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化与传承摘要:非遗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遗活化保护路径,集游学于一体,在社会全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中广受欢迎,其参与主体的身份、职业日趋多元化,研学内容和线路丰富,并逐步朝专业化、定制化方向发展。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依托非遗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体验式教育和旅游活动,目前形成了政府主导,传承人主讲,企业、学校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产业链,多方有效配合是提高非遗研学旅行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非遗研学旅行从横向传播活化与纵向继承两个层面促进了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研学旅行对非遗关注度和保护参与度的提升作用以及对于群体文化自信的塑造和促进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性活化与群体性传承都有着积极意义。
2、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推广活化;群体传承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23)02-0043-08魏晓虹,b,钱思宇b(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b.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收稿日期2023-01-12作者简介魏晓虹(1964-),女,山西繁峙人,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编审,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和编辑学;钱思宇(1998-),女,山西阳高人,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在保护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有较为丰厚的成果。如何探索出区别于“博物馆化”保护方法
3、的非遗活化保护路径,是非遗传承人、国家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等多方主体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对于新保护路径的探索与尝试,催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信息、旅游和商品经济等多个领域、多种业态的融合与共生。非遗研学旅行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及教育行业融合后的产物,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一种集“传承”“旅游”和“教育”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兴非遗活化保护路径。这种保护路径如今已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开始作为基础支撑非遗研学旅行的发展,各种相关旅行产品层出不穷,受众范围也逐渐扩大。本文将从非遗研学的相关概念、兴起契机及主体参与等方面解读非遗研学旅行的模式与发展情况,并最终落脚到探究非遗研学旅行对
4、非遗项目本身产生的意义与影响上去。一、方兴未艾: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起与现状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一种基于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兴非遗保护路径,它的兴起与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和教育行业的融合,与目前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探寻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起契机之前,有必要先对非遗研学旅行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期能较为清晰地掌握这一保护路径相关的社会背景、学科概念和政策规定等要素。(一)非遗研学旅行相关概念辨析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个组合式词汇,进行概念辨析时需要将其从字面上拆分成“非遗”和“研学旅行”两部分来看待。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其概念不必赘述。“
5、研学旅行”一词首次出现在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第 40 卷第 2 期2023 年 4 月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ofJinzhong UniversityVol.40 No.2Apr.202343魏晓虹,钱思宇活化与传承非遗研学旅行模式与意义解读2013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纲要 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1。但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带弟子游学四方便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可视作我国研学旅行的萌芽2。研学旅行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研学旅行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通过集体旅行生活的方式
6、,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研学目的,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3。而广义上的研学旅行是指出于文化求知目的而进行的异地探究性学习活动,“包括了夏令营、冬令营、中小学春游秋游和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暑期调研等校外实践教育活动,也包括了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以研究、学习或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4。文章使用广义的研学旅行概念,即受众不局限于中小学生,出于研究、学习目的的旅游活动。通过以上对研学旅行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非遗研学旅行可以界定为: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参加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以研究学习为主要目的进行的体验式教育和旅游活动。由此可见,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
7、活动相融合的新生发的旅游业态,既盘活了非遗资源,又创新了旅游形式,受到更多关注。(二)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起契机非遗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非遗保护路径,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它的生发与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和探索以及文旅融合的趋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来说,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可开发和利用的价值进行发掘和评估,促使非遗保护开始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而文旅融合的趋势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乃至教育行业的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非遗与国民教育的融合是非遗研学旅行生发的重要语境。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及探索从 2004 年 8 月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8、 开始,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铺展开来,关于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思和探索一直持续,政府部门、民间组织、非遗传承人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就此不断开阔视野进行新的实践。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既是 公约 的要求,也是现实语境下非遗保护的明智之选。公约 第十四条中细致明晰地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的手段:“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以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其主要内容包括:1.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2.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4.非正
9、规的知识传播手段。”5我国以 公约 条文为指引,结合具体国情,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非遗进校园”“研培计划”等。而非遗研学旅行可视作是前两者的延伸和补充,其将非遗体验学习的环境从课内发展到课外,将非遗学习的课堂延伸至校外,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创新了非遗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可以说,非遗研学旅行是非遗与国民教育融合这棵“老树”上发出的“新芽”,而非遗研学旅行的生发也得益于“老树”筑牢的基础和提供的滋养。文旅融合的政策与趋势是非遗研学旅行得以兴起发展的另一只助力之手。文旅融合,顾名思义便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学者
10、于光远便提出了“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的论断6。旅游的文化属性成为学者研究文化旅游关系的基本观点,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可能性。2009 年 8 月 31 日,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出台了第一份文旅融合工作部署的政策文件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 指导意见)。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欧阳坚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7。这份文件提出了文旅融合的具体实行措施,并规定了相关完善机制,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非物质文
11、化遗产近年来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热门风向标,自然也走向了与旅游业融合的道路。指导意见 曾提到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开发合理的文化旅游产品。非遗研学旅行便是文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表现。合理适度开发非遗研学旅行线路和产品,既能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又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尽情释放其历史、文学及艺术等价值光辉。44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多元化也为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且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珍贵的历史
12、文化价值。它既能给予消费者实体的物质成品,又能带给消费者精神上的感动,是居民文化消费中的一大重要版块。中国旅游研究院出台的2022 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中提到,“以文化为核心的非遗活化、文创开发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文化消费支出中以文创为代表的购物占比达到了 55%。从长远角度出发,57.4%的受访企业认为文化消费市场将向文创、非遗等文化产品集中。”8正是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向非遗方向的倾斜,为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起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民教育的融合为非遗保护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窗,而文旅融合的大潮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正是窗边适时吹来的春风,三者共同影
13、响并催生了非遗研学旅行这一新兴非遗保护路径与旅游业态。(三)非遗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发展潜力巨大。“仅从狭义的市场定义来看,全国在校中小学生人数近 2 亿,考虑到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已接近10%,无疑研学旅行是一个日趋刚性、需求庞大的市场。”9“研学旅行市场不仅涵盖中小学生群体,也涵盖了对知识性旅行和教育旅行有需求的其他年龄阶层,我们注意到银发族就是其中之一。”10可见非遗研学旅行的受众呈现出覆盖全年龄段的特点。随着研学旅行受众需求的逐步多元化,非遗研学的供给侧也在不断发力,一批批非遗研学基地挂牌成立,各种非遗研学线路和旅游产品发
14、展势头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各地以地区非遗项目为依托,利用非遗工坊和传习点作为研学场所,推出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研学线路产品。如太原古县城作为山西文旅的新地标,便成为许多非遗项目的研学场所:“白兰地 扎染研学基地、山西梆子 戏曲研学基地、文字传承 印刷研学基地三所独立研学院落,10个合作研学体验基地、6 个联合实践基地以及自主研发研学课程项目 12 个,接待量万人次以上”11。日趋丰富的研学内容及线路是各地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的显著成果。目前国内非遗研学旅行涵盖多种类别的非遗项目,开发和经营的主体也趋于多元化。政府、学校、企业以及非遗传承人之间能够有效配合,共同推出较为成熟的非遗研学旅行产品。这些
15、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将非遗项目与当地风土人情深度融合,扩大了非遗影响力,弘扬了当地特色文化,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许多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和调整研学旅行线路,为受众提供了丰盛的“非遗研学旅行大餐”,参与者可以按需“享用”。如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每年发布非遗课程“菜单”和非遗研学实践基地,让学校根据需求申请12。部分学校对非遗研学旅行的要求已经从产品化、线路化提升至定制化,希望非遗研学旅行能够做到“一校一品”,推出适合本校学生的非遗研学课程,这对非遗研学旅行承办方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研学课程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为非遗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文化资源。从数量上来看,非遗研学旅行发
16、展势头迅猛,但在其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均衡、非遗课程授课人才缺失以及面临的政策壁垒等。非遗研学旅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和文旅融合大趋势下应运而生,参与主体覆盖全年龄段且身份、职业都日趋多元化,研学内容和线路琳琅满目,提供丰盛的研学课程大餐,并逐步朝专业化、定制化方向发展。非遗研学旅行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距离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业态相对发展成熟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二、通力合作:非遗研学旅行中的多主体参与非遗研学旅行是以相关政策和倡导为线索,政府、非遗传承人、学校以及文化机构等多方群策群力构筑的新兴非遗活化保护路径,需要多方共同明确非遗研学旅行的主体和客体,协力推行非遗研学旅行载体的建设。(一)国家文化部门的扶持与倡导前文提到,非遗研学旅行是顺着文旅融合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业态。与此同时,作为一种非遗保护路径,非遗研学也早已被纳入国家非遗保护的工作框架之中。2021 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中便明确提及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