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54散文研究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刘跃进 邱华栋 胡仰曦 费君清等编者按: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刘跃进先生 从师记 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 40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里选编两组文章,一是参会感言和编辑手记,二是邱华东和费君清等学者的论文。参会感言与编辑手记刘跃进(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发言,我还是第一次,既惶恐又激动。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这样的作品能够发表,第二个“
2、没想到”是这样的作品能够结集,第三个“没想到”是能为这样的作品召开研讨会。2018 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要求每一位学部委员提供一份两万字的学术自述,恰好这时“尔雅”公众号主持人杨阿敏邀我做学术访谈,我就和他约谈了几次。我根据阿敏整理的访谈稿作了一些修订,取名 从师记,就把稿子投给了 传记文学 编辑部,得到胡仰曦女士的青睐,一篇毫无文采的访谈稿就这样发表了。不仅如此,胡仰曦还鼓励我继续撰稿,为此开辟了专栏。于是,我贾其余勇,又撰写了若干篇。这是第一个“没想到”。2020 年 2 月末,正是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突然接到远在西雅图的俞宁教授的短信,说:“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出版弟之怀人散文集
3、最忆师恩。不知道我兄能否拨冗为之写一篇短序。”我与俞先生仅有几面之缘,承蒙厚爱,很感动,便抽出时间拜读了他的全部著作。这篇序言又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杜广学先生的赞赏。他看过我在 传记文学 发表的系列文章,盛情邀约编辑此书。能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无论他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是最高的荣誉。这是第二个“没想到”。今年九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刘家思建议为 从师记 召开一个小型研讨会,我欣然同DOI:10.16100/32-1815/c.2023.02.013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55意。在当代文学界,这样的研讨会可能比较多,而在古代文学研究界通常是以新书发
4、布会的方式召开。把一部研究著作作为研讨对象,似乎不多见。在我来说,这是第一次,是这里所说的第三个“没想到”。今天,识我于凡尘中的三位贵人都在现场,他们是胡仰曦、杜广学和刘家思。我不敢称他们为伯乐,因为我不是千里马,只是功在不舍的驽马。我把他们视为我的知己。我很感谢他们。从师记问世后,得到了读书界的广泛关注。我想,不是书写得好,而是点踩得好。我撰写 从师记 那篇文章之际,正好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之时。根据文化记忆的一般规律,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四十年是一个关键结点。这个时候,很多亲历者往往会回忆、撰写相关文字来记述走过的道路。这些年,回忆改革开放前期的论著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继续印证着这个理
5、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见证了所有的苦难、艰辛、辉煌和梦想,内心充满了各种感动、感恩、感怀、感念、感慨,从师记只是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念兹在兹的感恩之心。人民日报 社张鹏宇先生看到 从师记后,约我就学者散文问题写一篇文章,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于是试着写了 用散文笔法叙写学术的艰辛快乐。这次会议的主题,也围绕着这个话题召开。为此,我把王水照先生主编的 历代文话,还有 历代文话续编之类的著作翻检一过,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点答案线索。如果“学者散文”这个概念可以成立,最主要的特质就是学者撰写的散文,当然要有学术气息,真实可感,不做作、不矫情、不卖弄、不虚伪。正如宋
6、代张 仕学规范 作文 所说:“学者须做有用文字,不可尽力虚言。”顾炎武也主张文章须有益于天下。我在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文人思想及创作 一文中指出,“在汉帝国走向强盛的历史进程中,以董仲舒、司马相如、严助、司马迁等为代表的一代文豪,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妨以此为榜样,“用散文笔法叙写学术的艰辛快乐”,引导学术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近大众,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这样的期许,并不过分。胡仰曦(传记文学 副主编)可以说 从师记 这本书的缘起,是从 从师记这篇文章开始的,而 从师记这篇文章又是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文章延伸的
7、。一切故事的线索是从“刘跃进老师的1977”,或者说是从“刘跃进老师的上学记”开始的。这让我想起 2006 年,三联出了一本书,何兆武先生的 上学记。通过那本书,我回想起上本科的时候,何兆武先生给我们开的课,老先生戴着一顶棒球帽,给我们讲西南联大,讲他的先生们。那么 16 年以后,同样和清华大学有着很深渊源的刘跃进老师出了这本 从师记,给我们讲他的老师们。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从何兆武先生的 上学记到刘跃进老师的 从师记,中间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联结着。这条看不见的线就是文脉的传承、代际的接力。就像孙郁老师所说,“本书记录的就是作者在文脉中断的岁月里如何通过学习来衔接不同的学术文脉的过程”,代与
8、代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同、方法各异,但细细想来都值得品味。通过先生的先生、老师的老师,不管是直接授业的老师,还是间接师承的老师,更包括衷心私淑的老师,他们的学识、风度都被作者的文字记录下来,而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得以在他者的世界中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同时,作为 传记文学 的编辑,通过传记表达的角度,我还从 从师记中看到另一条看不见的线,那就是“从一个人的传记书写一个时代的记忆”从师记 中所写的人与事,都是特定时期的波光,牵扯到历史与时代之间复杂的联系。这本书的跨度 40 多年,如果从刘跃进老师第一场学术讲演算起,也已经有 30年。从师记 记录了作者的知青生活、求学经历、两代人对清华大学文科建设
9、的记忆,以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的点滴。一个人数十年来的个人求学与从师经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文科学术发展史,等等。一个人的传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社会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故事的集体记忆。因此,作为 从师记 较早的一个读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56者,我认为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文脉传承”与“时代书写”两条线索的支撑。而这两条线索正是通过在书里活着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来实现的,是作者通过这些真实的人物书写出的作为“人”的本质来实现的。除了姜亮夫、汪蔚林、沈玉成、曹道衡等先生,在 从师记 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魏隐儒和王继权先生的两篇,他们一个是
10、不为文学研究圈所熟悉的古籍版本学家,一个是在复旦大学默默无闻地教现代文学的普通教师,他们不那么“著名”,也没有过多的“头衔”,如果没有作者专门的回忆文字,大家可能没有机会读到他们的生平与故事。然而他们在自己的事业园地勤恳耕耘的身影、他们对作者真诚无私的热心帮助,他们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本质之处,不仅作为人生的“痕迹”留在了作者的心里,也打动了读到文字的我们每一个人。刘跃进老师的文字,质朴真诚,往往直达人心。在“缓之专栏”中,没有收入 从师记 的,还有一篇书写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当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笔。也希望在未来,传记这个文类,可以做好人生摆渡的角色,帮助更多的作者与读者,
11、共同书写个人与家国的历史,共同完成人类记忆的传承,共同抵达人类心灵的家园。杜广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2021 年 4 月,同事李俊兄责编的俞宁先生的 吾爱吾师 出版。当洋溢着墨香的新书摆在我办公桌上时,我照例先读序言。序言名为 近乎本色的记忆,作者“缓之”。“缓之”就是著名学者刘跃进先生的字。此文内容丰富厚重,行文收放自如,语言精练古雅,不是一般的序言,而是一篇精彩的学者散文。刘老师还有其他类似的文章吗?带着好奇,我在微信上搜索起来。不搜不知道,一搜喜上眉梢。原来刘老师近年写了很多篇这样的散文,有黄湖的记忆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从师记 等记述个人在时代浪潮中勤奋读书、不断从师问学的成长历程
12、的,还有追忆与魏隐儒、王继权、傅璇琮等大学者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的。这些文字,再现了一代学人的集体记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文中还有大量有效的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刘老师把这些深造有得之言融汇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和片段中,兴味盎然,启发深长。曾几何时,我个人非常喜欢阅读著名学者的回忆性散文,包括他们的论学文字。案头常读的就有钱穆先生的 师友杂忆、严耕望先生的 治史三书、程千帆先生的 桑榆忆往、周勋初先生的 艰辛与快乐相随、张伯伟先生的读南大中文系的人、王小盾先生的 章贡随笔等。近年又购置了吴承学先生的 冰壶秋月、刘宁先生的 古典学术观澜集。这些书为广大读者呈现的,“是
13、一个可以触摸的学术境界,一种可以贯通的学术精神,一段可以仿效的学术人生”(张伯伟先生语)。既有个人的阅读兴趣,又有编辑的职业敏感,我就想,刘老师能不能也编成这样一部书出版呢?而且从我所搜集到的文章来看,都是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更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和编辑部领导汇报后,我便试着和刘老师联系约稿。不敢直接打电话,先发短信。刘老师非常平易近人,经过几次沟通,最终同意在我社出版。2021 年 6 月 14 日,刘老师用电邮传来书稿初稿。经过一系列紧张而又有序的出版程序,于 2022 年 5 月底出书。从师记 出版后,社领导非常重视。6 月27 日,我们举办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邀请到安平秋、孙郁、傅谨、
14、孙明君、梁鸿鹰、康震、安德明等著名学者,以“读书、从师、成长”为对谈主题,进行深入交流。集团领导李岩总经理和社领导臧永清社长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嗣后,有十余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9月16日,臧永清社长登上CCTV10 读书栏目,盛情推荐 从师记。臧社长尤其提到,“刘跃进先生转益多师的学术人生让人艳羡,也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幸运。但这幸运的背后,是他自身持续不断的奋斗和付出”。这一看法,发人深省。明师难遇,高徒亦是难寻。真正的高徒,都需要自我持之以恒地修行。从师记 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 从师记 新书发布会还未召开的 6 月 7 日,正值全国高考的首日,我们部门公号推送了 从师记 中的
15、一篇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57在朋友圈转发时曾说道:“刘跃进先生以朴素自然的笔触,细腻生动地记述了1977 年的知青生活和高考经历。在那 战斗的一年里,刘先生用了不足两个月的时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地考上南开大学,成为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不到一天,点击量达到八千。(我们部门的公众号推送,一般点击量是一两千,非常好的是四千多。)可见其受到欢迎之程度。7 月份,我们和北京的布衣书局合作,邀请刘老师签名 300 本。开售不到一天,即售罄。在出版界,图书榜单很重要,往往能看出该书受认可的程度。从师记 出版后,上了很多榜单,如 作家文摘
16、 6 月好书榜;文学好书榜 6月榜;六月光明书榜;商报严选好书 6 月读者人气榜;腾讯好书 7 月十大文学好书;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2022 年第四期;华文好书七、八月人气榜等。1 月 9 日,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年“年度二十大好书”。柳宗元在 天爵论 中说:“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嗜学。”“得善”和“嗜学”讲的就是为人和为学的问题,而这两大问题,从师记 中均有精彩而又切实的呈现。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诚望广大读者悉心阅读,并获得教益!评论六篇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学者散文是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散文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当时一批人文社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在学术研究之外,将他们的治学经历、学术素养、理性思考融入散文创作中,拓展了散文写作的领域,增强了散文的学术含量,提高了散文的学术品位。“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当代学人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新趋向。进入新时代以来,大批学者继续跻身散文创作,成为新时代散文领域的亮点与风景,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可能。刘跃进先生的 从师记 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体现了新时代学者散文创作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