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非虚构”写作。事实上,梳理历史,就会发现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其实是一个舶来的概念。20 世纪 60 年代,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报道相结合,在美国风靡一时。80 年代初,中国的读书杂志介绍了美国的非虚构文学,并第一次将 nonfiction-novel 翻译为“非虚构小说”。之后有学者引进了“非虚构文学”概念,尝试用这一概念将中国已有的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和口述实录体涵盖进去1。新世纪以来,在人民文学的大力提倡下,“非虚构”成为近年来当代文学最具话题性的跨越多种学科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的诞生和盛行具有世界性,宜
2、放在全球视域内考察。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华文文学,因其特殊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环境,在其创作中一直具有非虚构倾向,但是在这一思潮被命名之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梳理。“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概念,实际包含了时、空两方面的含义:时间(新世纪)是指新世纪以来也有二十年了;空间(海外)则涵盖了除中国(包括台港澳)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可谓无远弗届。除了时、空意味,这一概念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华文文学用中文/汉语/华文书写的文学。”2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具有自发性,海外华文写作最初的发生契机就是一种面对新世界的经验写作。从晚清开始,一批外交官、留学生、商人等由于出访、留学、贸易等原因到域外游历,他们看到一个全
3、新的经验世界,也尝试用非虚构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经历,比如早期林鍼的西海纪游草,胡适记录留学生活的胡适留学日记等。这种非虚构写作的传统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出现了一批以真实人生为素材为基础的小说创作。近几年,受到国内非虚构潮流的“回流”影响,海外华文的非虚构写作日益从自发写作转为自觉写作,形成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有研究者在 2019 年对海外文学动态作梳理研究,就指出当前海外文学创作的一个趋向就是非虚构文学3。海外华文文学领域对非虚构的研究主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张 娟内容提要 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最初的发生契机是一种面对新世界的经验写作,新
4、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非虚构写作的回潮。置于全球视域内对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一脉加以考察,可更清晰把握其缘起背景、基本态势、叙事逻辑和现实困境。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总体上表现出文献史料、新闻特稿、家族个人史口述和文史杂谈四种向度,但也呈现出“求真”与“求美”之间的困境与矛盾。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善讲故事,灵活运用叙事视角,并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文献等方式建立叙事的可信度,形成形态各异的非虚构叙事手法。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热潮表现出一种内在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回流和呼应,两者密切互动、彼此融合。在西方非虚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域外书写等多种脉络下省察,非虚构正在形成多向度的跨域“凝视”,给我
5、们提供了审视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视角。关键词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跨域“凝视”157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从历史角度梳理海外华文写作的“纪实性”。在“非虚构”被命名和普遍关注前,海外华文文学就不乏纪实性特色:“这一类型的写作偏重抒写个人移居生活的甘苦,异国见闻中能让国内读者倍感新奇的情事景致,以及渐行渐远中生出的漂流感和乡愁。其明显的非文学倾向表现为大量的日常随笔和旅游札记取代了重立意、讲究文字美的文学散文。”4并且由于“西方出版界对 nonfiction写作有着程式化的监督程序大部分华人西文纪实性文字基本体现了写作的真与挚
6、特点”5。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中国故事”的倾向,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6。另一个倾向是近年来出现的对非虚构作品的个案研究。随着近年来海外华文非虚构作品的增多,对于陈河、张翎、李彦、戴小华等海外华文作家的非虚构作品,已有不少从非虚构角度切入的微观研究。总体而言,国内的非虚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相关研究理论探析与文本解读齐头并进。但对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倾向的研究还有较多尚需填补的空白。本文尝试对当下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不同向度进行梳理,从写作题材到叙事策略等不同角度分析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态势与面对的挑战,在历史脉络中探讨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省察其
7、缘起与发展困境。一“求真”与“求美”: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状况与困境在西方的文艺理论中,“非虚构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非虚构涵盖了史传文学、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多种体裁,狭义上则特指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和新新闻报道(new journalism)。在各种调研机构的数据中,从 80 年代开始,非虚构读者大幅度增加,而传统的虚构作品的读者却大幅锐减。非虚构戏剧、广播、纪录片等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的走进郊外、特雷西基德尔(Tracy Kidder)的新机器的灵魂等长篇非虚构大受欢迎,屡屡登上各大畅
8、销书排行榜。非虚构写作席卷了文学、新闻等多个领域。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也和美国非虚构写作一样,在文学和新闻两个领域齐头并进。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表现形态各异,总体上表现出四种向度:一是以非虚构调研和文献整理为基础的小说创作;二是基于新闻调查的非虚构写作;三是书写非虚构式的家族个人历史,在跨域背景下寻求家族之根,民族之根;四是文史类非虚构杂文与随笔。这几种向度的写作都在新世纪以来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求真”与“求美”的矛盾,作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性要求,对非虚构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首先考察近年来海外华文作家以非虚构的文学材料作为
9、基础进行的小说创作。这部分作家往往在写作前期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工作,体现了严肃谨慎的创作态度。但是他们也往往面对着作品过于平直、文学性差、被指抄袭等写作困境。例如加华作家陈河 2020 年发表的天空之镜本身就是基于非虚构的事实展开的小说,但是大量材料直接使用,会使得小说不够精彩,略显艰涩。天空之镜通过对切格瓦拉游击队的一张照片的调查,梳理了 18491874 年秘鲁华工苦力的苦难历史;作品还借助胡安之书 玻利维亚日记,写出了秘鲁共产党人奇诺的跌宕起伏的革命史;通过叙事者的视角,潜隐地展现了中国公司在拉美的建设史。“考察整个文本非虚构因素,除胡安之书、秘鲁华人移民历史、玻利维亚日记片段
10、,至少还包括电影切格瓦拉传、具体建筑及历史事件的说明、老杨的生平经历、冰山少女的故事等等。”7但是有意味的是作者最终没有用非虚构作品的说法,而将其归为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非虚构事实的准确性和小说表达的文学性之间的矛盾。事实上,陈河对非虚构的兴趣早在他早年的战争小说沙捞越战事和米罗山营地就已初露端倪。这两部作品都取材于二战时期马来亚族裔的抗战历史事件。陈河对英国、国民党、日军司令部等多方军队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尝试在史实基础上还原战争真相。但这两部小说在对马来亚抗战史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虚构性上也存在被质疑之声。陈河写甲骨时光则是以安阳殷墟的甲骨发1582023 年第 1 期掘的真实事件为蓝本,系
11、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博士论文和考古资料写就,本身事实材料是非虚构的,但为了小说的文学性,作者采用了“穿越”的奇幻表达,以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从这些不同的非虚构材料的处理方式,都可以看出陈河在非虚构“求真”与“求美”取舍之间的来回拉扯与博弈。更为典型的案例是张翎的金山。这部小说以清末民初华人在北美的血泪移民史为基础,描写了 19 世纪以来华人劳工在北美“淘金”和西部开发、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漫长历程。在作品中作者大量征引报刊文章、新闻报道、文献资料等,勾勒出加拿大西部开发、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落基山西部城市崛起、排华法案、中加建交等历史事件,也给华工的血泪史建构起一个真实的历史空间。金山被认为
12、是“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与意蕴,是同类题材创作中的集大成之作,堪称北美华人移民题材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块里程碑”8。但是在发表之后,金山也由于非虚构的史料问题饱受质疑,以致作者后来发表声明:“金山书写的是一段长达 130 多年的华工历史,涉及大量公共史料,我的创作准备包括多个渠道的历史及学术资料、多次实地考察和采访等。专家和权威机构自可鉴定。”9有研究者就注意到这种写作特征,“即史料在小说中的存在”10,这些材料对于作品是有意义的,“小说并非是完全的凭空臆想,而是基于史料的有限度的虚构与想象,从而令读者在真实性的历史体验中,体味到一种获取历史真相的阅读快感”11。如何平衡好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写
13、作者而言,是极富挑战性的。陈河、张翎这一类小说严格来讲并不算是真正的非虚构写作,而是用非虚构的态度进行前期材料的调研和整理,通过史料、文献、田野调查等方式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在非虚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造。这一类作品在创作中其实常常陷入困境,由于无法做到百分百还原事实真相,容易受到史料派的指责。但如果过于偏重于史料,又容易削弱文学性,偏离文学写作的审美追求。如何处理“求真”与“求美”之间的矛盾,也成为这一类写作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与难题。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类型是新闻调查类型的非虚构写作。这类非虚构接近于新闻特稿,更加强调真实性与知识性。加华作家李彦的不远万里校园里那株美洲蕾 兰台遗卷等都是基于
14、新闻调查的非虚构写作。不远万里以白求恩与毛泽东的珍贵合影照片为线索。这张照片的拥有者是一位叫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的老人,作者多次去其家中采访比尔史密斯,挖掘出了一段被隐瞒了大半世纪之久,与中国革命历史息息相关的历史故事。同时,作者还追踪了在晋察冀边区艰苦的岁月里,白求恩与八路军驻地附近的一位基督教女传教士凯瑟琳的交往故事,描述了凯瑟琳在白求恩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无视英国教会的警告,多次冒险秘密为八路军采购运输医疗物资的感人事迹。在加拿大华文文学中,重写白求恩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薛忆沩等作家都用虚构的方式书写过历史与现实中的白求恩。李彦的独特之处是试图用史料和文献重
15、现历史,意图更真切地还原历史。李彦的校园里那株美洲蕾也是基于调查考证。由校园里一株美洲蕾,作者发现创建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的学者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 Bisson)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他 20 世纪 30 年代去延安访问,采访了毛泽东等多位红军领袖。李彦收集了他发表在纽约今日中国上的不少文章,翻译结集为1937,延安对话,2021 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发热烈反响。1937 年卢沟桥事件前,毕森及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岁月。他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还拍摄了大量照片,留下了延安根据地和革命
16、领袖的很多珍贵影像。可以说,李彦的翻译和她的非虚构写作为世界视野下的中国革命留下了珍贵史料。这一类非虚构写作更偏向于新闻特稿的写作风格,因其事件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备受读者欢迎,但相对偏向于新闻特稿的简洁明快的风格,较少文学笔法,可读性稍弱。海外华文非虚构的另外一个重要类型是家族史、口述史、自传类非虚构写作。日本女作家元山里子(李小蝉)的家族自传类非虚构作品三代东瀛物语,讲述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书的前半部分叙写作者大家庭的“家史”,从家族第一代民族银行家施享伍,到作者父亲李文清,再到作者的159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留日之路,跌宕起伏。现存于厦门大学的陈景润纪念碑上刻有陈景润写给李文清的亲笔信,体现了深切的师生情谊。后半部分是作者小家庭的“家史”,作者对家族故事娓娓道来,见证着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风云变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的忽如归通过查阅档案、搜集文献、实地访问、披露信件,描述了一个中国台湾家庭颠沛流离的家国命运。戴小华家族原籍河北沧州,后迁居到中国台湾。戴小华的弟弟戴华光在绿岛事件中显示出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出狱之后选择回到家乡,正可谓:“捐躯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