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 诗三首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答案对酒当歌招贤纳士2第一段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是,分析这两个字在行文中的作用。答:答案“忧思”作用:它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时光流逝而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求贤若渴埋下了伏笔。3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
2、,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答案D解析D项,“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错误,从诗中来看,最后两节应是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如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比贤才的投奔。1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我的答案:答案(1)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2)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3)以造酒的杜
3、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2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的句子各有什么比喻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乌鹊南飞(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3)山不厌高我的答案:答案(1)“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诗人以此情景来启发贤士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3)“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3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短歌行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我的答案:答案由人生短
4、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和场面的具体描绘,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引用诗经成句: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比喻:用明月“何时可掇”,写求贤不得的忧虑;“越陌度阡”四句又写出得贤才的欢乐;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一、基础检测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拾取,采取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
5、存在,保存C契阔谈,心念旧恩 :通“晏”,酒席;宴会D去日苦多 去:过去的答案B解析存:问候,怀念。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解析“绝”都当“断绝”讲。A项,对着/在;B项,缘故/所以;D项,看/拜访。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 B慨当以慷C不用,则以纸帖之 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答案B解析B项中的“以”是句中衬托音节的字,无实在意义。 A、C、D三项中的“以”都是介词,分别是靠、用、根据之意。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沛公欲王关中C鼓瑟吹笙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答案D解析D项
6、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A、B、C三项均为名词的活用。A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项是名词作动词,称王。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答案A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以何解忧”。B、C、D三项是省略句,B项“度”承前省略了“公”;C项省略了两处,完整内容应为“请(允许我)以剑舞(为乐)”;D项“告”后省略了宾语“之”。二、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
7、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前四句用“神龟”“螣蛇”从正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揭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之重要。B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C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D从这首诗看出曹操对人生的看法,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答案A解
8、析“正面设喻”错误,应是反面设喻。7直击高考源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人生有限,要不停地奋斗拼搏,即使到了晚年,胸中也要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保持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寿命长短,不能被动地让天决定;事在人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种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诗歌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答题前要先知人论世。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
9、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据此分析诗句组织答案即可。白话诗歌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仍抱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有远大抱负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
10、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注本词大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时辛弃疾罢居带湖。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雄伟秀美之姿。齐庵:当在灵山,疑即词中之“吾庐”,为辛弃疾游山小憩之处。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合:应该。检校:巡查、管理。长身:高大。龙蛇影:松树影。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人面对眼前景物驰骋想
11、象:这些长得高峻的松树多么像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战士。B词人在茅庐齐庵可看到状如龙蛇盘居的松影,可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情趣。C作者力图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把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的美写出来。D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问句作结,表现了作者虽“投闲”而关心国家命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D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错误。本词上片写景由远至近,由大至小,景已写足。不想转入下片不仅仍写景,而且仍写山。全词都是描写灵山的雄伟景色。9直击高考源点本词中辛弃疾擅长用典写山,请结合下片具体词句选择两处简要赏析。答:答案“似谢家子弟”,以芝兰玉
12、树般的东晋谢家子弟写山峰的峻拔、潇洒、灵秀。“相如庭户”,以司马相如赴临邛时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写山峰巍峨、壮观、高贵的仪态。“如对文章太史公”,以太史公文章雄深雅健的风格来刻画灵山深邃、宏伟的气度。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解释,分析其艺术效果。题干中给出分析的重点是运用典故写山,答题时答出用了什么典故,写出山的什么特征即可。如“相如庭户”,以司马相如赴临邛时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写山峰巍峨、壮观、高贵的仪态等等。白话诗歌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恰好湍急的水流直直地落下,跳跃的水珠四处溅下;小桥横架在急流之上,像不圆的月亮和刚拉开的弓。人老了应当过闲散的日子,可老天给我多事,来掌管十万棵高大的松树。我的房舍小,但在松树盘曲的枝干影子的外边,在风风雨雨的声音中间。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面;看早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从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座座山峰好像谢家子弟,衣着潇洒,长相英俊;又好像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雍容华贵。我感觉这其中,有的如司马迁的文章一样,雄浑深沉,典雅劲健。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的路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的美好景色?-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