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2.20MB ,
资源ID:2574753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74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李公麟《五马图》之“满川花”真伪考_寿玲.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李公麟《五马图》之“满川花”真伪考_寿玲.pdf

1、2023 05五马图(图1)是李公麟的名作,纸本淡设色手卷,纵26.9厘米,横204.5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除最后一幅外,前四幅均有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的题字,卷末有黄庭坚“李公麟作”题跋。黄庭坚题跋中写:“余尝评伯时人物似南朝诸谢中有边幅者,然朝中士大夫多叹息伯时久当在台阁,仅为善画所累。余告之曰:伯时丘壑中人,暂热之声名,傥来之轩冕,殊不汲汲也。此马驵骏,颇似吾友张文潜笔力,瞿昙所谓识鞭影者也。黄鲁直书。”与其余几幅相比,“满川花”(图2)显得尤为不同。首先,“满川花”的记

2、载最为神奇。据曾纡跋文,“满川花”竟然被李公麟画“死”:“鲁直时为张仲达笺题李伯时画天马图,鲁直谓余曰:异哉!伯时貌天厩满川花,放笔而马殂矣。盖神骏精魄皆为伯时笔端取去,实古今异事,当作数语记之。”中国传统中,写实绘画的传奇一直不绝于史书,“满川花”传奇无疑是这个传统的延续。有趣的是,之前许多绘画描述的传奇是以“生”为主,而此处却是以李公麟五马图之“满川花”真伪考寿玲摘要:“满川花”是五马图中最具争议的一幅,它与其余四幅有较多差异。通过分析“满川花”题记、主题内涵以及设色三方面内容,认为此画虽非伪作,但也不是原作。原作已被好事者割走,并以李公麟其余时期绘制的“满川花”填补到其中,变成了现今的五

3、马图。关键词:李公麟;五马图;“满川花”;题记;设色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元明清江南地区院体画研究”(20BF093)研究成果。图1 五马图45DOI:10.16129/ki.mysdz.2023.05.062【美术理论研究】“死”为主题。衣若芬就曾抓住这点,就此画的真实性提出过质疑1。同时,“满川花”是五马图中唯一没有题记的一幅。乾隆曾观察到“满川花”无题记,由此认为“满川花”原作连同黄庭坚题跋被后人一并割取,而以摹本补之:“前四马皆著其名与所从来,而此独遗,岂即曾纡跋中所称满川花耶?要非天闲名种不得入伯时腕下,当是后人窜取题识真迹别为之图,以炫观者,是以并公麟姓名割去

4、楮尾,更无余地,亦其证也。”2乾隆仅据题记就认为“满川花”为伪略显武断,但五马图现存的几段题记却也疑点重重。其一,五马图 中马的排列顺序在宋代极为少见3,画家大致是按照从左向右的时间顺序安排的,“凤头骢”进贡于元祐元年(1086年),“锦膊骢”也进贡于该年,“好头赤”进贡于元祐二年(1087年),“照夜白”进贡于元祐三年(1088 年)。“满川花”在“照夜白”之后,似乎暗示着“满川花”的进贡时间约元祐三年。这几匹马的进贡时间及记载似乎存在问题,学者黄小峰在研究后,甚至认为这几匹马并不是真实存在,而是苏轼等人的“自喻”。如“凤头骢”题记是元祐元年十二月,一些学者认为元丰八年(1085年)于阗国曾

5、大规模进贡一次,此年不可能出现进贡事。但据宋史,此年于阗国确有进贡,只是时间差了一个月,不是十二月,而是十一月4。再如“锦膊骢”,题跋曰“元祐元年四月初三日左骐骥院收董毡进到锦膊骢八岁四尺六寸”,其实元祐元年二月董毡已去世5。据记载:“二月辛酉,以河决大名,坏民田,民艰食者众,诏安抚使韩绛振之。乙丑,修神宗实录。丁卯,诏左右侍从各举堪任监司者二人,举非其人有罚。庚午,禁边民与夏人为市。辛未,董毡卒,以其子阿里骨袭河西军节度使、邈川首领。”其二,这几段题记的结构也不一致。“好头赤”“凤头骢”“锦膊骢”三段题记,不仅都在画中上部,且前面都以“右一匹”开头并给出马的尺寸,而“照夜白”题记则从顶部开始

6、,无“右一匹”。这些错误与差异暗示此画经过重新装裱甚至重新修补。其次,“满川花”是唯一有马鞭的。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画家往往更加注重描绘马的速度、力量与激情,如韩干照夜白图中“照夜白”虽被拴在马桩上,却一副不安定、想四处奔腾之状。反观五马图中的马,没有任何的奔跑动作,甚至连想跑的欲望都没有,显得十分安详。有些专家曾以审美为由,解释五马图的变迁,但“形式追随功能”,形式演变的原因无疑与主题变迁密不可分。换言之,五马图的主旨变迁才是形式变迁的根本原因。五马图的主旨似乎与苏轼等人的反战思想密切相关。宋臣文彦博曾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之事中,马政为重。”6在后世眼中,宋代是一个富而不强的朝代,形

7、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宋管辖范围内无产马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历代君主对战马的关注超乎寻常,马一直是战争的代名词,如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昭陵六骏石刻,就以象征的形式通过太宗不同时期乘坐的马展现了他一生的功绩。在李公麟生活的时代,王安石新法推出了“保马法”。但在推行之初,就受到了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强烈反对。如在对夏之战时,司马光甚至主张放弃河、湟领地7,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也明确反对用兵:“是以古之贤君,不以弱而忘道德,不以贫而伤风俗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使陛下富如隋,强如秦,西取灵武,北取燕蓟,谓之有功可也,而国之长短,则不在此。”8在这种思想的影

8、响下,当时一些文人反对养马,尤其是战马,如苏轼曾经明确提出“宝马无用”论:“蒋之奇图2 满川花462023 05为熙河帅,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为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于边。之奇为请,乞不以时入事下礼部。轼时为宗伯,判其状云:朝廷方却走马以粪,正复汗血,亦何所用?事遂寝。于时兵革不用,海内小康,马则不遇矣,而人少安。”9。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李公麟与苏轼、苏辙、米芾等人多有交往。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晁以道曾言及“当东坡盛时,李公麟至,为画家庙像”10。在管幼安画赞(并引)中,苏辙言:“余欲使画工以意仿佛画之。昔李公麟善画,有顾、陆遗思,今公麟死久矣,恨莫能成吾意者。”11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9、,李公麟为从七品御史台主簿12。画继记载李公麟“陆佃荐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董敦逸辟检法御史台,官至朝奉郎”13,中书门下省删定官不详,但敕令所删定官官职为八品,朝奉郎是正六品上文散官。由于李公麟官阶不高,所以在政见方面更易受到苏轼等人影响。这还可从苏轼等人与李公麟的诗文唱和之中看出,如苏轼就是在为李公麟五马图的赞引中提出了“宝马无用论”。对于五马图,不仅苏轼,苏辙、晁补之、黄庭坚等人都多有诗文与之唱和,如苏轼有“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莫教优孟卜塟地,厚衣薪槱入铜历”14,苏辙 次韵子瞻好头赤 有“黄金络头依圉人,俯听北风怀所历”15,晁补之有“万蹄纵牧原野赤,汧陇收驹日复日。未须天厩

10、惊好头,冀北未空聊一历”16。这些诗文与苏轼一致,都有马放南山、兵锋不兴的思想。苏轼的反战思想在五马图中“好头赤”“照夜白”“凤头骢”“锦膊骢”四匹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与圉人的关系不是被牵就是被洗,它们不再矫健、强壮,是征战沙场的主角,而成了顺从、安静的主人身边观赏的玩物。唯一反常的又是“满川花”。“满川花”的圉人拿着一个马鞭,似乎与五马图主旨不合,马鞭的出现显然暗示着马的骑乘功用。恰如前文叙述,在苏轼等人政见的影响下,五马图放弃了骑乘的战争寓意,从这个角度上说,“满川花”即使是李公麟所画,也与其余几匹马不在一个时期。最后,“满川花”之疑,还有一个重要证据,即设色。五马图初被南宋内府收藏

11、,入元、明,经柯九思、张霆发诸家递藏,康熙年间藏河南商丘宋荦家。乾隆时入清宫,清亡后被溥杰带去日本,二战后长期下落不明,仅留下珂罗版黑白照片。人们对于五马图的认识,就一直停留在白描的定位之上。直到 2019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五马图重现世间。五马图真迹的出现,使学者突然意识到,此画并非白描,而是浅设色。一直以来,画史认为李公麟最重要的成就是把传统中作为“粉本”的“白画”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手段,即白描,五马图则是其白描代表作。如2019年出版的“马工程”项目新编教材中国美术史认为,“他将壁画白画发展成了纸绢上的白描,纯用墨描,造型准确结实,线条刚柔兼备”1

12、7。最早提出李公麟创造白描论断的是近代日本学者,如中村不折、小鹿青云合著的中国绘画史中认为李公麟“大都用成澄心纸,多白描不着色”18,这种说法直接影响了陈师曾、潘天寿等老一辈美术史家,并延续至今。滕固先生甚至在唐宋绘画史中夸赞李公麟的白描艺术“和欧洲文艺复兴后的素描同一程度”19。若重新翻检史料,会发现中村不折、小鹿青云的言论来自画继:“多以澄心堂纸为之,不用缣素,不施丹粉,其所以超乎一世之上者此也”20。在此基础上,后世学者把李公麟风格简化为白描论断,这显然受到了西方画史的影响。但若仅仅以风格来看待李氏的画风,似乎也有所偏颇,尤其是对邓椿的本意有误读之嫌。请注意,此处邓椿论述了两层意思,其一

13、是“不用缣素”,其二是“不施丹粉”。宋代绘画大多绘制于绢帛之上,李公麟以纸作画,从材质上就与当时的院体画家有所区别,而邓椿特意点出“澄心堂纸”,却也更有深意。澄心堂是南唐后主所建:“后主常于清晖殿后建澄心堂,为朝廷内地,游与辽居中用事,即以从子元楀为员外郎,凡机事密画,中旨多出其间。”21据渑水燕谈录记载:“南唐后主留心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天下之冠。”22澄心堂的南唐出处,很容易让人想到南唐名家徐熙。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一节中,郭若虚明确指出“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23“谚云”二字意味着在郭若虚所处的时代,这两种风格并驾齐驱。但苏轼、米芾等加入画坛,以“常理”

14、代替“常形”,重提“诗画同源”,认为“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徐熙与黄筌之争,成了文人画与院体画之争的象征。宋朝事实类苑中记载,徐熙以“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不仅如此,此书甚至认为黄家父子对徐家父子持有打压态度:“筌恶其胜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24米芾在画史中多次表示对黄筌的不满和对徐熙的赞47【美术理论研究】赏:“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滕昌佑、边鸾、徐熙、徐崇嗣,花皆如生,黄筌惟莲差胜,虽富艳皆俗。”25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花竹翎毛门”中,徐熙列为神品第一人,黄筌与黄居寀却分别名列第三和第四。徐熙与黄筌之争,其实是艺术品评之争,

15、即绘画是精工细致的画风为上,还是浅淡草草的风格为上。中国传统绘画推崇的显然是后者。画继记载李公麟选择澄心堂纸及“不用缣素,不施丹粉”都指向了徐熙这位前辈,暗示了他文人士大夫的身份及雅逸的画风。五马图的浅设色其实是对宋代绘画品评的回应。五马图显然有意弱化了设色,展现出文人讲究的含蓄之美,但其中,“好头赤”全身着色,“照夜白”与“凤头骢”的头部都有浅设色,“锦膊骢”无论人与马都设色,唯有“满川花”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描。“满川花”的画风也与其余四幅不一致。相较于其余四幅人物温和的形象,“满川花”人物形象圆润,气宇轩昂,人物衣纹的描法略显方硬,马匹描绘上用笔显得更为拘谨,尤其是马的轮廓,用笔变化略显生硬

16、。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专家也曾经意识到,如石以品曾意识到五马图“整卷作品是组合而裱成,画时不是一气呵成”,并通过对五匹马的用笔、用墨、细节处理、整体气息等方面的分析,认定五马图中存在真伪争议26。石氏的这个判断并不充分。其一,在宋人记载中,无论是“满川花”,还是其余的四匹马,都确实存在。其二,五马图无论是造型还是用笔,还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三,画家在不同时期往往有着多种风格,如画家另外一幅著名的孝经图就属于白描作品,只是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判断其准确的时期。故“满川花”虽有诸多疑点,但并不能就此否认此画出于李公麟之手,且由于“满川花”造型准确、生动,用笔与其余四幅并无质的差异,其极可能是李公麟不同时期的作品。综上所述,“满川花”在题记、主题内涵以及设色等方面与其余四幅有着较多的差异,虽无法就此断定此画为伪,但也非原作。或许乾隆的感觉是正确的,即此画原作已被“好事者”割走,并以李公麟其他时期画的另一幅填补到其中,变成了现今的五马图。注释:“右一匹,元祐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左骐骥院收于阗国到进凤头骢,八岁,五尺四寸。”“右一匹,元祐元年四月初三日左骐骥院收董毡进到锦膊骢,八岁四尺六寸。”“右一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