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295.31KB ,
资源ID:2333178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331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审美随附性:挑战与回应_周文韬.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审美随附性:挑战与回应_周文韬.pdf

1、第 39 卷第 1 期2 0 2 3 年1 月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Vol 39,No 1Jan,2023文章编号:1000 8934(2023)1 0060 08审美随附性:挑战与回应周文韬(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22 10 8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百年元伦理学史研究”(19ZDA036)。作者简介:周文韬(1992),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美学。摘要:审美随附性概念最好地解释了审美属性对于非审美属性的依赖关系。审美

2、随附性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审美判断和活动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依据,还可以为我们决定审美判断正确与否提供客观的认识论依据。然而,审美随附性概念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有关于审美判断成立条件的语境挑战、基础属性范围界定的滑坡论证的挑战和艺术作品原创性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可能动摇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扩大随附性的基础属性的范围,诉诸审美属性和非审美属性的“共同可感知性”或“共同可分辨性”以及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的区分来回应上述挑战,捍卫审美随附性概念和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关键词:审美随附性;随附性;审美属性;非审美属性;审美判断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审美随附性(aesthetic

3、 supervenience)是当代西方美学讨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可以为理解我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活动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审美判断提供客观的认识论依据,从而使得客观上评价审美判断正确与否成为可能。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和本德尔(John Bender)等人提出审美随附性概念以来,审美随附性概念面临种种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可能动摇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本文旨在捍卫审美的随附性概念,从而捍卫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本文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审美随附性概念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审美随附性概念的内涵,第三部分

4、主要讨论审美随附性概念所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则试图站在审美随附性概念捍卫者的立场上对这些挑战进行回应。一、审美随附性概念的价值和意义审美随附性概念源于一般意义的随附性概念。一般意义的随附性命题是一个关于世界各种事物或属性之间相互关系的形而上学的命题,通常被认为先天(a priori)为真,即只要我们充分理解了其含义就知道它是正确的。假定一组属性 A 为随附属性(supervening properties),另一组属性 B 为基础属性(base/subvening properties),我们可以将 A 对 B的随附关系表达如下:A 随附于(supervene upon)B,当且仅当不可能有两

5、个事物在 A 属性上出现差异而在 B 属性上不出现差异,亦即“没有 B 属性的差异就不可能有 A 属性的差异”,B 属性的差异是 A属性差异的必要条件。1 比如,一个人的心灵状态通常被认为随附于一个人的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状态,不可能有两种心灵状态出现差异而其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状态不出现差异。又比如,道德判断也被认为随附于可描述的非道德的自然属性,我们不可能在两个在所有的可描述的非道德属性方面一模一样的情景中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20 世纪50 年代初,黑尔(ichard Mervyn Hare)在伦理学中首次提出“随附性”概念2 145,自此以后,西方哲学家逐渐认识到随附性关系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

6、一种关系,它不仅存在于伦理学领域,同时也存在于其他领域,如心灵哲学、美学、逻辑学等。“随附性”概念之所以在哲学的这些领域里引起哲学家们的普遍重视与应用是因为它可以帮助哲学家通过基础属性来解释和理解随附属性。随06DOI:10.19484/ki.1000-8934.2023.01.009审美随附性:挑战与回应附属性往往是不可观察的,因而在哲学研究中容易引起种种难以解决的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如心灵属性、道德属性、价值属性、审美属性、必然性、偶然性等等,而基础属性则是经验上可观察的、可描述的,因而问题与争议相对较少,如大脑的神经生理属性、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经验上可观察或可描述的属性、可能世界中

7、的命题等等。借助于随附性关系,哲学家们可以用问题和争议较少的基础属性去解释和理解问题和争议较多的随附属性,用前者去为后者进行辩护,从而避免无休无止的、没有任何实际成效的哲学争论,以获得相关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确定性知识。审美领域里明显存在审美的随附性现象。黑尔在首次提出随附性概念时,他所举的评价性例子就是一个美学中的例子。假定有两幅画,一幅是另一幅的复制品。假定它们在所有可描述的属性方面一模一样,逻辑上,我们不可能称其中一幅是好画,而另一幅不是,除非我们能够指出它们在可描述的属性方面存在差异。这里的价值词“好”所代表的评价性属性随附于评价对象的非评价性的描述性属性。2 80 81早在列文森和本

8、德尔于20 世纪80年代正式将审美随附性概念引入美学研究领域之前,西方哲学家已经普遍意识到审美属性依赖于非审美属性的审美随附性现象。比如,西布利(FrankSibley)就认为“审美品质完全取决于这些特定颜色和形状的这种个体或独特组合,因此即使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能让一切变得不同”。3 古德曼(NelsonGoodman)主张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去发现艺术作品间细微的差异,尽管存在无法感知的知觉差异,但没有了“知觉差异”,那么也就没有了“审美差异”。4 比厄斯利(Monroe Beardsley)则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们产生了某种审美体验,但在证明他们的审美判断时,批评家并没有直接描述他们的审美

9、体验,而是提到了作品的属性,即作品中引起他们反应或审美体验的东西。5 在这些西方哲学家们看来,审美对象既具有某种如“优雅、平衡、统一、宁静、充满韵味”等审美属性(aesthetic properties),同时也具有由可描述的、结构性的、可感知的属性所构成的非审美属性(non aesthetic properties),我们可以通过非审美的属性来证明审美对象中审美的形式特征或共相(universals),如通过曲式结构、音色的分析去证明乐曲的和谐,从线条笔触与色彩的分析去证明绘画的优美,从而为审美判断提供最有力的辩护。审美随附性概念对于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审美随

10、附性概念不仅可以为日常审美活动中审美属性对非审美属性的依赖关系提供最佳解释,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判断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依据。由于审美属性随附于非审美属性是一种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或意志的客观关系,因此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其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可以诉诸客观的非审美属性来解释具有客观意义的审美属性。在所谓“品味无争议”“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美学主观主义流行的美学和艺术哲学研究领域里,审美随附性因而可以成为美学客观主义、美学实在论或准实在论等理论的本体论基础。这就是为何赞格威尔(Nick Zangwill)认为审美随附性至少给美学理论化设置了一个限制性条件,即审美属性必须以非审美属性为依据,必须得

11、到非审美属性的辩护。6 其次,审美随附性还可以为认识和决定审美判断正确与否提供客观的认识论依据。“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非审美属性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属性去认识、说明、解释和辩护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比如,我们在解释一个女孩为何是美丽的,我们可以说因为她有大眼睛和黑头发。我们在评价一幅绘画作品或者一个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水平时,我们可以诉诸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性质去评价或辩护其优劣好坏,比如,色彩的运用、笔触、构图、音色、节奏、流畅等性质。希克(Darren Hudson Hick)认为澄清审美随附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审美属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为何某件作品在审美上

12、比另一件更好。7 上面提到的那些非审美的性质不仅构成评价或辩护审美属性的客观依据,同时也可以成为提高绘画或演奏等艺术实践水平的可描述的目标。再者,审美随附性还可以为解决审美分歧提供某种可操作的客观标准。在我们的日常审美活动中,在文艺批评、各种艺术类的评比和竞赛中,存在着大量的必须解决的审美分歧。审美随附性的概念则可以让我们通过诉诸可感知的或可描述的基础属性去解决审美属性(亦即随附属性)方面产生的审美分歧,由于基础属性的可感知性和可观察性,只要我们达成了相关审美属性随附于相关基础属性的共识,审美分歧原则上就是可以解决的。16自然辩证法研究第 39 卷第 1 期二、审美随附性的内涵:共变与共存当代

13、西方哲学家中最早引入“审美随附性”说法的哲学家是列文森(1984)和本德尔(1987)。前者所提出的审美随附性更为接近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审美随附性,后者更多是出于认识或辩护的理由提出审美随附性。列文森将审美随附性关系表述如下:两个对象(如艺术品)审美上的差异必然意味着非审美属性上的差异 即,不可能有两个在审美上不同但在非审美属性上相同的对象。即,固定一个对象的非审美属性就等于固定了它的审美属性。8 93克里普克认为“必然”“偶然”等概念与“先天”“后天”概念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概念,后者是认识论概念。9 因此,这里所提到的“必然”可以理解为一种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必然性。本德尔更多是

14、出于认识论的理由而提出审美随附性的概念。他认为如要理解为什么随附性可能是改进审美判断理论的关键,我们需要考虑六项对于美学家而言是有如常识般的断言。理解这些涉及随附性的常见概念以及美学家共同的假设有助于我们把握审美随附性关系对于审美判断辩护的作用,其中第 4 与第 5 项断言表达了作品的审美属性对其物理的、非审美属性的强烈的逻辑依赖性:(4)除了想象人类感性能力巨大和普遍的变化之外,为了改变任何作品的审美属性,必然需要改变至少该作品的某些非审美的物理属性。(5)必然地,如果两件艺术品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和感觉属性,那么它们也将具有完全相同的审美属性。10 31与随附性的口号一致,本德尔认为这两项断

15、言的结合同样可以概括为“必然地,没有非审美差异就没有审美差异”。审美随附关系意味着如果某对象 O 具有随附属性的集合 P1,Pn以及给定的随附基础属性 N1,Nn,对于某一属性 P,同时对象 O 具有属性 P,那么任何其他具有属性 N1,Nn的对象也必须具有属性 P。根据审美随附性,在现实世界中,非审美属性(如物理或感知属性)一致的作品在审美属性上也是一致的。本德尔认为恰当理解审美随附性有助于把握为何非审美属性可以为审美判断提供辩护,同时审美随附性至少从本体论依赖、逻辑、证明方式等方面,为站在审美准实在论或实在论的立场上理解审美判断的实质提供了理论工具。10 31 32上述的审美随附性概念至少

16、表明了关于审美属性与非审美属性关系的两个重要论题,即共变关系的论题和共存关系的论题。共变关系的论题可以表达如下:对于任意两个对象 x 和 y,如果 x 和 y 有审美属性上的差异,那么 x 和 y 一定有非审美属性上的差异。根据这一论题,两件作品如果在非审美属性上是一致的,那么它们在审美属性上必然也是一致的。这一论题表达了非审美属性与审美属性的共变关系,而认识这种共变关系不仅为约束和丰富审美理论提供了可能,而且对于艺术实践或审美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我们想要维持某一对象的审美属性的稳定时,我们就必须固定该对象的非审美属性,如博物馆使用特定色温的灯光照明及各种恒温恒湿的措施去防止画作纸张的老化,艺术复制品要尽可能还原原作的各项非审美属性如颜色、笔触、纸张,音乐竞赛以还原作品谱例作为最重要的考察因素等。而当我们想要改变某一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时,首先要改变其非审美属性。比如,要改编某首乐曲,首先要在其配器、调性、节奏等方面进行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德尔以布朗库西(ConstantinBrncui)的黄铜雕塑 空中之鸟(Bird in Space)为例以说明审美属性对于非审美属性的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