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流觞情殇整饬流水汤汤B形骸惊骇垓下言简意赅C哀悼泥淖桂棹掉以轻心D清朗槟榔稂莠琳琅满目答案C解析A“饬”读ch,其余读shn;B.hi/hi/i/i;C.do/no/zho/dio;D.“朗”读ln,其余读l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长乐王回深父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D解析A“悟”通“晤”;B.“冯”通“凭”;C.“父”通“甫”。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列
2、坐其次次:旁边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C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D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贫困答案D解析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D解析D均为连词,和。A.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连词,即使/连词,虽然;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舞幽壑之潜蛟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答案C解析例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C.与例句相同,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A.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弄错,使错。B.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D.名词作状语,向西。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答案D解析D狼籍:古义今义都为“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的”意思。A.斯文:古义为“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雅”。B.茫然:古义为“旷远的样子”,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C.非常:古义为“不平凡”,今义为表程度的副词,“极,十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每年正月十五,来夫子庙观赏花灯的市民不绝如缕,消防官兵在现场各处待命,防患未然,给市民营造一个安全
4、的赏灯环境。王安石声情并茂地向宋神宗诉说了自己立志变法,富民强国的决心,并最终靠诚挚的忠心打动了宋神宗。若佛法如此浩瀚无边,那么菩萨诸佛的真身岂不也不可度量?而芸芸众生之中的我就如沧海一粟,与之相较又是何等渺小。幽幽谷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重点打造以休闲、养生为主的休闲乡村旅游项目,景区内溪流淙淙,曲水流觞,峰峦叠翠,景色宜人。曾昭娟说,评剧赵锦棠此次制作的服装精美,此外在花派“甜亮脆美”花腔女高音表现之外,她也特意加了一段如泣如诉的吟唱来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池莉曾与一些作家吃自助餐,看到有人弄得杯盘狼藉。她很有感慨地说:“吃饭的时候,应爱惜的东西有两样:一是食物,二是吃相。两样都能照见自己
5、的生命。”A BC D答案B解析不绝如缕:形容形势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等细微悠长。此处望文生义,可用“络绎不绝”。声情并茂:形容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不合语境。应改为“诚心诚意”。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的东西。使用正确。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祓除不吉利;后泛指在水边宴集。此处属于望文生义。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倾诉;形容声音悲凉凄切。使用正确。杯盘狼藉:形容宴会时或宴会后筵席上的杂乱情景。使用正确。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王羲之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当时士大夫阶层
6、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予以批判,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B此赋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C在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发展的预期。D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已成为原子能、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A结构混乱,全句应以王羲之为主语,第三个分句中途易辙,应改为“并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予以批判”。B.成分残缺,应将首句改为“此赋通过
7、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D.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爱因斯坦”,后面偷换成“相对论”,可将“创立了”改为“创立的”。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2)赤壁赋中,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3)毛泽东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此诗句表达意旨相同的一句话是:“,。”答案(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阅读能力延伸(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1
8、1分)兰亭诗东晋王羲之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注群品:即指万象。厓:同“涯”。群籁:指群品、万物。10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答:答案诗眼是“寄畅”,诗人在兰亭聚会,凭借兰亭的山水来摆脱世务繁杂、化解生命悲慨,寄托自己畅快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眼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同时引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对象与“寄畅”的内容。由此可知,“寄畅”应为诗眼。对
9、上面内容加以整合即可。11本诗因景陈理,阐发了怎样的人生思考?(6分)答:答案诗人感受到造化的伟大,自然的力量,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暗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解析诗中景物并非单纯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主观心性的、情感化的景物。在这春光融泄之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作者与万物相亲,融于自然之中的喜悦舒畅之情,暗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梅园记北宋邹浩岭南多梅,土人薪视之,非极好事,不知赏玩。余之寓昭平也,所居王氏阁,后半山间,一株围数尺,高数丈,广荫四十步。余杜门不出,不见他植何如。问之土人,咸谓少与此比。然此株正在王氏
10、舍东,穿其下作路,附其身作篱,丛篁榛棘,又争长其左右。余久为之动心,顾王氏拘阴阳吉凶之说,不敢改作。顷遇花时,但徘徊路侧,徒倚篱旁,与之交乐乎天而已。欲延一客饮一杯,竟无班草处。一日,坐阁上,闻山间破竹声,策杖往观焉。则王氏方且遵路增篱,以趋岁月之利。欣然曰:时哉!时哉!喻使辟路而回之,撤篱而远之,视丛篁榛棘而芟(shn)夷(y)之,环数百步,规以为圃,曾不顷刻,而梅已颙颙(yng)昂昂,拔立乎云霄之上,如伊尹释耒(li)而受币,如吕望投竿而登车,如周公别白于流言而衮(n)衣绣裳。西归之日,前瞻龙岳,回瞩仙宫,左盼魏坛,右盼佛子,其气象无终穷,悉在梅精神之中矣。夫天地,昔之天地也;山川,昔之山
11、川也。而俯仰之间,随梅以异。梅果异耶?果不异耶?梅虽无言,余知之矣。昔之晦,非梅失也,时也;今之显,非梅得也,时也。人以时见梅,而梅则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故虽寿阳之妆,不以为滥;傅说之羹,不以为遭,而况区区管窥之异,又奚足一吷(ju)于其前。姑与客饮酒。(选自粤西文载)注丛篁:从生的竹子。榛棘:荆棘。班草:犹班荆。指朋友相遇,共坐谈心。芟夷:除草,刈除。颙颙:气概轩昂的样子。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吷:鸟叫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人薪视之薪:柴火B咸谓少与此比 咸:都C与之交乐乎天而已 交:一起D喻使辟路而回之 喻
12、:告诉答案A解析薪:像柴火,名词作状语。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园中之梅“失时”和“得时”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C解析A“围数尺,高数丈,广荫四十步”写的是王氏园中梅的特点;B.两句都是表现其“得时”;D.“前瞻龙岳,回瞩仙宫”主要写作者西归之日对梅四周环境的观赏。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姓王人家的屋后半山间的园中之梅,在久蔽于“丛篁榛棘”之后,终于因“时”而彰,“拔立乎云霄之上”。B“如伊尹释耒而受币,如吕望投竿而登车,如周公别白于流言而衮衣绣裳”,表现作者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C“姑与客饮酒”一句,平淡中见激情,写出了作者因梅得时
13、而生,把酒临风的快意心情。D作者以“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梅的精神”自况自勉,显现了其宠辱皆忘的豁达胸襟。答案B解析由原文第二段可知,应为表现梅因时而彰。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欲延一客饮一杯,竟无班草处。(5分)译文:(2)而俯仰之间,随梅以异。梅果异耶?(5分)译文:答案(1)想要请客人喝上一杯酒,最终找不到铺荆而坐共叙情怀的地方。(得分点:延、竟、处)(2)而很短的时间内,随着梅花的变化有了不同。梅果真有什么不同吗?(得分点:俯仰、以、果)参考译文岭南有很多梅树,当地人把它看作薪柴,不是非常喜欢梅花的人,不懂得欣赏玩味。我寓居在昭平,住的地方是姓王人家
14、的房子,屋后半山腰上,有一株梅树数尺环抱,有几丈高,树冠覆荫范围有四十步之广。我平日闭门不出,没见过其他梅树长得如何。向当地人问起,都说很少有能和这株相比的。然而这株梅树正在王氏房舍东面,(王氏)穿过树荫下铺路,靠着梅树身边做篱笆,还有一丛一丛的竹子荆棘,也争相生长在梅树旁边。我早就为这株梅树动心了,只是看王氏拘束于阴阳吉凶的说法,不敢作出改变。不久遇上花开的季节,我只能在路旁徘徊流连,只是靠在篱笆边上,和它一起享受天然的快乐罢了。想要请客人喝上一杯酒,最终找不到铺荆而坐共叙情怀的地方。有一天,我正坐在阁上,忽然听到山间传来砍竹的声音,我就拄着拐杖去看看。原来是王氏正要沿着道路增设篱笆,以求以后更多的益处。我欣然道:“正好啊!正好啊!”就告诉他将道路绕过梅树,把篱笆后撤,远离梅树,看到丛竹杂木就砍伐掉,这样环绕梅树数百步的范围,圈划起来成为一个园圃,没用多久,梅树(看起来)就体貌端庄,器宇轩昂,挺拔卓立,直入云霄了,看上去就像伊尹放下农具而接受礼物,像吕望丢下鱼竿而登上车子,就像周公辨清流言而穿上帝王服饰。后来我西行归去的时候,前观无尽山岳蜿蜒如游龙,回望无限景致动人像仙宫,再看这株老树,左看道相随,右看佛相伴,其中气象无穷无尽,都在这株梅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