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 化 汉族,1959 年 12 月生。1987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同年留校,在敦煌学研究所工作,从事敦煌艺术与西北历史地理研究。1991 年至 1992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中外美术史论与考古学。1995 年调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国古代画论”、“美术考古”、“中国书法史”、“书法篆刻”、“国画人物”、“素描”等课程,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敦煌学会会员、甘肃省彩陶协会顾问、甘肃省陇山文化研究会理事,曾获西北师范大学“孔宪武”优秀教学奖、西北
2、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双骨干及兰州市百名优秀青年等称号。自 1988 年以来,共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六朝前期北方字体的发展状况、两汉时期西北地区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影响、敦煌佛教写经与士人书法的审美意识、西蜀画风与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关系、甘肃当代美术评论五十年 等数 10 篇,参加编写了 甘肃古代史、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甘肃文艺五十年、临夏县志、美术教学论 等。个人专著有 中国古代画论选读。此外,还在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及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多次举行了 泥与火的艺术、风景人生、当代文化艺术、人生百味、中秋节与民俗文化 等专题讲座。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展览,并在 文艺研究、敦煌研究
3、、国家画廊、中国美术报、中国美术教育 等多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化的学术空间翟万益文化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与国画专业,后又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史论与考古学。这样一个学术结构,决定了他在从事教学研究和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舞动理论与创作的两翼,翱翔于当代美术研究的高空,拥有它自己一个广阔的领域。文化写了一批立论高深的论文,看他的这些文章的跨度,就可以了解他所积淀的美术理论框架的恢宏。他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是 敦煌佛教写经与士人书法的审美意识,在行文中他切入了一个较新的角度,将敦煌书法放到了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而有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立体座标,避免了惯常立论的狭小与局
4、促。他在行文中把持民族审美这一主线,对魏晋时期到唐宋这一大的历史跨度中民族审美流变对敦煌书法的宏观影响来比较各个时期的风格变迁,用实证的方法论证中国书法在民族审美主调下所表现的共生共存现象。这种从大审美基调引发的结论是能够接受时间考验的,如他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书法与内地书法时,一手把驭丰富的敦煌写经材料,一手把驭这一时期特定的美学材料,用高精度的尺子来丈量这种创作的材料,分成三种风格形态给予表述,我想这种方法形成的观点是最贴近客观实际的。不论是敦煌美术或敦煌书法都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文化在切入研究中有他独到的见解,从一般研究的视域中超升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沿着这种思路做下去,肯定收获
5、不小。而文化的研究视点似乎不是专注于一侧,此后他写了 西蜀画风与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关系,这和前一个课题几乎没有什么交叉之处,但研究的方式是一以贯之。他同样把西蜀绘画放到全国艺术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种线索理出西蜀与中原及江南的密切联系,列举出一系列游走于中原与西蜀的画家的行踪与交流,来说明中原画风对西蜀画风的影响。当然一种画风、一个流派的产生,不只是由外界作用就能够形成,它还有自身的能动作用在支撑。像黄筌工笔花鸟画风的产生,除去师承元素之外,还有地域影响在起作用。对此文化引用了沈宗骞的一段话,殊为适当:“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
6、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粝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有南北之殊焉。”中外美学家序早就注意到了地域气候对艺术的影响,丹纳就有过专门的论述,文化引用沈宗骞的话来讨论西蜀这个特殊地域对黄筌画风的影响,十分精确,对于这样一个偏小政权下形成的新的画风,更有着统治者所赋予的重大作用。任何艺术的产生,首先是从实用引发的,而要得到广泛的发展与传播,权力产生着最终的作用,和尚不断和皇室的勾结,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得到更多的利益。西蜀工笔重彩花鸟画的生长,也是在当权者的催生下发展繁荣的,这就贴近了那个时代美术发展的实际。对这样一个历史课
7、题的研究,文化引出了他的结论,他说:“在每一个时期特别是在每一个王朝崛起之初,由于它的国民从前朝的弊政所带来的痛苦深渊中解放出来,所以往往这个时期是民族情绪最为高涨,人们对生活最充满希望的时期。在这样的前提下,工笔画便会奋然而起。因此,每一个时代院体绘画的兴起绝不是统治者仅仅为了装饰殿宇庙堂和粉饰太平那么简单,其实人们在对待艺术时,更多的不是装饰门面,而是装饰心灵。”文化通过纵深的研究,指出了艺术的本体性实质,也为黄筌画风在中国历史中的传承延续指出了直接的原因。对于美术史的课题,文化的笔触显得灵活而多变,思路驰骋而不羁,当面对美术的现实时,文化只用了白描的手法,在需要探讨的地方采取了刹车的办法
8、。比如他写的20 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思想发展浅谈,勾画出了五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引人深省,要反思些什么,代价已经十分沉重了,我们还要付出十分的代价吗?在需要深入地研究面前,文化匆匆收笔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仅需要提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更需要形成高度的美术教育思想,以保证美术教育沿着中国特色的道路走下去,这是文化的课题,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者的课题。理论研究是文化实际生活的一个小小部分,作为一个专职教师,他承担者大量的教学任务,并且内容相当庞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概论、西方现当代美术、中国古代画论,中国美术史籍概论、美术考古、世界现代设计
9、史、广告学、民俗学、中国书法史、书法篆刻、国画人物、素描等课程,罗列了这么多,好像还不是他所开设课题的全部,无形中会影响他研究的深度,无休止的授课,耗去多少时间,是可想而知的。除去理论课的教授之外,他承担了绘画、书法这两大门类的创作课,在紧张的课堂活动之外,文化也在构筑自己庞大的书法绘画语言体系。在他的作品集里,收入了部分书法临摹作品,主要展示了他对东坡书法的向往,从更深层面上解析,是一种文人情怀的对接,在他的创作中,从风格上体现并没有局限于苏书一家,可以看出他师承的广博来。斗方作品则更加阐释一种放逸的情怀,将写意性置于首要的位置,足达其性致。对于国画,文化开辟了两条道路,一种是对于传统风格的
10、追忆,一种是对现代形式的追求。当两种风格放到一起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它们之间的界限在什么景况下弥合,这是我追问的问题。当传统水墨的大气淋漓与现代构图的整饬,在一定的美学高度上弥合时,文化的画会更加精妙。2010.4.14 早草成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书法作品郭歌 悼彭铎先生诗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书法作品陶渊明诗一首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文采风流书法作品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以琴伴声书法作品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卧看青云书法作品6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11、 品云淡风清书法作品7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陈言务去书法作品8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百年树人书法作品9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龙马精神书法作品10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四季平安书法作品11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书法作品唐张继枫桥夜泊1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书法作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1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高人洗桐树 君子爱莲花书法作品1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翰墨试新竹 张琴和古松书法作品1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万里烟
12、树 千叠云山书法作品16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养鱼种竹 不问春秋书法作品17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陆润痒尺牍书法作品18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楹联二幅书法作品19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斯人犹在抱 于世大有为书法作品20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书法作品21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毛泽东词书法作品2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轼归安丘园帖书法作品2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马致远金字经一首书法作品2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13、作 品陆润痒尺牍书法作品2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书法作品26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愿乞画家新艺匠 只研朱墨作春山书法作品27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东坡咏兰诗书法作品28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陶宗仪题画诗书法作品29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轼黄楼帖书法作品30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凶岁之余帖书法作品31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乞超然台诗书法作品3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轼新岁展庆帖书法作品3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14、 法 作 品来人得书帖书法作品3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轼续丽人行书法作品3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书 法 作 品苏轼偃竹帖书法作品36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史论探微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江山出尘绘画作品38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云霞仙境绘画作品39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江山寄语绘画作品40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空山无人亭自在绘画作品41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山水习作绘画作品4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山水习作绘画作品4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
15、青海长云绘画作品4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北风卷地图绘画作品4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雨后流云绘画作品46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夏山苍翠绘画作品47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变质与变态绘画作品48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变质与变异绘画作品49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青山雨意绘画作品50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祁连春雨绘画作品51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崛起的沉积绘画作品52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离石风雨绘画作品53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16、 作 品雨后空山绘画作品54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江南雨意绘画作品55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绘 画 作 品幽涧深谷绘画作品56史论探微史 论 探 微史论探微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史论探微史 论 探 微史论探微文 化 书 画 作 品 集敦煌遗书自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军事、文学、音乐等众多领域,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敦煌遗书作为诸多内容的载体书法本身,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如此,甚至有人认为它出自于古代一些学养浅薄、地位低下的抄书手、写经生和一般僧侣之手,既没有士人书法的高标雅致,又无汉简书法的简朴旷达,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是一种毫无特色的平庸之作。那么究竟如何看待敦煌遗书的书法及它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呢?笔者认为,敦煌遗书的书法并没有游离于世俗之外,它与历代人士书法的审美取向是一致的,都是当时社会审美意识的产物。而且,敦煌遗书的书法以其完整性和独特性,填补了中国书法史上的许多空白,为我们研究古代书法发展的美学规律和艺术规律提供了宝贵的可视性资料,这是其他书法作品无法取代的。以下就敦煌遗书中占 85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