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言127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本文所包含的信息来自于2 0 2 1 年9 月至2 0 2 2 年4 月期间收集的调查信息和分析。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对任何具体事实或情况给予商业或法律建议。本报告的任何用户在没有寻求适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不应根据所包含的任何内容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动。中国欧盟商会对本书所含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2 0 2 2 中国欧盟商会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欧盟商会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可复制印刷本商业信息调查的部分或全部。目 录序言.1介绍.2关键要点.3主要结果、分析与背
2、景.4详细的问卷结果与访谈内容.9关于中国欧盟商会.22关于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23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序言1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序 言欧洲、日本及美国等自由市场经济体的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对与中国在企业、学术及政治层面的技术合作习以为常。但在过去几年间,这一态度开始转变为更具批判性。随着技术日益上升为欧洲及中国之间摩擦的焦点,我们有必要对欧洲企业在中国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作出更深刻的认识。本报告通过列举各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研发足迹,以及对商界及决策者的影响来帮助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对欧洲企业而言,在了解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中国活
3、力四射的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的基础上,了解如何降低技术泄漏风险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欧洲企业的决策层不仅需要考虑企业从市场中获得提升竞争力的积极因素,还应考虑过度整合以及向一个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体制性对手市场的技术转让可能给欧洲产业优势造成的潜在威胁。我们感谢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对本项目的支持,以及中国欧盟商会会员企业的积极配合,在完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接受进行深入访谈。此外,我们还要感谢中国欧盟商会秘书处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研究人员、科学、技术及创新政策团队项目负责人Jeroen Groenewegen-Lau和经济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Jacob Gunter,感谢他们
4、为本报告的研究和撰写所做出的贡献。最后,我们感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项目联盟下的其他合作伙伴波鸿鲁尔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Jrn Carsten Gottwald博士以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中东高级研究院院长Markus Taube教授所给予的支持和反馈。伍德克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Mikko Huotari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执行董事2合作伙伴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介 绍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欧洲企业的创新重点及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相关机遇与挑战,中国欧盟商会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邀请商会研发工作组及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参与填写问卷调查(32 名)和接受访谈(11名)。
5、调查结果并不代表中国市场上欧洲企业的整体情况,而是旨在提供现行生态系统的样本,并深入了解这些公司如何参与这一生态。本报告基于该调研结果生成,是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支持和资助的一系列项目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欧盟商会及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表,并得到了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注意事项问卷和访谈主要集中于2021年12月与2022年1、2月开展,即奥密克戎疫情在中国多地爆发以后、中国于3、4月在多个城市实施封控之前。尽管中国欧盟商会发现封城行为对商业信心造成了显著影响,但这将对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创新战略产生何种影响,仍未可知。关键要点3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
6、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关键要点多数受访企业认为,融入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获益良多,因此有意愿扩展在华研发活动,并进一步将其与全球战略相结合,以充分利用中国强大的人才库、新技术的商业化速度以及将卓越的欧洲硬件资源与中国的软件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潜力。很多来自包括化工、工业机械和汽车行业在内的中国鼓励投资和在岸外包行业的受访企业正“火力全开”地加大对中国研发的投资,力求在中国及全球产品中实现最大价值。其他享受开放的市场、甚至“明星待遇”的受访企业则采取“对冲赌注”的方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在中国的大规模研发足迹,同时将核心技术与创新保留在母国市场以避免外泄。然而,那些来自监管压力比较大
7、的行业的公司,如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则最为悲观。由于目前行业政策偏向于保护本土领军企业、不鼓励竞争,这类行业的受访企业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少,这也体现在他们的研发战略上。对企业的重要建议:外资企业衡量自身在中国的地位时,应最先明确自身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战略目标中所处的位置,之后再决定如何最大程度把握好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尽可能降低由于在市场中扩大甚至遍布研发足迹而造成的商业机密泄露与失窃风险。4合作伙伴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主要结果、分析与背景欧洲企业意识到,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研发生态系统愈加生机勃勃,具有许多优势。主要优势之一是合作伙伴的数量及类型,
8、既有成熟的本土领军企业也有新兴的初创公司,还有创新型科学家及研发人员。此外,受访企业普遍称赞中国的市场规模和研发成果的快速商用(68%)。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在中国的创新项目与全球活动之间的整合度越来越高。参与调查的企业还提到,他们在中国开展的研发活动愈发成熟,大多数企业利用当地的创新能力来改进现有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和改进经营来创新产品与服务。这与早期欧洲企业在中国进行创新的目的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几乎只为了实现母国市场新产品在中国的本地化。尽管受访企业普遍看好中国的研发活动,但也有一些负面的看法,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为薄弱(32%);外资公司面临不公平竞争环境(27%);企业母国市场对中国研
9、发持有负面看法(23%);以及许多企业反映存在本地人才不足现象(18%),特尤其是硬件工程师数量的不足。82%的受访企业表示获得政府支持的机会不均等,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经费和补贴的申请信息和流程不透明或不明晰(58%);本土公司无需应对的行政挑战(42%);未公开发布,但通知本土企业的支持政策(37%);以及明确规定支持政策不适用外国公司(26%)。尽管受访企业对于在中国开展创新活动整体持肯定看法,但作为欧洲企业,能否从在中国开展的创新项目中获益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属行业。企业需要理性权衡潜在机会、回报以及相应风险。换言之,中国的研发环境是整个中国市场的缩影:它并非所有企业的乐土。从这
10、个意义上说,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比较小但行业比较集中,主要为化工(29%)、汽车(13%)和机械(16%)行业,因此本调研得出的普遍正面的结论主要适用于这些行业。近年来,上述行业的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他们的市场准入和经营条件都得到改善。2021年初,中国欧盟商会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报告脱钩:全球化何去何从并指出,上述行业在中国乘坐的是“商务舱”和“经济舱”。即,来自这些行业的企业在中国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或至少受到中国的欢迎。1 同时,在“货舱”中备受煎熬的行业如信息与通信技术、电信及数字行业等正越来越被挤出市场,其本土研发也在苦苦挣扎。“商务舱”和“经济舱”:市场力量
11、及政治考量促使企业采取“全押”或“对冲赌注”策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1报告显示,“商务舱”和“经济舱”内的企业更为乐观。2该调查中,外资企业所表达的离开中国市场的意愿达到历史最低点(从十年前的22%降至9%),此外,计划在本土市场加强部分或全部供应链建设的企业数量是计划转移部分或全部供应链的企业的五倍。本调查1脱钩:全球化何去何从,中国欧盟商会与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2021年1月14日,查阅日期2022年4月19日,2商业信心调查2021,中国欧盟商会,2021年6月8日,查阅日期2022年4月19日,主要结果、分析与背景5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
12、饮水者,冷暖自知报告指出,这是由市场力量及政治考量共同决定的。市场力量吸引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研发活动本次调查发现,引导企业本地化战略的是强大的市场力量,这也促使很多企业计划在中国市场拓展其创新足迹。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取胜,欧洲企业需要开发更多为本土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高标准需求,3 这需要通过本土化研发活动来实现。很多企业由此增加了本地研发的预算。自疫情爆发以来,欧洲的研发支出有所下降,但 73%的受访企业在中国区的研发支出有所增加,77%的受访企业预计将在 2022 年进一步增加在中国的研发支出。这意味着,对于许多大型企业来说,政府激励及补贴不会对其研发决策产生重大
13、影响。简言之,这些企业的研发总支出中,政府支持占比较低,并且苛刻的申请条件和通常较为复杂的申请程序让企业不愿耗费精力进行申请只有19%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获得了研发/创新资助。有个明显的例外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有57%的受访企业获得该资格。尽管申请这一认定的行政程序较为繁琐,例如需进行年审和每三年一次的复审,并且还需要提供持续研发“新技术”的证明,但是一旦获得该资格,企业所需缴纳的企业税税率将从 25%降至15%,因此该申报被认为非常重要。市场力量也决定着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选址。跨国公司最有可能在整体营商环境更开放的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如深圳、上海,同时也靠近客户和运营所在地。只有 28
14、%的受访企业表示受益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创新园区。他们认为,这些地区通常会提供潜在的好处,如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等,但同时也认识到,他们须权衡考虑将研发业务与其他中国业务隔离开来的成本。然而,唯一受访的中小企业表示,激励和补贴对他们的研发中心选址的决策过程影响更大,因此更青睐这些地区提供的优惠待遇。政治力量推动欧洲企业开展在岸及本地化研发对于身处“商务舱”和“经济舱”的企业而言,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他们更需要将价值链及更多创新能力进行本地化。当被问及在中国投资研发的理由时,29%的受访企业表示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但也有政府要求和(或)激励;5%的受访企业表示主要是出于政府要求和(或)激励,也有商
15、业利益的考量。即便本次调查结果展现出非常乐观的整体态度,但仍有一些企业表示,政治压力会对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产生影响。这类受访企业占比较低,但此现象依然令人担忧。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而决定将研发在内的运营活动本地化,既是为了降低跨境突发事件(如美中贸易和技术战)的影响,也是为了适应中国不断加强的本地化要求。此类要求主要反映在中国网络安全监管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定,也在价值链的“自主可控”这一提法中有所体现。研发的本地化也被认为是应对外国出口管制法规和制裁的方式。另外,中国和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存在的差异也影响了企业的本地化决策。这种压力不仅只是指导意见或建议,它通常还成为在市场上开展业务的
16、条件32%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开展研发投资“是为了满足政府要求/满足政策条件以获取营业执照、市场准入、审批等”。368%的受访者重视当地对其创新商品/服务的强烈需求/偏好。6合作伙伴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如饮水者,冷暖自知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和最为成功的欧洲企业扩大其本地化创新工作的势头正在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表示其中国研发工作与全球创新工作之间深度(55%)或中度(45%)融合的企业中,他们的现行研发战略与其未来预期目标之间开始出现偏离。在访谈中,当讨论中国与美国/欧盟之间日益扩大的技术差距时,几家企业指出,尽管他们希望并计划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但从长远看,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和各国出口管制的加强,现行研发策略将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尤其是数字领域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为特定技术的潜在后果作准备,而另一些公司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则牢记这些风险并对此保持密切关注。尽管未纳入问卷之中,但多数受访企业都指出了人才流动的困难。为应对新冠疫情,中国基本关闭了边境。目前,中国与主要目的地之间每周仅有几个国际航班通行,而少数可以入境的人员也都必须遵循为期数周的严格集中隔离政策。这阻碍了企业从其全球业务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