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卷第8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3,Vol.14No.8脊段督脉与交感神经针刺治疗研究进展脊段督脉与交感神经针刺治疗研究进展胡恩睿(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摘 要要 近年来现代医学取穴加入针刺治疗并取得明显疗效的案例屡见不鲜,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共同指导针灸治疗已成为主流。其中关于针刺交感神经支配区域与传统医学理论针灸督脉腧穴取得的治疗效果一直是研究的核心。交感神经组成重要的植物神经系统,督脉理论是传统医学针灸治疗中的重要准则,两者之间关系
2、复杂却有迹可循。本文总结了近期督脉与交感神经支配区域有相互参考、指导临床治疗意义的应激与治疗研究成果,并比对交感神经系统在脊段对应的督脉腧穴与督脉在脊段循行区域的解剖生理,得出脊段督脉腧穴与交感神经末梢在受刺激后的反应有相当相似程度,两者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最佳疗效的结论。关键词关键词 针灸;督脉;交感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R R245245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 B B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 10081008-18791879(20232023)0808-00740074-0505DOIDOI:1010.1978719787/j/j.issnissn.10081008-18791879.2
3、0232023.0808.021021Analysis of theories about governor vessel and nervous systemAnalysis of theories about governor vessel and nervous systemHU En-rui(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Jiangsu 210023)AbstractAbstractIt is uncommon to see acupuncture t
4、reatment merely relies on traditional medical theory in recent years.Mainstream to guide acupuncturetreatment founded wh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medical theory combine.Among all the researche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sympathetic innervated area and governor vessel under traditi
5、onal medical theory has been the core.The sympathetic nerv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part of plant nervous system,and the theory of governor vessel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ories in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and governor vessel is co
6、mplex but traceable.This paper summarizes result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clinictreatments which have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hrough comparing anatomy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and governor vessel in spinal segment.The conclusion came out to show great s
7、imilarity between responses of nerve endings of sympathetic nervousand acupoints on governor vessel after being stimulated.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combining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cupuncturaltheory.KeywordsKeywordsacupuncture;governor vessel;Sympathetic nerves system在传统医学体系中,对脊
8、段督脉的针刺与艾灸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针灸脊段督脉腧穴在缓解肢体筋络病症的基础上,还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与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深入,分布有大神经纤维的区域与神经末梢丰富的区域新增了现代医学理论取穴1,并取得了优异的疗效。本文将重点就脊段督脉腧穴与脊段交感神经支配区域脏腑疾病的针刺治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1 1古今中医对督脉的理解古今中医对督脉的理解1.1 督脉治疗内脏疾病“督脉”的名字有其特殊的含义:说文解字 中有注:“督者,以中道察视之”可以断定“督脉”的名称因其位于人体“正中”而来。奇经八脉考 载张洁古语:“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督脉主阳,为
9、十二经脉之动力,有主肾气,主生殖功能,交通心肾的作用,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相关理论在传统针灸经典理论中一直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督脉属奇经八脉之一,与任脉、十二正经合称为十四经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督脉经气不利,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或经络痹阻,则脏腑功能失调,产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因素2。其对脏腑的治疗也有充足的传统医学理论支持,奇经八脉考 载:“督脉虽行于背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故显此诸证。”可见督脉因其贯穿人体上下的形态学特点,对机体各系统疾病均有调节作用。仲景将脊柱相关疾病分为阴阳两类,其中所论“阴病”便是脊柱相关内脏疾病,即 金匮要略 中
10、所说“咳嗽”“气喘”“哕”“肠鸣胀满”“心痛拘急”。对于督脉主治问题,吴雄志3认为,督脉在脉诊中对应右手寸、关、尺,相应肺、脾、肾统领的三个系统,对脏腑疾病的诊断更加完善。闫冬4整理 备急千金要方 与 千金翼方 中的督脉主治,得出各脏腑病症皆能通过针刺脊段督脉腧穴进行治疗。如肺系病症中,肺胀可取大椎,咳嗽可取神道;脾胃病证中,呕吐可取大椎;肝胆病证中,胁痛可取大椎、神道,癥瘕积聚可取悬枢,黄疸可取脊中、风府,疟疾可取神道等。1.2 夹脊穴归经于督脉,治疗内脏疾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胡恩睿(2001-),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督脉针灸治疗。74第8期胡恩睿脊段督脉与交感神经针刺治疗研究进展夹脊穴
11、分布在T1L5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包括17个穴,是人体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奇穴,刘力源5等认为,夹脊穴应有归经,且夹脊穴应归经在督脉。督脉有“循脊”“贯脊”“夹脊”“并脊”而行的特点,即其循行呈“带状”,“督脉带”上有三条脉线循行,其中两条为夹脊穴处。而督脉在发生病变时,夹脊穴处会产生相应病理变化,如疼痛、凹陷、凸起、斑疹等,可作为临床辅助诊察之一。沈小淞6等认为,在夹脊处进行脊柱整复手法能有效治疗各种内脏疾病。王洁7等通过在夹脊处进行针刀松解,治疗肝功能紊乱引起的痤疮。刘蓉8选取 C25 颈夹脊进行针刺治疗 35 例呃逆患者,取得100%治愈率。叶勇9在夹脊处进行整脊治疗胸
12、型类冠心病60例,取得了90%治愈率。可见夹脊穴在治疗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脏腑疾病有明显的功效。2 2古今医家对督脉经络实质的探索古今医家对督脉经络实质的探索先秦至汉代的医家就曾尝试从解剖学的角度理解经络系统的存在。灵枢经脉 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说明传统医学认为的“十二经脉”并非流于表面,而是处于肌肉腠理之间,且用肉眼无法观测。同篇亦云:“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可见“经络”在足踝部位有迹可循。根据后文中的描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以认为先秦至汉代的医家将经络与血脉相联系,经络理论最初的雏形是循行的血管。传统医学针刺治疗对督脉理论尤
13、其重视,而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对经络实质问题的探索比理论更为基础。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认知上的不同来源于治疗指导理论的分歧。经络是人体的功能调控系统之一,经络的生理变化会涉及多种脏腑功能与运动功能变化,为了更好地说明经络系统的作用原理,人们对经络实质的探索一直在进行。2.1 近代对经络实质问题的初步研究在1951年,日本医学博士中谷义雄10对肾病患者皮肤的电传导难易程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测量结果表示发现了一条与传统医学理论中足少阴肾经相似度极高的低电阻线路。在进行了补充实验后,中谷义雄先生得到了其余十三条低电阻线路,与经络系统其余十三条经络也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继中谷义雄先生的实验之后,温文钊11、
14、翁泰来12、劉天成13、石学敏14等进行了相似的低电阻线路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同时,在测量四肢电阻时发现了在腧穴部位的皮肤电位与非腧穴部位的皮肤电位有较大差距,这样的结果不仅证明的经络系统的真实存在,更是为将来的诊断与腧穴选择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2.2 经络实质的主流理论谢浩然15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在纵横分布肌肉等器官之间的结缔组织与细胞之间非常狭小的间隙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气道。这些“气道”大多位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富集区,处于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的间隙中,由胶原纤维组成。这种气道并非以闭合通道的形式存在,而是能与机体各组织联系,产生物质交换的开放性通道。“气道”中并非是真空状态,
15、而是存在能够平衡人体内压力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存于“气道”中的物理性质可随机体状态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经络中的脉气是由纵横在间隙结构的组织液气化而成,经络运行的实质便是气道中“经气”的流注。基于这种理论,张维波16认为组织液不以常规液体的形式出现。组织液与其余液体不同,因其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体积接近水分子体积,将组织液理解为以一种“气”的形式存在更为合理,在这一理论下的针灸治疗可以理解为建立在体液调节基础上的作用。“气道”论也因缺少对针刺得气,改善肌肉、脏腑功能作用原理的解释而显得不完全成熟。20世纪70年代,陕西新医药17发布了大多数穴位都靠近神经主干,或在穴位附近都存在较大神经的研究结果,
16、而在十二经脉之上有超过50%的穴位位于神经干,且所有穴位都联系着多种感受器。华萍18等曾将经络实质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并分为四大类型,笔者认为其中的经络神经论最为合理。经络神经论将经络理解成一种利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参与机体作用的神经系统,只是这种神经系统尚未确定甚至尚未被发现19。在针刺治疗的过程中刺激骨骼肌、肌腱、神经干、骨膜或结缔组织等处的压力或牵张感受器产生相应的递质,可以达到传统医学理论中“得气”的效果。吕国蔚20等在家兔与猫的足三里处进行交叉循环、血管架桥和神经切断等实验,证明家兔与猫足三里的镇痛效应主要是经由支配该部位的腓神经传入。闫丽萍21等通过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得到了大鼠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因电信号被阻断而使得痛放电明显抑制的结果,这与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针灸镇痛有极为接近的效果。许金森22等通过刺激胆经光明穴并分析受试者SEP地形图证明了与外周神经受刺激对循经感传有决定性影响。王瑞仙23等通过对比正常情况下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患者恶心、呕吐等证候有效与针刺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无效的结果,分析得出“得气”感与神经传导有直接关系,循经感传现象与神经系统密不可分。75按摩与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