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7 月第 45 卷 第 7 期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Jul.2023Vol.45 No.7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规模借用驱动中国都市圈多重循环网络与治理优化研究(421711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多重异质性下产业转移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影响机制与协同治理研究(22YJC630018)。作者简介:丁凡琳(1992),女,天津市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碳排放治理、城市与区域治理。DOI:10.13253/ki.ddjjgl.2023.07.004产业转移
2、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碳达峰路径思考丁凡琳(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摘要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中国面临着一场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省际产业转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如何推动实现碳减排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双目标是“十四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基于产业转移视角,在梳理其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出产业转移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理,并探究关于产业转移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思路与方法。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基于环境经济地理框架的理论模型构建、引入效率理论的产业转移影响分析以及关注产业转移结构变动异质性影响等研究前沿,为碳排放问题在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入研究提供新
3、的思路。关键词 碳排放;产业转移;结构性减排;环境经济地理中图分类号 F424;X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3)07-0027-0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剧,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近年来的碳排放总量变动情况和碳减排决策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 2017 年 巴黎协定 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碳减排目标,承诺到 2030 年实现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 2005 年下降 60%65%。在 2021 年 3 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加快实现碳减排的决心,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
4、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中国的产业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类产业面临低碳转型,也将给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等绿色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全新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形成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碳规制与成本驱动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将面临新一轮的以碳转移为主导的产业空间转移局面,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转出与承接两地及其周边地区“双碳”目标实施。根据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其空间分布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变动:产业转入的集聚效应有助于促进承接地要素流入与技术创新,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1;但可能同时导致“污染避难所”现象或“碳泄
5、漏”效应2,从而对当地生态系统形成威胁。而高能耗类产业的迁出,虽然从根源上降低了当地生产侧碳排放规模,但由于产业关联所导致的上下游产业一并迁移,会引起当地原有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改变,使得转出地效率也并未因该类产业规模减少而得以增长3-4。基于上述产业转移影响空间碳排放动态演化的复杂情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厘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碳转移机理,并探寻量化其规模变动和影响的适宜方法,有助于区域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和把控,提升对地区碳排放水平的动态调节能力;同时,借助推进碳排放、碳中和的契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助于驱动中国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变革”。一、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评估产业转移是一
6、定时期内由于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重构5-6。产业转移理论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衍生而来。LEWIS7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分析了工业化时期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认为由于工业类产业高速增长导致的劳动力需求上升,引致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分工理论进一步解释了产业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地理分布格局演化的影响,认为规模经济诱发的集聚驱使了产业空间区位的优化调整8;区位理论论述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区位选择受运输条件、地价区位因子的影响;722023 年第 7 期而新经济地理学则运用两区域模型解释了贸易自由度对企业转移行为的影响9。这
7、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因,揭示了各类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变动决策的驱动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衍生出了用以描述产业结构、组织和关联的理论机理,进一步完善了产业转移理论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雁型模式”理论(Flying Geese Pattern)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前者主要立足于对产业转入地的观察与分析,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产业以“雁阵”次序依次传递给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该理论雏形最早由 AKAMATSU10提出,即“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产业演变模式;后由 KOJIMA11运用比较成本理论阐述了其发生
8、机理并提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指出劣势产业应优先转移,且转移次序为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观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 VER-NON12提出,主要立足于对产业转出地的观察与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规模效应和信息效率等因素的缺乏是导致产业区位选择变动的原因。除上述理论外,梯度转移理论在近些年常被用于解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因,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空间演化规律。该理论衍生于产业经济相关理论,结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思路,认为产业转移由区域性梯度差异所导致13-14。针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中国承接国际性产业转移为背
9、景,分析海外企业或资本转入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阶段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中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为背景,探讨产业转移导致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的水平变动。在量化测算上,较为常见的方法是投入产出法、指数分析法、偏离份额法以及变量替代法(见表 1)。由于各类方法均存在利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学者往往根据研究目标和侧重点来进行选取。目前国内学者使用最多的方法为指数分析法和变量替代法,其具有数据可得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变量选取过程具有一定主观性且存在数据替代偏差,使得到的估计值在反映产业转移真实情况上存在一定误差。表 1 产业转移相关研究思路与方法测算方法测算机理优缺点代表文献投入产出法
10、将产业转移概念定义为出口驱动和最终需求驱动下的经济联系,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分区域分行业产值增减,并以此作为分析中国各地区产业转移情况的依据通过对产业价值时空变化的捕捉,并剔除本地产业价值的自然增长,使测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区域投入产出表在中国仅每五年公布一次,故难以用来分析产业转移的动态、连续性变化肖雁飞等15;李勇16;廖双红、肖雁飞17;李文文等18指数评价法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指数分析,通过设定并计算能够反映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指数或指标(如熵权法、产业集聚指数法和产业梯度系数等)来量化产业转移规模以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表征产业转移水平,即集聚程度越高,产业转入规模越多;反之则越少。虽然具
11、有数据可得性优势,但缺乏产业转移经济学涵义的诠释,且忽略了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关爱萍、张宇19;谭嘉殷、张耀辉20;彭继增21;罗浩、戴志敏22变量替代法为便于量化产业转移,分析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在实证中常常运用可量化的宏观指标对产业转移变量进行替代,如 FDI、产业产值占比或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等指标具有数据可得性优势,便于进行统计和计量等实证分析,但替代变量缺乏对产业转移本身经济学含义的诠释,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一定偏差ACHARYYA23;林伯强、邹楚沅24;何龙斌25偏离份额法通过将产业产值分解为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份额增量或相对净变化量、结构转移份额以及产业自然增长量,并以此测算不
12、同时期样本地区产业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产业产值的分解,将结构调整和自然增长效应剥离开,从而获得由于产业转移导致的产值变化。然而该方法仅考虑了单个区域变化量,对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情况表征不足,因而对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黄顺魁等26;王丽萍27;徐成龙、巩灿娟28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自行整理。二、产业转移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基于产业转移理论,结合环境经济学相关概念分析其对碳排放指标的影响机理与路径特征,得出产业转移过程导致的碳转移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成本驱动效应和波特外部性效应作用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继而形成区域性影响。(1)规模效应。当发生产业转入,承接地具有相似属性的企业不断集聚且达到一
13、定规模时,这种区域性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见图 1)。产业集聚会产生“虹吸效应”,吸引位于周边地区的上下游企业和生产要素流入,使得集群规模持续不断壮大;而扩大后的产业体系又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和要素的流入,由此产生本地市场放82丁凡琳: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碳达峰路径思考大效应29,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消费能力提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可知,在规模效应驱动下,承接地企业边际成本将会降低且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提升该地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相反,当集聚过度或规模超过承接地最大污染承载能力时,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则会导致拥挤效应,要素收入不再随经济增长而无限制增加。集聚密度增加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会抵消一
14、部分由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30,在空间上形成对企业和生产要素的外向分散力31。由于产业集聚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的这种倒“U”型关系,使得本地产业规模也存在最优值域,转入规模的增加或减少均会通过作用于当地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该地区单位产出碳排放水平 的变动。图 1规模效应影响分析框 注:图中“+”表示正向促进,“-”表示反向抑制。后同。(2)波特外部性。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对与该企业具有经济联系(或商业往来)的其他企业存在正向外溢32。这种技术溢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同样存在,通过企业流动带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创新,促进了地区能源清洁化和生产侧减碳(见图
15、2)。空间经济学的两区域模型同样对这一效应的产生及其影响给出了理论解释。产业形成集聚的过程除产生规模效应外,还存在集聚外部性。这种由产业变动导致的动态集聚外部性可分为 MAR外部性、JACOBS 外部性和 PORTER 外部性33。PORTER 外部性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良性竞争激励,即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34。因而就承接地而言,产业转移过程体现了产业的动态集聚,承接地的产业集聚在企业间产生良性竞争,刺激地区内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由此形成技术进步效应,对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均存在积极性影响。(3)成本驱动效应。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企业迁移将诱发
16、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导致两区域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见图 3)。从要素需求侧来看,企业转移导致转出地对工业劳动力的需求大幅下降;而能源要素和工业劳动力均具有对产业属性的依附性较高、流动性不足的特点,由此导致能源供给过剩,并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低能耗产业的转入,又会进一步导致就业市场在短期出现劳动力供需的空间错配问题。从要素供给侧来看,高新技术类产业的转入产生要素流动效应,促进了当地技术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就业市场对传统要素需求的下降和生活成本的提升也同时产生成本驱动效应,导致工业劳动力的区域流动35-36。在市场供需作用下,生产要素结构随之调整,一方面从源头降低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另一方面推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地区消费理念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变。图 2波特外部性影响分析框图 3成本驱动效应影响分析框三、产业转移视角下碳排放变动的成因分析(一)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碳排放问题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由生态经济学衍生出的低碳经济理论展开。低碳经济概念由英国政府于 2003 年发布的 我们未来的能源:构建低碳经济(Our En-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