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编辑:李依璇封面设计:叁義乾坤传播机构现代管理方法梁隆冯丹陈田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730030兰州市南滨河东路 520 号)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印刷开本 787 毫米1092 毫米 1/16 印张 25.25 插页 2 字数 465 千2010 年 4 月第 1 版2010 年 4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1 1 000ISBN 978-7-226-03794-2定价:38.00 元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现代管理方法/梁隆,冯丹,陈田编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4ISBN 978-7-226-03794-2.现.梁 冯 陈.管理方法.C931.2中国版本图书馆
2、CIP 数据核字(2010)第 059971 号目录目录第一章管理系统工程第一节管理系统工程概述1系统思想2系统的概念与特性3管理系统工程第二节管理中的系统理论简介1一般系统论2控制论3信息论4耗散结构理论5协同学理论6突变理论第三节管理系统分析1管理系统的结构分析2管理系统的环境分析第四节管理系统控制1管理系统控制概述2管理系统控制的方法第五节管理系统评价1管理系统评价概述1现代管理方法2管理系统评价的方法第二章决策技术第一节决策概述1决策的定义、准则与依据2决策的分类及特点3决策理论4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二节决策管理1决策管理的内涵、作用及原则2决策管理系统3决策管理过程第三节决策方法1集体决
3、策方法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3确定型决策方法4不确定型决策方法5风险型决策方法第四节效用曲线分析1效用标准2效用函数曲线3风险偏好类型及效用曲线形态第五节多目标决策分析1多目标决策概述2多目标决策特点3多目标决策的分类4多目标决策方法第三章最优化方法第一节最优化方法概述21最优化方法的产生和发展2最优化方法的研究对象3最优化方法的特点4模型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节线性规划1线性规划问题2线性规划问题的模型3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和图解法4单纯形法第三节运输问题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2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3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4运输问题的应用第四节指派问题1指派问题及其标准形式2匈牙利解法3一般的指派问题第四
4、章综合评价方法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1综合评价方法的概念2综合评价方法的产生与发展3综合评价问题4综合评价与统计5综合评价与管理6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式7综合评价的原则第二节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权重的确定目录3现代管理方法1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2评价指标的筛选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三节层次分析法1概述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3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举例第四节主成分分析方法1主成分分析法概念2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3主成分分析法的作用4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5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举例第五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2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第五章价值工程第一节价值工程概论1价值工程的创立2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3价值工
5、程的定义和特点4价值工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分析5价值工程活动的一般程序6价值工程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第二节价值工程对象选择1选择对象的基本原则2选择对象的方法第三节功能系统分析技术4目录1功能分类2功能定义及其方法3功能整理的概念与方法4功能定量第四节功能评价技术1功能评价概述2功能评价系数法3功能评价值法第六章网络计划技术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1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网络计划技术的内容3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程序4网络计划的分类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1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2工作关系的表达3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4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及关键线路的确定第三节双代号时间坐标网络计划1双代号时间坐标网络计划的
6、概念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与适用范围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应用举例第四节计划评审技术1PERT 工作持续时间的分析2网络计划实现的可能性3计划评审技术应用举例5现代管理方法第五节单代号网络计划技术1单代号网络图的组成2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3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第六节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1结束到开始的搭接关系2开始到开始的搭接关系3开始到结束的搭接关系4结束到结束的搭接关系5混合搭接关系6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应用举例第七节网络计划优化1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2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3网络计划的费用优化参考文献6第一章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是管理理论发展到现代管理理论
7、丛林阶段的产物,既是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技术在管理工程领域的应用学科,也是把系统工程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管理领域的一种新兴的现代管理方法,在新形势下学习掌握和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现代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管理技能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第一章 管理系统工程1第一节管理系统工程概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态。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根据事物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类事物就被看作一个系统。系统思想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更好地学习
8、和掌握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就必须树立系统的思想。1系统思想系统思想和概念在哲学上的最完全和科学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20 世纪以后,系统思想开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系统科学和它的应用学科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系统思想方法的重大贡献。它使系统概念具体化,使系统思想方法定量化,为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1.1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系统思想来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9、,是经验的总结,是逐步形成的。朴素的系统思想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实践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改造大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充分体现系统思想和方法的事例:(1)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代,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驰名中外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据考证,四川的美称“天府之国”就来源于都江堰工程。而在工程修建之前,岷江经常“洪水泛滥成灾,民不聊生”。都江堰工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鱼嘴”是岷江分洪工程;“飞砂堰”是分洪排沙工程;“宝瓶口”是引水工程。三个部分巧妙结合,形成一个工程总体,使工程兼有防洪、排沙、灌溉、漂木、行舟等多种功能。不仅分导了汹涌激流的岷江,而且化害为利,利用分洪工程,有节制地
10、灌溉了 14 个县的几百万亩农田。该工程不仅施工构思巧妙,还建立了持续维修养护制度,每年按规定淘沙修第一章 管理系统工程2现代管理方法堤,使工程经久不衰,至今仍能充分发挥效益。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非常完善的整体观念、优化方法和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路。即使从现在的观点看,仍不愧是世界上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建设的典范。(2)丁渭修宫。宋真宗时,皇宫失火烧毁。皇帝命大臣丁渭主持皇宫的修复工程。丁渭经反复思考,提出一套施工方案:首先将皇宫前面的一条街挖成水渠,用挖出的土就地烧砖,解决了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其次是引水入渠,形成航道后运入沙石,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后,等皇宫修复后将水撤走,再把碎砖
11、废石填入渠中,修复大街。这项工程将烧砖、运材料及工程收尾处理废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体现出典型的系统思想。(3)泰晤士河治理。英国有条著名的泰晤士河,受污染已有一百多年。到 20 世纪 50年代,污染达到顶峰,成为典型的无鱼区。70 年代后期,泰晤士河的河水由浊变清,又有一百多种鱼类在河里生活。这一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呢?原来在 1974 年以前,英国的水管理体制,是按行政区域实行多头分段管水,因此一直没有把水管好。1974 年后,他们实行了全流域集中统一管水的方法,在全流域管理机构下,按照分支流域成立了水务管理局,统管水资源保护、供水、排水、污水控制、污水处理等工作。从而
12、能合理地安排用水、有效地控制污染,并使污水在进行处理后再循环使用等,使泰晤士河又恢复了清澈的面貌。这就是所谓“龙多难治水,治水一条龙”的符合系统思想的管理方法。1.2 系统思想的成熟与发展1925 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他的视野很快超出了生物学,于 1937 年提出“一般系统论”原理,为系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1954 年,贝塔朗菲与持有相同观点的另外三位学者经济学家鲍尔丁、生物学家杰拉德、生物数学家拉波波特一同发起成立了“一般系统研究会”,此四人被认为是系统运动之父。2系统的概念与特性2.1 系统的概念系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语中,“syn-histanai”一词原
13、意是指事物中共性部分和每一事物应占据的位置,也就是“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从中文字面看,“系”指关系、联系;“统”指有机统一,“系统”则指有机联系和统一。将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加以研究,则是由贝塔朗菲于 1937 年第一次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理论发展至今,有关系统的概念已不下 40 多种,本书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第一章 管理系统工程从上述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元素)所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单位,因而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
14、体,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其为系统;第二是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秩序,任一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要素),这样,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是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所决定的。2.2 系统的特征明确系统的特征,是我们认识系统、研究系统、掌握系统思想的关键。系统应当具备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五个特征。(1)整体性。系统整体性说明,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
15、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集合,否则它就不会具有作为整体的特定功能。对于一个组织化程度高的系统来说,一般是“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总和”。(2)相关性。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集合性确定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相关性则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铁路运输系统是由车辆、车站、轨道、通讯信号、安全保障和调度系统有机地组织而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运转以实现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纽带作用。(3)目的性。人造系统均具有目的性,而且往往不止一个目标。例如,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可能包括产量、成本、产品市场占有率、利润和质量等指标。系
16、统的目标通常由一系列反映系统特征的指标体系来体现。对于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系统的总目标之下一般都有数个层次的分目标。系统的分目标应在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即系统的分目标必须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在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之间可能是存在矛盾的,这就要求从总体利益出发,寻求平衡或折中方案。(4)层次性。系统作为一个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层次结构反映了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例如,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就可分解为:生产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流、物质流的控制和交换。而每一个子系统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5)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它必然要与外界环境4现代管理方法产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对系统产生影响。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就没有持续的生命力。例如,任何一个工业企业都必须经常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动态,同类企业的经营动向和有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2.3 系统的形态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