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No.3四 川 水 利水文化与水生态文明略论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兼谈官渠堰的创建及历史功绩韩 华1,何荣智2(1.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四川 彭州,611930;2.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72)【摘要】都江堰是世界文化、自然和世界灌溉工程三遗产,官渠堰是都江堰的扩灌工程。公元前 256 年秦蜀郡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按照顺应自然的理念,因势利导,治理岷江水患,沟通成都平原与岷江、沱江的连接;始建于唐朝的官渠堰,继承和发展了都江堰跨流域引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在蜀地首创沿地面等高线递减延伸渠道增大灌溉面积的新思路,将都江堰水利文明有效传承与发展。【
2、关键词】都江堰官渠堰水利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809(2023)030175041都江堰的兴建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 256 年的战国时期,是古代最为杰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自然和世界灌溉工程三遗产。公元前 316 年司马错统率秦国大军吞并蜀国,被秦惠王任命为首任蜀郡守,平定蜀国内乱;张若继任蜀郡守,筑少城励精图治,“秦既得蜀,秦国益强,能轻诸侯,一骑绝尘”;公元前 251 年,熟知天文地理的李冰接任张若,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守。秦昭王知人善任,蜀守冰责任担当,蜀先民人心思定,天地人和造就了都江堰的诞生。1.11.1先秦时期岷江水患泛滥先秦时期岷江水患
3、泛滥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上游河段蜿蜒于高山峡谷之中,河床平均比降 10.5,落差 3009m,推移质粒径较大且年均输移量达 845104t 以上,年均流量为 493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6500m3/s,出山口年均径流量为 155108m3,故岷江在先秦时期每逢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河道变迁无常1。古蜀时期岷江上游极不适合人类生存,古蜀王柏灌、鱼凫建都瞿上(湔江出山口),规避岷江水患。今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均在古沱江冲积扇地带,古蜀从瞿上三星堆望丛寺鱼凫金沙,形成一个明晰而连续的迁徙路径。在都江堰修建之前,习惯于农耕生活沿水而栖的古蜀先民(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蜀帝杜宇教民务农”
4、)饱受周而复始的水患威胁,成都平原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史前文明,却时常面临岷江、沱江洪水的洗劫。20 世纪马牧河畔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马牧河古为湔江主河道,湔江古为沱江主河道),以及本世纪初成都金沙遗址考古发掘,均考证古蜀文明的存在和辉煌。史前文明的断代、消失,国内有学者认为史前在岷江、沱江流域一带可能发生过一次空前的大洪水。1.21.2李冰郡守造就了功在千秋的都江堰李冰郡守造就了功在千秋的都江堰先秦时期岷江行至灌口摆脱了两岸高山约束,江水荡漾无羁,河道变迁无常,夏秋时节常泛滥成灾。为治理岷江水患,在古代蜀地很早就有“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鳖灵决玉垒山,民得安处”,以及大禹凿离堆的传
5、说和记载1。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专著战国早期的尚书禹贡 中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实际上开明、鳖灵及大禹凿离堆只是解决当年的水患问题,未571韩 华,何荣智:略论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传承与发展2023.No.3能彻底解决岷江水患和多余水量的出路问题。李冰吸取远古时期蜀人治理岷江的经验教训,借鉴和运用北方治水经验,主持建造了都江堰。首创鱼嘴四六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的引水与限流,三大工程巧夺天工的布局1,破解了岷江洪水泛滥的困局。其主要功绩就是治理岷江水患,假借古河道,通过疏浚和扩建沟通岷江、沱江及“二江”的水路交通,彻底解决了岷江多余水量的出路。史记河渠志 记载“蜀郡冰凿离堆,辟沫水之
6、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水运系乎国运,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既彻底整治了岷江水患、稳定了成都平原的安澜,又形成了新的水运网络、提高了蜀郡的水运能力,还构建了供水体系,让饱受干旱的西蜀大地,变成了“粳稻如黄云”的“天府之土”。1.31.3修建都江堰稳定西蜀利于秦国的统一修建都江堰稳定西蜀利于秦国的统一李冰作为秦蜀郡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他率众修复离堆,疏浚岷江,修建都江堰沟通成都平原与岷江、沱江的连接,形成与“二江”联系的快速水运通道,通过航运之利,占有蜀地资源,不仅安抚蜀民,而且筹集粮草和兵源,以资秦国统一六国。与同时代广西修建的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的航运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壅江
7、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过舟船”;史记河渠志 记载“蜀郡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二江即郫江、检江,今与府河和南河相叠。“二江”司马迁界定为渠,即人工河道,为李冰疏浚和扩建。都江堰的创建,沟通了岷江与沱江的有效联系,改善了成都平原的天然水系和引水量。“二江”创造了成都平原新的河流,并构成了平原腹地区间暴雨洪水宣泄的骨干通道。成都平原的水运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蜀地商人借舟楫之利,北入长安,以至太原;东至江淮,南达番禺。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还解决了成都平原旱灾的灌溉问题。杜甫的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成都的繁荣景象。水运发达,农商繁盛,成
8、都跻身进入秦国的中心城市,堪与都城咸阳媲美。2都江堰的水利文明2279 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功效,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江堰在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都江堰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生态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典范。2018 年 5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经有 2000 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2.12.1都江堰的航运功能都江堰的航运功能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先秦时期的成都平原尽管也有
9、河流和堰塘,但是大多数是彼此不相沟通的区间水体,水源保证相对有限。都江堰的成功兴建,“二江”的沟通,融汇岷江水源的沱江流域无意之中形成了一个农田灌溉网络,“有余则用灌浸”这一切均为李冰的“无心插柳”之举。作为最高地方长官他关注的是水运交通,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要致富先修路是一个概念。水运交通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是重要的战略运输手段。据史料记载李冰在蜀郡守任内参与了多处与水运有关的工程督造,诸如疏通文井江及武阳江与岷江的水路联络;“导洛水”沟通沱江干流石亭江与岷江的水路联系;整治大渡河水道“冰发卒凿平涵崖,通正水道”。所有这一切均与水运交通有关,换言之“冰能知天文地理”、熟知秦国治水技能
10、,但受执政时间的制约,他重点关注的还是水运交通。2.22.2都江堰的农田灌溉功效都江堰的农田灌溉功效事实上李冰督造修建都江堰历经数载,堰成若干年之后,其农田灌溉效益才逐步显现。都江堰建成十余年后,秦王朝在咸阳始建郑国渠,据传或因回朝廷述职,或因任期届满,李冰曾参与了郑国渠的修建。得益于郑国渠的灌溉之利和土壤碱性的改良,灌溉受益面积四万多公顷的关中平原,始称“天府之国”(详见战国策秦策一)。都江堰经过不断完善、总结和发展,农田灌溉才逐步形成主流,时至汉代成都平原才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富庶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都江堰“灌溉三郡,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灌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详见史记河渠志),
11、“水旱6712023.No.3四 川 水 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详见 华阳国志),都江堰的修建与发展,造就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是最好的诠释。2.32.3都江堰的生态文明都江堰的生态文明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的成功,根本在于按照顺应自然的理念,因势利导。今人多以“道法自然”“天人合德”来阐述。现在二王庙留下不少前代的水利格言碑刻,具有高度总结性质的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二语,被人尊称为“八字格言”。这里提出“时”的概念,突出季节性,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四川盆地大气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夏秋雨
12、量常占全年的 85%,而春耕播种季节雨水偏少,造成矛盾。因此在春灌期间应以引水灌溉为主,冬季农闲水枯,正是工程岁修的大好时机。“势”就是根据四川境内自然条件,阶梯状的地形,地势由西向东递降,洪水期雨量在雅安以东,也由西向东递减(雅安以西为高山高原区,自古未多开发),所以在西部洪水量较大的江河上,向东分流,是顺应自然条件的最佳治水方略。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东别为沱”确是最佳方案2,是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3官渠堰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盛世兴水利,唐朝时期今都江堰市为导江县,属彭州府治下,彭州长史刘易从熟知都江堰的灌溉功能和重要作用。公元 684 年长史刘易从为改善治
13、下的农田灌溉条件,引水蒲阳河。新唐书地理志 记载:“武后时,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沱江,凿川派流,合堋口琅歧水,灌唐昌九陇田(九陇县、唐昌县为彭州府治下)”造福百姓,把彭州府平原地区部分冬水田和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膏腴之地。3.13.1官渠堰的创建及发展官渠堰的创建及发展官渠堰水利工程,今称人民渠(人民渠水利工程辐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平原、丘陵,控灌面积7037km2,有效灌面 26.17 万 hm2),始建于盛唐时期,是都江堰主干渠蒲阳河上引水扩灌工程3。据史料记载,官渠堰为彭州长史刘易从率众所凿,由于此堰开凿工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超万余众,俗称万工堰。在中国古代一个工程动用劳动力数万人之众,在非
14、战争状态下,应是朝廷官府行为,诸如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隋朝开挖的大运河,故此堰官宣为“官渠堰”。尔后宋、元、明、清,官渠堰或因自然灾害,或因战乱动荡,时荒时修,几近颓废,时至解放前夕官渠堰早已名存实亡,尚有故道可循,灌田仅万余亩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人民政府举重建之力,修复和扩建了官渠堰 14 期工程,古官渠由此恢复了勃勃生机。纵观官渠堰的兴建与命运多舛的发展历程,以及她在西蜀人民心中的地位与评价,笔者认为官渠堰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传承和发展。3.23.2官渠堰借鉴和拓展了都江堰跨水系引水灌溉的思路官渠堰借鉴和拓展了都江堰跨水系引水灌溉的思路官渠堰修建之前的九陇、唐昌地区属沱江
15、一级支流湔江流域,所在区域冬春水源不足,仅有少量的冬水田可栽插水稻,其余耕地须待境内河流发水方可泡田栽秧,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为解决彭州府部分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长史刘易从借鉴都江堰跨水系引水灌溉的思路,率众“决唐昌沱江,凿川派流,合堋口琅歧水”,横跨湔江流域引水都江堰,修建了古官渠堰,解决九陇、唐昌的灌溉用水,破解了当地用水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但是官渠堰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所建渠堤以杩槎平交方式穿越山溪河流,渠道工程极易被区间洪水冲毁,以致“屡修屡圯”。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官渠堰历史上曾遭遇明嘉靖十九年(1540 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清乾隆九年(1744 年)等几次
16、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至清光绪四年(1878 年)官渠堰已基本名存实亡,地方旧志亦不予记载3。古官渠堰的湮灭或失效,给当地百姓留下了太多的遗恨、不甘和期盼。在彭州、郫县和广汉等地广为流传的盼水谣“岷江水,灌益州,唯独不向天彭流;祖辈日夜盼,官渠何时修?”“农田资灌溉”“课稼引官渠”,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重修官渠堰。1949 年后四川省人民政府重修官渠堰,实现灌区人民世世代代“引水都江堰,灌溉幸福田”的美好夙愿。官渠堰水利工程的恢复与扩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大型水利工程,素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美誉。771韩 华,何荣智:略论都江堰水利文明的传承与发展2023.No.33.33.3官渠堰在成都平原始创沿地面等高线延伸渠道扩大灌面的新思路官渠堰在成都平原始创沿地面等高线延伸渠道扩大灌面的新思路官渠堰修建之前的九陇、唐昌等地区属沱江流域,由于湔江支流及山溪河流均达不到自流灌溉的取水高程,沿河两岸仅有少部分的土地尚可车水浇灌,但苦于水源无保障,常需淘泉车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而大部分的土地则是“望天田”和旱地。都江堰引水灌溉的成功范例,为官渠堰的修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