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2023/3的语言和精气神,再用陶瓷准确表达出来。作品完成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播报。彭:潘老师,欣逢盛世,陶瓷壁画这块蛋糕按理应该非常大,但当下景德镇在这一块做得似乎不太理想,十分可惜。访谈最后,还请您谈一谈今后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潘:2020 年 9 月,由我和王璜等六十一位原景德镇写生群陶艺家联合上千名陶工发起,经景德镇市文旅新局批准的景德镇中南陶瓷工匠学会成立,我有幸担任会长。非常希望学会和产教基地能实现资源互补,既服务社会,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陶工的技术优势,并不断拓展吸纳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加入,积极投身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中,为新瓷都
2、谱写新篇章。彭:在您身上我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只要心怀热爱,孜孜以求,终归会赢得艺术之神的青睐。祝潘老师在陶瓷艺术上取得更多成就!(访谈人单位:南昌铁路局)“陶人 事业,首重精勤”访谈人:陈蔚文付建文,1986 年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非遗传承人。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江西省青联委员。现就职于景德镇市文联景德镇书画院。黄山学院客座教授、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客座教授。陈蔚文,江西省文联创作评谭杂志编辑。陈蔚文(以下简称陈):建文你好,我知道你是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外祖父王锡良先生是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你作为王锡良陶瓷世家的第三代传人,是从
3、什么时候开始学瓷画的?付建文(以下简称付):我从小就出生在陶瓷世家,我的外公、母亲、舅舅、小姨都从事这个行业。我自小成长的环境是在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对陶瓷创作耳濡目染。在我心里,陶瓷研究所是一个殿堂级的圣地,汇聚了一批当时顶尖的陶瓷艺术人才。对我而言,它是一个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福地。在这样的熏陶下,我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陶瓷绘画这条道路。陈:1954 年在景德镇成立的陶研所的确集合了当时一批顶尖人才,如周湘浦、周国桢、戴荣华,还有你外公王锡良先生等,他们在中国粉彩艺术的造型、题材、工艺等多方面都有探索,将粉彩艺术带向更高境界。作为中国传统名瓷,粉彩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力也成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4、。你一直以粉彩创作为主,作品非常古典婉约,用色清新,犹如水墨画。你当时从艺时是因为兴趣,还是家里希望你接续这份创作?付:我想主要是因为兴趣,所以也选择了陶瓷绘画作为专业。我 2004 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自然地走上了这个行业的道路。我主要是以绘粉彩人物为主,这和家族画的题材是一脉相承的。我想只有对一样事情真正充满兴趣,你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它,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陈:你外公曾对你的作品点评道:“赋色之巧极水墨之高雅,隽逸和虚灵,观之活色生香,却不落艳俗,造诣高深,用功甚勤。”看得出,老人对你的创作充满肯定与鼓励。你感觉外公的传艺方式是如何的?付:外公在教育子女这一方面是比较
5、开明的。包括他传习技艺给我母亲这一辈人的时候,多采取鼓励的方式。他会让你随自己意愿先画,当你35CHUANGZUOPINGTAN专题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遇到困难可以向他请教,他再来指引。我学徒时,开始的画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我给外公看。外公手把手地修改和指导,令我受益很多。外公对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追求,他的风格简约。他始终强调一点:不一定画得很满才美,只要造型比例合适,用简单的线条就足够传达作品寓意。陈:我从资料中看到锡良先生是位对艺术虔敬谦逊、十分好学的人。有次他见林风眠在两块瓷板上画武松杀嫂,一块乃武松举刀,另一块乃潘金莲下跪,林风眠用寥寥几笔将潘金莲衣裙勾出,形象跃然
6、而出。锡良先生说:“那简笔的魅力使我终生难忘。”此后他的绘画风格也由繁到简,追求变化。这样一种好学精神可透露出你外公为人从艺的开明,这种开明对后辈传承技艺是非常有利的,也给了你较大空间去做自己的选择吧?付:是的,这种开明最大化地激发了我的潜能,让我自由自在地在艺术中去探索。外公十二岁学艺,他当时觉得自己画得不如意,不如师兄们画得好,就有点沮丧。他跟师傅王大凡讲:“我没有师兄画得好。”但大凡先生回答他:“你现在确实没有他们熟练,但是我觉得你画得比较活。”他这一句话对一个学徒或者说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外公由此也有了信心。现在外公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鼓励我们后辈的。不管是家族的人,还是外
7、面向他讨教的人,他都是用鼓励的方式。陈:外公曾予你“陶人事业,首重精勤”的教诲,除外公外,还有令你在技艺上敬仰的陶瓷界前辈吗?付:如果是从陶瓷工艺方面来说,我觉得张松茂老师绝对是“天花板”。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紫归牡怀图粉彩瓷板书曾被当作江西省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小时候我经常会去他的工作室,看他进行一些创作。在一个陶瓷白胎上面,他会想尽办法进行装饰,结合器形来立体构图,在瓶颈等细处也极具匠心。陈:儿时在这些大师身旁的耳濡目染的确影响了你的创作。你的绘制非常细腻,人物各怀神俊,风格淡雅,而且你在画面题材上也颇为用心,时常引自经典诗词或中华传统传说故事等,比如有一只“羲之爱鹅”笔筒
8、就出自“王羲之桃园侍女”典故。作品桃花源记则是引自陶渊明的名篇,画加瓷板上方的全文书名,整件作品诗书画印齐全,富有文人画韵味。付:陶瓷创作不仅是绘画技艺上的磨砺,还需要艺术修养的整体提升。像我外公,从小家境贫寒,但他非常注重学习,孜孜不倦地读书,对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十分留意,不断从中汲取精华,利用各种艺术元素丰富自己的创作。陈:你一直在景德镇从事陶瓷创作,作为一个“80 后”正当年的艺术工作者,想过走出景德镇,去更繁华的城市生活吗?付:我现在景德镇市文联下面的书画院工作,能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景德镇的特殊在于,它吸引了一批来自八方的艺术家,即使不走出去,也有
9、机会接触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艺术经验,吸收各种营养。我个人觉得如果从事陶瓷创作,景德镇是个非常适合的地方。整体的创作氛围非常浓,有一个非常完备的产业链。陈:确实,景德镇在近年显现的艺术活力吸引了八方来客,包括各类展览。比如 2022 年的“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这次观展让我感到陶瓷在当代确有一个特别大的发展,而且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在推动,他们用新的理念、新的创作手法,借鉴不同门类的艺术,如油画、版画甚至摄影,将陶瓷作为材料语言,讲述各种可能。你作为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者,在创作中,是否遇到过困惑或者说瓶颈?362023/3付:创作瓶颈是一直存在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比如像我这种以家族风格
10、为主的创作,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走出家族的影响,做出自己风格的东西?如何为这个家族的艺术风格注入新鲜血液?我希望能够创作一些有自己符号的陶艺作品。审美的标准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我想自己应该更多描绘当代的生活,而不是再走以前的老路。近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在创作当中做一些新的尝试。陈:锡良先生早期便开始利用油料的流动创作过黄山图。在一件停琴待月来的瓷瓶中,抚琴昂首的人绘在一面,而月亮则在另一面,这在构图中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创新。他中年变法,练素描画速写,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博采众长。涉足景德镇的乡间林野,远游山河。他的作品大处有气势,小处有意味,将中国画的水墨形式融入陶瓷作品,自成
11、一家。你舅舅王采的陶瓷作品有些大写意风格,和锡良先生又有区别。看来创新一直是从锡良先生起,就成为你们家族自觉的艺术追求吧?付:是的,传承和创新对于世家来讲很重要,之所以世家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离不开创新。包括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活跃至今,也是紧随时代的结果。时代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也当紧随时代,这样才令它富于活力。像王大凡先生,他研习的是钱慧安(海派代表性画家之一,工人物、仕女,笔意遒劲,神态娴雅)的那种画风。我外公虽然前期师从大凡先生的画风,但他后期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开始摆脱这种风格,通过写生,通过学习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包括构图、人物画面
12、,全都有别于王大凡,已经完完全全是他自己的风格了。还有我的舅舅,他陶瓷大学毕业后去了建国瓷厂。建国瓷厂主要是以颜色釉和青花釉里红、釉下、斗彩为主,当时他在斗彩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所以前辈的这些不断创新,也是为家族的传承不断地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一个家族在艺术上的屹立不倒,真的是离不开创新。陈:你平时会以何种方式去拓展自己的创新思路呢?付:我觉得行万里路是个好方法。在疫情之前,我每年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去外面走一走,师法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还有我会去人文地理风貌独特的一些地方。如 2016 年我去新疆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和日常的江南风光完全不同,那里大漠雪山戈壁。我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在提
13、升自己的创作力。从新疆回来,我创作了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东西,比如把古代的仕女换成了新疆的少女,进行了一个转换。还有,我个人对建筑较有兴趣。我曾花了半个月时间去山西游览。山西有很多唐宋元明清的古建筑,冠绝古今,对我的创作来讲受益匪浅。因为我们画人物的时候,势必营造一个场景,不可能只孤零零地画人物,这些古建筑对把握人物的朝代和历史背景很有帮助。还有器物你也要去研究,比如凳子,最早出现是在东汉,但还没普及,盛行于明清。如果表现东汉之前的历史人物,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凳子,那就不符合史实了。所以行走、考察对我的创作来说是充电的过程。陈:你的陶瓷作品多绘仕女,她们眉目清秀,体态纤丽淑婉,相较于传统题材,你想
14、过尝试更写意的创作风格吗?付:我没有过多尝试大写意的风格,可能还是自己的把控能力没到境界。当然我也会在局部做一些尝试,如在人物塑形上做一些减法,形象更简练一些;比如说处理人物面部表情的时候会细化一些,但在处理衣纹时,就会用自然泼彩的37CHUANGZUOPINGTAN专题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式来展现大致轮廓,以达神似。陈:我曾看过西藏民族的唐卡艺术与陶瓷工艺结合,烧出的陶瓷唐卡色彩鲜明,立体感很强,既赋予了唐卡新的表现力,也给藏文化元素赋予了新的艺术呈现方式。反过来,唐卡或其他艺术门类给你的创作带来过什么启发或灵感吗?付:唐卡的颜料是用纯天然的矿石进行研磨上色的,它其实和陶瓷颜料
15、有相通之处。唐卡的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具有颜料的自然性与色彩的耐久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一点对陶瓷绘画也富有启发。陈: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体现在材料上,比如你现在画的粉彩这块,色料方面有没有一些创新或改进?付:工艺比以前进步很多,比如以前我们在进行粉彩填色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因为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矿物原料性质不稳定,提炼过程当中会有杂质,也会影响到颜料的效果。现在用化工原料,烧制效果就较为稳定。还有烧炉,古法烧炉都是把瓷器放在匣钵里面,再放入柴窑去烧,瓷器会被匣钵限制,匣钵多大,瓷器就只能多大。后面改成了煤窑烧,再是电窑和气窑烧,对器型的限制就少得多,而且成本低,在温度控制上更稳定
16、。当然,柴窑现在也有不少,作为一种古法烧制方式,它也有保留的意义。烧柴窑有些用松树为材,炼制中会分泌油脂,附着在瓷器上,会使成品的亮度光泽更好,当然真正成功的柴窑出品也较贵。陈:你对自己今后的创作有什么构想吗?付:我想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最近我想再画些少数民族题材的东西。前两年我在南宁搞了两次展览。广西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花山岩画”(古人把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蘸上,在崖壁上刷绘出这些神奇的壁画),我想用高温颜色釉来表现类似效果,因为高颜色釉也是以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在胚胎上。经过高温烧制色彩会有很多变化,烧出来的釉肌理效果有点像岩画,斑驳立体。陈:我近年来去景德镇多次,感受到在这里陶瓷不仅是作为一种成熟产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景德镇现在有“新民乐之都”的说法,大批热爱陶瓷艺术的人们汇聚在此,创作交流,营造了一种浓郁自由的艺术风气。你生活在其中,相信会得到不少创作滋养。付:是的,景德镇自身是一个金字招牌,历史悠久。再者,这个地方确实水土宜陶,“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是集中国陶瓷之大成的一个地方。我相信景德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访谈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