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 月第 卷第 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研究课题();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研究项目()作者简介:蒋占峰(),男,河南新密人,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任凯歌(),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文章编号:()奉献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 以“吃亏”书记李连成的奉献精神为研究范本蒋占峰,任凯歌(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摘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和鲜亮精神底色,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其理论依据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承与发展是其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是其实践逻辑。“吃亏”书记李连成在带领西辛庄村脱贫致富过程中形成的“敢吃亏、愿吃亏、能吃亏”的奉献精神,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生动写照。深入学习这种奉献精神,有利于深化党员党性教育、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词:奉献精神;“吃亏”书记李连成;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在几千年的
3、历史长河中传承嬗变、历久弥新,始终贴近时代脉搏、反映社会风貌,其精神实质不会因时而异,但内涵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具有一种流动的现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强调了新时代对奉献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李连成作为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连续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切实践行者。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李连成带领西辛庄村脱贫致富过程中形成的“敢吃亏、愿吃亏、能吃亏”的奉献精神就是当代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奉献精神的基本内涵 奉献,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行为表现,背
4、后则包含着一种无私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无私是指没有一丝个人的私利,不打“小算盘”,不考虑个人得失;牺牲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事业或理想,不顾个人得失,抛弃自己的一切利益,直至牺牲生命的精神。这是由明确价值理念指引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其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同的人物与阶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表现。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体现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求实作风,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公仆情怀,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具体实践。这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的宝贵经验,也是坚持深化共产党人自我革命意识,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上固本培元、守住底线的精神动力。李连成在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奉献
5、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与砥砺前行的昂扬斗志,是党的优秀农村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缩影。李连成在任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时主动把自家的蔬菜大棚无偿转让给村里的贫困户,并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资金上给予扶持,在带领群众脱贫的道路上展现出敢吃亏的精神;在建立起西辛庄村第一家企业后,他将再生纸厂以低价转卖给全村群众,在带领全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展现出愿吃亏的精神;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主动让出自家的宅基地,选了一个没人要的臭水沟并自费填坑,在带领群众奔向幸福的道路上展现出能吃亏的精神。李连成始终秉持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DOI:10.16433/41-13
6、79.2023.01.008第 卷 第 期 蒋占峰,等:奉献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如老百姓夸奖,千好万好不如老百姓说好”的理念,秉承着敢吃亏、愿吃亏、能吃亏的原则,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乡村振兴。李连成以实际行动充分说明吃亏和奉献并非割裂的,而是互相统一、构成整体的。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李连成展现出的奉献精神能得到不同的内涵意蕴:从人与事的角度来看,其精神体现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实践价值趋向;从人与己的维度来看,其精神体现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廉洁立身的价值准则;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其精神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亲民为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综合这三个维度来看,“吃亏”书记李连成的
7、奉献精神体现了个人价值的延展,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奉献精神的生成逻辑 奉献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观点是其强大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是其得以延续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时代的前进与发展需要践行奉献精神,时代动因与实践性是奉献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奉献精神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观点是理解奉献精神的理论依据,揭示了奉献精神的根本原则,即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深刻体现了奉献精神的应然性。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
8、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诠释了个人所追求的短暂利益是社会集体利益的合理部分,其最终指向是人们为了一个崇高的缘由或事业奉献自己,为整个国家或全体人类社会服务。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是反对、敌视和剥削的,而“共产主义正是要消除这种敌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政党,党章明确规定,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为人民谋
9、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初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换言之,一个人要想保有个人尊严或实现个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融入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去。语言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但奉献精神的内核却是一以贯之的,即真诚的、自愿的利益让渡。李连成身上体现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需要树立与坚守。.奉献精神的历史逻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任何一种精神都有其历史文化基础,奉献精神亦是如此。其来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能够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也体现着一种必然性。奉献精神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自强不息
10、、开拓进取的能动创造精神与以民为本的思想构成了奉献精神的思想基础。此外,中国古代社会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个人对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描绘出了奉献精神的传统底色。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奉献大多体现为个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牺牲的一种朴素的奉献意识。此外,无数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都讴歌奉献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体现出奉献精神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精神品格。奉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进程中被发扬光大。革命战争年代的奉献精神体现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为国献身精神,无数像李大钊、瞿秋白这样的革命先烈
11、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利益,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甘于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奉献精神体现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爱岗敬业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像雷锋、邓稼先、焦裕禄、史来贺这样的为了国家进步与发展而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体现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我精神,张富清、张桂梅、黄文秀等先进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代的模范与榜样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赶路人”,将奉献精神薪火相传。“吃亏”书记李连成的奉献精神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发扬于新时代,不仅与各个时期的宝贵精神同根同源,也是奉献精神的时
12、代体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它表明了不管在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人都自愿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奉献精神的语意指向最终都落脚于“忠诚为民”。.奉献精神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为奉献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变迁,奉献精神不断增添了新内涵,个体实践在促进社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家建设与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贡献了极大力量,也诠释了奉献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体现着一种实然性。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之路,奉献精神是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进程中涌现的最耀眼的精神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呼唤,
13、构成奉献精神鲜亮的精神底色,描绘出一部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赤诚奉献的恢宏史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奉献热血与生命,爱国奉献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改革开放时期,奉献精神符合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党章要求,投身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中,为国家建设发展奉献辛劳与汗水,其敬业奉献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奉献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共产党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球抗疫中为人民安康、人民富裕、人民幸福奉献青春与智慧,展现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担当
14、奉献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同阶段,共产党人都在以切身实践践行奉献精神、回应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连成立足群众需求,带领西辛庄村向着集体致富的方向发展,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了从贫困小乡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的转变。他通过个人的奉献,使人民群众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李连成以亲身实践生动诠释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以李连成为代表的万千基层党员把自己坚守的信仰
15、、追求的理想对象化并通过具体的、生动地实践反映出来,把握了历史主动,回答了时代之问。奉献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类社会只有摆脱单向度的发展,形成物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相互支撑、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建构协同并进的局面,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李连成的奋斗与追求融入时代大格局之中,展现的是以民为本的工作作风,诠释的是以德为重的精神品质,激发的是见贤思齐的学习动力,这是党同人民群众在奋斗历程中留下的鲜活印记,是当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典范。学习“吃亏”书记李连成的奉献精神对我们会产生具体的、持久的感召力,从而发挥党性教育价值、精神引导价值、脱贫攻坚精神动力价值。.党性教育价值:加强党的领导,营
16、造基层良好政治生态 李连成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和品格,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守和价值追求,有助于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对党员的党性教育。.人物事迹为党性教育提供鲜活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 定,精 神 上 就 会 缺 钙,就 会 得 软 骨病。”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强国目标的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李连成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好形象,多次受到省委、市委的表彰,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李连成的事迹可学可做,他的精神可追可及,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李连成常说:“个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真的富。”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分忧解难。众多基层党员干部向李连成学习,把吃亏和奉献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