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浙闽风土建筑意匠/周易知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常青主编)“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ISBN 978-7-5608-8569-8 .浙 .周 .农村住宅建筑艺术研究浙江农村住宅建筑艺术研究福建 .TU241.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9)第 117883 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413)资助项目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浙闽风土建筑意匠周易知 著出品人:华春荣策划编辑:江岱责任编辑:孙彬责任校对:
2、徐春莲封面设计:张微版式设计:朱丹天出版发行:同济大学出版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 1239 号电话:021-65985622邮政编码:200092网址: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上海安枫印务有限公司开本:787mm960mm 1/16字数:280 000印张:14版次:2019 年第 1 版 2019 年第 1 次印刷书号:ISBN 978-7-5608-8569-8定价:88.00 元总 序3总 序国际文化遗产语境中的“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一词,泛指历史环境中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其外延大于“建筑遗产”(architectural heritage),可包括历
3、史建筑、历史聚落及其他人为历史景观。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价值来看,建成遗产既是国家和地方昔日身份的历时性见证,也是今天文化记忆和“乡愁”的共时性载体,可作为所在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动力源。因而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是一个跨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复杂学科领域,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显然,就保护与再生而言,当今的建成遗产研究,与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已形成了不同的专业领域分野。这是因为,建筑历史研究侧重于时间维度,即演变的过程及其史鉴作用;建成遗产研究则更关注空间维度,即本体的价值及其存续方式。二者在基础研究阶段互为依托,相辅
4、相成,但研究的性质和目的不同,一个主要隶属于历史理论范畴,一个还需作用于保护工程实践。追溯起来,我国近代以来在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应肇始于 1930 年由朱启钤先生发起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曾是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学界巨擘开创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斗转星移八十余载,梁思成先生当年所叹“逆潮流”的遗产保护事业,于今已不可同日而语。由高速全球化和城市化所推动的城乡巨变,竟产生了未能预料的反力作用,使遗产保护俨然成了社会潮流。这恰恰是因为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反使幸存的建成遗产成了物稀为贵的珍惜对象,不仅在专业研究及应用领域,而且在全社会都形成了保护、利用建成遗产的价值共识和风尚走向。但是
5、这些倚重遗产的行动要真正取得成功,就要首先从遗产所在地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汲取国际前沿领域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唯此方有可能在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方面大有作为。而实际上,迄今这方面提升和推进的空间依然很大。与此同时,历史环境中各式各样对建成遗产的更新改造,不少都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和规范管控,以致不少地方为了弥补观光资源的不足,遂竞相做旧造假,以伪劣浙闽风土建筑意匠4的赝品和编造的历史来冒充建成遗产,这类现象多年来不断呈现泛滥之势。对此该如何管控和纠正,也已成为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所面临的棘手挑战。总之,建成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有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深度专题研
6、究,实施保护与再生工程,对于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研究从基本概念的厘清与限定,到理论与方法的梳理与提炼;从遗产分类的深度解析,到保护与再生工程的实践探索,需要建立起一个选题精到、类型多样和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体系,并得到出版传媒界的有力助推。为此,同济大学出版社在数载前陆续出版“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的基础上,规划出版这套“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该丛书的作者多为博士学位阶段学有专攻,已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又大都继续坚持在这一研究与实践领域,并已有所建树的优秀青年学者。我认为,这些著作的出版发行,对于当前和今后城乡建成遗产
7、研究与实践的进步和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为序。同济大学教授、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酉正月初五于上海寓所序 言5序 言“居住”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千万年来,人类为了对抗残酷的自然环境,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身打造了各式各样的栖身之所。可以说不同的“居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然而在现代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居住环境却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从柯布西耶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以来,20世纪的建筑界始终进行着建筑机械化、工业化的改革。实际上,不仅仅是工厂、商店、办公楼等工商业设施或政府设施,就连我们自身的居住空间也受到工业化的波及,居住环境
8、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宅这一复杂的文化要素集合体与作为其背景的社会制度一同受到影响,被大量预制住宅、集合住宅等工业产品所替代。在西方建筑界,20 世纪 70 年代伊始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再次唤醒了对地域建筑和传统建筑的重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居住环境在城市化的大潮中遭到严重破坏,可以说这 40 年都处在中国传统居住文化解体的过程中。在谈到传统民居的现状与传统文化的消逝时,浅川滋男教授认为:“作为工业产品的住宅,确实在功能、构造、经济性等诸多方面凌驾于传统住宅之上,但是,如果工业化制品之外的东西全部消失,就会从根本上陷入人类不在这一致命缺陷之中。而且,工业化住宅不仅只造成住宅单体的变化,在聚落、
9、城市的层面,也成为助长历史环境和传统街区混乱的主要帮凶。日本各地本来为居住者熟知的居住环境小宇宙也在工业化住宅群的势头中变成了工厂一样的乏味的均质空间。结果我们丧失了居住环境的原风景,涌现出在哪儿都感受不到安居的故乡丧失感。”像日本、中国这样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丧失则更加严重,陷入了“千城一面”的状态。目前,我国学界对风土建筑的研究种类繁杂。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等学科都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由于乡村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地域风土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建筑文化的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建筑学 浅川滋男.住民族建築学 M.东京:建築資料
10、研究社,1994:18.“千城一面”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裘行洁基层居民组织对社区传统文化保护的作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一文中。自 2007 年江明 千城一面与自主文化(人民论坛,2007(18):60)后在中国开始广泛使用。浙闽风土建筑意匠6界风土建筑的第一个研究高潮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一批民居丛书,书中内容以大量实地考察的手绘建筑图为主,文字不多,关于对象建筑的断代、所处自然环境、使用现状等信息都没有记录。可以说,这一阶段尚未出现对风土建筑的系统研究。世纪之交,随着交通和乡村建设的发展,学者可以更方便地深入农村进行田野考察,更多的传
11、统民居建筑被发现,第二批民居丛书逐渐问世。这一批丛书不仅有对风土建筑本体的测绘,也开始出现对地域风土建筑特征的总结。同时,这一阶段还出现了对中国地域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的初探。然而,这些对建筑谱系的判断往往还是凭借客观条件如自然气候,或是自身经验,并没有详尽的田野考察资料作为基础。近年,由于风土建筑调研、开发,以及破坏的不断加剧,对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学者也开始对风土建筑谱系、匠作谱系等热门问题进行研究。显然,风土建筑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再生是国家开发的重点,也是学界的热门。对风土建筑的修复、利用,必然会带来历史信息的丢失,因而在开发之前的先行研究非
12、常必要,也必须力求全面和完整。如何系统、全面地对风土建筑进行研究,则需要一套成熟的方法。目前,对于风土建筑这个对象,尚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大部分人还只是狭义地将其理解为民居,而对风土建筑的研究方法,视角众多却难中要害,急需对风土建筑以及风土建筑研究进行全新的探索。中国风土的地域性起源北方穴居与南方巢居据礼记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反映出原始人类的居住方式。通过大量房屋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中国的原始社会在进入新石器时代时,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居住方式:一种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穴居,另一种是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巢居。由此可见,中国的原始人
13、类是从漫长而艰难的穴居和巢居建造开始,逐步掌握建筑技术的。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其建筑遗迹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穴居文化,距今有3000 5000 年的历史。根据杨鸿勋的研究,半坡遗址的穴居建筑平面可分为方形和 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现状 J.南方建筑,1997(1):28-30.代表丛书有: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丛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丛书十八册.常青.风土观与建筑本土化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要 J.时代建筑,2013(3):10-15.安志敏.干栏式建筑的考古研究 J.考古,1963(2):65-85.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 M/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
14、:文物出版社,2008.序 言7圆形两种。其建造方法为:先在黄土地上挖掘面积约 20 平方米(也有大到 40 平方米)的浅穴,穴的深度在 50 80 厘米,然后用木桩密密地排列于四周,再将木桩捆扎,并以韧性植物枝叶、藤蔓在桩间编结为壁体,上面覆盖屋顶,屋顶形制为侧面“人”字形。为了防寒保暖和遮风避雨,又以草拌泥涂抹于壁体,且铺盖屋顶,确有“茅茨不翦”的气象。根据半坡遗址考定的建筑式样,通过模拟图样的剖面,可以依次分为:早期:半穴居;中期:由半穴居发展至地面居室;晚期:将居室空间按功能分割成多室格局。概括而言,穴居文化的发展线索大约是:横式穴居竖式穴居半竖式穴居木骨泥墙式多室建筑。河姆渡村遗址位
15、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表,其建筑遗存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巢居文化,距今大约六七千年的历史。遗址总面积约 4 万平方米,堆积厚度 4 米左右,上下叠压着 4 个文化层。河姆渡文化的建筑遗存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其结构榫卯有:企口板、销钉孔、栏杆构件、柱头及柱脚榫、柱枋榫卯。杨鸿勋的研究、推测表明:巢居的原始形态为单株大树上架巢,即是在分枝开阔的杈间铺设枝干茎叶,构成居住面积,在上面用枝干相交构成挡雨的棚架,即古文献所谓的“橧巢”的原型。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大居住空间,选择彼此临近的4棵大树构筑一个较大的棚架,进而又演变成干栏式房屋建筑。所谓干栏式是
16、指底下架空,居住面带长廊的木架构建筑。总之,巢居文化大约的发展历程为:单株树巢居多株树巢居干栏式建筑。古代先民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条件,衍生出了“南巢居,北穴居”两大民居体系,这两大体系逐渐趋同,演变为今天所见的地居形式。然而,今天的民居建筑中,依然存在着种种地域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其从上述某一体系中演变至今的历程,而探索这一演变历程,并还原其各个时期的可能形态则是非常有意义的。夷夏说与南方土著文化中国自古有“夷夏之辨”,将自己(“诸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四夷”)区别开来,然而,历史与考古人类学以及相关研究表明,定居农业文化起源于东亚,是中国文化的底层,而青铜游牧文化来自中亚或西亚,是中国文化的表层,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其实是“夷”与“夏”的混合。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中指出:“夏实为西方之帝国或联盟,曾一度或数度压迫东方而已;与殷商为东方帝国,曾两度西向扩土,灭夏克鬼方者,正是恰恰相反,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遗址 J.文物,1976,8:6-14.杨鸿勋.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 M/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