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95 ,大小:3.73MB ,
资源ID:2359570      下载积分:13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59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1303 W[美]托尔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D9092张林、张天龙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2).pdf)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1303 W[美]托尔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D9092张林、张天龙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2).pdf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务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1年已先后分十二辑印行名著50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三辑。到2012年出版至550种。今后在积累单行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印行。

2、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012年1月译序凡勃伦以行文晦涩、善造新词而著称。我们在本书的翻译中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使文字接近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但仍感不尽如人意,恐读者难以理解,加之凡勃伦的理论和观点并非大家耳熟能详,因而有必要在此对本书所录论文的主要观点作一简介。在本书的开篇论文“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中,凡勃伦质疑科学在现代文明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凡勃伦认为,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把科学抬高到“神灵园囿中的生命之树”、“神灵房舍中的闪电之光”的地位,盲目崇拜。现代文明以及现代科学的特征是注重实际,是功利性、目的论的。但在人类发展史上,科

3、学或者知识却并非如此。凡勃伦在本文中历史地考察了科学或者知识的进化。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未开化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过程时代(亦即他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在不同时代,人类的不同本能顺应流行的思想习惯(也就是凡勃伦所定义的制度)而主导着知识的进化。凡勃伦把人类本能划分为建设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前者包括劳作本能(instinct of workmanship)、随意的好奇心(idlecuriosity)和父母本性(parental bent),后者包括竞赛(emulation)、掠夺(predation)和运动本能(sportinginstinct)。1 在未开化时代,人类对知识的寻求主要

4、受随意的好奇心的支配。随意的好奇心是一种不带功利性地探求知识、认识世界的本能,也是人类知识的根本来源。它不求有用,但求知识的积累。随着“有用”、“实用”这一类标准在后来的时代成为支配性的思想习惯,随意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知识就要由其是否实用来加以筛选。于是,注重实际的知识和科学以及它们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对事物晦涩的、唯物主义的解释”成为现代“西方文明实质性的核心”,甚至在那些“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的领域里刻意地拼命使用科学阐述”,产生了“诸如基督教科学、科学的占星术、科学的手相术等等之类的东西”。这是人类知识进步的桎梏。科学的这种特性在现代尤为明显,那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思想习惯(制度)强化了这种注

5、重实际的倾向。“只要机器过程作为现代文化中的一个规律性因素继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这个文化时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就肯定会保持着机器过程赋予它的特征。”面对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这种地位,并非人人都选择了沉默和接受。“具有遗传特征的正常人在它的控制下并不安分。”凡勃伦就属于这种不安分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求颠覆那种支配性的思想习惯。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要特别注意凡勃伦对“实用的”(pragmatic)、“实用主义”(pragmatism)这些词的使用,与我们平常的理解并不一致。请参阅正文中的该文注释。尽管凡勃伦在注释中强调了他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些词,但实际上他在行文时并非始终坚持某种用法。在有些地方需要

6、读者联系文意去理解。“科学观点的进化”可以视为前文的延续。在本文中,凡勃伦的目的就是要更详细地考察思想习惯(在本文中他更多地使用的是“先入之见”这个词)如何影响科学观点的进化。凡勃伦区分了“前达尔文主义”科学和“后达尔文主义”科学。他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视为科学的新纪元的开端。此前的科学是“前达尔文主义”的,其特征是“定义和分类”。这类科学关心的是事物将要达到的“完满状态”,关心的是“产生事物的假定的初始稳定均衡中事物是怎样的,以及事物在稳定的最终状态中又应该是怎样的”。而“后达尔文主义”科学“根本性的假定是具有逻辑连续性的变迁”,关心的是“因果过程以及初始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不稳定的间隔和转

7、换”。这种科学的考察“在任何方向上都不会有终点”。这也正是达尔文主义所强调的进化的特征。基于这种划分,凡勃伦才在后一篇文章里认为经济学还不是一门进化科学。科学观点之所以从“前达尔文主义”科学向“后达尔文主义”科学转变,是因为共同体的思想习惯的转变。“科学和科学观点将会明显地随着那些流行的思想习惯的变化而变化”。这篇文章论述的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科学观点的转变过程。“为什么经济学还不是一门进化科学”是凡勃伦的一篇著名论文,常为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者所引用,集中体现了凡勃伦对正统经济学的批评。正统经济学关心的是一个确定的原因导致一个确定的结果(均衡)这种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的因果关系,关心的是一种常态。它

8、的心理学基础是快乐主义心理学。2“快乐主义关于人的观念是把他当做一个闪电般计算快乐与痛苦的计算器,他像一个追求快乐的同质小球一样摇摆着,外界的刺激使他摆动,快乐主义的个人不是精神上的一种原动力。”进化经济学则不然。它关心的是累积性因果关系,探讨的是一个发展过程,它研究的个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主动的个人。“一种进化的经济学一定是一种由经济利益所决定的文化发展的过程理论,一定是一种由过程本身来说明的经济制度的累积性序列理论。”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做一个宣言,它宣告了凡勃伦开创的制度经济学将是一门进化科学。18991900年分三次发表的长文“经济学的先入之见”是凡勃伦对经济思想和方法史的一个系统回

9、顾和批评,也是经济学方法论领域的一篇经典论文。文中,凡勃伦通过思想史的梳理来证明“特定一代经济学家的精神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生活的世界通行的观念和先入之见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结果”。重农学派是文章第一部分的主题。由于“重农学派的思想一般被视为是对与后来的理论相一致的经济理论的第一次清晰而全面的陈述”,凡勃伦将其作为本文论述的起点。他的结论是,控制重农主义者思想的先入之见是自然法。自然法是启蒙时代法国社会的“常识性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自然法是目的论的,其特征是“导向一个目的、实现一个目标的一种倾向”。凡勃伦在文中历史地、详细地考察了自然法先入之见是如何形成的。文章的第二部分以亚当斯密和功利主义

10、哲学为主展开论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同样是自然法先入之见的体现。这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上帝所设计的服务于人类福利的自然秩序。斯密在自然法的目的论含义中增加了连续性的因素,即事物通向完美状态的过程是连续的,即使出现偏差和差错,事物也会自我纠正。这个过程中的有效因素是被标准化的人性,它适应快乐主义含义的自然秩序的要求。这种人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生产中对效率的追求、交换中对金钱利益的追求。斯密之后,这种“经济人”得到功利主义哲学以及与功利主义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的标准化。功利主义与斯密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质性的经济学基础是快乐与痛苦:目的论秩序是实现这种基础的方法”。大规模进入经济理

11、论的功利主义的影响表现在古典经济学家“最为严肃地关注的是生活的金钱方面”,这使得经济学家“将交换价值而不是将有益于社会物质福利的生产作为其理论的核心特征”,凡勃伦在这里其实为我们揭示了边际革命的方法论基础,尽管他没有提及边际革命。尽管在进化观念(同样是一种先入之见)的影响下,后来的经济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古典经济学,这是文章第三部分的主题。虽然约翰穆勒从有差别的人类动机推导出有差别的人类行为,从而说明自由放任不是惟一的选择,虽然凯尔恩斯完成了对巴师夏信条的颠覆,虽然老凯恩斯在分析中更多地关注了历史和制度,虽然马歇尔的思想具有了进化论的色彩,但是,自然秩序并没有被彻底地清除。自然

12、秩序变成了“常规”,自然法观念变成了“常态”观念。经济学家所揭示的经济法则是“调节均衡的经济活动的法则,它们是把人们生活中的活动所追求的其他利益限定为经济(一般来说是金钱)利益的定理,而不是关于经济利益在创造一般的生活体系时采取的方式和影响程度的定理。它们是守恒的法则和选择的法则,而不是演变的法则和扩散的法则”。一句话,这样的经济学是前达尔文主义的经济学,而不是进化的经济学。值得一提的是,凡勃伦在本文第三部分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一词,这是经济学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这种提法。克拉克是美国经济学的代表,通常将他视为边际革命的完成者。但是,凡勃伦在“克

13、拉克教授的经济学”一文中,通过对克拉克理论体系的完整评价,尤其是对他的分配理论的剖析,认为克拉克仍然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与同时代的那些竭力支持边际效用学说的人不同,克拉克先生确实是古典学派的代表。”那是因为一方面,他的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是快乐主义,他“把所有现象都简化为正常的、自然的、建立在快乐主义的计算基础上的生活体系”。另一方面,尽管克拉克强调动态研究,但他仍然满足于探讨数量的变化,“没有注意到数量以外的变化”,也就是没有像达尔文主义那样去考察累积性的变化。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凡勃伦把整个西方正统经济学都视为“前达尔文主义”的科学。也就是说,正统经济学在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也没有完成向进化经济

14、学的转变。“边际效用理论的局限”是凡勃伦为数不多的批评边际革命成果的论文。凡勃伦把边际效用理论视为研究给定制度条件下价值的分配的学说,其核心是快乐主义的计算。这种学说与古典经济学是一致的,只不过“边际效用学派被限定在一个更狭隘的范围内”。边际效用理论不研究约束行为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在给定的制度条件下去考察人类活动,这“只会得到静态的结果”。文中,凡勃伦还批评了边际效用学派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并阐述了自己的制度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正统经济学没能向进化经济学转变,那么非正统的历史学派是否完成了这种转变呢?“古斯塔夫施穆勒的经济学”一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凡勃伦高度评价了旧历史学派的方法,但认为它缺乏

15、理论。以施穆勒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以建立一套一般性的理论为目标,而且他的著作中确实“集中分析的是达尔文主义意义上的制度的起源、发展、持续和变化”,因而他的著作的优点“在于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后达尔文主义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但是,施穆勒在很多时候仍然只是像旧历史学派那样满足于数据的处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施穆勒把当前的制度形式当做一种最终的结果。达尔文主义意义上的进化是没有终点的“盲目漂移”。在这里,施穆勒已然不再是从进化的角度探讨历史发展。总而言之,凡勃伦认为施穆勒的著作向进化经济学迈出了一大步,但仍不足以使经济学成为进化科学。“生产的职业和金钱的职业”3 一文集中体现了凡勃伦的认识论基础,即“凡勃

16、伦二分法”(Vebleniandichotomy)。凡勃伦把社会划分为进步的技术体系和保守的制度体系两个组成部分。制度体系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相应的技术,使技术的发展不至于破坏现存的制度结构;技术体系不断试图突破制度的约束,推动社会进步。这种对“技术制度”(或者工具仪式)的划分贯穿其理论始终,也是他的制度理论的核心。与技术制度二分法相应的是各种对立的概念:工业和商业、生产的和金钱的、有用的和无用的、普通大众和既得利益者等等。“生产的职业和金钱的职业”正是探讨以产品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和以金钱所得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金钱活动对生产活动的支配是现存经济体系的特征。同样,分两部分发表的“论资本的性质”一文是对这种二分法的运用。文中凡勃伦明确了以生产为目的的资本品和以所有权收益为目的的资本之间的区别及其各自的作用。文集中收录了凡勃伦论及社会主义理论的两篇文章。“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些被忽视的观点”是凡勃伦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1892年),文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其实是当时林林总总以“社会主义”为名的社会改良主张,凡勃伦针对的是斯宾塞的观点。在凡勃伦看来,社会主义理论对当时社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