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共 6 页,16 题,满分 50 分。考试用时物理+化学(合卷)共 10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Ca-40 Zn-65 Fe-56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2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I: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1.5 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从
2、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石油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2(1.5 分)“见微知著”,研究微观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有以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有()氯气:Cl2;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右图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2+两个铁离子:2Fe2+;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2 价的镁元素:Mg+2 A B C D 3(1.5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醋酸变红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3、体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4(1.5 分)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是由 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 B其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2/8 5(1.5 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B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C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6(1.5 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
4、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 4 BC、N、O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D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 7(1.5 分)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选项 叙述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A 铝的自我保护 3Al+O2=Al3O2 化合反应 B 工业上制 CO2 CaCO3点燃CaO+CO2 分解反应 C 铁与盐酸混合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点燃SO2 化合反应 8(1.5 分)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
5、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高楼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 3/8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9(2 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2 B生成物中有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C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一定发生改变 D此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置换反应
6、 10(2 分)下列各组转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H2O2MnO2 H2O通电H2 BFeH OO22、同时接触Fe2O3CO、高温Fe CKClO3MnO2、O2Fe、点燃Fe2O3 DCH42O、点燃CO2C、高温CO 11(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镁粉(铜粉)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Cu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 KCl 固体中的少量 KClO3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 D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2(2
7、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形不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的质量 C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4/8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30 分)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30 分)分)13(7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序号为的仪器名称:_;(2)写出化学实验室中选用装置 C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8、程式_;为获得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_(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3)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B,理由是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果用 A 装置代替 B,有什么优点_。14(6 分)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 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水是_(填物质类别)。【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
9、下探究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方案一:向盛有少量镁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观察到试管中有_产生。涉及反应方程式为_。方案二:向盛有少量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结论与解释】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5/8 15(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 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1)操作的名称为_,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2)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溶液由蓝色变为_色。(3)固体 A
10、的成分是_、_(填化学式)。(4)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5)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16(9 分)许多电子元件中都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 20g 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 80g 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 59.84 79.80 99.80 产生氢气的总质量(g)0.08 0.16 0.20 m (1)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电子元件中的黄铜较难研磨成粉末,原因之一是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组成
11、它的纯金属硬度_(填“大”或“小”)。(2)黄铜合金中的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原因是_。(3)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既可通过实验测定获得,也可通过计算获得。计算方法是:所加稀硫酸总质量加上黄铜质量,最后减去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计算的依据是_定律。(4)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即 m 值为_g。(5)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6/8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答案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I(每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12 分)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12、 B A D C A D A 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8 分)分)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30 分)分)13.(每空(每空 1 分,方程式分,方程式 1.5 分,共分,共 7 分)分)(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E;(3)反应物是固体和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CaCO3+2HCl CaCl2+H2O+CO2;能控制反应的速率。14.(每空每空 1 分,分,方程式方程式 1.5 分,分,0.5 分,共分,共 6 分)分)纯净物
13、(化合物、氧化物);气泡;Mg+H2SO 4=MgSO4+H2;MnO2;二(写“2”不应给分);标签向着手心。15.((1)(3)(4)(5)每空每空 1 分,分,(2)方程式方程式 1.5 分,颜色分,颜色 0.5 分,共分,共 8 分)分)(1)过滤;引流,防止液体飞溅;(2)Fe+CuSO4 FeSO4+Cu;浅绿;(3)Cu、Fe;(4)除去固体 A 中的铁(使 Fe 完全反应);(5)置换反应。7/8 16.(9 分)分)(1)大;(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之后或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3)质量守恒;(4)0.20;(5)解:设 20g 黄铜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x (0.5 分)Zn+H2SO4=ZnSO4+H2 (1.0 分)65 2 x 0.20g (0.5 分)g5.6265g20.0 xg20.0 x265=(0.5+1 分)合金中铜的质量=20g-6.5g=13.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5.67%100g20g5.13=(1.0 分)答: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7.5%。(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