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骨骼的性别和年龄(ninlng)的鉴定,一、性别鉴定(jindng)1.骨骼的性别鉴定对考古研究、人类学研究、法医研究的作用。考古研究:a.可靠的性别鉴定可能对某些随葬品所代表社会意义予以说明。b.可靠的性别鉴定还可能对某些葬俗予以说明或据此作出某些较为合理的推断。,第一页,共三十页。,c.某些地方的古墓地还发现了一些葬俗上的性别差异.d.对一些特殊埋葬者进行性别鉴定可能在认识死者身分时提供某些佐证。e.对规模比较大的古代氏族公共墓地,从骨骼上进行性别、年龄调查可以获得该墓地人群死亡年龄分布与平均寿命等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代人的生活状况和人口(rnku)组成。,第二页,共三十页。,2
2、.对成年个体骨骼的性别鉴定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只有(zhyu)颅骨(包括下颌骨),鉴定的准确率可达到90%,如果再加上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来帮助鉴定,则准确率可达95%以上。也有学者认为只有(zhyu)颅骨(包括下颌骨),鉴定的准确率只能达到77%.,第三页,共三十页。,3.小结:总之,由于身体各部分(b fen)骨骼上所体现出的性别特征在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骨骼的性别鉴定首先应以性别特征最为明显的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为颅骨(包括下颌骨),再次才是其他的骨骼。,第四页,共三十页。,(1)骨盆的性别(xngbi)特征,骨盆的性别特征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男女两性骨盆所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完全
3、相同所致.概括起来,男性骨盆的特征如下: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耻骨(chg)联合部较高,耻骨(chg)下角小.女性的骨盆浅而宽,骨面细腻,坐骨大切迹宽而浅,耻骨联合部较低,耻骨下角大,常有耳前沟.,第五页,共三十页。,男性(nnxng)骨盆,第六页,共三十页。,女性(nxng)骨盆,第七页,共三十页。,男女两性耻骨(chg)下角的差异,男性(nnxng),女性(nxng),小,大,第八页,共三十页。,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 1.骨盆整体男性:粗壮,肌嵴明显,较重.女性:较细致,肌嵴不发达,较轻.2.骨盆入口(r ku)(上口)男性:纵径大于横径,呈心脏形.女性:横径大于纵径,呈椭
4、圆形.3.骨盆出口(下口)男性:狭小,坐骨棘发达.女性:宽阔,坐骨棘不发达.,骨盆(gpn)入口的性别差异,1.男性(nnxng),2.女性,第九页,共三十页。,骨盆腔(pnqing)的形态,1.男性(nnxng),2.女性(nxng),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4.骨盆腔男性:高而窄,呈漏斗形.女性:浅而宽,呈圆柱形.5.耻骨结节男性:钝圆,靠近耻骨联合.女性:锐利,距耻骨联合较远.6.耻骨弓男性:呈V字形,夹角较小,约70-75度,相当于食指与中指所形成的角.女性:呈U字形,夹角较大,约90-110度,相当于拇指与食指所形成的角.,耻骨下角的形态,1.男性,2.女性,耻骨下角的角度,1.
5、男性,2.女性,第十页,共三十页。,髋骨(kun)的形态,1.男性(nnxng),1.女性(nxng),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7.坐骨耻骨支男性:外翻不明显.女性:外翻明显.8.耻骨联合男性:高女性:低 9.闭孔男性:大,较接近卵圆形,朝向外侧方,内角较钝,约100-110度.女性:较小,接近三角形,朝向前方,内角较锐,约70度.,第十一页,共三十页。,髋骨(kun)的形态,1.男性(nnxng),1.女性(nxng),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10.髋臼男性:较大,略向外侧方.女性:较小,略向前方.11.坐骨大切迹男性:窄而深女性:宽而浅 12.髂骨男性:高而陡直,髂翼较厚.女性:较
6、低,上部略向外张开,髂翼较薄而透明.,第十二页,共三十页。,髋骨(kun)的形态,1.男性(nnxng),1.女性(nxng),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13.耳状关节面男性:大而且较直.女性:较小而较倾斜.14.耳前沟男性:不常有,如有也窄而浅.女性:常见,发育良好,宽而深.,第十三页,共三十页。,男性(nnxng)骨盆,第十四页,共三十页。,女性(nxng)骨盆,第十五页,共三十页。,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15骶骨男性:长而窄,曲度明显而匀称.女性:短而宽,上部曲度较小,较平直,下部明显向前弯曲.16.骶骨岬男性:显著.女性:不甚显著.17.骶骨底部,第一骶椎(d zhu)上关节面
7、男性:大,约占骶骨底部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女性:小,约占骶骨底部的三分之一.,男性(nnxng),女性(nxng),骶骨底部,1.男性,2.女性,骶骨的性别差异,第十六页,共三十页。,骶骨(dg)的形态,男性(nnxng),女性(nxng),第十七页,共三十页。,在组成骨盆(gpn)的耻骨和坐骨上的某些细部特征其性别鉴定意义更为重要.这些特征包括:1.耻骨下支的下缘(内侧缘):男性:外凸.女性:凹入.2.耻骨联合面下端至耻骨下支内侧缘男性:为一平坦的骨面.女性:为一锐薄的骨嵴.,左男性(nnxng),右女性(nxng),耻骨下支的下缘(内侧缘):,耻骨联合面下端至耻骨下支内侧缘,1.男性,2
8、.女性,第十八页,共三十页。,在组成骨盆的耻骨和坐骨上的某些细部特征其性别鉴定意义更为重要.这些特征包括(续):3.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男性: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女性:呈上下宽度大致相等的方形.4.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腹侧面,即耻骨联合面腹侧缘附近与耻骨下支内侧缘附近:男性:有一骨嵴(通常(tngchng)与耻骨联合腹侧缘相平行).女性:为一细弱的弧线状结构,称为腹侧弧.,1.男性(nnxng),2.女性(nxng),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5.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近联合面的下半部分: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男性:无此结构.6.耻骨下支的起始部分(靠近联合部):男性:宽而粗壮.女
9、性:薄而细弱.,第十九页,共三十页。,(2)颅骨的性别(xngbi)特征,一般来说,男性的颅骨较大,厚重而粗壮,眉弓发达,眶上缘圆钝,前额较倾斜,颧骨(qun)高而粗壮,颧弓较粗,乳突和枕外隆突均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光滑而细致,眉弓不发达,眶上缘锐薄,前额较陡直,颧骨低而纤细,颧弓较细弱,乳突和枕外隆突均不发达.,第二十页,共三十页。,颅骨(lg)的性别差异,左.男性(nnxng),右.女性(nxng),额部后斜,左.男性,显著,发育较弱,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 1.颅骨整体男性:较大,较重.女性:较小,较轻.2.颅骨骨壁男性:较厚.女性:较薄.3.颅腔男性:较大,
10、约1450毫升(ho shn).女性:较小,约1300毫升.4.肌线和肌嵴男性:较显著.女性:较弱.,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5.额骨男性:较为后倾.女性:额鳞下部较陡直(du zh),上部向后上弯曲.6.额结节和顶结节男性:不显著.女性:显著.7.整个面部男性:较狭长.女性:较宽短.8.眉间突度男性: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女性:不显,较平直.,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9.眉弓男性:发育(fy)较显著.女性:发育较弱.10.鼻根点凹陷男性:深.女性:浅或无.11.眼眶男性:较低,呈方形.女性:较高,较圆.12.眶上缘男性:钝厚.女性:锐薄
11、.,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如下(续)13.梨状孔男性:较高而狭.女性(nxng):较低而宽.14.牙齿男性:较大.女性:较小.15.颧骨男性:较高,较粗壮.女性:较低,较纤细.16.颧弓男性:较粗而外突.女性:较细而平直.,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tzhng)如下(续)17.乳突上嵴男性:显著.女性:不显.18.乳突男性:较大.女性:较小.19.茎突男性:较粗壮.女性:较纤细.20.下颌窝男性:深而宽.女性:浅而小.,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颅骨的各项性别(xngbi)特征如下(续)21.枕外隆突男性:粗大.女性:不发达.22上项线.男性:粗大.女性:不
12、明显.23.枕骨大孔男性:较大.女性:较小.,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3).下颌骨的性别特征 1.下颌骨整体男性(nnxng):较大,较厚,较重.女性:较小,较薄,较轻.2.下颌体与下颌联合男性:较高.女性:较低.3.下颌支男性:较宽.女性:较窄.4.下颌角区男性:较粗糙,常外翻.女性:较细致而光滑,少外翻.,下颌骨的性别特征5.下颌角男性:较小,一般小于120度.女性:较大,一般大于125度6颏部男性:较方而粗糙(cco).女性:较圆而尖.7.髁突:男性:较大而粗壮.女性:较小而纤细.,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4)其他骨骼的性别(xngbi)特征,胸骨四肢骨锁骨(sug),肩胛骨,椎骨等
13、.,胸骨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各项测量(cling)值,男性均大于女性。特别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度比例,性别差异尤其明显,男性胸骨体长度一般大于胸骨柄长度的2倍,而在女性中这一比例则小于2倍。,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内容(nirng)总结,第二节 骨骼的性别和年龄的鉴定。c.某些地方的古墓地还发现了一些葬俗上的性别差异.。骨盆的性别特征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男女两性骨盆所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所致.概括起来,男性骨盆的特征如下: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耻骨联合部较高,耻骨下角小.。女性:较细致,肌嵴不发达,较轻.。男性:呈V字形(z xn),夹角较小,约70-75度,相当于食指与中指所形成的角.。女性:较小而较倾斜.。6.额结节和顶结节,第三十页,共三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