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43MB ,
资源ID:2355302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55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910~1920年间两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影响探析_刘玄启.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910~1920年间两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影响探析_刘玄启.pdf

1、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19101920年间两广经贸交往及其对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影响探析刘玄启【摘要】19101920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广经贸交往活动空前繁荣,交通运输、商人队伍、交往地域、商品种类在这一时期都有明显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则是粤桂两省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及旧桂系军阀当局出台促进两广经贸交往的相关政策。两广经贸交往的繁荣发展使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也加快推进了广西民族地区商业的发展,给广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关键词】19101920年间;两广;经贸交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作者】刘玄启,百色干部

2、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广西百色,533000。【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6-0173-0008粤桂两省区同属岭南地理板块,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自古以来两地人民交往密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9101920年间两广经贸交往活动空前繁荣,经济发达的广东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对象。在当时两广的经贸交往活动中,广西为广东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市场、人力;而广东则给广西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在两广经贸交往的推动下,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新提高。一、两广经贸交往的历史基础两广均属岭南区

3、域,为同一地理单元,在陆路交通不便的时代,深入两广腹地的珠江西江水系,使两广商业网络连为一气,两广之间由于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在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经贸交往。广东商品经济发达,商业活动频繁,并向广西辐射,从而开创了两广经贸交往的历史基础。(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是两广经贸交往的先决条件历史上两广经贸交往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南岭山脉横亘于广西北部,阻碍了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交通。“交通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动脉和神经,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就是通过这种动脉和神经连接起来,成为运动中的现实生产力。”1 11交通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决定了经贸活动的往来。由于陆路交通不畅,运输能力有限,广西民

4、族地区的物产很少能运往中原,但广西向东,却能通过便捷的水路与广东联为一体,“广西过去在商业上属于珠江系统,不啻粤港二地之附庸”2 25。这得益于两广之间特殊的地理环境。因两广都在岭南,贯穿于广东广西的珠江西江水系,把两省区的人口、资源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广西境内,主要河流汇集到西江后,自西向东出梧州进入珠江,整个水系四通八达,既深入广西民族地区腹地,又外联广东市场。发达的水路运输使广西的物产顺利流向粤港澳,“(广西)省内各县农林工业产品,以受交通之限制,173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不能北运长江流域,只能以粤港为尾闾是以广西农村工业产品销路有限各业盛衰,几全为粤港市场

5、所左右”2 26。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两广历史上的经贸交往趋于繁荣,这也是两广之间经贸交往紧密的先决条件。(二)粤商占据主导地位是两广经贸交往的鲜明特点在两广经贸交往中,主导市场的是广东商人。二十世纪之前,由于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广西人较少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善于经营贩运,即便在临近广东的梧州一带,仍然是“近山者樵,近水者渔,不事商贾”,桂平“县中无商业可言”,大湟江附近的瑶民除“日用饮食外,无多求者”。3 18由于广西经济、文化落后,导致了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虽然在西江、桂江、柳江和左右江沿岸有一些著名圩镇,但并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左右全区经济活动的商业中心城市,广西的商业活动总体上是分散的、不

6、平衡的。而毗邻的广东却不一样,广东商人凭借其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力量和其丰富的商业活动经验,沿珠江西江逆流而上,深入广西民族地区腹地进行贸易,“凡是船货能够到达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粤东会馆在广西到处建立,就是他们的势力存在的明证”,3 19比如,桂东南的戎圩镇,粤商商店多达1200余家,重建戎圩粤东会馆碑记中记载:“吾东人货于市者,禅镇扬帆,往返才数日。盖虽客省,东人视之,不啻桑梓矣。客于戎者,四方接靷,而莫盛于广人”;4 369桂南的钦廉圩镇,粤商在工商业总人口中的比重一般都占70%-80%;4 370桂东北、桂西的圩镇也大体如此。因而,在广西有“无东不成圩”之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

7、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以广东为口岸,纷纷进入中国,广东的商品经济又进一步加强,并沿着两广经贸交往的传统商路向广西民族地区辐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人数还是区域分布来说,粤商都掌握了两广经贸交往的主导权。(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两广经贸交往的内容经贸交往的发达程度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历史上,由于广西民族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商品生产不发达,直接影响到了经贸活动的开展。广西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在两广经贸交往中,广西运往广东的商品以农产品、特色经济原料为主,其中粮食是广西输入广东的最主要产品,“西米东运,素为商业经营大宗,不但直接关系到广东民食,而且直接影响到广西市镇盛衰,有

8、记载说:粤东民食,全赖西省谷米源源接济,一有阻滞,客贩便稀,民食有碍”。3 21由此可见,广西在历史上就一直是广东的粮仓。贵县(今贵港)的东津米埠,苍梧戎圩的谷米集散,也都是以运往广东为大宗。平南一县,每年运销广东白米估计在20万石以上。3 2122其次是矿产资源,广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因广西手工业生产落后,因此开采出来的锡、铅等金属矿也多以原料方式运销至广东,供应广东手工业生产需要。再次是各种各样的广西特色经济原料,如左右江地区的牛皮、八角、木耳等山货,黔江和桂江沿岸地区的竹木、桐油、茶产品;此外,还有猪牛、鸡鸭、桂皮、桂油等特色产品也是销往广东的重要商品。而从广东输入广西

9、的商品则以日用品为主,其中,以食盐为大宗,盐商每年都从广东把大量食盐贩运到广西民族地区进行贸易。其他还有广东手工业、农副业、海咸等产品,如广州和佛山的布匹、丝绸、铁农具、故衣、什货、海味等产品也都从广东输入广西各地圩镇,这使得广西各城镇、圩市市面,逐渐成为广东商品数量巨大的销售市场。4 365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种以粮食为基础,以盐(布)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模式,5反映了当时两广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土地为财富象征的封建时代,商人在经贸活动中积累的资本一般不是用于扩大贸易,而是转向购买田地、房屋,或是转变为封建的土地资本和高利贷资本。贵县(今贵港)林大懋就是典型的代表,他

10、在两广经贸交往活动中,向广东贩运谷米、花生和其他土特产,再从广东贩回布匹及各种日用杂货,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商人,但他经商所得并不是用于继续拓展商业活动,而是购买大量田地、房屋和放债。像林大懋这样既经商、又买地,同时开典当行或放债,集富商、地主和放高利贷者于一身的人物,当时在广西其他州县也大有人在,3 23这种资本的封建性阻碍了两广经贸活动的正常发展。174民族发展研究二、19101920年间两广经贸交往的繁荣发展19101920年间,与全国形势一样,广西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广西进入了旧桂系军阀统治时期。旧桂系军阀当局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在发动战争、争夺地盘的同时

11、,也开展经济贸易活动,以增加自身财力。在这样的背景下,19101920年间两广经贸交往得到了繁荣发展。(一)交通运输有了新变化交通运输设施是经贸交往活动开展的基础,旧桂系军阀当局也深知其重要性。为了发展生产、促进贸易、加强与广东的联系,旧桂系军阀当局加强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整治疏浚河道。珠江西江水道是两广经贸交往的命脉,但广西“本省居西江上游,各处河流险滩迭出,或礁石梗阻,或浅沙淤塞,向乏整理,实不足尽航运之利”4 309。为了畅通两广的水路交通,旧桂系军阀当局派员勘测了西江、红水河等流域状况,并组织力量对河道进行清理,同时,加强管理考核,如清理不力,就要受到处分。旧桂系军阀当局通过

12、对河道进行较全面的清理,使广西的商路沿着河流深入广西全域。其次,修筑公路。在改善水路交通的同时,旧桂系军阀当局也开始建设陆路交通,这一时期,广西先后修筑邕(宁)武(鸣)公路、龙(州)水(口)公路、桂(林)全(州)公路、南(宁)柳(州)公路等,加上原有八(步)(公)会公路、容(县)梧(州)公路等,广西省域内及两广之间的陆路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再次,发展新式运输业。19101920年间,广西出现了新式的交通运输企业,新式运输业深刻改变了历史上以人力运输为主的落后状态,粤商举办经营的轮运业、汽车运输业一直是广西新式运输行业的最主要部分,如粤西汽车公司,专营邕(宁)武(鸣)运输业务。梧州航业股份公司,

13、先后购置轮船、电船7艘,总吨位达2046吨。6 126这一时期,广西经过核准注册并拿到执照投入营运的大小轮船逐渐增加,具体情况为:1914年注册船只2艘,轮船吨位163吨,资金28000元;1915年注册船只4艘,轮船吨位377吨,资金61000元;1916年注册船只19艘,轮船吨位5715吨,资金514016元;1917年注册船只2艘,轮船吨位289吨,资金36000元;1918年注册船只13艘,轮船吨位3241吨,资金451300元。3 699这些营运公司的运输航道以梧州至南宁、梧州经广州至香港为主。交通设施的建设、新式运输企业的兴起,延伸和拓展了两广的商路,为两广经贸交往繁荣发展奠定了基

14、础。(二)商人队伍不断壮大参与经贸交往人群不断增加、商人队伍不断扩大是两广经贸交往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首先是入桂粤商的倍增。在两广经贸交往活动中,粤商入桂从未间断过,19101920年间在两广之间交通改善后,粤商入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粤商在桂人口比之明清有大幅度的增加。4 380由于粤商人数众多,所以在广西市场上,广东商人的优势十分明显,如桂林在辛亥革命前后有六大商业帮派,以资本和营业额计,排第一的就是广东帮;从全省范围看,“稍巨商业多广东来客操之”4 380,足见粤商在广西商业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广西梧州、南宁、龙州三个海关开关后,粤商凭借其对外贸易的丰富经验很快把控了这三个海关

15、的进出口贸易,因粤商贩运商品多为“洋货”,因而有“洋广商”的绰号。7 21其次是广西本土商人的发展。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生产力较为落后,商品市场发育不全,老百姓主要以务农为主,且多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除非有特别的需要,农民才会把农作物运到市场销售。在较长的历史阶段,广西人较少离开乡土到外地开展经商活动,因此,商业对于广西民族地区的人们而言较为陌生。但随着两广经贸交往的发展,19101920年间,广西已有众多本地商贩活跃在商业领域,如桂林帮在桂林的六大商业帮派中,已经排在第五位,4 380这说明广西本土商人不仅积极参与商业活动,而且已经有了较大影

16、响;又如在贵县(今贵港)的城厢,当时共有7家百货店,其中,由粤商开办的有4家,而广西人经营的有3家,8其比例超过了4成,“无东不成圩”的局面在这时期逐步有了改变。175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三)交往地域不断扩大广东是一个沿海地区,境内水网丰富,交通发达。宋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广东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起来。清政府采取“禁海”政策后,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广东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省内经济。近代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广东城镇行业的发育,而城镇行业的发育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广东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埠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的聚合功能不断增强,促进了广东城镇行业的发育;而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行业的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加大,物流量、人流量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促使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毗邻广东的广西,因社会经济发展梯度低,与广东经济落差大,而成为粤商得以入主城镇、执经济牛耳的地区。9 212近代以来,在沿海的广东地区逐渐形成中国经济近代化辐射发源地,而从历史、地理上看,广西广东本是同一地理单元,所以广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