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城政府工作报告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回忆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开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特殊历史时期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团结带着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六大开展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大力实施稳增长调结构三个一百,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落
2、实国家、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抓投资、上工程、保运行,经济开展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23年到达1174亿元,总量在全省的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五名提升为第三名;五年累计到达5637亿元,超过十五十一五2023年总和,年均增长7.8%。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23年到达20235.5亿元,年均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到达56.3亿元,年均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迈上千亿元台阶,2023年到达1370.7亿元,是202322年的2.3倍,年均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递增,2023年到达661亿元,是202322年的1
3、.9倍,年均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2023年到达12亿美元,是202322年的1.1倍,年均增长2.7%。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24049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8718元,年均增长12.9%。 (二)坚决不移促转型,集群化开展态势良好。按照全市经济一盘棋,错位开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开展思路,大力推进园区化开展、集群化招商,成效明显。2023年,全市5+15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5.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3.5%,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九大产业集群24个板块完成工业总产值754.5亿元,占全市工业
4、的58%。运城铝工业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和重要支撑。大运汽车、华泽铝业、华圣铝业、亚宝药业、万荣汇源等龙头企业引领集群开展,20230家重点企业产值占到全市规上工业的70%。新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开展提速。中小企业开展到1.3万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0亿元。 (三)持之以恒抓投资,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工程建设六位一体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程包联责任制,毫不放松推进工程建设。五年共实施重点工程1300余项,机场新航站楼、大西客专运城段、侯西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建成运营,蒙西至华中铁路运城段开
5、工建设。运城机场通航29个城市,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利上,累计完成投资20234.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8倍。电力上,电网总投资49.9亿元,比十一五增长50.8%,电网结构不断完善,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上,闻合、河运、运宝3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6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2768公里和3194个建制村2.2万公里街巷硬化。 (四)坚持不懈强根底,城乡一体化协调推进。按照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六化衔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互动的思路,推动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和新
6、农村统筹协调开展。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全市粮食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30亿公斤以上,2023年到达32.1亿公斤,是202322年的1.3倍。肉、蛋、奶产量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72%、61.5%、8.5%。土地规模流转速度加快,到达212.8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27%。省级龙头企业开展到7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开展到7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完成251.7亿元,是202322年的2.6倍。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43个,完成投资111.6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到达11475个,是202322年的2.7倍。水果产量到达600万吨,其中出口13万吨,尤其是运城苹果代表中国首次出口美国,标志着运城
7、苹果具备了通向世界高端市场的质量技术标准。蔬菜产量达460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40%。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3%,比202322年提高了17.8个百分点。农田水利末级渠系配套建设增加到15711公里,水地面积到达631万亩,农村人口人均实现两亩水浇地目标。改造中低产田25.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0和15项专项规划。城乡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公用根底设施完成投资124.4亿元,城市供气、供热、污水处理、供水普及率分别到达90%、77%、91.7%、95%。中心城市荣获全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
8、学苑北路立交桥、飞雁桥、河东东街延长线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盐临夏一体化和大县城建设步伐加快,20个建制镇入围全国重点镇。全市城镇化率到达46.1%,比202322年提高8.5个百分点。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围绕九大产业集群,打造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标杆,中铝山西分公司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企业,大运汽车、亚宝药业和中车永济电机成为国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采取政府购置公共效劳的方式,由中兴集团投资建设的运营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智慧政务、教育、食药、城管、医疗五大根底应用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9、成为全国首批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和全省互联网+城市效劳智慧城市首批上线城市。 (五)发挥优势求突破,效劳业开展势头强劲。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比到达46.1%,比20232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古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同和旅游界的强烈反响,激发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关帝庙、盐池三禁门、李家大院、永济水峪口、平陆大天鹅景区、芮城圣天湖景区、绛北大峡谷、垣曲历山等重点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提档升级,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积极推进。2023年接待游客是202322年的2.6倍;实现旅游总收入326.9亿元,是202322年的3.2倍。全市各类文化
10、企业到达220230余家,总产值达40多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家,省级5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达25项,省级174项,均居全省第一。金融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023年,金融业实现税收6.9亿元,同比增长57.5%,占总税收的7.9%;实现增加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市gdp的5.7%,超国际认定的5%标准,金融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永东化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长荣农科、寰烁科技、宏安翔科技等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银行业金融机构到达13家,保险机构35家,证券机构6家,晋陕豫金三角金融中心即将建成运营,金融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力度加大。在全省率先成立企业
11、应急转贷资金平台,规模1.3亿元,资金周转额累计13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全省推广了我市做法。创新财政投入模式,成立XX市产业引导基金,XX市河东兴农基金全面运行。采取有力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备受关注的海鑫集团破产重整案取得成功,正在积极组织复产。商贸物流规模扩大。规模连锁企业164家,占到商贸流通企业的30%。盐湖晋善晋美、美特好商超物流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设。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中国著名商标到达28件,位居全省首位,XX省著名商标到达165件,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六)持续推进造林绿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造林绿化力度加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217.3
12、万亩,森林覆盖率到达31%。XX县区、芮城、临猗、垣曲、平陆、XX县区等6个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XX省林业生态县称号。污染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7家,涉及产能800多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到达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XX县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万荣和垣曲低碳试点县建设积极推进。涑水河、姚暹渠一河一渠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汾河、盐湖、伍姓湖、黄河湿地、城市水源地等水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列入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31个治理工程全部完成,74个工业监管类工程稳定达标排放。 (
13、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开展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全面完成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32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共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工程141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改制、破产、重组、划转等形式完成改制企业17户。商事制度改革、食品药品、新型医改、公务用车等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创新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持续开展小分队、专业化、定向化、集群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五年累计引资到位2906亿元。外贸外经企业开展到468家,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到达121个。十二五累计新
14、批外资企业20户,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机场航空口岸、运城海关、运城商检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或即将投运。区域合作持续扩大。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XX市贯彻落实区域合作规划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三省四市检验检疫、果业协作、文化旅游、公共卫生、根底设施、生态环境等区域合作力度不断加大、领域不断拓展。与XX省XX县区、XX省XX市、XX省XX县区签订经济合作战略协议,与黑龙江XX市、XX市,XX省XX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八)竭尽全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有效改善。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7.2%,高于一般预算支出2个百分点。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9
1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233.8亿元,占总支出的84.4%。在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省、市各项民生政策及时兑现,特别是做到了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种工资福利待遇不拖不欠。各类教育协调开展。平陆、垣曲、永济等7个县(市)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开展根本均衡县达标验收,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35所,连续两年代表山西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运城赢得荣誉。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惠及学生2023.5万人次,运城学院新校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等新校建设提档升级。医疗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城镇根本医疗保险参保88万人,全市新农合参保率到达99.3%。市第一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加快建设。社会
16、保障不断加强。城乡养老、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标准逐年提高,覆盖面持续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连续5年提上下保标准,城市由每人每月217元提高到413元,农村由99.7元提高到223.9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02322元提高到49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527元提高到3246元。5年累计减贫17.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81.6万人。各类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84698套,建成602023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4万户。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农村五件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4.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先后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8.5万人次。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开展。有效创造专利到达537项。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