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330.94KB ,
资源ID:2556454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56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_田大可.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_田大可.pdf

1、引用格式:田大可,金路,费烨,等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 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J 航海教育研究,2023,40(2):3843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 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田大可a,金路b,费烨a,罗继曼a,刘士明a,张宇a(沈阳建筑大学 a机械工程学院 b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168)摘要:以普通高等工科类院校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为例,分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中心、三统筹、五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多学科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从强化现代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完善课程考

2、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多学科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和成效。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科专业;机械设计基础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724(2023)02003806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对于建立新时代

3、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文科专业相比,工科专业的特点在于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展示自然的客观知识,以及基于这些客观的知识和规律而进行的技术创造2。工科专业课程门类繁多,专业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性强,课程内容差异显著,课程思政元素的分布侧重不同,思政元素挖掘难度比较大。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3。“机械设计基础”是普通高等工科类院校为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通用零部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

4、册、图表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来设计可动机构、机械装置的能力,可为相关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日后从事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在相关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课程针对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特点将机械类“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核心课程进行适应性融合,具有受众面广、知识面宽、专业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课程内容重要、特点鲜明,在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中具有代表性。沈阳建筑大学开设的“机械设计基础”为辽宁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加强多学科协同育人,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学校打破由单一的机械工83思政探索航海教育研究2023 年第 2 期 第 40 卷收稿日期:20230

5、406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905446193054,220902194160028);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教通 2022 166 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JG21DB442);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LNYJG2022249);辽宁省教育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辽教办 2022 302 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2020ZDB40)作者简介:田大可(1981),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程学院授课教师作为教学团队成员的传统惯例,将环境、材料、土木等开设本课程的学院的骨干教师吸纳进

6、来,组建了一支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近年来,团队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结合实践探讨基于多学科协同模式将工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育人元素恰当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思路与实施办法。一、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难点与问题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通常开设在相关专业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此时学生已基本完成了公共基础课程阶段的学习,正逐步转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以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实践、重能力

7、、重素养的课程性质,教学团队经深入分析认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难点和问题。(一)课程内容抽象,思政元素不易挖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纹连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联轴器等内容,其中侧重讲授机构的组成及原理章节的理论性较强、知识较为抽象,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不如后续机械设计章节那样紧密,授课教师较难直接在这些章节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思政元素,因此课堂讲授往往比较枯燥、平淡,学习效果不佳。(二)思政融入生硬,教与学连接不紧密“机械设计基础”的任课教师通常来自机械工程学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讲授具有

8、比较深入的认识和较好的把控能力;而听课学生则来自环境、材料、土木、信息等近机类或非机类专业,他们在大学前两年除初步学习了工程制图及工程力学外,几乎没有学习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思政融入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其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讲解仍是基于授课对象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所授知识在未来的应用场合和应用对象缺乏深入研究与思考,课程思政视角与方法有待创新,思政元素的融入较为生硬,甚至牵强附会难以落地。(三)内容多学时少,忽视了思政的融入“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自身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共包括约 1012 章的内容,

9、时长一般为 2432 学时,平均每 24 个学时就要学习一章的内容。教与学双方的任务量均比较繁重。有些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提高考试成绩,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开展了随堂测验、期中考试、大作业等一系列专业层面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对后续专业学习的意义,以及其隐含的机械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等认识也不够明确,对课程的学习目标比较模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二、多学科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法(一)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并基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

10、程特点,教学团队提出了“一中心、三统筹、五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即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本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心,统筹协调好学生、教师、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进教育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实施,以求更好地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德育培养的有机融合。建设思路及各层级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1课程思政建设思路93田大可,等: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二)具体实施方法1强化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团队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才与德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强学习和自我提升。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

11、习方式,充分利用思政类权威网站、新媒体和报刊等开展学习,明确教师育人的角色定位。团队内部形成规范的学习制度,制订学习计划,开展校内、校外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团队负责人要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和先进典型,注重学习过程的管理,组织成员及时开展研讨与总结,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并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理念建设思路如图 2 所示。图 2教育理念建设思路团队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树立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思政意识、思政水平和思政能力,从而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要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

12、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激励,对待学生要保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把仁爱之心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细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做到亲其师信其道4。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顶层规划与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及制定相关文件的依据,具有宏观的引领作用。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和新要求,高等教育应当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在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除对专业知识和专

13、业能力有明确规定外,还应当将德育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与评价指标5。同时,以培养方案为指引,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和优化调整。针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要做到早思考、早准备,充分挖掘日常生活、成长经历、学科发展等学生熟悉的、潜在的思政资源,将价值观的引领春风化雨般地融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6。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教学目标的专业性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严格确保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件、考试大纲等均蕴含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两者的相互关系,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如图 3 所示。图 3培养方案与课程思政关系3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考虑到授课教师

14、与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为使课程思政更具针对性,在组建“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时,采取更为广泛、包容、灵活的形式,除主讲本课程的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外,还邀请学生所在学院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任教师,并酌情邀请思政课教师等,共同组建一支多学科、多专业协同的教学团队。团队结合新的育人标准,围绕思政教育、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等专题,通过研讨、调研、学习等方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分析与论证,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隐形无缝契合,使思政元素以更为“友好”“亲切”的形式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组建教学团队还要考虑“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特别要注重吸纳具有大型企业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经历的教师,因为他

15、们对工程伦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等都有着更为深刻04田大可,等:多学科协同育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形成深度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与体会,以更亲切、自然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思想,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及工作模式如图 4。图 4师资队伍建设思路4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针对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难以兼顾的问题,团队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课堂的功能和定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和

16、重要载体。课堂教学创新建设关系如图 5 所示。图 5教学形式创新建设关系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深入开展教学设计,保证教学目标涵盖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开展学情分析,拟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厘清教学思路,重点在案例分析、重难点讲解等关键环节引入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双师”教师的“双能”作用,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时政热点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慕课、云班课、雨课堂等优质平台与网络资源,在线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围绕教学知识点设计实践内容,对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和总结,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形成课堂内外的相互统一和学、用、悟的互相促进。5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和作用。课程考核既可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作出客观评判,引导其改进和提高,又能够帮助授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分析、总结,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要兼顾思政教育的成效7。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