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260.27KB ,
资源ID:2483055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4830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与嬗变研究综述_王素平.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与嬗变研究综述_王素平.pdf

1、DOI:10.3969/j.issn.16713079.2023.03.015收稿日期:20230105基金项目: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YYWZTGJD2022C10)作者简介:王素平(1971),女,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网络首发时间:20230506 13:50:57网络首发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31273Z202305041640006html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与嬗变研究综述王素平(菏泽学院 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摘要:正反问句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2、国内语言学家关注正反问句的分类和方言分布情况,而国外学者对其派生过程和是否含有隐性移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山东方言正反问句研究为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分布、结构差异及演化规律研究提供了理据。其中,“VnegVP”式代表了汉语正反问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正反问句;方言;类型分布;综述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079(2023)03010106Patterns and Transmutation:A eview of Study on Chine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Wang Suping(Department of Lit

3、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Heze University,Heze,Shandong 274015)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e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 has been a hot topic both at home and abroadDomestic lingu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dialects,while

4、overseas linguists probe into the derivation process and whether it involves implicit shifts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and negative questions in the Shandong dialect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tterns,structural difference and laws of evolution of Chinese positive and n

5、egative questions Among them,the“VnegVP”pattern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Key words: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dialects;distribution of patterns;review正反问句,又称反复问句,是汉语语法中较为常见的疑问句式。朱德熙认为正反问句的两种类型“VP 不 VP”和“可 VP”总是相互排斥,不能共存于同一种方言,两种类型的差异具有类型学意义。1 19

6、91 年,他又将“VP 不 VP”问句分为两个次类:“V 不 VO”和“VO 不 V”。其差异同样具有类型学意义,即南方方言倾向于使用“V 不 VO”,北方方言倾向于使用“VO 不 V”,这两个次类在汉语南北方言中的分布也是互补的。2 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汉语疑问句类型的大讨论,涉及了一些语言类型分析的方法问题。正反问句研究一直是学界热点。国内语言学家关注正反问句的分类和方言分布情况,而国外学者对其派生过程和是否含有隐性移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丰富的文献对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分布、结构差异以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写和解释。现将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梳理,旨在为今后的正反问句研究提供参

7、考。本文采用朱德熙和张敏的分类标准,将汉语方言中的正反问句分为“VPnegVP”和“KVP”两种类型,并将“VPnegVP”分为“VPneg”“VnegVP”和“VPnegV”三个次类。3 具体符号:Neg=否定性成分(不、没/没有)、K=发问词、VP=谓语性词组、NP=名词性词组、O=宾语、=零音节、A=单音词、AB=多音词(A 表示第一个音节、B 表示后面的音节)。一、正反问句的界定关于正反问句的定义,学术界存在分歧。正反问句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1942 年,101第 35 卷第 3 期 2023 年 5 月Vol35 No320235嘉兴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x

8、ing University吕叔湘指出这种问句在形式上是抉择问句。4 591985 年,朱德熙认为正反问句也是一种选择问句。一般选择问句是要求对方在“X”和“Y”中选择一个作为回答,正反问句是让对方在“X”和“非X”中选择一个进行回答。1 邵敬敏也认为正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应由选择问句中的“正负型”删除关联词“还是”或前项语气词“呢”而来。5 75汤廷池、邢福义、吴振国等也认为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应该属于一类。68 丁力采用“表里值”三角分析法,将选择问句分为两类:正反选择问句和列项选择问句。9 但是,也有学者把正反问句纳入是非问句的类型:范继淹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9、指出用“吗”提问与“V 不/没 V”提问的功能相同,因而同属于是非问句;10 刘丹青也将“可 VP”归入是非问句;11 黄正德则指出正反问句的两个类型“A 不 AB”和“AB 不 A”有不同的来源,前者在语法上与特指问句相同;12 而徐杰认为,正反问句仅是汉语语法针对疑问范畴的一种处理方式。13 121本文研究的正反问句是指在谓语或谓语部分中以肯定项和否定项并列的形式提问,要求答者从中选择一项进行回答的疑问句类型。正反问句最明显的形式是以“VP 不/没 VP”为疑问结构,“VP”为肯定项,“不/没 VP”为否定项。句子使用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表示,回答有完全式和简略式的区别。例如:(1)你会不

10、会打篮球?(我)会(打)(篮球)。/(我)不会(打)(篮球)。(2)他去教室没去教室?(他)去(教室)了。/(他)没去(教室)。二、正反问句的类型分析1985 年,朱德熙提出正反问句的两种类型的差异具有类型学意义。1 此后,学界掀起了关于方言分布的深入研究。王世华发现扬州方言存在两种类型正反问句共存的现象,应与其他方言的影响有关,是不同方言留下的痕迹。14 刘丹青认为“可 VP”没有正反问句的语法形式,苏州方言中有“VP 勒勿 VP”正反选择问句;普通话中的“VP 不 VP”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但“可 VP”不能。11 32施其生认为汕头方言正反问句有三种类型:“可 VP”“VP 不 VP”以

11、及“可 VP”与“VP 不VP”的混合型。这些类型都是潮汕方言固有的,混合型不应只作为“可 VP”的变例,而应是第三种类型。15 182李小凡从疑问句系统、答问方式及句末语气词等方面论证了苏州话的“阿 VP”型问句,对应现代汉语中的是非问句,推测苏州话的疑问系统中“非特指问”分属两类:是非问(含“可 VP”型)与选择问(含正反问)。16 贺巍认为“可 VP”型在获嘉方言中是“VP 不 VP”的简化,属于同一层次,可在同一方言中共存。17 64在比较了其他几种方言的相关材料后,他总结出正反问句大致有五种类型,如表 1 所示。表 1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分布“KVP”型“VP 不 VP”型是否并存同一

12、层次方言点举例1+北京话2少量+获嘉话3+昆明话4+少量+扬州话5+融合合肥话注:“+”代表本方言有此类型且“并存”;“”代表本方言无此类型及“对立”1991 年,在对汉语各方言的正反问句进行进一步比较后,朱德熙指出正反问句中的各种句式会201嘉兴学院学报第 35 卷第 3 期两个例句中,括号内的词语均可省略。形成不同的层次。“VP 不 VP”问句又分为“V 不 VO”和“VO 不 V”两个次类。2 其中,“V 不VO”常常紧缩为“VV(O)”格式,实际上有两种情况。(见图 1)图 1汉语正反问句的演变层次这项研究特别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正反问句的动态变化层次,具有方言类型学的意义。张敏的博士论

13、文是关于汉语方言正反问句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的全面研究。他将“VPnegVP”问句细化为三类:“VPneg”“VPnegV”“VnegVP”。按照方言区的分布,全国方言片区分为华北方言片、华中方言片、华南方言片。3 其中,“VPneg”型广泛分布在这三片大多数方言中,在某些地区是唯一的形式。华中方言片仅使用“VnegVP”,华北方言片中的一些方言只使用“VPnegV”,两者表现出严格的互补分布情况。在华北方言片和华南方言片的一些方言中,“VPnegV”和“VnegVP”两种形式出现了共存的情况。游汝杰系统描述了正反问句在方言中的句法特点与分布情况。18 另一方面,袁毓林使用参项和泛时性系统说明了

14、汉语方言区正反问句的类型学意义,并将不同方言在句法选择上的差异纳入“汉语泛时性疑问句系统”框架加以宏观描写和解释。19 此文表现出比较明确的类型学意识。邵敬敏重点阐述了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定义、形式、来源及语用价值,5 79他在句法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语义、语用分析,自觉使用“三个平面理论”。1981 年,牟平方言的比较句与反复问句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山东方言语法研究的正式开始。20 随后,罗福腾又发表了 蒲松龄 聊斋俚曲集中的反复问句及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等文章,揭示山东方言正反问句的类型分布及某种形式的历史来源。钱曾怡的 山东方言研究语法部分采用了该文的一些成果,描写较为详尽,为继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15、。王素平认为,与北方方言大多主要使用“VPnegV”式的正反问句不同,山东方言倾向于使用正反问句“VnegVP”式,山东内地大部分地区只能或主要使用“VPneg”式。21 山东方言正反问句“VPnegVP”和“KVP”两种类型共存。“VPnegVP”有“VPneg”和“VnegVP”两种形式。“VnegVP”有一个变体,即招远型的“VVP”,属于“VnegVP”紧缩型的融合式。“K图 2山东方言正反问句的演变过程VP”仅在胶东半岛东北角使用,具体表现为牟平型的“是negVP”和蓬莱型的“实 VP”两种形式。“是negVP”的发问词由“是不”或“是没”充当;而“实 VP”是在“是negVP”的基

16、础上进一步合音的结果。招远、牟平、蓬莱等地也有“VnegVP”式,尤以新派方言常见。综上所述,山东内地通行的正反问句为“VPneg”,胶东半岛主要使用“VnegVP”和“KVP”。图 2试构建山东方言正反问句未然体的演化过程。现代汉语的“VP 不”应该有两个来源。301王素平: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与嬗变研究综述参见古汉语研究1996 年第 1 期,第 9193 页。参见方言1996 年第 3 期,第 6974 页。图中粗体字为山东方言所具有的五种形式。一是来自上古汉语的“VP 不”疑问句,可以称为“VP 不()”。二是“VP 不 VP”的省略式“VP 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VP 不()”可以补充出后一个“VP”。由此,我们试着这样解释:能够补充完整的应是“VP 不()”,属于语法学意义上的省略;不能补充完整的则是“VP 不 VP”形成前的“VP 不()”。三、正反问句的形式变化正反问句根据疑问结构“VP 不 VP”的形式而改变。当“VP”是单音词时,汉语中一般只有一种形式,如:去不去、好不好。如“VP”为双音词“AB”时,“AB 不 AB”就有“A 不 AB”和“AB 不 A”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