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 论 探 讨50档案管理3/2023总第262期一般认为,“元宇宙”代表以数字化为主导的虚实结合的空间,也代表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形态。从“元宇宙”新的支撑技术来看,一般包含有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与运算技术等;从“元宇宙”涉及要素来看,可以归纳为虚拟世界、WEB3.0、数字孪生、数字人、虚拟现实等;从“元宇宙”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传媒、教育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经济学、戏曲影视文艺、社会学等。“元宇宙”以“虚拟原生”“虚实共生”“内容生态”为重要动力属性,或者称之为数字原生、数
2、模共生、内容催生属性,将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2从这个认识层面来看,“元宇宙”建构的新空间活动记录的管理,并没有超越包括来源原则在内的档案学基础理论框架,但需要在原生数字空间形态上进一步深化。基于此,探讨“元宇宙”情境下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问题,对推进档案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进步存在版本的迭代升级过程,其中既包含理论的完善和对原有技术的优化,也包含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深化。这一过程总是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及技术变革带来的新体验,从Web2.0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无不如此。按照上述原生、共生和催生的属性认识,“元宇宙”应具有数模共生空间中各类社
3、会活动表现出的数据化、网络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等基本模态。这种基本模态下的档案应表现为数模共生迭代升级发展中各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各类原始记录。1“元宇宙”技术演进逻辑1.1 空间认知逻辑。“元宇宙”理念的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在技术进化的过程中,如果从“世界”和“空间”的视角来进行探究与剖析,更利于认识“元宇宙”的时代性、情境性及其本质属性。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三个世界理论”和法国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的“第三空间”理论,均较早认识到了世界与空间多样化和相互作用与演化的存在,尤其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世界或第三个空间的重视,为“元宇宙”技术演进逻辑提供了
4、认知思路。3,4首先,从词源上看,“赛博空间”“虚拟世界”“元宇宙”都来自于对“虚拟空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实践,也来自于“科学幻想”,并随着“虚拟空间”这一概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其次,“赛博空间”和“虚拟世界”各自对应着一种“空间”,前者是由通信网络构建的网络空间;后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受众为主体所构筑的演变形态;而“元宇宙”则是一个现实和虚拟叠加性更强的空间。再次,从虚拟、虚构与现实等概念来看,虚拟世界、游戏、文学作品等具有一定的虚构性。“赛博空间”和“虚拟现实”,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功能性模拟和视觉仿真。“元宇宙”则重在现实世界的数字重构。51.2 网络演进逻辑。“元宇宙”技术可以视为
5、Web2.0的升级版,数字技术是“元宇宙”主要支撑技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应用,推动其持续迭代升级,各类社会活动如交往、交互、政策、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等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活动的倍增效应不断增强。“元宇宙”情境下档案学创新发展的思考*张 帆,刘 永摘 要:Web2.0时代演进至“元宇宙”情境,技术加速进步使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在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方面发生系列变化。分析Web2.0时代向“元宇宙”推进情境下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特点,有助于明确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提高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预见性。本文结合“元宇宙”的内涵及特点,
6、阐释“元宇宙”情境下思维革新、边界拓展和范式突破等档案学发展的脉络,分析功能增强、方法改进和空间拓展的创新发展方向,提出档案学核心理论基础上进行成果转化和再创新的前瞻性发展思路。关键词:档案学;Web2.0;元宇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来源原则;数字转型;创新发展Abstract:The era of Web 2.0 has evolved into the Metaverse situation.The accelerat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made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e basic theory of archival
7、 science in China in terms of research environment,research objects,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paradigms.Analyzing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 in China advancing towards the Metaverse in the Web2.0 era will help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the basi
8、c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improve the predictability.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verse,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Metaverse,such as thinking innovation,boundary expansion and paradigm breakthrough,points out the in
9、nova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nction enhancement,method improvement and space expansion,and proposes a forward-looking development idea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re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re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Keywords:Archival science;Web2.0;Metaverse;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Artificial intelligence;Source principle;Digital transformation;Innovative developmentDOI:10.15950/ki.1005-9458.2023.03.007档案管理投稿信箱: 理 论 探 讨5档案管理3/2023总第262期1.3 协同创新逻辑。首先,“元宇宙”带来了技术创新方向的协同调整。整体概念和应用场景的提出,促进方向明确的技术综合集成、新技术协同研发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协同构建。其次,带动了参与主体的集聚与协作。技术通过协同创新不断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了多元化主体协同参与和泛在化网络共建共享,从而推进
11、“元宇宙”快速发展。2 基于技术演进逻辑的档案学发展脉络2.1 网络演进逻辑下的档案学思维革新与观念转变。在Web2.0的背景下,互联网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概念和技术不断推出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加速应用,也促进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在不断迭代升级的网络场域下,档案工作的主客体都随之发生变化,加速了对档案数字化和智慧化构建过程。在管理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技术方面,从事档案工作的成员会逐渐扩大,直至涵盖所有社会成员;档案管理的对象也会从单一资源向多种类资源转化,以文件为主的管理向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社会记录拓展;档案工作的技术方法也变得更丰富、更多样和更智能。在信息服务与利
12、用方面,档案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法逐步向多样化、人性化、便捷化转变,也促使档案工作观念转变,如重建档案记忆观、档案资源观和档案权利观等,不断推进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开放和分享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征。就Web2.0提供的环境来看,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自己的消息,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话语权,从而扩大了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数量。信息的增长和信息生产者的泛化,活动原始记录的来源、形式和内容也变得愈来愈复杂,治理的难度也变得愈来愈艰巨。不过,借助技术的驱动力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活动记录得以科学有效的收集和存取,使其真实、生动反映现实
13、和虚拟环境下的社会活动面貌。此情境也凸显了资源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NARA)针对网络信息处理问题,在2009年,就社会媒介与档案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度调研,提出在Web2.0背景下,通过社会媒介实现档案信息有效利用的方案,于200年0月20日颁布了web2.0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文件管理指南并于203年0月25日代之以联邦政府社交媒体档案管理指南。62.2 协同创新逻辑下档案学边界拓展与研究深化。进入2世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档案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档案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总体上看,从传统载体文
14、件到电子文件管理的不断深入,再到电子文件单套改革的具体实施均具有明显的技术推动特征。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升级的背景下,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主要领域,催生了档案后保存时代的到来。7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将面对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社会需要和更加多变、更加复杂的研究课题。面对“元宇宙”情境带来的新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档案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更加开放和更加丰富的特点。相应地,学科跨界融合与优势互补的需求会不断增强,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
15、档案信息化经历了单机、互联、移动、云端、智能等发展历程,技术发展和不断应用的各个情境下,档案学领域产生了系列概念、范畴、假设以及相应的方法与举措。然而,信息技术发展的摩尔定律效应对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以及档案工作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激发了传统的档案学研究模式的变革和新模式的生成。8冯惠玲教授等较早就指出:在多元化的快速变革时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影响巨大,它导致档案属性的异化和管理对象、方式、环境的变革,新社交媒体具有互动、参与、协作、融合特征,其中的个人与组织、机构的界限日趋模糊,许多学科新的理念、知识、技术以前所未有速度应用于档案学研究。9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学多维度交织和多学科交叉
16、的特性和需求愈来愈明显,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与之相适应。可喜的是,档案的本体论、信息论、文化论、知识论、参与论、资产论等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被提了出来,对档案的本质、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档案的理论领域与范围。0同时,借鉴欧美国家的档案理论与实践,我国档案学界从文化遗产保护与记忆构建的角度,对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档与利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也涉及文件与社会记忆、身份认同等问题以及社会公平、弱者权利保护等问题。近年来,档案学者还引入了一种新的文件记忆观念,分析了文件在社会记忆建设以及提升身份认同等领域的社会作用,旨在推进国家记忆、城市记忆、乡村记忆等各种记忆项目的开展等。这些研究成果显现了本学科的协同创新逻辑,也表现出了档案学边界的不断拓展与研究的不断深化。2.3 空间认知逻辑下档案学范式突破和领域延展。档案学被认为是属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贯穿了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档案的原始性、档案内容与社会活动的高度关联性和涉及领域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与“元宇宙”情境的共生性、互动性和融合性。档案能够为“元宇宙”构建提供丰富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