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46MB ,
资源ID:2541179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411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分析及设计应用_卢灵.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分析及设计应用_卢灵.pdf

1、2023 05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分析及设计应用卢灵摘要:江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与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与形态格局。以江南传统建筑思想内涵为切入点,由宏观的聚落分布形态,到中观的建筑群落的界面及尺度,再到微观的单体建筑中的构件要素及其文化意蕴,层层递进进行分析,逐步阐述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并尝试从中提炼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的内容。关键词:江南传统民居;形态结构;建筑设计一、影响江南传统民居形态格局的因素(一)自然环境“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发达,整体地形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南部多山地丘陵,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灵

2、山秀水的自然环境催生了江南地区民居顺应自然态势的灵动自由的形态格局。其聚落多依水而生,建筑多依水而建。此外,潮湿多雨的气候使得防漏防潮成为民居营建中要重点处理的问题。(二)历史经济自古以来,江南地区一般不作为历代都城的所在地,这使其得以远离战争风波与政治影响。经济方面,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因历代战乱大量南迁带来的劳动人口,江南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始,逐步走向繁荣。相对优渥的生活条件促使社会中产生了追求安逸稳定之风,江南地区的人民在聚落规划和民居营造的过程中,多顺应当地的自然特征,尝试与自然构建一种和谐的关系。(三)哲学意趣儒家文化尚人工,人工必多直,因而受此影响的北方地区由城市布局到传统民居多以

3、直线为体系。区别于北方四合院严整的轴线对称,江南传统民居的轴线多是顺应自然地势变化,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自由增减弯曲,追求内在知觉的平衡。这源自江南地区所崇尚的道家思想“道性至柔,柔则必曲”,修建民居多取法于自然。二、江南传统民居群体与单体的形态结构(一)群体形态结构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 城市意象(TheImage of the City)中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研究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江南地区水系丰富,因此,宏观层面上的聚落分布多沿着水系展开,其肌理具有线性的特征。在群体形态结构中,“间”是江南传统建筑空间的基本单元,逐级递增形成江南“建筑聚落”的

4、空间主体结构,最终形成“间合院院落组地块街坊聚落”的结构。(二)单体形态结构在单体形态结构中,合院是江南传统建筑单体的基本单元。合院,是以间、厢、院(天井)所组成的空间整体。间与厢的尊卑、门与堂的主次、院与屋的虚实是宗法制度位序观的体现,也是江南建筑单体空间层级序列的表征。作为江南传统民居空间层级的基础,合院也将变形衍生出不同的空间形制以适应功能的需求。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把江南传统民居常见的空间形制分为四类(表1)。1.普通住宅空间层级体系江南传统民居一般多采用此种形制。其通常不大于3进,规模较小。从大门至内院,空间呈现出由开放到私密的逐级变化。2.前店后宅空间层级体系此形制为第一种的衍生版,

5、其通常为12进。前部空间作为店铺,用作商业空间;后部空间作为住宅,用作生活空间。两部分通常严格分隔。3.下店上宅空间层级体系此形制相较于第二种,将空间功能与形制在纵向进行了分割。其通常为1进。4.大宅院空间层级体系该类形制在四种类别中的空间层级最为丰富。但其仍以合院为基本单元,将院落、墙体、厅堂沿轴线分25【城市建筑研究】布,虚实相间,空间节奏明晰。三、江南传统民居空间界面与构建要素(一)空间界面江南传统民居中,街巷两侧建筑的大门形式、临街店面、墙体形制、立面层高以及檐口天际线等因素都是空间界面的直观反映,同时也是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深刻表达。作为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街巷除了具有方便交

6、通的作用外,更是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交流与活动的重要纽带。其曲折丰富的界面处理不仅增强了空间的弹性与虚实变化的立面效果,同时拓展了人们行为活动的可能性。归纳而言,江南传统民居街巷主要有两种处理虚实变化的方式。一是通过形体的凹凸进退形成虚实关系:沿街而立的建筑单体,前凸建筑体块为实;退街而设的节点空间,后凹的建筑体块为虚。二是通过材料变化形成虚实:连续的实体墙面为实,临街门面、门洞、窗格等为虚。通过虚实对比,使界面节奏呈现变化,形成“强弱强”的空间节奏,打破了线性系统原本的单调性,在缩短心理距离的同时延续了空间特性,并形成功能的整合。(二)构建要素天井,是江南传统民居单体建筑中的典型构建要素。在以“

7、间”为基本单位的江南传统民居中,天井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与空间内涵。功能层面上,由于江南传统民居空间较为紧凑,四周墙面较少开窗,因此室内采光主要依靠天井。此外,炎热的天气与较大的太阳高度角使得天井尺度相较于北方院落更为窄小,具有良好的拔风效应,利于调节室内通风。空间层面上,相较于北方合院建筑中通过内向的围合形成的院落,江南传统民居中的天井空间相对窄小。对比北方院落作为一个大范围虚空间的独立性,天井则更有正房、厢房在构架搭接中耦合产生的整体感,在空间整合中起到关键作用。作为既联系内部,又整体对外的特殊空间,在增强民居整体的空间凝聚力外,天井也体现了人们向内家族团聚、向外心系自然的精神诉求。四、

8、江南传统民居的形态格局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一)与自然交融的空间关系由宏观的聚落形态到微观的具体建筑,江南传统民居都与自然产生着空间上的交融。聚落包围于自然环境中,同时对周围山水草木进行介入与渗透,形成双向作用。民居建筑内则常常营造出人工的山水园林即使用地紧张,也会或于室内角落处摆放若干自然盆景,或于厅堂内悬挂二三描摹山水之佳作,营造山水意趣。与自然相交融的江南传统民居不仅使得建筑达到了本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更使得居住于江南传统民居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更为亲近。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者也应巧妙柔化建筑边界,采用多种形式的空间进行自然过渡,并顺应自然进行建筑空间布置,使得建筑与自然场地融

9、合。以笔者本科时期暑期建筑认知实习中调研的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为例,作为群体建筑,其错落的体块沿基地周边布置,在中心空出一定的场地,形成了大的入口广场和院落空间。而打散的小盒子内部又置入了11个大大小小的庭院,游览流线更为有趣丰富,颇具江南园林中“步移景异”的韵味。而这种布局又与传统岭南建筑设计中“建筑绕庭”的布局相似,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内部的景观庭院空间,将活动空间与景观空间合二为一。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中另外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形态则为“廊”江南传统建筑中多有廊、亭、弄、表1 不同类型江南传统民居单体形态结构的平面组合关系262023 05院的元素(图1)。廊作为建筑的灰空间,在形成室内外空间的

10、良好过渡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休憩交流的空间。此外,建筑外部设置的公共活动场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的公共性,更好地融入了周边社区的人文环境。(二)与环境融合的体量处理在具体的体量处理上,江南传统民居聚落以小尺度的体量,与周边环境发生错落交互的关系,这同样体现了江南传统民居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然而随着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与集约空间的经济需求,现当代建筑多采用单一的、较大的体量。这种做法虽然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往往会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降低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江南传统民居在建筑形体上与自然场地关系的融合处理,为现代建筑介入自然场地提出了值得借鉴的一些策略方法。同样以费孝通江村

11、纪念馆为例,其建筑基址位于太湖边的江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江村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的肌理,小清河蜿蜒穿行,构成村落的基本生活空间。区别于传统的纪念性建筑通常会采用的以单一大体量营造庄严大气氛围的做法,为了呼应村落布局,设计师采用了打散的体量处理方式,以场地中央标志性的香樟树为设计出发点,将主要建筑体设置于东西两翼,腾出中间空地作为内院并打通景观视线连廊。西侧附馆不同角度的形体扭转在与“弓”形村落布局进行呼应的同时,分散的建筑体量也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空间张力与游客的空间体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五、总结与展望民居,作为中国建筑史上历史悠久且最为普遍的建筑类型之一,反映了当地劳动

12、人民因地制宜的建筑智慧,对于现代建筑空间的处理极具启发性。其中,江南传统民居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历史经济因素,在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典型的建筑样式与传统的形态格局。其形态格局的生成过程与潜在逻辑,充分体现了建筑、场地、环境的有机结合。对江南传统建筑的分析,既是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同样可以汲取传统建筑的工艺智慧,借鉴江南传统民居与自然相融合的处理方式。在进行整体场地设计时,可以将建筑与环境融合布置,使得整体体量与自然相交融;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时,则可以尝试对当地传统建筑构建进行现代化转译,融入建筑整体的空间构成中,达到“虽

13、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参考文献:1陈鑫.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D.南京:东南大学,2016.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胡志超.基于江南民居形态格局的现代建筑场地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4冯奇.中国民居庭院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5顾晶.解析新江南风格D.无锡:江南大学,2009.6郝秀春.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7刘惠锋.江南私家园林空间量化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8周越,梁斌.江南民居建筑美学特征研究:从甪直古镇民居群落看江南民居生态理念J.美术向导,2010(3):82-83.9周红,李晨霞.南方合院式建筑的院落空间营建思想与尺度对比研究:以江南民居与安顺屯堡为例J.中国名城,2019(3):75-80.作者简介:卢灵,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建筑学。图1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中“廊”的应用27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