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2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2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患关系的伦理审视周丽萍孙宏亮【内容摘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患之间和谐友好,理解包容,患难与共成为医患关系的新模式,然而,在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否持续下去备受社会关注,因此,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分析了疫情防控中医患关系和谐的原因,考虑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从国家、社会媒体、医疗企业、医生个人及患者层面进行了讨论,以便对后疫情时代医患关系的改善提出建议。【关键词】医患关系;社会伦理;互联网【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科学
2、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软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2JH4/1010007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22ASH001)、大连医科大学教改立项课题(编号:DYLX22038)、大连市社科院(研究中心)2022 年度课题(编号:2022dlsky070)、辽宁省成人教育学会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LCYJGZXYB22063)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周丽萍,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孙宏亮,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通讯作者】孙宏亮(1981 9),男,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
3、主动请缨,前往疫情重灾区武汉支援,网络媒体上涌现出无数医患之间融洽相处的报道,武汉方舱医院护士带头跳广场舞、做体操,东北护士教武汉患者方言,镜头下医护人员与患者积极乐观,团结一致对抗病毒的决心,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让人们重新燃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信心,然而就在人们还沉浸在抗疫取得成效的喜悦中时,几起暴力伤医事件又相继发生,打破了重建医患关系的美好愿望,一时间关于疫情中形成的良好状态能否改善医患关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人们必须借此机会重新审视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一、新冠感染疫情防控中医患关系和谐的原因(一)疫情期间“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在传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
4、掌握主动权,是治疗过程中的主导者,可谓“术业有专攻”对于病人所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都是相当熟悉的,即使某些疾病存在变异情况但也可以应对。但在此次新冠感染疫情暴发初期,医疗人员对此知之甚少,不了解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更不知道如何治疗,医务人员只能在不断的治疗中摸索治病方法,因而在对抗新冠过程中,医生患者都处于被动状态,医生与患者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新冠病毒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敌人,因此医患之间的内部矛盾自然就减少了很多,关系也得到了有效缓解。在抗疫过程中,医生不分昼夜竭尽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本领救治患者,患者给予医生更多理解与包容,相信医生各种或许并不成熟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与患者、
5、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空前团结,呈现出相互依存,命运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体现了医患关系的伦理内涵。(二)治疗负担减轻,完全由国家承担。据报道,每年发生的医患纠纷案不计其数,而有绝大多数是通过经济赔偿得到解决,可见利益因素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在看病就医时治疗费用是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有很多普通家庭倾其所有还是未能治好病,在面对人财两空的艰难处境时,大多数患者家属难以接受,往往会产生焦虑、无助等情绪,并将责任归咎于医生的失职而产生矛盾。然而面对此次新冠感染疫情,由于是举国上下共同经历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国家及政府郑重提出对确诊患者实行全民免费政策,不收取任何医疗费
6、用,这既是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新冠患者的鼓励,希望新冠患者能够自觉积极接受治疗,不隐瞒病情,由此一来医患之间免去了经济因素的往来,大大降低了医患矛盾的发生率。(三)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和判断会受到媒体议程的影响2,社会舆论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在这个团结一致的关键时期,众多新闻工作者奔赴一线,挖掘事实真相,将医务工作者工作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群众,借助影片、短视频、漫画、歌曲等形式不断地转发播放,增加了公众对医务人员工作的理解,也看到了医生夜以继日研究病例,做实验的辛苦,媒体工作者做到了对舆论积极引导,
7、通过丰富多彩的播报形式向群众展示了医务工作者在疾病面前的大公无私,尽管在这过程中医生个人风险在增加,但他们仍致力于研究治病方法3,这对缓和医患关系产生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一)后期媒体宣传力度逐渐减小,英雄光环逐渐退去。在全国抗击疫情期间,社会对于这次公共卫生事件高度关注,各方媒体都对此次抗疫中的白衣战士高度赞扬,网络上转发量持续升高,白衣战士的形象在百姓心中冉冉升起,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随着疫情态势逐渐好转,新闻媒体上关于医生的宣传热度逐渐消减,医护人员的英雄形象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为减少疾病的扩散,进入医院、商场
8、等公共场合都要出示行程卡或绿码,甚至一些人群密集场所,采取人群分批次进入,住院病人只能有一位陪护家属,并且出入都要出示身份证,上述这些防疫措施很容易会引起一些心情低落、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人群产生不满,对医务人员态度不好,继而引发冲突。(二)医患之间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疫情期间,由于治疗8112023年第22卷 第2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费用都是国家负担,治疗机会也是均等的,这就使得医疗活动变得简单了许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患双方的误解与猜疑4,而在日常就医中,治疗费用需要患者个人承担,因为利益难免起纠纷,并且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
9、提高但医学常识却仍有匮乏,一些患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医学无所不能,既然自己已经支付了医疗费用,医生理所当然要为自己服务,给患者治好病是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也不应手术失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当此类事件发生后,患者家属往往会通过大吵大闹希望医院给自己一个说法,如果解决不当,就会产生医患纠纷。(三)民众借助互联网等平台医学科普知识的增加。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上的一些未经证实的医学科普随手可得,这些被患者看到的科普信息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一些小症状后第一时间不是选择去医院而是首先选择上网查询,再去医院求医之前心里对自己的症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判
10、断,也就难免在问诊时向医生询问的问题会多一些,想让医生跟自己说清楚讲明白,而医生每天面对几十位患者,有时由于工作过于劳累不愿意解释太多,却被患者误以为是不通情达理,铁面无情,导致矛盾产生。还有部分医生虽然医术精湛高超,但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不是不想说是表达不出来,能治好疾病却无法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清楚,这难免会让患者对医生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医生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四)不同个体所患疾病不同,难以团结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属于我国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困难,因而举国上下呈现出空前的团结,医生与患者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但在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每个人都重新回归
11、到独立的个体之中,在医生面前,每个人所患病症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难以再看到疫情期间的那种团结。因此,在与医生相处过程中,医患之间的相处模式可能又回归到原本的模式,患者不理解医生,医生不愿对患者做过多解释,导致矛盾产生。三、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一)完善相关制度。国家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对于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疾病,应该竭尽全力研制疫苗,并确保该疫苗可以实现大范围人群覆盖,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避免因信息系统陈旧老化,给突发事件的应急收治带来不便。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要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待遇,以人为本,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医
12、院应重视人文关怀,在医患纠纷发生且医生不能解决时,应该由医院出面解决,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二)媒体及行业协会正面宣传。在医疗纠纷案中,部分新闻媒体为提高热度,博人眼球,倾向于将患者塑造成弱势群体,将关注焦点放在患者如何维护权益上,对新闻内容断章取义,加剧医患关系的恶化,而在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各方媒体普遍专注于对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进行报道,并且对于抗疫时期的物资情况、疫苗研究进展、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播报,让群众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使得群众对医护人员的刻板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在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可以将抗疫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制作成影视作品,通过媒体来大力弘扬医护人员的良好品行
13、,积极引导舆论,杜绝不良社会风气,加大对医务人员的正面报道,架起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桥梁。(三)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患关系的改善同样重要,一个温馨、干净、安全的医院环境可能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也会提高他们的就医满意度。例如在疫情期间,武汉雷神山医院为避免患者觉得医院单调、枯燥,将走廊里的墙装饰成“文化墙”“祝福墙”等,通过绘画、照片等形式表达了医生对患者的祝愿,也代表了患者对医生的感激,医院人员这种方式不仅让患者感受到武汉人民的爱,也增强了大家抗疫胜利的决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可以针对不同科室设计不同风格的病房,以确保病房的设计对患者来说是愉快舒适的
14、,比如在儿科,病房的设计可以更温馨、童趣一些。虽然改变整个医院环境不是一件小事,但这些改进可能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医院文化,为良好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四)加强医师共情能力培养。伴随着民众医疗健康理念的不断增强,患者在看病就医时除了治疗疾病、消除痛苦的需求以外,对医生的语气态度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增加,希望医生在问诊时能对自己有更多的关心,可见提高临床医生沟通交流能力是增进医患感情的重要手段。共情能力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关心患者的方式也可以称为同理心。医学生应该将共情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作为必修技能,应该贯穿医学学习的全程,但这其中主要存在问题就是教学与实践脱节,临床工作中
15、发生的情况总是比课本中的案例复杂得多,需要在日常培训中,不断变换模拟情景,进行多种不同角色扮演,提高医学生面对不同情况时的沟通交流能力。共情能力对医生患者都有积极影响,它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同时也丰富了医患体验。(五)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现代化技术日新月异,相关医学知识不断革新,百姓的健康素养对改善医患关系同样重要,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升百姓的健康素养。在抗疫期间,电视实时播放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知识,百姓对传播途径、常见症状也有基本的了解,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应该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加大常见病慢性病的科普,可以通过“方言喊话”、创作快板等接地气的形式,让百姓更好地掌握
16、常见病的知识,了解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理解医生每日工作的辛苦,如此一来,也能在医患产生矛盾时,给予医生更多的理解,积极配合治疗。【参考文献】1 刘巧,王军永,王力 共生理论对后疫情时代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启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6):696700 2 邱卓娅 后疫情时代医患关系的媒体呈现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8):115 116 3 Stephanie B Johnson,Frances Butcher Doctorsduring the CO-VID 19 pandemic:what are their duties and what is owed tothem J Med Ethics,2021,47:12 15 4 吕晔,党变玲,滕文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建立的医患命运共同体及其启示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5):58559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