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cience科技13百科知识 2023.07B苏东坡笔下的雨是啥雨古诗词中的气象知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作者:苏轼(宋代)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是苏轼所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诗中最著名的一首,描写了美丽西湖的夏日雨景。其大意是:乌云翻滚,好似泼洒的墨汁一般,不过云层尚未把山全部遮住。这时,雨劈头盖脑地下了起来,白花花的雨点像蹦跳的珍珠,乱纷纷溅到船上。忽然之间,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乌云。风雨过后,从望湖楼上向西湖望去,只见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姜永育Science科技13百科知识 2023.07B科技Science14百科知识 2
2、023.07B苏轼的这首诗作于谪居杭州、任杭州通判期间,具体时间是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农历六月二十七。这一天,他坐船游西湖,忽遇骤雨,便弃舟上岸,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喝酒,于醉醺醺之际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纵观全诗,诗人描写的景物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读来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首诗堪称描写夏季雨景的典范之作。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雨究竟是什么雨,后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诗人写的是暴雨;也有人说,诗人写的是大雨;还有人说,诗人写的肯定是阵雨。苏轼这首诗中写的到底是什么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14百科知识 2023.07B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
3、后为大也。”在北半球,相比小暑,大暑往往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节。我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意思是,到了大暑时节,不但气温偏高,而且经常下雨,导致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细菌大量滋生,到了夜晚,萤火虫便会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二候土润溽暑。意思是,这段时间的土壤不仅温度高,而且异常潮湿,非常适宜水稻等作物生长。三候大雨时行。意思是,此时节正逢雨热同季,降水量明显比其他时间的降水量多,天空中随时都会有雨水落下来。苏轼游览西湖的时间正是大暑时节。此时,杭州的天气十分炎热,酷暑难耐。大概是热得没法儿工作,苏轼于是打算去西湖乘船游玩避暑,不料,在游玩途中遭遇了一场骤雨。大暑至 夏正
4、浓我们先来分析苏轼游览西湖时的气候背景。在这首诗的题目中,苏轼直接点明了游湖的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七。换算为公历,这一天应该在7 月下旬,正好处在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期间。夏 季 最 炎 热 的 节 气 有 两 个,一个 是 小 暑,另 一 个 是 大 暑。月 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通纬孝经援神契也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14百科知识 2023.07BScience科技15百科知识 2023.07B暴雨至 强度大那么,苏轼当时遇到的会是暴雨吗?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按照强度和雨量大小,暴雨可以分为三
5、个等级:一是暴雨,指 12 小时内降水量为 30.069.9 毫米,或 24 小时内降水量为50.099.9 毫米的雨;二是大暴雨,指 12 小时内降水量为 70.0139.9 毫米,或 24 小时内降水量在 100.0249.9 毫米的雨;三是特大暴雨,指 12 小时内降水量 140.0 毫米,或 24 小时内降水量 250.0 毫米的雨。按照暴雨发生和影响的范围,气象专家又把它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局地暴雨。这种暴雨历时较短,持续时间仅有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内的地区;造成的危害也较轻。二是区域性暴雨。这种暴雨的持续时间可以达 37 天,影响范围在
6、10 万 20 万平方千米或更大,有时在降雨强度极强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三是大范围暴雨。顾名思义,这种暴雨影响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的灾害也更大。四是特大范围暴雨。这种暴雨历时最长,一般是由多个地区内的连续多次暴雨组合而成,可断断续续持续下 13 个月,雨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区域内,往往造成重大灾害及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从上述暴雨的定义和分类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苏轼游西湖时遇到的应该不是暴雨,因为当时的降雨强度远没有达到暴雨程度,而且持续时间也很短,这场雨总的降水量不可能达到暴雨级别。Science科技科技Science16百科知识 2023.07B科技Sci
7、ence16百科知识 2023.07B大雨降 如倾盆排除了暴雨嫌疑,咱们再来看看大雨。相比暴雨,大雨的强度要小一些,降水量也相应少一些。气象学上有两个关于大雨的标准:一个是看 12 小时内的降水量,如果降水量在 15.029.9 毫米,则认定为大雨;另一个是看 24 小时内的降水量,若该数值为 25.049.9 毫米,也可认定为大雨。此外,大雨还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根本看不清雨点;二是大量雨水倾泻下来,洼地积水极快;三是能清晰听见雨水下落的“哗哗”声。对照上面的大雨标准及特征,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诗中所写的并非大雨。首先,苏轼用“白雨跳珠”形容下雨的情景,说明当时的降雨强
8、度并不大,因为雨点用肉眼就能看清,这和大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的标准相差甚远;其次,“卷地风来忽吹散”,说明这场雨持续的时间很短,从苏轼的行动轨迹来看,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因为他乘船在湖中遭遇降雨后,很快便转向岸边,比及回到望湖楼上,雨已经停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降水量不可能达到大雨级别。阵雨短 来去快既然苏轼遇到的这场降雨既不是暴雨,又不是大雨,那么,会是阵雨吗?气象学上,阵雨是指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阵雨多发生在夏季,特别是气温较高的盛夏时节,其余三个季节虽然也会发生阵雨,但阵雨出现的次数远不及夏季多;第二,雨时短,雨量不定,也就是说,
9、阵雨持续的时间不像暴雨和大雨那样可达数小时甚至一天,且降水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三,降雨时间不连续,来得快,去得也快,或者时有时无;第四,强度时小时大,范围分布不均,有的地方下得大,有的地方下得小,有的地方干脆只洒几个雨滴便草草收场。此外,阵雨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降自积雨云中。积雨云是盛夏季节经常出现的一种对流云,云体浓厚而庞大,远看像耸立的高山,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及碎雨云;二是发生得十分突然。阵雨常出现在夏季原本阳光明媚的天气当中,没有任何征兆,突如其来,令人措手不及。Science科技17百科知识 2023.07B细分析 结论明最后,我们结合全诗来分析一下。首句“黑云翻墨未遮山”,这
10、里的“黑云”即积雨云,因为云底十分阴暗,所以在苏轼看来就像打翻的黑墨水一样,而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符合阵雨“发生突然”的特点;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诗人用“跳珠”形容白白亮亮的雨点,说明雨点清晰可辨,就像一颗颗胡乱跳动的珍珠一般;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写一阵狂风忽然吹来,湖面上霎时云飞雨散,一个“忽”字突出了天气变化快、降水持续时间很短;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写雨后天晴的景象,此时,“黑云”“白雨”统统消失不见,方才的一切好像未曾发生似的,这和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相吻合。综上所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所描写的天气现象无疑是阵雨。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雨
11、,诗人虽未能游览尽兴,却领略到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致,因此,他的心情也显得十分愉悦。其实,苏轼笔下和雨有关的诗词还有很多,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再比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还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等。与它们对应的天气现象也不尽相同。【责任编辑】赵 菲17 17百科知识 2023.07B百科知识 2023.07B如何防范阵雨天气一是注意带雨具。当预报有阵雨时,我们出门应注意带上雨伞或雨衣。二是找地方避雨。阵雨持续的时间短,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会对人造成身体危害,但有时强度较大。下雨时,应尽快找地方避雨,以免被淋成“落汤鸡”。三是注意防雷。阵雨天气里经常伴有雷电出现,因此,打雷时,不要打伞,也不要在大树下或野外孤立的小房子内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