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12060.9-2011前言GB/T12060声系统设备分为以下部分:一第1部分:概述:一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一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一第4部分:传声器测量方法:一第5部分: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一第6部分:辅助无源元件;一第7部分:头戴耳机测量方法:一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器件:一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一第10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一第12部分:广播及类似声系统用连接器的应用,一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一第14部分:圆形和椭圆形扬声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一第16部分:由语言传输指数(STI
2、)对语言可懂度的客观等级评估:一第17部分:标准音量表;一第18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数字音频峰值电平表。本部分为GB/T12060的第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与E60268-9:1977声系统设备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与IEC602689:1977相比,给出了详细的测量方法,并增加了测试仪器、测量条件。本部分代替GB/T6448一1986人工混响装置测量方法和GB/T6449一1986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本部分与GB/T6448一1986和GB/T6449一1986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a)将GB/T
3、6448一1986和GB/T6449一1986的内容整合成GB/T12060的本部分:b)增加了前言:c)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音频、视颜及多煤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永生、温娜、程杨、周广生、刘迅、周甲球、李开炳、王相、郑晨。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6448-1986、GB/T6449-1986,GB/T12060.9-2011
4、声系统设备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1范围GB/T12060的本部分规定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专用特性的解释和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录音、广播和扩声系统中对于原始声信号产生混响效果、时间延迟和烦率偏移的装置。主要内容包括对这些装置的一般和特殊特性的说明、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其他未规定项目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协商解决。不排除能给出等效结果的其他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40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GB/T3240
5、一1982,IS0266:1975,ncg)GB/T3241一2010电声学倍项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1EC61260:1995,M0D)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混响reverberation在室内声学中,混响是声源停止发声后,声能量仍在房间里持续的声学现象。对于人工混响装置而言,混响系指输人电信号切斯后,装置的输出信号仍然持续,以模拟房间混响特性的现象。3.2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如果信号的衰减符合指数规律,那么混响时间就是在输人信号停止后,声压级或输出电平衰成60dB所需时间。3.3初始混响时间和后期混响时间initial reverberation time and ultimate reverberation time当信号衰减不符合指数规律时,装置的初始混响时间,是以时间为函数的输出信号在初始值以下0dB一一15dB区间平均斜率所代表的混响时间。后期混响时间是一15dB一40dB区间平均斜率所代表的混响时间。3.4衰减线性偏差linear deviation of decay装置输出信号电平实际衰诚线与其平均斜率线之间的最大偏差。3.5初始延迟时间initial delay time装置输出的混响信号的第一个回波(间断点)与输入信号(相应间断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毫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