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68MB ,
资源ID:2572387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723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中五先生诗》及相关粤诗总集版本源流考述_宋迪.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中五先生诗》及相关粤诗总集版本源流考述_宋迪.pdf

1、第44卷第4期Vol.44 No.42023年8月Aug.2023韩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1-07-09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8WQNCX222)。作者简介:宋迪(1984-),女,湖北麻城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本文中的广东是以清末民初的广东省所辖范围为准,主要是指现在的广东、海南及广西钦州(北海市)地区。文中粤、广东、岭南同义;粤诗与岭南诗歌亦同义。广中五先生诗及相关粤诗总集版本源流考述宋迪(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广东 潮州521041)摘要:粤诗总集是研究岭南诗歌的重要资料,根据四库全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书的著录,考证出现存最早的粤诗总集为明代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后重刻数次,大致还有十种左右版本,如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附汪广洋诗五卷,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明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琯朗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乾隆戊辰(1748)一篑山房本、四库全书收清抄本广州四先生诗四卷、清嘉庆间刊罗学鹏广东文献初集卷之九至十四南园前五子集、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陈氏樵山草堂刻本

3、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南园后五先生诗二十五卷附刻南园花信诗一卷及现代整理本1990年梁守中、郑力民点校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广中五先生即南园五子,开岭南诗派风气之先,自此之后,粤诗总集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关键词:粤诗总集版本;广中五先生诗;南园五先生中图分类号:G 2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4-0020-08DOI:10.19986/ki.1007-6883.2023.04.004广东地区古时是蛮荒之地,自唐出现张九龄,入明以后随着广东地区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随之发展,诗歌开始繁荣兴盛起来,先是南园前后五子崛起(其中梁有

4、誉还是明“后七子”),至清初“岭南三大家”出现,岭南诗派已成为中国诗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清时代疆域开拓,交通发达,强大的一统国家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仅江、浙、赣、川等自唐宋以来文学基础雄厚的地区文学事业持续繁荣,闽、粤、滇、黔等历来较闭塞落后的地区,也成为新兴的文学基地。可以说,地域诗派的强大实力,已改变了传统的以思潮和时尚为主导的诗坛格局,出现了以地域性为主的诗坛格局。”1168明清诗坛涌现出大量地域诗派,以致诗坛格局以地域性为主,其中岭南诗派异军突起,“由于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岭南才具有了可与中原相提并论的文化地位,使人们在划分风土意义上乃至文化意义上的地域时不

5、能不给它留下一个席位”1169。岭南地区在汉代、三国、魏晋,皆有诗人诗作传世,唐、宋则更有张九龄、余靖等大家出现,他们的诗作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岭南人,为后来岭南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至明、清两朝,岭南诗歌即蔚为大观,诗家辈出,诗歌日 20兴,则“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21685自明起,便有人开始编纂岭南诗歌的总集,“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21685粤诗总集发展到今天,经笔者搜集整理,总数已有近百种之多,作为地方文献中的诗歌总集,这个数字不可小觑。但目前学界对粤诗总集的研究成果不多,现有成果多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评述,较少涉及版本编纂等方面

6、的问题。据笔者考证,在这近百种之中,现存最早的应为明代谈恺 广中五先生诗 二卷,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谈恺刻,辽宁省图书馆藏,被收入广州大典。广中五先生亦称南园五先生,元末明初结社于广州南园,为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此集缺赵介诗作,以曾宦至粤的淮南高邮人汪广洋诗补足五人之数,历来多被诟病。八年后,闽人陈暹于梁中舍祖父文康公(即梁储)家找到完整的旧刻本,重刻五先生集,仍将汪广洋诗集作为附录。谈恺刊刻广中五先生诗之前五先生诗就有旧刻本,但都已散失,陈暹重正五先生诗选旧序 云:“五先生诗选广有旧刻,岁久朽落,仅人家有藏本,而亦弗全。嘉靖丁巳督府谭公、大参王公咸兴诗教,求五先生集于太史泰泉

7、黄公处,仅得黄、李、孙、王,而失其一,乃以汪右丞集并刻藩署,足五先生数云。迨甲子岁,余承乏至广,得观是集而私讶焉,右丞固淮人也,不当列于广。虽疑之,未获其人与集。乙丑夏,少参峒峰曹公乃于梁中舍家得其祖父文康公家藏旧本,乃知黄、李、孙、王之外而有赵临清者,携其本以授余,余喜其疑之得释,命工刻之,以补五先生之阙,而以汪右丞诗别自为集。”39可知五先生诗选广有旧刻,太史泰泉黄公家(即黄佐)藏本为旧刻之一,但缺赵介临清集。谈恺即据此本刊刻。梁中舍祖父文康公(即梁储)家藏旧本亦为旧刻之一,保存较完好,陈暹即按此旧本重刻,为已知最早的完整的五先生诗。自此之后,旧本皆湮没无闻。清代广东藏书家梁廷枏在道光庚寅

8、本 西庵集 序中说:“其与王李黄赵四家合刻,称南园五先生集,自正德以前已易三刻。”4可知此集在明正德以前有三个版本,可惜编辑及刊刻时间已不可考。据各大目录书著录及古籍库检索,五先生相关粤诗总集可考的共有十种版本,有一条主线及若干分支。按时间顺序具体分析如下。一、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附刻五卷谈恺(1503-1568)字守教,号十山,无锡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赣贼李文彪、海寇徐璧溪,攻陷滨海城邑,谈恺至,开诚布信,遂降文彪,平璧溪。后拜兵部右侍郎,移镇两广,讨平峒寇,擒剿六罗山贼,以功加右都御史,致仕归,卒年六十六。有孙武子注 虔台续志

9、 平粤录及奏议文集等。5793谈恺序言谈及编纂缘起:“愚吴人也,高杨徐张之诗飤闻久矣,仕至广藩,索广中四杰诗读之,宫詹泰泉先生乃以是集见遗,如获拱璧。因造泰泉之居言诗,泰泉以为然,复出汪右丞集,翻阅数四,益知愚之言为不诬也。右丞尝为广东行省参政,四杰皆广人,其诗当梓于广无疑,拟付之工。”6639谈恺为吴人,在任广东左布政使期间大兴诗教,听闻有与“吴中四杰”相应的“广中四杰”,于岭南大儒黄佐处得四先生诗旧刻本及汪广洋集,合为一刻,但并未说明将汪广洋与四先生诗合刻的具体原因。据笔者推测,应因汪广洋与五先生同时并有交往,与谈恺同乡,又曾为广东行省参政。谈恺将五人编为一集,应为个人情感原因所致。虽然历

10、代地域总集中有很多都收入宦谪游寓的外地人诗作,但都单独分卷或明确标注,以高邮汪广洋作为广中五先生之一的做法实在不妥。谈亦知牵强,所以虽名为广中五先生诗,还是将汪广洋集作为附刻而非正集。如前文所述,谈恺刻本为现存最早的版本,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广州大典影印辽宁省图书馆藏广中五先生诗,广州出版社2015年出版,明确著录“广中五先生诗集二卷附刻五卷,明谈恺辑,明嘉靖三十六年刻本,原书版框高二八毫米,宽一四六毫米”6637,但于四先生诗后汪广洋诗前收有赵介的临清先生诗选。中国古籍总目及骆伟岭南文献综录中都著录了谈恺版本,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并在子目中都著录了“临清先生诗选,明赵介撰”。应与广州大典本为同一

11、版本。若为谈恺刻本,则不应 21有赵临清诗集。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著录“210000-0701-0000332,善 10232 广中五先生诗集二卷附刻五卷,(明)谈恺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国桢刻,四十四年(1565)陈暹补刻本,4册,辽宁省图书馆”,或疑其实为陈暹刻本。但书前有谈恺序及谈恺的三个印章“十山草堂”“守教”“司马兼中丞印”,书后有王国桢后叙,却无陈暹的重正五先生诗集序。因此辽图所藏应当是谈恺刻本,但不知其为何收有赵介诗。赵介诗加传共4页,版心卷数页码处皆涂黑,疑为后人所加,非此书原有。谈恺来自当时地域总集编纂和刊刻事业已非常成熟和兴盛的江南地区,具有较强的自觉意识

12、,来到广东做官后,因重刻 广中五先生诗选而开创了广东总集的编纂刊刻风气之先。其刊刻的太平广记为现存最早的刻本,广中五先生诗选也是已知最早的粤诗总集,由此可见谈恺具有选书眼光和自觉意识。谈恺版本收孙、王、李、黄及汪广洋诗,汪广洋一人之诗比四先生诗总量还多。广州大典本有谈恺序,五先生集前各有传,均引自黄佐广州人物传,孙蕡113首,王佐14首,黄哲69首,李德47首,赵介6首,及王国桢后叙。广州大典版本中赵介诗部分有疑点,但因其是已知最早的版本,同时刻印精良,故意义重大。同时自陈暹起五先生集中未再收谈恺序,仅广州大典版本保留了谈恺序,可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二、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

13、二卷陈暹,字德辉,都宪达弟也。嘉靖乙未进士,历官自廷尉评,擢守安庆,两淮运使,广西参政,终广东布政使。7据陈暹重正五先生诗选旧序所载,闽人陈暹任广东布政使期间,已知五先生诗有谈恺刻本,后来搜得旧刻本,其中有赵介诗,即命工刻之。自宋至明福建都是全国重要的刻书地之一,陈暹自福建来广东做官,在刻书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自觉意识。而吴人谈恺与闽人陈暹来粤后都选择刊刻五先生诗,大概也是因为广中五先生与“吴中四杰”“闽中十才子”齐名。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存目中有“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陈暹编”,各种目录书中都是据此著录的,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无此集。广东藏书家黄荫普先生编纂的广东文献书目知见录中

14、记载有“嘉靖四十四年(1565)陈暹广东刻本(见薛福成天一阁见存书目,迄民国十九年,杨铁夫重编天一阁图书目录,书已告失)”8。如前所述,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著录此版本藏于辽宁省图书馆,若该藏不是陈暹刻本,则此本现或已不存。此本收孙、王、李、黄、赵五先生诗,为已知最早的完整的五先生诗总集,也是后世所有版本的源头,后世单行的五先生诗集都是在陈暹刻本的基础上重刻的。三、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俞宪,字汝成,号岳率,无锡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官山东按察使,有文学,辑有盛明百家诗。著有是堂学诗 鴸鸣集。5372正文前有俞宪的一段记录:“国初有吴中四杰,名最著,前编高杨张徐是也,又

15、有广中四杰,为孙仲衍蕡、王彦举佐、黄庸之哲、李仲修德,名不甚传。近见南粤刻有五先生集,乃以汪右丞曾宦其地冠诸首,广洋,淮南高邮人也,似涉牵缀。此辑明诗后编,乃另梓汪集,而于孙、王四公,则汇为广中四杰集。孙、黄、李系俱南海,王虽河东,而随父籍南海,则为广人,亦无疑矣。四集旧皆以号名,今统名之曰广中四杰集,与吴四杰相配云。隆庆改元孟夏锡山俞宪汝成甫识。”9674由此看来,俞宪亦是对谈恺将汪广洋诗与四先生诗合刻不以为然,在其编辑的盛明百家诗后编中将四先生集汇为广中四杰集,汪广洋诗位于此集之后,这种做法更合情合理。这段文字写于隆庆元年,比陈暹刻本晚两年,此时俞宪应该还没有看到陈暹刻本。俞宪与谈恺都是无

16、锡人,过从甚密。“是堂(即俞宪)与谈十山恺、安胶峰如山、秦从川瀚、王石沙瑛结五老会,楼船鼓吹、园池声妓、服玩使令之丽甲于江南。”10从内容看,此本应是据谈恺刻本重刻的,但集中并未提及二人之私交。22此集存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06册。与谈恺本一样,俞宪本亦只有孙、王、黄、李四先生诗,并且相较于谈恺刻本,四先生各集中都删去了一些诗作。删诗的标准,据俞宪盛明百家诗凡例所云“就中存其惬予心者,汰其不惬予心者而已”9402,主要是根据俞宪本人的喜好。与 广州大典 本相比较,此本质量不如广州大典本,每人集前无诗人姓名集名和小传,仅用简单的“孙集”“王集”等标注。编排顺序与广州大典本相同,都是按诗歌体裁编排,但没有注明体裁,收诗也较少。四、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葛征奇(?-1645),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湖广道御史、川东副使,后升太仆寺少卿,转光禄寺卿。葛征奇居官颇有政绩,其人亦富于才情,能诗善画,寓诗人、画家于一身。葛氏迎娶明末清初著名才女李因作为侧室。二人互为师友,风采骎骎,共传一代佳话。葛征奇工诗,有芜园诗集钞一卷、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