提拔培养干部工作上实行领导与群众结合的适当的具体形式。彭德怀在1949年的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表会议上指出:这些被推荐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坚决勇敢称职的优秀分子,解决了连续作战中所需要的大批班排连级干部。推荐的办法在目前的战争环境中是可以继续采用的否则无法解决干部的“恐慌”。民主评选干部等军队内部民主运动的开展,激励了广大指战员斗志,极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五)“必须善于爱护干部”。建军之初,党中央就从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重视激
13、励保障制度建设。1930 年颁布的中央军委关于征调军事人才的指示朱德、毛泽东关于官兵考绩的训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军队干部政策制度方面的文献。1931 年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色战士伤亡抚恤条例、1940 年的八路军新四军干部抚恤条例,为增进党在军队中的团结、进一步激发官兵斗志、巩固和提高战斗力发挥积极作用。1938 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爱护的办法是:指导他们,提高他们,检查他们的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采取说服的办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照顾他们的困难。同时,为大量吸收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军队工作,不仅按其专业学识给以充分信任和负责工作,如
14、工厂厂长、医院院长等,还十分重视在物质生活上给以特别优待。1941 年中央军委专门要求各部队应对各类专门家(军事家、工程师、技师、医生等)“物质上给以特别优待”,使其“无生活顾虑,专心工作”,对特殊人才要“不惜重价延聘”。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强调“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通过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创建正规军事院校,打造又红又专的人才队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未来战争将是“钢铁和技术的较量”,迫切需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1953 年末至 1954 年初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强调,要大力培养干部和继续提高干部的质量。1957 年毛泽东在党的八
15、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知识分子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1958 年他再次对“红”与“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即要做到“政治和技术的统一”。(一)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对于一支以农民为主建立起来的革命军队来说,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官兵的文化科学水平。1950 年刘少奇在全军参谋会议上指出:“部队和地方的老干部,是我们党的精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骨干就是文化水平低,技术知识少,业务能力差,因而应付新的工作有困难”。同年 8 月,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全军“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根据中央军
16、委决定和总政治部部署,各军区和部队经过充分动员和准备,自 1952 年 6 月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81 页。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年,第 300 页。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27 528 页。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3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第 84 85 页。聂荣臻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年,第 769 页。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351 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第 52 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第 251 页。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86 页。人民军队人才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实践经验2022 年第 4 期291 日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经过一年文化学习,全军近 90 万人进行了以文化教育为主的训练,官兵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为此后人民解放军开展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二)建立一大批适合现代战争需要的正规军事院校。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