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1.61MB ,
资源ID:2573258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732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研究_孙征.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研究_孙征.pdf

1、收稿日期:2022-12-12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点、难点与应对策略研究”(SKL-2021-1699)。作者简介:孙征(1987),男,河南南阳人,助理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研究。杨兆迪(1987),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研究。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层次人才的关键课程,是保障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引领着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确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正经历着一系列

2、的冲击和挑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思政课教学工作实际,深入剖析了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八个相统一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532(2023)03-0011-06一、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立足高校思政课的客观实际,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政课建设作为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要意义。在2019年

3、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实际上也深刻回答了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八个相统一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点,即确保高校思政课的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其中方向性是根本,科学性是保障,时代性是要求,实效性是归宿。(一)确保高校思政课的方向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把政治性和价值性摆在两句话的首位,实际上指出了高校思政课方向性的问题,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方向。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4、,肩负的是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重任。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高校思政课鲜明的政治方向和价值方向。政治方向和价值方向的引领是高校思政课最基本的功能,也是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中之重,涉及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质上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内国家竞争、制度竞争、文化竞争等的新巨变。在这种大变局下,西方敌对势力抓住我国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历史条件,从未有一刻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侵蚀。通过思想、文化、资本、网络等手段,披上科普、讲座、论

5、坛、新媒体的隐蔽外衣,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推销错误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同时,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和研究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作为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主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错误思潮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者,必须保持清醒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研究孙征,杨兆迪(南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474150)第33卷第3期2023年6月甘肃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of Gansu Open UniversityVol.33No.3Jun.2023甘肃开放大学学报第 33卷第3期的头脑,充分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

6、殊性,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确保思政课的正确方向。(二)确保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际上指出了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即高校思政课既要有创造精神,又要有批判精神;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兼顾实践活动。这就对高校思政课本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都要具备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实际上直接点明了

7、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即在批判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对比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洞察力,通过历史、案例、实践活动不断验证,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得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的科学认识,从而形成对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的批判中,创立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和吸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等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创立政治经济学;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吸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自马克思

8、主义传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系列更加严密、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的科学理论体系,成为了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三)确保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中,由注重统一性向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转变、由注重主导性向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转变,这是高校思政课近来年具有时代意义的改革创新,实际上是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关于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

9、记指出:“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作为引领大学生思想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政课,第一属性即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这就必然要求了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必须接受统一的安排和规定。但当统一性占绝对优势、多样性缺乏时,学生客观上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等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率,这也是长期以来思政课“抬头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样性的融入,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期待多样性的融入,融入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需求、文化需求、生活需求、就业需求、情感需求等,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在

10、统一性的统领下,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多样性的特点和需求,而且要求思政课教师的多样性与学生的多样性相适应,促进思政课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取得百花齐放的成效。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确保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的关键。思政课鲜明政治导向的特殊属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更加明确,作用更加突出。如何解决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是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努力解决的难题。教育理念的革新、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时代变化,使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成为了必然趋势,使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成为可能。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设置本身也可看作是一种教师主导性的体现。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

11、提,学生主体性为归宿,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四)确保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中,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际上体现了要确保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即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仅确保学生是真学、真信、真懂,而且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自发、自觉、自律,切实提高高校思政引领大学生思想的实效性。灌输性和显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12孙征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难点研究2023年6月导地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及大学生思想底色的根本途径。但强调灌

12、输性的政治立场和显性教育的主导地位,并不代表着要以“硬灌输”的教学方法和“纯授业”的教学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在坚持灌输性政治地位的同时,注重启发性教学,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获得政治和价值认同。在坚持显性教育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隐性教育,将思想、政治、文化、道德等元素融入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才能使教师将“授业”与“传道”“解惑”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二、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难点(一)坚持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

13、改变世界。”2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知识源于实践活动,科学的理论可以积极地指导实践。习近平在关于八个相统一的论述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重理论而轻实践,或者重实践而轻理论,都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是造成高校思政课效果差、效率低的主要问题。如何把握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正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难点之一。1.高校思政课本身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从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内容来看,不仅包括了具有思辨的、具体的、

14、科学的理论性知识,也涵盖了与国家、社会、个人息息相关的实践性内容。因此,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细数高校目前开设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与法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 以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等,课程本身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都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作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大

15、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具有着许多这个阶段的特殊特质。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但尚未成熟,独立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逐渐增强,灌输性的理论讲解会受到大学生本能的排斥和反感,无法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初衷和目标。这个时期,大学生需要的是用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来解决自身现实生活和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如何看待国际、国内、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如何处理个人情绪问题这都要求高校思政课要找准定位,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把理论学习同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知、情、意、行的

16、发展过程,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理论阐释实践,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通过案例讲解来证明理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内化顺应。最后,理论与实践交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形成外化的行为规范。(二)坚持高校思政课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马克思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任务的回答。历史性和时代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时代性本身不仅是属于历史性的范畴,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时代观,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重大科学论断。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待时代问题,正是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难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上来看,高校13甘肃开放大学学报第 33卷第3期思政课是理论性内容、历史性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