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85MB ,
资源ID:2371276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71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中国4个主要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分析研究_徐怡雯.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中国4个主要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分析研究_徐怡雯.pdf

1、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119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百年的发展中,由于不同的地理因素、风俗文化和纺织水平等,在不同地域得到了不一样的发展。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的典型,针对不同地区的蓝印花布,进一步探究其在各个地区呈现出的不同艺术价值,有助于传统非遗的创新研究,并赋予其新的活力,使其成为更适合当代人们生活的民间艺术。1 蓝印花布的发展历程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之一,属于防染印花技艺,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兴盛于唐代,宋代时期走向衰退。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项技艺再次得到关注。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在中国

2、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其中,江苏南通蓝印花布、浙江桐乡蓝印花布和湘西蓝印花布属于国家级非遗,福建安溪蓝印花布、齐鲁蓝印花布和梁平蓝对中国4个主要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分析研究徐怡雯,田亚鑫,王丽凤(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f blue cloth with design in white in four major regions of ChinaXu Yiwen,Tian Yaxin,Wang Lifeng(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Abstract This pa

3、per mainly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status,pattern im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blue cloth with design in white in Qilu area in the north of China,Nantong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western Hunan are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and Fujian area in the southea

4、st coast,and concludes that blue cloth with design in white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s its distinctive artistr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background,and peoples lives,at the same time,due to the different ways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final

5、 results also have great differences.Key words blue cloth with design in white;folk art;pattern印花布属于省级非遗。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中提到“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有归姓者为之”,认为江南地区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的“药斑布”1,因此,“药斑布”也成为江南地区对蓝印花布的别称。处于江南地区的南通因临靠长江,适宜种植水稻和棉花,不仅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更对当地蓝印花布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明代,南通就已具有较高的纺纱织布技艺,当地的妇女能织出非常精美的棉布,为蓝印花布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6、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传统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遍布于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如皋、海安6个县,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紧密,这也为蓝印花布在南通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2。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吴元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直竭尽全力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对蓝印花布进行创新设投稿日期:2022-12-3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关于 一带一路 视域下伊卡特织物的流变研究”(22YJC760099);2022年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关于江海纺织类非遗的活态化传承与设计创新应用的研究”(202210304036Z)作者简介:徐怡雯(1997),女,

7、江苏苏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通信作者:王丽凤(1986),女,山东招远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服饰与织物和非遗的可持续创新设计。摘要文章主要对位于中国北方的齐鲁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地区、长江中游的湘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的蓝印花布的历史地位、纹样寓意和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地区蓝印花布因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百姓生活的差异而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性,同时不同地区因传承保护的方式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具有很大差异性。关键词蓝印花布;民间艺术;纹样图案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志码:ACulture文化FANGZHI BAOGAO120纺织报告|F

8、ANGZHI BAOGAO计,使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精湛的纺织技艺、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人文环境都为蓝印花布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与江南地区不同的是,湘西民间蓝印花布因为使用石灰豆浆代替蜡染而被称为“豆浆布”。这种用石灰豆浆防染花靛蓝色的双色布,源自当地过去苗族和瑶族的蜡缬。蜡缬是一门古老的印染技艺,即将蜡覆盖在纺织品上,不被染色而产生花纹,大抵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湘西蓝印花布是在蜡缬的基础上以豆浆石灰代替蜡防染流传至今。至明清时期,湘西地区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中心,但到解放初期,湘西邵阳地区就仅剩8家大型印染作坊和30多家中

9、小型印染作坊。1986年,随着邵阳最后一家蓝印花布印染作坊的关闭,当地的蓝印花布发展趋于停滞,目前在世的老手艺人已为数不多。湘西凤凰人刘大炮,本名刘贡鑫,是凤凰刘氏蓝印花布的第四代传人3,他先后赴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蓝印花布的宣传交流。2009年,刘贡鑫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他的印染工艺品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对湘西地区蓝印花布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与南通和湘西蓝印花布类似,齐鲁蓝印花布也有悠久的历史。齐鲁地区的纺织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发达,并有“衣履冠天下”的赞誉,为印染技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时期,蓝印花布在齐鲁地区流行起来,至明清时期都非常盛行,直

10、至近代,随着大众审美的转移,蓝印花布在齐鲁地区才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兰陵是齐鲁民间蓝印花布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大仲村镇小吴宅村相氏作坊,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传承到了第五代。相文友是齐鲁地区蓝印花布的“灵魂人物”4,这位老人在大仲村被誉为“布痴”,他靠着自己种植的收入来补贴对蓝印花布的制作和研究。2006年,齐鲁蓝印花布被录入山东省第一批非遗名录,2014年,相文友也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传承人。齐鲁地区的相氏蓝印花布以子承父业的方式,一代代手把手相传至今。明清时期盛行的不仅有齐鲁民间的蓝印花布,还有福建安溪的靛蓝布,同样始于宋代,盛行于清朝。在明代,棉花是安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为

11、安溪地区织布技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织布产业的发展又为当地的染布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当地染布作坊的发展5。2005年10月31日,安溪蓝印花布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福建省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炯然,是当地著名的蓝印花布制作艺人,他建立了安溪蓝印花布研究室,形成了安溪蓝印花布绿色、健康、环保、南北相结合的风格,将相关产品远销海外,使安溪蓝印花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地区蓝印花布都被录入了不同等级的非遗名录,展现出当地的发展底蕴,也具有各地区的地域特征,而这些成果的形成也与各地蓝印花布的材质工序、纹样图案等有关。2 蓝印花布制作材料及工序不同地区的蓝印花

12、布在制作方面差异并不是很大,主要材料为布、染料、花板、防染剂。在古代,蓝印花布不仅会使用棉布,还会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原材料使用不同的布料,如福建安溪地区会使用蕉布、芋布、葛布、罗布以及麻布等。元代之后,各地区印染的坯布才逐渐变成统一的棉布,也有较为贵重的丝绸。在染料方面,一般使用天然的靛蓝染料进行染色,蓝草依据其特性和生长环境主要分为4种:蓼科的蓼蓝,史称吴蓝,多生长于江苏和山东地区;豆科的木蓝,又名槐蓝,多生长于中国台湾地区;爵床科的山蓝,又名马蓝,多生长于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地区;十字花科的菘蓝,又名茶蓝、大叶青,多生长于山东和湖北地区。其中,山东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受到气候和地域等

13、因素的影响,生长的蓝草出蓝率较低,所以山东地区也采用化学合成染料,特别是硫化蓝。在防染剂的使用上,各地区一般都是由黄豆粉和石灰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以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具体制作为例,可分为以下步骤6:第一步,准备工序。准备35层不同材质的纸制裱而成的纸板,为后续的刻板工序做好准备。第二步,刻板。不同地区的蓝印花布因纹样风格不同,刻板工艺也有所不同,一般是将设计好的纹样稿画印到纸板上,再用刻刀或者其他工具进行镂刻打孔。刻板完成的花板表面会产生粗糙的手感,所以需要涂抹桐油,虽然可以延长花板的使用寿命,但这样一张花板进行10次左右的制作也会作废。第三步,调浆和刮浆。先将细石灰粉和黄豆粉按比例混合均

14、匀成糊状制作成防染浆,再将白棉布放在木案板上,之后将制作好的花板摆放在布上,用半月形的刮板将防染浆涂抹在板上反复刮印,使防染浆通过镂空印到棉布上。第四步,下靛。将天然的靛蓝染料揉碎放入调好的碱水缸内。第五步,搅缸。用木棍搅动染缸,再适量放入细石灰来增加染料的浓度,碱与石灰是进行染布的主要辅助材料。第六步,入染。将上好防染浆的棉布入缸漂染,反复搅动,目的是让棉布着色均匀,再根据需要的颜色深度进行反复浸染,一般4次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七步,刮浆漂洗。在染色之后,需要用酸性物质浸泡并用木棍敲打等方式去除防染浆,之后清洗23遍去除浮色。第八步,晾晒。将洗净的布挂在56 m的晾布杆上晒透晒干。湘西

15、凤凰地区还有一道踩滚的步骤,将晾干后有褶皱的布用圆木柱卷好,用脚踩巨石,使其滚压平整7。3 各地区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分析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文化环境等差异也影响了当地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风格。南通蓝印花布大部分是蓝底白花,只需用一块花板制作,对成本和工艺的要求较低。除了蓝底白花,还有工艺更为复杂的白底蓝花,制作成本较高,因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更多的材料,通常会用两块花板进行套印,造徐怡雯,等:对中国 4 个主要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分析研究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121型线条流畅清晰且自然优美,但这也大大增加了制作的难度,耗费的时间

16、精力也比较多8,所以白底蓝印花布的制作不仅对技艺有要求,还对当地经济有较高要求。从纹样的构图来看,南通蓝印花布大多采用中心构图法,以此衬托中心的主要纹样,周围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框式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来增加整体图案的层次感,同时也注重整体图案的繁简和疏密关系,进而清晰自然地展现了主次纹样所具有的韵律感。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精巧别致,能将断续的点和线条组成各种细致的不规则图形,且线条流畅清晰、节奏明快,展现出南通蓝印花布图案清新优雅的艺术特点。在纹样题材方面,南通因特殊的江海文化形态,既受到吴越和荆楚文化的影响,也包含齐鲁的理性文化特点,多采用蕴含吉祥寓意的纹样,如“松”“鹤”等传统图案来寓意长寿,也有借传说故事来表达情感,如“麒麟送子”象征着对吉祥平安生活的期望。在雕刻花板时,湘西蓝印花布工艺技术受到木刻、剪纸等手法技艺的影响,制作工艺古朴且细腻精湛。在纹样的处理上,受手工花板工艺的制约,点线不宜太大或太小,故以细密的断线和点代替长线和面,呈现出既不杂乱、又不呆板的视觉层次效果9。在构图方面,运用散花纹样组合而成,有横斜排、横竖排等排列方式,形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其中,缠枝花最为明显,将散花用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