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 ,大小:148.38KB ,
资源ID:2332452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324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史学精粹.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史学精粹.pdf

1、2023 年第 1 期史学史研究No 1,2023总 189 期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Serial No 189史学精粹冯天瑜: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6 期)制度是人类构建的约束自身行为之规则,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习惯、法规、戒律的集合,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结构性功能。中国有悠久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以 尚书 、史记 “八书”、汉书 “十志”为代表的古代史著注重对制度文化的载述;以“通”、“典”为代表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典志体”成为一种代有传承的重要史体。中国史家热衷对作为文化现象的国家制度进行考释,累世

2、积淀,成为史学的一种厚重传统。“三礼”、史记 、汉书 、“三通”为其杰构,近代史家更有拓展。中国古代的制度考释注重于“周制”和“秦制”。“礼”为制度之祖源,“三礼”是周制载述及其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系统记录和创造性诠释,实为周制与后周制的混成。春秋繁露 “复古更化”,石渠议奏 、白虎通义 帝王“称制临决”,成为周秦转折中阐述、改造周制论著的代表。周争艳:何为“真”:学术史背景下顾颉刚“真”之观念的演变 (文化遗产 2022 年第 6 期)“真”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发端时出现的高频词,韦大列、胡适、周作人、顾颉刚等都曾用它来传递自己对歌谣、学术研究的见解。1925 年左右,在古史、故事和歌谣的

3、交叉研究中,顾颉刚的求真观念发生过转变:从求真、近真到“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具体表现为由真伪之“真”、真相之“真”转变为材料真实之“真”、故事与传说的经历之“真”。此间,另一个真之标准也被确立起来:民众的情感与想象之真。求真见证了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光荣与梦想,也为我们了解现代民间文学及学者的学术品格打开了方便之门。王锐:历史何以彰显道德?柳诒徵的学术理念与史学实践再认识 (广东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6 期)柳诒徵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之所以乱象频仍,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道德风尚日趋堕落,因此良好的政治秩序也就难以建立起来。作为以史学研究为主业的学者,他相信历史是可以勾连道德的,这其中

4、的关键就在于彰显儒家思想的实践性格,使历史能成为记录历代先民实践的载体,使人能够通过读史而与古人之前言往行产生共鸣,进而改变社会乱象。这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文化史 与国史要义 里有不少体现。在柳诒徵的思考逻辑里,史生于“事”,道因史而显,道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性格。离“事”与史而言道,则道极易流于空疏无根。余露:清季的“世界史”认知与文明力较量 (学术研究 2022 年第 11 期)清季国人关注域外历史的热情大为高涨,多数以西洋史、泰西史、万国史相称谓,虽然尚未形成具体实在的本土著述和学科,但围绕译著的观念讨论十分丰富,既是当时国人面向世界的重要一环,也对其后的世界史学科发展起到制约的作用。相对万国

5、史等称谓晚出的“世界史”概念,主要来自日本,既强调包括世界全体,注重彼此联系,又取决于文明名义下的国家实力,难免厚此薄彼,呈现出理念与现实的张力。关于世界史的讨论既关乎“历史”,更牵连“世界”。一方面促使史学的内涵和功能从纵向的回望传统逐渐扩充到横向的归纳公例,探究世界公理;一方面折射出国人试图“走向世界”,冲破单一文明论,向“世界”证明东亚和中国自有文明的艰难努力。中国能否进入世界,中国史是否有资格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是中西文明力较量的典型表现,关系到近代中国的立国根本。李秀强:清华简所见先秦 诗 文本的史学特质 (史学月刊 2022 年第 12 期)综合传世与出土文献来看,先秦 诗 文本的

6、显著特色在“史”。据 周礼 等传世文献所载,先秦之 诗 是由史官执掌与流传的,故具有史学特质。而从清华简“诗”类文献来看,先秦之 诗 亦具有史学特质,并体现在史料价值、史诗精神、史政意蕴三方面。此外,清华简“诗”类文献还表明,战国时期楚地流传着一种“诗史合流”的 诗 文本,其特点是“依史作诗”“以诗志史”。依此而知,王国维将春秋以降的 诗 分为“诗家之诗”与“乐家之诗”两系,基本合理,但可能并不全面。实际上,先秦传 诗 系统还应包含“史家之诗”,而“史家之诗”便是“诗史合流”之 诗。721董立河:狄奥多罗斯的普遍史学思想 (史学史研究 2022 年第 4 期)随着罗马帝国扩张而带来的眼界的拓展

7、,以及在前辈普遍历史学家工作的激励和感召之下,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撰写了 史集 这样一部普遍历史作品,并因此而自称是一位真正的普遍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普遍史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当时那个时代历史进程和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波利比乌斯具有政治色彩的通史作品不同,狄奥多罗斯的著作是一种文化取向的普遍历史作品。狄奥多罗斯普遍历史的空前普遍性,并不主要在于时空较前辈作品的进一步延展,而在于斯多葛哲学思想的贯通,其特色在于对传统和神话的自觉尊重和坚守。对于当今的世界史或通史的书写,狄奥多罗斯的史学思想具有启发意义。侯树栋:中古欧洲与中古世界 历史多样性统一视野下的探讨 (史学理论研

8、究 2022 年第 6 期)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古世界当然也不例外。中古世界的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具有各自的历史演进理路,因而都是“特殊”的。然而,这些“特殊”不是脱离中古世界共同结构与法则的“特殊”,而是蕴含共同结构与法则的“特殊”。现代文明始于欧洲的一隅之地西北欧,这是历史事实。正是这个事实促使论者竭力论证西方与非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乃至根本不同,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将中古欧洲纳入以“现代”的发生为中心的历史叙事。历史学家在面对中古世界无限丰富的历史差异时,似应进一步思考,这些差异显示的是根本不同的社会,还是同性同质社会在一些层面的不同表现?运用唯物史观,自觉引入世界历史眼光,能够更好地回

9、答这些问题,避免陷入历史阐释中的某种“后见之明”。秦丽:朝鲜王朝的中国通史撰述及其特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6 期)朝鲜王朝中后期官私史学日益发达,朝鲜社会涌现出许多本土自撰的中国通史著述,包括独立的中国通史著述和一部分中韩历史合编书。这些著述有较为明确的教育功能,以儿童训蒙、科举用书类普及性读物居多。其编纂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纲目体、人物传记,以及中国历史年表、图表等;在史料上主要取资于历代正史和东传朝鲜的宋元明普及性史书,特别是后者成为朝鲜中国通史著述的重要史料来源;在著史理念上强调 春秋 华夷观和褒贬精神。这些著述在朝鲜社会的利用和传播,促进了时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

10、了解,推动了官方性理学正统观与道德观向社会各阶层的渗透。进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韩国本土民族意识的强化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形成,这类著述被其本国史所取代而逐渐销声匿迹。杨璇:塑造近代史学:从文本结构的视角看兰克的史料批判法 (江海学刊 2022 年第 6 期)西方历史学家通常认为,西方近代历史学首先形成于 19 世纪的德意志。这一看法定位了近代历史学形成的时空,却未能清晰展示该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细节。为此,近代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性过程值得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仔细审视。在青年兰克所处的时代,近代历史学科在欧洲尚未完全成型,学者们通过各自的学术研究,探索历史学更有效的形式。兰克对历史

11、学的想象与实践方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史料批判法逐渐成为近代史学家们的历史学实践所理解并遵循的原则。兰克的史料批判法如何实施,或许只有剖析他史料批判类作品的文本结构,而不只是囿于史料分析,才能够深刻理解兰克史学在塑造近代史学中的根本性作用。由此更为深刻理解近代历史学的产生是系统性和结构性的,明确兰克在近代历史学科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贡献。刘燕、孙立祥:日本右翼史观的发展演变与生成逻辑 (南京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12 期)战后以来,日本右翼史观“发轫”“蔓延”“泛滥”的过程,就是右翼势力引领日本向战前回归的过程。尤其进入世纪之交,日本右翼势力罔顾侵略史实,系统全面地抛出了“自卫战争论”“解放战争论”“美英同罪论”“靖国史观论”等战争翻案谬论,不但对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行径进行狡辩,而且为今天推动日本向战前回归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但是中日两国迄今未能实现民族心理和解的主要思想障碍,而且成为威胁和破坏未来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思想源。因此,就日本右翼史观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回应,不仅具有还原日本侵华史本来面目的学术价值,而且对迟滞日本向战前回归具有警示意义。821史学精粹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