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教育研究 年第 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样态分析及优化策略 基于 所高校工作文本的研究严帅李悦池杨丽君(北京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文学院,北京)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力举措,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运用扎根理论,通过 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内容、形式、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为高校党政部门和二级院系,客体为各类教师群体;内容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活动形式以典型激励和集中学习为主;过程管理主要聚焦于管理
2、考核与教师成长。通过分析对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设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将集中教育与个体互动相结合,将考核管理与发展评价相结合。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大力推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高校教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年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全校齐抓教师思想
3、政治素质的工作体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年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考评落实”等具体举措;年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调进一步“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
4、建设、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关键举措,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问题提出近 年,学术界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知网()检索“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的期刊论文可以发现,自 年起,这一主题的期刊研究成果开始攀升,在 年达到高峰。期刊成果增加既反映了学术界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强调和重视,整体推动了高校实践的更迭和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和学校办学的质量成效。以国内 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简报等文本为研究对象,从高校自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
5、设计、具体举措和成效描述出发,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分析,以期勾勒出当前高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样态,为优化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思路与建议。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工具及方法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以及 软件,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进行分析。“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方法,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能够反映现象的核心概念,通过建立概念之间联系来构建理论。扎根理论不在研究前进行假设,而在经验证据的支持下,从经验事实中抽取新概念和思想。运用扎根理论主要依赖于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式登录。依据扎根理论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进行
6、分析,在悬置“前见”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样态。(二)样本介绍以 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为被试,文本包含教育部刊载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简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文本等。所高校包括 所“双一流”高校以及 所其他高校。(三)研究过程严格遵循质性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对 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网络爬虫,获得有效文本,再通过 进行原始材料分析梳理,遵循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将 所高校的 份有效文本导入“内部材料”中。对提取出的码号依据扎根理论,自下而上进行三级编码。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形成 个码号,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 个码号进行整合形成 个概念类属,在核心式编码过程中
7、进一步归纳出 类核心类属。三、研究结果(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编码词云图分析通过 中内嵌的词频分析功能,采用可视化的直观方式展现出原始资料的主要关注点。在生成词云图之前,对初步提取出的词汇进行清洗,去除无意义的词汇,并将词汇与前后文本情景相关联,最终确定参与生成词云图以及后续编码的词汇和短词。通过词云图可以发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文本中提及最多的词汇,而“思想”“政治”“师德”等也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主要内容,其他的词汇主要是围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活动而出现的,包括“教学科研”“职业发展”“精神成长”等,涵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内容、形式、过程管理等。
8、编码在开放式登录过程中,编码者要悬置个人“前见”,将文本以本身面貌进行登录。对访谈资料开放式编码,归纳出“本土概念”并将这些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级编码(自由节点),形成 个码号,其中“教师”“青年教师”“学校”的词频分别高达 次、次和 次,“党支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词频也均达到 次,是一级编码中关注度较高的几个自由节点。关联式登录又称轴心登录,主要是发现以及建立码号间的联系。在本研究中将开放式登录中获得的 个码号进行关联,在关联式登录中形成 个意义类属。在核心式编码阶段进一步将 个意义类属进行关联,将“教师”“青年教师”“资深教师”“党组织”“行政单位”归纳到“教师思想政治
9、工作的主客体”,将“主流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教师职业发展”归纳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将“设立榜样标杆”“集中学习”归纳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将“考核管理”“教师成长”归纳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管理”中,形成 类核心类属。(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样态分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过程中两项最基本的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最基础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的梳理发现,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以校院党组织和行政部门为主。从校院两级进一步分析,“学校”一词共提及 次,“学院”“
10、院系”“党支部”等高校二级院系相关词汇共提及 次,二者次数相加占比超过,说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主要由学校党政部门和院系共同实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主要包括学校党委部门、行政部门、院系党组织、院系行政管理系统等四类。研究发现,四类主体开展工作往往是分别设计、分头实施,各主体开展工作的关联性、逻辑性不强,导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不足,可能影响实际效果。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梳理文本发现,“教师”一词共提及 次。在编码过程中将“青年教师”“青年”“中青年”纳入“青年教师”范畴,将“教授”“硕博导师”“带头人”纳入“资深教师”范畴。总的来说
11、,参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主体可以概括为“教师”“青年教师”“资深教师”等三类,三类主体的比例分别为、。表明高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大部分为全体教师,其次以青年教师为主。研究发现,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对自身发展有着强烈需求,而复杂的社会思潮、日常生活的压力继续教育研究 .,都容易导致青年教师的思想产生波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政治性、发展性以及获得感会被同时考虑,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与其思想状况、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而资深教师在价值观念和成长发展上已经较为稳定,因为他们的影响力在学校、学生中更加深远,更容易受到社
12、会各界的关注,往往成为高校和社会相互影响的重要群体。资深教师出现的场景往往伴随着发挥榜样作用、开展结对帮扶等工作,因此资深教师的师德表率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资深教师就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他们对青年教师也发挥着“教育者”的作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分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实际,经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教师的带有价值引导性的思想政治信息。通过对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主要内容为“主流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教师职业发展”。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
13、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述”纳入“主流意识形态”范畴,将“道德修养”“专业素养”纳入“师德师风”范畴,将“岗位适应”“发展规划”纳入“教师职业发展”范畴。统计发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占比超过,说明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涵盖了全体教师,但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统一性较高,区分度不够。高校教师有着不同的职能和岗位,如按照不同职能,高校教师可以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党务人员、工程实验、后勤服务等类型。在针对不同职能岗位的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当结合其职能定位、岗位责任设计更
14、有针对性的内容体系。例如,针对教学科研岗位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教书育人的岗位特征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战略、课程思政建设、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加强内容设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分析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主要包括典型激励和集中学习。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选树典型”“选取标兵”纳入“典型激励”范畴,将“报告会”“论坛”“培训会”纳入“集中学习”范畴,二者提及的频次分别为 次和 次。梳理文本发现,“典型激励”和“集中学习”两种形式在工作中经常结合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典型激励和集中学习侧重普遍性、一般性的标准或要求,而高校教师因学科、专业、岗位、层级的
15、不同,思想状况的多样化、成长发展的个性化较为突出,典型激励需要通过个人情感、意识、实践的转化才能实现其效果;同样,集中学习也需要转化为高校教师工作中的具体行动。此外,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更加侧重榜样的正向引领、标准的学习模仿,教师对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负面清单、底线红线缺乏了解和认识,警示教育的频率不高、范围有限,整体作用发挥还不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管理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管理主要聚焦于考核管理与教师成长两个方面。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考核”“管理”“评选”纳入“考核管理”范畴,将“职业发展”“成长性”纳入“教师成长”范畴。二者分别指向教师评价与教师发
16、展。其中,又以教师评价为重点,提及次数占比接近,表明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的话题。评价事关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门对高校教师如何评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要推动高校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因而,在研究收集到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中,许多文本都对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提供了目标要求、具体举措或成效描述。这充分说明,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作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客体,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职业路径是否畅通、成长成就是否显著,决定了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接影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动态管理和调整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主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四、研究启示(一)坚持党委主导,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设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