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深浅的五个层次以一篇领导讲话稿的修改为例 文章深浅的五个层次以一篇领导讲话稿的修改为例 我们常说写文章要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明白,但怎样是“浅”、怎样才够“深”,能说明白的人恐怕不会太多。今天,我突然对这个问题有所悟,赶紧记下来,并往深里挖一挖。 我觉得,写文章的深浅度,可以分为这么5个层次: 第一层次:写在皮毛见人见事见物 这个层次,也可以说是“写在表面”。写人,能写出长得怎么样;写事,能写出是个什么事;写物,能写出基本形态,仅此而已。 我以写材料为业,这里着重以写材料为例,展开来讲一讲。在党政机关,我们写的、看到的很多材料,尤其是初稿、“毛坯稿”,常常被领导批作“深度不
2、够”。之所以深度不够,就是因为对所写内容研究不够、思考不深,写出来的东西浮于表面、只见皮毛。 举个例子来说。前段时间,我指导某处室研究起草了一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讲话稿。送我审改的稿子(以下简称为“原稿”)里有这样一段话: 根据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十四五”期间,要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我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个新概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也写入了今年1月党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
3、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我们研究起草这份讲话稿的时候,时间是6月中旬。起草稿子的同志注意到了这个新概念,说明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上跟得比较紧。但很可惜,对于这个新概念,1万多字的原稿只有这么一处提到,而且从概念到概念,既没有说明出处,又没有作任何解释,更不用说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这样写稿子,在落实“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个新要求上,就是典型的“写在皮毛”。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注明概念的出处,作个名词解释,并没有什么难度嘛!这样就能出深度了吗? 当然不是!解决“写在皮毛”的问题,起码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要回答清楚“是什么”包括出处、内涵、外延,还要回答清楚“为什
4、么”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个概念来说,至少要让人知道它“新”在哪儿,这个“新”是相对于什么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提。这就涉及到概念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写作中,还有一种认识误区把一件事情、一项工作掰开来,分几个点来写,这就有深度了。其实未必。如果这几个点是递进关系,是由表及里,那当然会深入进去。但是,如果这几个点是并列关系,只是在一个水平面上,都只是表象化的东西,那仍然写不出深度,充其量是写出了一定的宽度、广度。 第二层次:写到肉里见情况见例子 比“皮”深一层的是“肉”。写文章,强调有血有肉,这样内容才丰满。“血”为“肉”提供养分,体现深度还是要“到肉”“见肉”。 机关文稿以写事为核心,所谓
5、“见肉”,就是要见到情况、见到例子。例子是“活情况”,其中就包含着“血”。 还是以上面那篇领导讲话稿为例。我在原稿的基础上,重新写了一稿(以下简称为“新稿”),把目标任务聚焦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努力把目标变成思路,把思路变成方法,把方法变成举措,一层一层往下落,既落实,又落细。新稿的核心内容,就是回答“什么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以“三个新”为主线,把3个问题串在一起,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就新在新的发展要求、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发展模式。 新的发展要求,最核心的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
6、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既要做大总量,更要提高质量。做大总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拉高标准,因为我们还有超过6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而在很多先进省份,村集体经济是“10万元刚起步,百万也不算富”。比如,广东2019年开展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纳入试点范围的基本条件就是经营性年收入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东莞、中山两个市,没有一个行政村的经营性年收入低于50万元。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提高质量,必须着力解决发展方式以“短平快”的项目为主
7、,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大包大揽”,村级组织“坐等分红”的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质量发展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加强组织引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更多的农民群众抱团发展产业并分享增值收益,使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成为强村富民、共同富裕、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过程。 新的组织形式,就是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保障,探索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混合型集体经济等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具体内容略,下同) 新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科技化引领。 上面开的3条,每一条里面都有情况、有例子,这就使文稿见到了“肉”,既体现了深度,又丰富了内容。 第三层次:写进骨头见
8、精髓见本质 骨头是文章的支架。文章写到一定深度,仅仅见到骨头还不行,还得深入到骨髓里去,让人看到问题的本质。 比如,在上面的新稿中,把问题聚焦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是“写在皮毛”;写出3个“新就新在”,是“写到肉里”;再往下写,写出“新的发展要求,最核心的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骨头”了;直到得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既要做大总量,更要提高质量”这样的结论,这就见到了“骨髓”。这样写,就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剥进去,终于见到了笋心。 第四层次:写入脑海见思想见规律 好的文章,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能让人深受启发和教益。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见思想见规律。 在文章
9、中,金句是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凝练表达。“材料界”有句行话,本身也是金句“不求万言留青史,但望一句动人心”(也可写作“不求人夸文章好,但愿一句动人心”)。所以,高水平的写手,一定会注意金句的提炼。 金句的含“金”量取决于其思想性,思想的深刻程度又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只有写出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这样的文章才能给人以教益;而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过目难忘,还得有一些语言鲜活、表述新颖、言简意赅的金句。 我在重写这篇讲话稿的时候,还是比较注意出思想、炼金句的。除了努力写出深刻乃至独到的认识,还非常注意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小标题的提炼。前面已经展示了一组小标题,这里再展示一个自认为比较有思想、有
10、新意的观点句: 从我省来说,村民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收入、无经济”、“有劳动联合、缺资本联合”,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形成现代经济形态,这种状况应当努力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见道理”不是“见思想”。或者说,“见道理”是“见思想”的浅层次。道理可以是拿来的,但思想一定要是自己的,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更是结晶;道理可以是零碎的,但思想一定要把感性认识理性化、零散经验系统化。 第五层次:写入心底见精神见灵魂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元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丹青难写是精神”(宋王安石读史)。写文章,比“入骨”更深也更难的是“入脑”,比“入脑”
11、更深一层的要求是“入心”。“入心”是最深层次,也是至高境界。 为了达到“入心”的效果,文学作品非常注意以情感人,而机关文稿更注重以崇高的精神激励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机关文稿写出“见精神”“见灵魂”的深度,这篇文稿的水平也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尽管这很难达到,也不可能每一篇稿子都达到,但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明晰努力方向、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我在前面所说的那篇讲话稿中,写了这么一段: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这样一句古训:“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
12、也。”无论是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还是打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场脱贫攻坚中的硬仗,我们都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艰苦努力,但要把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下去并加以巩固拓展,工作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之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新起点上,适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续深入抓下去,力争抓出新的更大成效。 这样写,精神是见着了,但“能见度”还不够,多少有些“喊口号”的味道。然而,这只是讲话稿中的一段话。实际上,“见精神”是贯穿整篇稿子的,远远不止上面这一处。而且,所谓的“见”,真正有感染力的“见”,不仅是“肉眼”可见,更需要用“心眼”去感知、透视和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