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系统(xiohu xtng),digestive system,第一页,共八十六页。,第八章 消化系统 一、概 况 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 功能(gngnng):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第二页,共八十六页。,二、消化管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除口腔与咽外,消化管(digestive tract)管壁从内向外一般分四层。1.粘膜 mucosa(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口腔、咽、食管、肛门除外)。(2)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jid-zzh),内含毛细 血管、毛细淋巴管,胃肠有腺体。(3)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第三页,共八十六页。,2.粘膜下层 submucosa 疏松结缔组
2、织,内含大量(dling)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丛,在食管、十二指肠分别有食管腺、十二指肠腺。3.肌 层 muscularis 内环、外纵层平滑肌(咽、食管上中段、肛门外括约肌除外)。4.外 膜 adventitia 纤维膜:结缔组织 浆膜:结缔组织+间皮,第四页,共八十六页。,二口腔 oral cavity 1.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1)上皮:复层扁平上皮。(2)固有(gyu)层:结缔组织,内有小唾液腺、毛细血管等。(3)粘膜肌层:无。,第五页,共八十六页。,.舌 tongue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粘膜 固有(gyu)层:结缔组织 舌肌:骨骼肌(1)舌的形态 分尖、体、根三部分。,第六页,共八十
3、六页。,(2)舌粘膜 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 舌乳头(rtu)lingual papilae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味蕾 taste bud 卵圆形小体,主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成人 2000-3000个。(3)舌肌 骨骼肌,包括舌纵肌、舌横肌、舌垂直肌。,第七页,共八十六页。,3.牙 teeth(1)牙的形态 牙冠、牙颈、牙根(2)牙的构造 牙本质:主体(zht),中央有牙髓腔。釉质:牙冠部,包在牙本质表面。牙骨质:牙根部,包在牙本质外。牙髓:疏松CT,位于牙髓腔。,第八页,共八十六页。,牙周膜:致密CT,位于牙根(y n)与牙槽骨之间。牙龈: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4、包绕牙颈。,1.釉质(yuzh)2.牙本质3.牙骨质4.牙髓5.牙根管6.牙根孔7.牙周膜8.牙槽骨9.牙龈,第九页,共八十六页。,三咽 pharynx 肌性管道,分鼻咽、口咽、喉咽。1.粘膜(1)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口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鼻咽、喉咽)(2)固有(gyu)层 CT,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和小消化腺。2.肌层 内纵、外斜2层骨骼肌。3.外膜 纤维膜。,第十页,共八十六页。,食管 esophagus 肌性管道,长约25cm,分颈部、胸部、腹部三段。断面有纵行皱襞(zhub)。1.粘膜 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腺体。粘膜肌层:纵形平滑肌。,第十一页,
5、共八十六页。,2.粘膜下层 结缔组织,内有食管(shgun)腺。3.肌层 上1/3段:骨骼肌 中1/3段:骨骼肌+平滑肌 下1/3段:平滑肌 4.外膜 纤维膜,第十二页,共八十六页。,胃 stomach 位于左季肋区、腹上区。成人容量约1500ml、新生儿约30ml。可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吸收少量的 水、无机盐和醇。1.形态与分部 两壁(前、后壁)两弯(大、小弯)两口(贲门、幽门(yumn))贲门部 四部 胃 底 胃 体 幽门部,第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胃壁的结构(1).粘膜 纵行皱襞、胃小区、胃小凹(底部与 固有(gyu)层中的胃腺相连通)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内
6、含丰富腺体(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第十四页,共八十六页。,胃底腺 fundic glands 主细胞(xbo)壁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干细胞,胃底腺结构(jigu)模式图,1.胃底腺2.胃小凹3.主细胞(xbo)4.壁细胞5.干细胞 6.内分泌细胞7.上皮,第十五页,共八十六页。,主细胞 chief cell LM:低柱状细胞;胞质嗜碱性;核位于基部;顶部有酶原颗粒。EM:核上方(shn fn)有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 位于基部胞质;胞质顶部有酶原颗粒。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又称胃酶细胞。,第十六页,共八十六页。,壁细胞 parietal cell LM:胞体大,锥体形或圆形;
7、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wiy)中央.EM: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绒毛;微管泡系统。功能: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又称泌酸细胞。,第十七页,共八十六页。,颈粘液细胞 mucous neck cell 较少,位于(wiy)胃底腺顶部,分泌粘液。内分泌细胞 主要为ECL细胞和D细胞。常染不易着色,银染成棕黑色。干细胞 stem cell 位于胃底腺颈部,有分化能力。,第十八页,共八十六页。,胃液 三种腺体的分泌物。成人1.5-2.5L/24h。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粘膜上皮中的柱状细胞分泌的大量碳酸(tn sun)氢根粘液以及上皮细胞侧面的紧密连接。,第十九页,共八十六页。,粘膜肌层 内环、外纵2层平滑肌。(
8、2)粘膜下层 疏松CT,内含(ni hn)大量血管、神经、淋巴管。(3)肌层 内斜、中环、外纵平滑肌。(4)外膜 浆膜。,第二十页,共八十六页。,六小肠 small intestine 长57米,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十二指肠:“C”形,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小肠 空 肠:空肠管壁(un b)比回肠厚、管径大、色泽红润 回 肠:,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六页。,1.粘膜 皱襞:粘膜+粘膜下层 小肠绒毛:上皮+固有层 微绒毛:胞质+胞膜(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2)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jid-zzh),内含小肠腺。(3)粘膜肌层 内环、外纵平滑肌。,第二十二页
9、,共八十六页。,小肠腺 small intestinal gland 吸收C 杯状C 内分泌C 干C 潘氏C LM:位于肠腺基底部,三五成群。顶端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kl)。EM:蛋白质分泌细胞。功能:分泌溶菌酶,有杀菌作用。,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在十二指肠(sh rzhchng)有十二指肠(sh rzhchng)腺。3.肌 层 内环、外纵平滑肌。4.外膜 浆膜。,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六页。,七大肠 large intestine 上接回肠,终止于肛门。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分盲肠、阑尾(lnwi)、结肠、直肠、肛管。1.盲肠、直肠、结肠
10、 三者组织学结构基本相同。管壁厚、腔大、内膜光滑,无绒毛。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六页。,(1)粘膜 无绒毛,无环行(hunxng)皱襞。单层柱状上皮:大量杯状C。固有层:大肠腺,无潘氏C。粘膜肌层:内环、外纵2层平滑肌。(2)粘膜下层 疏松CT。(3)肌层 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3条结肠带。(4)外膜 纤维膜+浆膜。,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阑尾 位于右髂窝区。腔小而不规则,无绒毛,大肠腺短而少,固有(gyu)层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肌层很薄,外覆浆膜。,第二十七页,共八十六页。,3.肛管 上段肛管有肛柱,肛柱下端(xi dun)为齿状线。粘膜下层组织中有密集的静脉丛。
11、内痔:齿状线以上。外痔:齿状线以下。混合痔:二者兼有。,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六页。,消化管壁的淋巴(ln b)组织 大量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组,具有 免疫功能。九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 种类较多,分泌激素协调胃肠道自身的 消化吸收功能,也参与调节其他器官的 生理活动。,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六页。,三、消化腺 digestive gland 组成:大消化腺(三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食管(shgun)腺、胃腺、肠腺、十二指肠腺)功能: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第三十页,共八十六页。,一唾液腺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均为复管泡状腺。1.腺泡 acinus(1)浆液性腺(xngxin)泡(2)粘
12、液性腺泡(3)混合性腺泡,唾液腺结构模式图 1.分泌管 2.闰管 3.粘液性腺泡 4.浆液性腺泡 5.混合(hnh)性腺泡 6.半月 7.肌上皮细胞,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导管 duct(1)闰管 intercalated duct 与腺泡相连,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扁平上皮。(2)分泌管 secretory duct 或纹状管 striated duct 由闰管延伸(ynshn)而成,单层高柱状上皮。(3)排泄管 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单柱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 复扁上皮,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六页。,腮 腺 1.浆液(jingy)性腺泡 2.闰管 3.肌上皮细胞,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六页。,颌下
13、腺 1.浆液性腺(xngxin)泡 2.粘液性腺(xngxin)泡 3.混合性腺泡 4.半月 5.闰管 6.分泌管,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六页。,舌下腺 1.粘液(zhn y)性腺泡 2.肌上皮细胞,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六页。,三大(sn d)唾液腺比较,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六页。,二胰 pancreas 第二大腺体,最大的混合性腺体。分内(fn ni)、外分泌部。1.外分泌部 腺泡+导管 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2.内分泌部 即胰岛,分泌激素,调节血糖的浓度。,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六页。,A 细胞:20%,位于周边,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shn o)血糖。B 细胞:70%,位于中央,分泌胰岛素,降低
14、血糖。D 细胞:5%,位于A、B细胞之间,分泌生长 抑素,调节A、B 细胞的分泌。PP细胞:很少,位于周边,分泌胰多肽,抑制 胃肠运动、胰液分泌以及胆囊的收缩。,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六页。,肝 liver 最大的消化腺,位于右季肋区及腹上区,分左、右2叶。“机体的化工厂”。被膜 肝实质 肝间质 肝小叶 hepatic lobule 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gngnng)单位。,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六页。,1.中央静脉 central vein小静脉,纵贯全长,构成(guchng)肝小叶的中轴,管壁不完整。,肝猪肝(zh n)HE 染色 40 1.肝小叶 2.门管区,第四十页,共八十六页。,2.肝板
15、hepatic plate 是构成(guchng)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并且互相吻合,形成迷路样结构。,肝小叶(xioy)结构模式图,中央(zhngyng)静脉,肝板,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六页。,在肝小叶的横切面上,可见肝细胞单行(dn xn)排列呈索状,故又称肝索。,肝小叶 人肝 HE染色(rns)400 1.中央静脉 2.肝索 3.肝细胞 4.肝血窦 5.肝巨噬细胞 6.内皮细胞,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六页。,肝细胞 hepatocyte 胞体大,呈多面体形,有三种功能面:血窦面、胆小管面、肝细胞连接面;核圆,位于(wiy)细胞中央,着色浅;胞质嗜酸性,含丰富的细胞器和内含
16、物。,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模式图 1.肝血窦 2.肝细胞 3.胆小管 4.窦周隙,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六页。,线粒体:供能。粗面内质网:合成多种血浆蛋白。滑面内质网:胆汁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激素代谢及解毒等。高尔基复合体:加工、修饰(xish)蛋白质,参与胆汁的分泌等。,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六页。,.肝血窦 hepatic sinusoid 位于肝板之间的腔大而不规则的毛细血管(mo x xu un)。其内有肝巨噬细胞(Kupffer cell)。,肝索示意图,肝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肝索,肝血窦,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六页。,4.窦周隙 perisinusoidal space 或 狄氏间隙 Disse space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内充满血浆(xujing),还有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模式图,1.肝血窦 2.肝细胞 3.胆小管4.窦周隙,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六页。,.胆小管 bile canaliculi由相邻肝细胞胆小管面的质膜局部凹陷(oxin)与其两侧的紧密连接所构成。,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模式图,1.肝血窦 2.肝细胞 3.胆小管4.窦周隙,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