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2.79MB ,
资源ID:2370315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70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敦煌石窟晚唐以降素馨花花鬘图像考_马莉.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敦煌石窟晚唐以降素馨花花鬘图像考_马莉.pdf

1、一问题的缘起花鬘又作华鬘、云鬘,是一种以线串成犹如绶带的花串,不仅可冠于头、戴于颈,还可加于身,主要用于“严身”和供养佛法。花鬘在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中较为多见:有的被佩戴于头部或颈部;有的被持于手中;有的由多人抬举;有的装饰于窣堵敦煌石窟晚唐以降素馨花花鬘图像考马莉(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内容摘要:敦煌石窟壁画中,晚唐以降的花鬘图像与之前有着明显的区别,表现为单排五瓣花侧视串联的样式,形式简洁且富有秩序。从佛教典籍所载花鬘者“天竺多用苏摩那花”入手,通过苏摩那花的梵文意义、文献记载,以及植物学的相关内容,考证苏摩那花即素馨花。之后将敦煌石窟壁画晚唐以降的花鬘图像与自然界中的

2、素馨花进行对比,认为图像花鬘就是素馨花花鬘。最后分析了此类花鬘图像在五代、宋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中大量出现的原因。关键词:敦煌石窟;晚唐以降;花鬘;苏摩那花;素馨花中图分类号:K87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23)01-0046-10A Study on the Images of Jasmine Garlands in Dunhuang CavesMA Li(School of Fine Art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u 730070,Gansu)Abstract:The flower garlands in the

3、murals of the Dunhuang caves built during and after the Late Tang dynasty exhibit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similar items depicted in cave paintings made prior to the Late Tang.The new garlands consist of a singlerow of five-petalled flowers,viewed from the side,and appear simple and organized.Start

4、ing with the sentence,“the garlandmakers in the western kingdoms often use Sumona flowers”found in Buddhist canonical texts,and by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Sumona”in Sanskrit and consult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levant botanical information,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Sumona flowers”in Buddhis

5、t documents are the flower now known as jasmine.This has further been confirmed by comparingthe flowers in the painted garlands with actual jasmine flowers.The research ends with a discussion of why this kind of garland-began to appear so frequently in the murals of the Dunhuang caves dating from th

6、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Song dynasty.Keywords:Dunhuang caves;Late Tang dynasty;garland;sumona flower;jasmine敦煌研究DUNHUANGRESEARCHNO.1.2023TOTAL1972023年第1期(总第197期)收稿日期:2021-04-1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敦煌石窟花鸟画研究”(19BF092)作者简介:马莉(1979),女,甘肃省民勤县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史论研究。相关记述可见于一切经音义四分律等佛教典籍。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册,

7、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317页;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5,大正藏第2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599页。46DOI:10.13584/ki.issn1000-4106.2023.01.015图片采自敦煌研究院编,郑汝中、台建群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5飞天画卷),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第195页。图片采自敦煌研究院编、彭金章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0密教画卷,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第165页。图1莫高窟第158窟西壁飞天手中的花鬘中唐图2莫高窟第25窟东壁如意轮观音像的花鬘宋代坡上。基本样式为有一定分量感、呈环形或条形的立体柱状。如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

8、所藏3世纪犍陀罗浮雕“大光明神变图”中就可见双手捧持柱状花鬘的供养者。关于这类花鬘图像,亦有将其称为“花绳”的。如李萍、张清涛所译宫治昭先生的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一书,在论及“犍陀罗三尊形式中二胁侍菩萨”时,对菩萨手中的花鬘有两种翻译:一曰“华鬘”,一曰“花绳”1;在提及巴尔胡特的窣堵坡供养图时说:“窣堵坡的覆钵部装饰引人注目,呈波状悬挂着花绳,其间隙分散垂下花朵”119云冈及克孜尔石窟中可见这种在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的花鬘样式。云冈石窟第6窟中有相似的浮雕花鬘图像,克孜尔石窟第38、76、77等窟都有伎乐天双手捧此类花鬘作供奉状的图像。但在炳灵寺及敦煌早期的石窟壁画中,花鬘被刻画成较为轻盈的

9、样式。炳灵寺石窟西秦第169窟左壁第11龛上方飞天手中托举的花鬘,减弱了立体及粗壮感,呈现出较为简洁、平面的形式。莫高窟北周第301窟主室南披绘有飞天双手持花鬘供养的图像,其中花鬘呈条状,以圆圈表示被串联的花朵。该窟另外一身飞天像,用以严身的花鬘亦为此种形式。不同的是,花鬘从飞天的右肩穿过其左腋,呈闭合的圈状。这种简洁、平面化的花鬘图像在敦煌石窟隋代壁画中得到了继承,如莫高窟第302窟主室东壁上部飞天手中的花鬘。敦煌石窟的中唐壁画中,花鬘类图像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侧视的花头向下的五瓣花。如莫高窟第158窟西壁飞天手中的花鬘,其左右两侧各出现了三朵连续串联在一起的小巧的五瓣花(图1)。这种元素

10、,在之后的晚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完全由五瓣花构成的花鬘图像,并在五代、宋大量出现,达到高峰(图2),至西夏仍有绘制。这一现象使得敦煌晚唐以降的花鬘图像与之前有明显的区别,出现了基本固定的表现方式:均为单排花朵侧视串联的样式,形成简洁且富有秩序的形式。刻画较精致者可看出花朵为五瓣花,较粗略者也可在个别花朵上看出勾勒出了花瓣的线条,粗略地将花朵分为五瓣。这些用五瓣花串起的花鬘,除了作为背光出现者因“环状”的存47在形式,花瓣朝向会随着圆环转变方向外,其余均向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用五瓣花串起的花鬘形式,其表现是否依据了佛教经典?如果是,它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哪种花?在敦煌石窟中,为何在晚唐

11、以后大量出现以此花为图样的花鬘?我们在下文中就这些问题一一予以考证。二花鬘与佛教经典中的“苏摩那花”关于用什么花结成花鬘,佛教经典记述不同。杂阿含经卷40云:“种种众香华,结以为华鬘”2说明“众香华”均可结为花鬘。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2云:“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花,洁白黄朱色,钵头摩青莲、龙花奔那伽、计萨啰末利、得蘗蓝瞻卜、无忧底罗剑、钵吒罗娑罗,是等鲜妙华,吉祥众所乐,采集以为鬘,敬心而供养。”3提到了以“悦意花”为首的7种“鲜妙华”可“采集以为鬘”。毗尼母经卷5则列有11种用于结花鬘的花:“何者是作鬘璎珞花?一优钵罗花、二婆师迦花、三瞻蔔迦花、四阿提目多迦花、五打金作花、

12、六打银作花、七白镴花、八铅锡花、九作木花、十作衣花、十一作带花,是名花鬘花。”4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9载:“我今当说作金刚城胜曼荼罗量之仪则以种种宝用作花鬘而为庄严。”5说明除了用鲜花做成之外,“种种宝”也可制成花鬘。一切经音义则云:“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6另据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卷1:“华鬘者天竺多用苏摩那花。行列贯串,结之为鬘。无问男女,皆此庄严身首,以为饰好。”7由以上经典所述可得到一个线索:虽然很多鲜花,甚至宝物都可结成花鬘,但在众多香花中,“西国”即“天竺”,多用苏摩那花(华)。苏摩那花有很多别称。如:“(须曼那)或云须末那,又云苏摩那,此云善摄意,又云称意华。”8

13、“尔时,一切天人大众、阿修罗等,散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婆师迦花、苏曼那花,以供养佛。”9可知苏摩那花又称为须曼那花、须末那花、苏曼那花、善摄意、称意华。又“智度论云:陆生华中须曼那花为第一。”10“犹诸陆华,修摩那花为第一。”11这不仅说明了苏摩那花在佛教中被认为是“陆生第一花”,还说明苏摩那花的另一个称谓是“修摩那花”。另外,此花还被称为“天喜”,吕澂先生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云:“如取薄物用木兰(瞻婆花)天喜(须曼花)茉利(婆师花)等华熏之。”12上文提及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2中的“悦意花”,与“称意花”意思相同,故实则亦为苏摩那花。一切经音义 卷23也云:“苏摩那花:此云悦意花,其花形

14、色俱媚令见者心悦故名也。”13与此类似的名称还有“玄奘云善称意”13476“此云好意花也”13480。而苏摩那花能作为“陆地第一花”,且“西国”结花鬘者多用此花,大概也是因为其被称为“悦意花”“好意花”“称意花”的缘故。三苏摩那花应为素馨花花鬘的梵文为Kusuma-ml,“其中,Kusuma原指一种素馨属的植物,音译有俱苏摩、拘薮摩、须曼那、须末那等。”14据此,不仅更加确定花鬘与须曼那花,即苏摩那花有关,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按植物学中的分类原则,苏摩那花为素馨属植物。善见律 中说苏摩那花“广州有,其华藤生。”81103以此为突破口,我们发现在素馨属植物中,素馨花被广州人喜爱了千百年。素

15、馨花为常绿灌木,枝干柔软袅娜,呈拱形下垂生长,具有茉莉花的香味。宋陈敬在陈氏香谱中记载了“古龙涎香”的配方:“沉香半两,檀香、丁香、金颜香、素馨花各半两(广南有,最清奇)”15但“制龙涎香者,无素馨花,多以茉莉代之素馨唯蕃巷种者尤香也。”16不仅说明茉莉花可代替素馨花制造龙涎香,也提到素馨花香气最浓者为“蕃巷种者”。唐代以来,中外海上贸易日趋发达,海外国家48和地区的客商因来华贸易而居留在中国,唐宋时期称为“住唐”,这些人被称为“蕃民”“蕃客”。中唐以后,广州的蕃民,常至十余万。宋代的广州、泉州、杭州等对外贸易港口,也都有从海外各国来的“蕃客”。这些“蕃客”在各港口的聚居场所就被称为蕃坊,也称

16、“蕃巷”。因此,“素馨唯蕃巷种者尤香也”的记载,说明素馨花与海上贸易关系密切。文献中最早记述素馨花的是嵇含 南方草木状,书中说:“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竟植之。”17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卷14:“素馨亦自西域移来,谓之耶悉茗花,即酉阳杂俎所载野悉蜜花也。”18可知“耶悉茗”“野悉蜜”均指素馨花。而这两种名称是阿拉伯语ysmn的音译。嵇含(263306年)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植物学家。但西晋并不是种植该花的最早时代,因南方草木状中还说:“陆贾南越行记曰: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唯此二花特芳香,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者异矣。”1711陆贾(前240前170年)为汉初楚国人,他在公元前196年出使过南越,在当地见到了素馨花,也就有了南越行记中的记录。据此推算,素馨花的引入与种植应早于公元前196年。即在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之前,便已有胡人通过海上交通将此花传入了广州。佛教典籍中记述苏摩那花“其花色黄白赤,甚香,才高三四尺,四垂似盍形也。”6246本草纲目卷14:“素馨有黄、白二色。”18895又“其华香气与末利华相似”19,而本草纲目“茉莉”条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