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OURNAL OF BEE(Monthly)蜜蜂杂志(月刊)2023 年 第 2 期收稿日期:2022-10-25作者简介:朱子眉,女,河北秦皇岛人,在读本科生,E-mail:指导老师:胡福良,教授,博导,E-mail:课程论文园地从寓意营造到情感内涵论唐代诗歌中蜜蜂的诗学意义朱子眉1,胡福良2(1.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强基计划)2 0 0 1 班,浙江杭州3 1 0 0 5 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 1 0 0 5 8)摘 要:原始社会,人类生存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蜜蜂的攻击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在早期文献中,蜜蜂所表寓意常带有贬义色彩。而随着后世对蜜蜂观察
2、认识的深入和养蜂业的逐步兴起,传世诗歌中蜜蜂的文学形象日渐立体多元。到了唐代,蜜蜂意象的隐喻与指涉意义在诗歌层面得到更为丰富的延展与演变。试图以唐代蜜蜂符号化构建和文本内涵为切入点,为蜜蜂诗学寓意的相关剖析提供参照。关键词:蜜蜂;唐代诗歌;寓意;文化内涵;诗学中图分类号:S89,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39(2023)02-0033-05从诗歌发展角度而言,唐代诗歌与前代相比,至少在表现技巧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突破那就是私人视角的大量运用。一改前人宏大堂皇的叙事命题与诗文内容的抽象玄奥,唐代诗人从更具名的私人化视角,分崩解构了历史盛衰的伟岸,力图从更幽微、更绵密的日常生活中叙
3、写个人对历史、生命和理想等最真实的亲身体验。主体的人格化在其间日渐凸显,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墨客所察观之物,处处可入诗篇”。再富丽如皇城广厦,再微渺如蜂蚁走兽,只要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与依托,皆可被书写、被传唱,万物本身的价值于此得到认可与证明。正因此,小小的蜜蜂也成了唐代诗歌意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蜜蜂活动的描写刻画中,我们也能窥见唐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态度。1 吟咏佳景:天人合一与情思交融1.1 欢宴节时的颂歌唐人在宴会或游乐时,常常描摹自然景物风光来表现心情的豁然与舒畅。蜜蜂游戏花间,常给人以轻松释然之感。初唐著名诗人之问有 剪綵 诗云:“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4、借蜂泊鸟衔花展现早春佳景和美人灵动;也有孟浩然:“竹林深(一作新)笋穊(一作稚),藤架引梢长。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正是文人墨客“物华皆可玩,花橤四时芳”的情绪点染,小小蜜蜂才能从单调生冷的景色之中脱颖而出,促成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一抹亮色。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起了蜂群筑巢的景象,展现夏林中的闲适安逸;而钱起 月下洗药 中的“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寄言养生客,来此共提(一作盈)筐。”则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一场光与影的视听盛宴,其中“蜂惊引暗香”将蜂儿拟人化,展现出月下静谧恬淡与自然的和谐安宁。1.2 蜜蜂的月老形象蜂蜜是蜜蜂酿就的“华滋”,而爱情也如蜜般美好,使人甘之如饴。且蜜蜂为了采蜜的需
5、要,常常会在相遇时互相舞蹈来交换蜜源等信息,在古人看来,这种往来的交缠与飞旋,仿佛情人之间的娇羞试探,或许就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春心萌动之感。从这个角度看,33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 OF BEE(Monthly)NO.22023Feb.蜜蜂在此寓意中仿佛月老,充当着爱情引渡者的角色。且看张鷟 游仙窟诗:“新华发两树,分香遍一林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与张若虚 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这两处的蜜蜂分别与“蝶”、“燕”相对,构成两组同质意象,不着痕迹
6、地衬托出情思的缠绵细腻,爱情的等待和羞涩。也就无怪有情人“心随风花动,蜂来徊画衣”了。蜜蜂若有情,还怜有情人。秦韬玉的 对花 用更为细腻的笔法,以蜂蝶为引,窥有情之境:“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1.3 慵懒安闲的具名化经陶渊明对田园诗派的开山辟道,再由谢灵运与谢眺的山水勾勒风骨血肉,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蔚然大兴,自然蕴含的无限风物声色成为文人笔下的重要审美对象,诗人们力求文章诗作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无上境界。因此,唐人山水田园诗大多讲究情景交融,写景方面又多追求意象对举。袁行霈
7、先生在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一文中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主客观融合和情景交融,也就成为近年来以意象论诗的主流视角1。回到“蜜蜂”这一意象,诗人出于吟咏的需要,常将蜂与蝶作为花前柳下经常出现的一对意象来加以描写。此时的蜜蜂于山光水色之间畅游无涯,其寓意自然为“慵懒闲适”了。如杜甫“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便细致生动地显出杜陵野老于山间溪旁的自得其乐。又比如岑参 山房春事二首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山花与蜂蝶相遇,宕开一笔春光融
8、融,更是诗人安闲于自然风情的生动写照。2 自我譬喻:物事微渺的心境感遇2.1 漂泊无依的感伤蜜蜂终日奔走于花间茂林中,虽可恣意翻飞,自得其乐。而诗人或因时局动荡,或因仕途坎坷,在天涯辗转寄寓之时,若看到蜂子悬浮不定,心中定会涌现不知其数的感伤与飘零之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韩偓的 南安寓止:“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一作屋)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窥草,蜂倚身轻凝(去声)看花。天近函关屯瑞气,水侵吴甸浸晴霞。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诗句前两句交代“寄家”的时间和生活状态。其后四句写景,“蝶窥草”“蜂看花”在两句相对同时做到句中对仗,足见诗人功力之深。而最后两句借用典故,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
9、又怀才不遇的慨叹。换句话说,蜜蜂便寓含着游子内心的无定愁绪,是漂泊浪人们自况的绝妙喻体,承载着历史之下的人事乱离。2.2 蜂饥蜜熟与人事虚苦人事苍茫,白驹过隙。蜜蜂“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劳累和清苦,也使一些诗人自警与自叹。白居易在 禽虫十二章 中写道:“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蚕茧“抽丝”仿如“愁思”。蜂饥蜜熟好比白忙一场。这样看来,为全家忧心操劳一生的人,念念不忘之下恐怕也会像蚕蜂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舍下无谓的担忧和愁思,儿孙自有儿孙福。蚕与蜂或是对自身处境悲凉凄苦的真实写照,用以自譬;但又何尝不是对世人虚苦的怜悯和警示呢。这与作者当时的个人境遇
10、有关,白居易从太和三年(8 2 9 年)隐居洛阳,这仿佛诗人对中央政界的消极逃避。但是,从隐居后十五年期间的白居易生涯的总体来看,实际是积极地脱离了政界,以隐居行动表示批判。34JOURNAL OF BEE(Monthly)蜜蜂杂志(月刊)2023 年 第 2 期在 禽虫十二首 看似离经叛道的诗句下,也藏着诗人对政治的犀利批判和对世情的无奈,夹杂着几分清醒的自嘲。相似的诗句还有中唐伏牛上人的 三伤颂其三 ,其中“伤嗟造蜜蜂,忙忙采花蕊。接翼入芳丛,分头傍烟水世有少智人,与此恰相似。只缘贪爱牵,几度虚沈坠。百岁处浮生,十年作童稚。一半悲与愁,一半病与悴。蜜蜂蜜蜂休役役,空哉终是他人吃。世人世人不
11、要贪,留富他人有何益。”全诗以乐府诗的形式呈现,以蜜蜂整日奔忙的劳苦寓意,说明世人为功名利禄而劳顿并无益处,“虚忙百草头,于身有何利”,反而为他人白白葬送自己的生命。并同时劝告世人应向自在大世界追寻,逍遥自在而悠游闲适,禅意悠远、含蕴深刻。3 指涉世人:儒家精神的哲学性反思3.1 勤劳克俭的赞美意早在东晋时期,郭璞就已著成 蜜蜂赋 一文来褒扬蜜蜂,他称赞蜜蜂为“贞虫之明族”,“咀嚼华滋,酿以为蜜。”以此展现出蜜蜂的智慧聪颖2。而隋唐时期,诗人对蜜蜂的印象也日趋显露出更为普遍的积极意义。唐末罗隐的 蜂 颇为著名:“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诗人对蜜蜂勤
12、劳克俭的向上姿态的赞誉,也是对蜜蜂苦辛经营方得成就如晶之蜜的敬佩。无疑,蜜蜂经得起这样的赞誉。据统计,工蜂要酿造 1 千克蜂蜜,需要采集 1 0 千克花蜜。来来回回总共要飞行 3 2 万千米,这个路程大约相当于绕地球 8 圈3。蜂 以其平实无华的笔调,既生动真实地写出蜜蜂采蜜范围之广、历时之久、酿蜜之辛,也隐含对蜜蜂劳动成果可能为他人窃取,功亏一篑的怜悯和感慨。因而蜜蜂在勤劳克俭的品质之外,也暗中指向另一崇高人格,即伟大的奉献精神。蜜蜂中的工蜂从一出生就开始工作,分工按照日龄的增长而改变。通常情况下,工蜂需要负责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饲喂大幼虫,调剂花粉与蜂蜜;泌蜡造脾,清理蜂箱与采集花蜜、水
13、分、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等4。而雄蜂在其帮助种群繁衍生息后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亡。蜜蜂族群所具有的强烈利他行为,不可不称之为大自然的奇迹。由此,人们常常将蜜蜂赋予人格化的特殊寓意。在某种程度上,甘于自我奉献的蜜蜂也暗中喻指默默操劳的黎民百姓,他们为社会进步做出的无私付出也得到了诗人由衷的敬重。3.2 庸碌无为的讽刺意但蜜蜂身上也不只是被赋予勤劳与奉献的单一品质,在面对蜜蜂仿佛永不停息的忙碌景象时,有时诗人内心也会升腾起的巨大讽刺感:世相爱憎离合,世人却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唐代佛者释智严曾在 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一百三十四首中劝诫道:“莫多罗。觅闲散。广置妻房多系绊。虚忙恰似采花蜂。自缚
14、何殊蚕作茧。”人人都追寻金钱、华屋与权势,但恰如采花蜂的“虚忙”,自己的贪心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首诗即是在警示世人不要为身外物所累,像蜜蜂一般空洞地忙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和生活的本位。释智严在揭示哲理的同时,也借蜜蜂在此处的反面意象宣扬了佛家思想,可谓别出心裁。然而有必要为蜜蜂正名,虚忙只是表象,实际蜂群工作效率极高,团队配合也极为默契。蜜蜂不仅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如蜜蜂腺体可以释放出的一种微量化学信息物质,可以用于蜜蜂同种个体之间的传播交流;而且蜜蜂还能够依靠舞蹈的方式在种群内部传递蜜源信息等,甚至不同舞蹈的方式表达的含义也不同。这样一来,蜜蜂采蜜活动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便大大增强了。
15、3.3 狂狼恣肆的警戒意花朵娇嫩妍丽,花在诗歌中也常常喻指美人。因此在某些诗文中,蜜蜂作为“采花者”,穿梭于花草丛中,扮演着“花花公子”式的风流形象。这类寓指中的蜜蜂一般狂狼恣肆而又轻薄浪荡,多情还似无情,赋予人无限的遐思空间。如唐代诗人韩偓便有 多情 一诗:“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与病相宜。蜂偷野35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 OF BEE(Monthly)NO.22023Feb.(一作崖)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诗作的情感意蕴婉转秀丽而又多情荡漾,“蜂偷野蜜”和“莺啄含桃”极尽风流之态,以期衬托出诗人在桃林的风流惬意,情难自禁。再如崔涂的 残花 中,更是直接将无情的罪名安放到蜜蜂的
16、头上,“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控诉蜂蝶采花的无情和冷酷。实则借此烘托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伤怀与愁怨。而“游蜂”意象则多取其不安分守己、四处游荡之意,以此暗喻世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轻浮和急躁。如卢鉟的规劝诗 勖曹生 :“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尊前有恨惭卑宦,席上无憀爱艳妆。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游蜂采掇何时已,祗恐多言议短长。”此诗需论及写作背景,诗中的曹生喜欢一个名叫丹霞的营妓,卢鉟作此诗,劝勉曹生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心”不定,则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而失去自我,如同误入万花丛中来回游荡的蜂子一样。心定则可以探求事物的本质,使人不为外物所惑。4 政治性隐喻:春秋笔法下的排斥情绪4.1 对蛮夷外敌的憎恶感古人对蜜蜂的排斥和负面情绪可追溯到原始时代,蜜蜂具有毒性、攻击性和隐匿性,在丛林大泽中栖居的人类往往对其防不胜防。因此蜜蜂的寓言式书写也带有不可忽视的消极意义,往往与匪盗外敌联系起来,表示狠毒和猖獗意。随着唐代版图的扩张和民族的碰撞冲突,大致在诗歌中形成了 2 个关于蜜蜂的负面意象,那就是“蜂虿”和“掇蜂”。前者常被用来形容残暴的外敌或蛮夷。且看高适的 李云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