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1.83MB ,
资源ID:2571071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710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_肖莉丹.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_肖莉丹.pdf

1、第 43 卷第4期2023 年 8 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43.No.4Aug.2023【责任编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3)04-0001-05DOI:10.16778/ki.1671-5934.2023.04.001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肖莉丹1,王个松2(1.惠州学院教务处;2.惠州学院音乐学院,广东惠州516007)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主要存在缺少价值引领、缺少实践平台、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创新能力稍显薄弱和信息技术融合

2、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合唱于指挥”课程为例,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改革实践,包括遵循“合敬风雅、行知合一、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按照“认证要求+校情学情”设计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引领+能力导向”重构教学内容,构建“学听练演赛”五位一体融合的教学模式,实施“寓教于舞台”重实践及服务社会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不同的学习场景,构建注重目标达成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多管齐下的创新改革使得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课程;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3)04-0123-06DOI:10.16778/ki.1

3、671-5934.2023.04.02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报告中强调,要在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将“水课”转变成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2019年,教育部发布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2,要求各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文件首次提出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原则,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另外还强调了课程思政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在课程建设中犹如一座灯塔,为各高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指明

4、了方向。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主要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的教育阶段,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中改革创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及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问题导向,激发改革动力所有的改革都是指向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只有把问题剖析准确,改革才具有方向和意义。普通高等学校主要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四大功能。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而言,更是有利于彰显这四大特征。它体现在,音乐学专业课程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

5、基本素养和技能外,还应具有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优秀文化)、用艺术展演形式服务社会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创新的重要职责。基于此,反观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缺少价值引领。每一门课程都应该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任务,学生情感的熏陶以及对美的感受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更为重要。然而,过去音乐学专业教师授课更多集中讲乐理知识和声乐技巧,许多课程是缺乏价值引领的,因此课程整体高度不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机械化,缺乏情感的投入,人、声、情无法融合统一,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理解不够,艺术展示水平显收稿日期:2022-08-09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

6、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 2020 20号)作者简介:肖莉丹,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E-mail:2023年第43卷惠州学院学报得不足,文化传承理念薄弱。第二,学生缺少实践平台。音乐学专业课程多数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性课程。但是,一方面,课堂教学基本在校园教室展开,学生很少走出去,缺乏让其得以展现的实践平台,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另一方面,很多课程与地方社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利用好地方的资源,把教学与实践相互融合。这对于应用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欠缺的。第三,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传统的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呆板,拘泥于教室之内,教师课室讲,学生课室听;

7、教师课上教,学生课后练。教学方法缺少创新,课堂活动不多元不生动,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效果欠佳。第四,学生创新能力稍显薄弱。当代高等教育倡导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力主要体现在对音乐作品富有创造力的表达,以及对新的音乐作品的创作上,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还应融入地方文化开展艺术创新,弘扬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很多课程在目标制定时没有考虑到这点,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不足的。第五,信息技术融合不足。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课程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是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这个问题在艺术类课程中更为凸显,

8、多数教师还是沿用陈旧的教学工具,鲜有结合时代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升级课程。二、创新实践,促使多维变革基于教育部提出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要求,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以及针对上述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惠州学院音乐学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做出了有意义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笔者将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组织方式等六个方面阐述教学创新改革举措。(一)遵循“合敬风雅、行知合一、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惠州学院“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年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开设。本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合唱与指

9、挥的实践能力为导向,遵循“合敬风雅、行知合一、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合敬”出自 乐记,乐记 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3。合敬,意指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合唱讲究集体的和谐,不同的人之间要相互尊敬,不同的声音之间要互相融合。“风雅”则是从 诗经“风雅颂”中获得启示,“风”意指好听风趣,有趣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有趣的灵魂;雅者,正也,是指端庄高雅,这恰是指挥技能的基础。因此,“合唱与指挥”课程是和谐的、有趣的,力在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动力及对音乐的感知力,从音乐中获取愉悦与能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知行合一,实践是认

10、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观点,给予教育工作者重要启发。行知合一强调要重视实践的作用,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为此,本课程为学生创造大量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先行后知”,“边行边知”,而后达到“行知合一”。教学相长则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互成全,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艺术展演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师生同台表演,既是传承的师徒,也是合作的同伴,师生在不断的合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教师在开展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升自身的素养。课程通过一系列教学创新设计,把课堂主体还于学生,学生从观众变为主角,寓教

11、于排演、寓教于舞台、寓教于乐,形成了风雅趣味、行知合一的课堂。(二)按照“认证要求+校情学情”设计教学目标师范类专业认证以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为基本遵循,即强调产出导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学生在毕业后3-5年内所应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毕业要求则要反映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课程体系必须完全能够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每门课程要有力地支撑毕业要求中的某几项核心能力。惠州学院音乐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为地方中小学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合唱与指挥”课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对照师范类专业

12、认证标准,根据OBE理念,对标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合唱与指挥”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以音乐美育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中心,以学生的合唱与指挥等艺术表演能力的提升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方案。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关于认知目标,了解合唱艺术与指挥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掌握童声合唱124第 4 期肖莉丹等: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训练的教学步骤。关于能力目标,具备演唱和指挥多声部歌曲及音乐作品能力和鉴赏水平,能够独立地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设计演唱和指挥的原则;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教育

13、情怀,喜爱合唱与指挥的音乐展演形式,认同并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根据“价值引领+能力导向”重构教学内容一流本科课程强调,教学内容为王。这意味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成为育人的重要一环。过去,大多数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教师依据教材的逻辑顺序讲授。然而,时代的飞速发展凸显了教材的滞后性,学生本身知识的积累、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多以及自学能力的增强,使得以教材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效果堪忧。再完美的教材也不可能满足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对于一些课程,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或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为此,教学内容的选取和重构显得尤为

14、重要,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既要以达成课程目标为导向,也要具备前沿性、高阶性等一流课程所倡导的原则。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突出价值引领和能力导向,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合唱与指挥”课程在这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首先,优秀的教材依然是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教材中符合课程目标的部分将被继续沿用,与课程目标相差较远的部分变为延伸或拓展学习内容,供学生线上学习或课后自学。其次,发挥红色音乐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4。为了凸显价值引领的作用,课程每学期会选取“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祖国颂”等经典曲目的赏析与排演,在曲目的排演中融贯知识和技能,并把歌曲背后的故事

15、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排演中达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从而提升展演效果。第三,教学团队坚持带领学生进行采风与创作,创编出融入地方文化的“红色东江颂”“罗浮颂”等高质量的原创曲目并纳入教学内容,学生排演自己参与创作的作品。每位学生以呈现出优异的舞台演出为目标,结合排演曲目,全方位训练合唱能力、舞台表现力、团队协作力等能力。第四,丰富并不断更新合唱与指挥相关的前沿知识,并把教学资料放在教师自建网络平台上,供学生线上学习。第五,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鼓励和引导师生注重扎根东江地区民间音乐的土壤,创作、编排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师生共

16、同排演 长征组歌 黄河大合唱 红旗颂 等大型经典红歌。学习了红色文化中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强品质,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党史里汲取力量。(四)构建“学听练演赛”五位一体融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音乐学专业大多停留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当中,学、听、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演出和比赛往往是独立于课程而存在,归属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而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上舞台表演和参加比赛的机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的一大特色,便是把“演”和“赛”纳入教学过程,教师每学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表演和竞赛平台,并将学生的演出和竞赛表现纳入学习考核,从而打造了“学、听、练、演、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是指合唱与指挥基础知识的学习;听,强调音乐是听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每天需要听大量的优秀合唱作品并用心感悟;练,强调学而时习之,学生课上及课后需要反复实践和练习;演,学生在课堂上展演,在第二课堂中排演,在社会舞台上表演,把所学的技巧充分展现;赛,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所有学生参加院级、校级组织的声乐比赛,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高层次学科竞赛。学、听、练、演、赛五个环节紧密衔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