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 装 工 程 第 44 卷 S1 期 70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3 年 4 月 收稿日期:20221202 作者简介:丁福鸿(1995),男,硕士生,主攻出行创新设计。通信作者:王选政(1977),男,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出行创新设计。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老年助行产品设计研究 丁福鸿,王选政(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摘要:目的目的 分析老年人使用助行产品时具身的感知特征,从具身认知视角出发,探究面向老年群体的助行产品设计,提高老年人自主出行的能力。方法方法 利用 CNKI 文献数据库分析具身认知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以老年助行产品为
2、载体分析老年人身体感知与行为的变化,基于老年感知模型与用户体验地图发掘老年用户真实需求,从产品功能、用户体验、反思 3 个层面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安全出行的优化路径。结论结论 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是影响认知的重要因素,老年群体有其特殊的身体条件,通过具身认知理论与设计结合提出了老年助行产品设计要素,即感官识别性设计要素、环境适应性设计要素、情感交互性设计要素,将设计要素在实践中进行设计拓展应用,提升老年群体的助行产品使用体验。关键词:具身认知;老年出行;适老化设计;助行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070-09 DOI:10.195
3、54/ki.1001-3563.2023.S1.011 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世界人口的 8.5%。在我国,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据第 7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占到 18.73%1。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政府和社会带来诸多挑战,许多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中指出,跌倒是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跌倒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相应的医疗、康复支出增加,加重家庭赡养负担,因此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其日常出行需求的助行产品变得尤为重要2。而我国老年助行辅具设计处在
4、发展初期阶段,产品功能尚不能完全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的出行需求。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梳理老年人身体感知变化并分析老年人真实出行需求,通过适老化设计优化老年助行辅具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1 具身认知理论及老年助行产品概况 1.1 具身认知理论简述 具身认知理论是指身体在认知和感知世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身体的感官体验与行为实践相配合的方式形成人对世界的认知3。法国身体现象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具身哲学思想,主张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外部环境是人获取信息的来源,以人的身体属性为基础,在身体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20世纪 80 年代以后,具身认知已经从哲
5、学思考逐渐转向为科学实证阶段,开始涉及心理学及神经学领域研究,此后科学领域的大量数据研究也证实了身体本身的知觉以及所处环境对人的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1.2 具身认知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围绕具身认知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多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展。以 CNKI 文献数据库检索结果为例,对“具身认知”和“设计”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提取出 998 篇相关的中文文献,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有关具身认知的研究文献发表量在近 3 年有快速增长趋势,见图 1。在发表文献方面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2 个方向,理论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哲学、心理学及神经学领域,通过样本实验获取人脑神经单元对条件反应的相
6、关数据,证实具身认知理论的真实性,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领域,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目前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较少,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孔翠婷等人4从身体感知层、行为控制层和意义建构层分析了观众身体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相关设计案例从具身认知角度对交互细节作了探讨。李芳宇等人5 第 44 卷 S1 期 丁福鸿,等: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老年助行产品设计研究 71 图 1 具身认知理论载文量增长趋势 通过分析乡村儿童群体特征,将具身认知理论与教育产品设计相结合,提出设计教育产品的 4 个要素,从而增强了乡村的价值认同感
7、。张晓晨等人6分析现有导盲导向产品设计的不足,以连续导向的传动触感作为交互方式,设计开发出自然流畅的导盲导向产品。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已有少量研究者尝试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在设计学领域,但目前研究针对的用户范围不够全面,老年群体的身体特征与行为方式与儿童和盲人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助行辅具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老年助行产品设计中有较大意义。1.3 老年助行产品发展现状 老年助行产品是指肢体运动受到限制的老年人支撑身体平衡、掌握方向感、辅助日常出行的工具,医学上把辅助老年人行走或站立的工具称为助行器7。现有市场中售卖的助行器可以分为 3 大类:动力式助行器、无动力式
8、助行器和功能性电刺激式助行器8。由于动力式助行器和功能性电刺激式助行器生产制作成本较高、用户群体面窄,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使用无动力式助行器现象较为常见。无动力式助行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以用户身体力量为动力来源,主要分为助行架和助行推车两大类,见图 2。图 2 老年助行产品现状分析 72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助行架主要面向下肢功能存在重度障碍且平衡能力欠佳的老年患者,而助行推车主要面向能够独立行走,但身体部分功能衰弱的老年人。两者虽然面向的老年群体身体特征有所不同,但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皆分为上肢扶持和下肢支撑两个部分。上肢扶持部分是老年用户使用助行器的主要支撑点,下肢支撑部分以
9、助行器骨架为主,由助行器的连接部件、高度调节旋钮组成,以确保老年用户的使用安全性。虽然助行产品已在老年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产品设计上依旧存在问题,影响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给用户带来安全风险。首先,老年助行产品现阶段依旧主要针对老年人肢体行动不便的问题作相应解决方案,却忽视了视觉、触觉等感官变化给老年用户带来的产品使用障碍,大部分助行产品无法从感官角度为老年人带来优质的产品使用体验。其次,现有助行产品对复杂路况环境的应对能力不足,如上下楼梯、坡路等特定环境下,助行产品存在功能失去效力的风险。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助行产品多为铝合金材质,框架结构单薄,外观不美观且颜色和材质缺乏亲和力,影响
10、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2 老年群体特征变化分析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和意识活动离不开身体,身体在人认知世界过程中有着关键性、决定性作用9。人的身体、知觉和环境构成统一体,老年人在出行过程中受身体机能与环境变化影响,易产生出行信息认知差,使老年群体出行产生安全隐患10。老年人的感官系统组件是影响该群体日常出行中看、走、坐、握等一系列机械性动作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身体、认知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变化影响出行的体验感,基于此构建的出行活动认知图景框架,见图 3。2.1 老年群体感知特征变化 老年群体的感知器官在 60 岁之后进入快速衰退 期,老年人在空间导航、注意力、执行能力等认知能力上会出现不同程度
11、的下降,老年群体对出行信息的判断会因其认知能力下降而减弱11。感知器官和身体机能的衰退不仅会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活动,也会使老年人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图 3 老年人出行认知图景框架 近期研究发现,普通人的记忆、注意力等感知能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后变成下降趋势,在进入老年阶段后,感知能力的衰退速度加快12。老年人的感知能力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器官影响,感知能力的下降给老年人出行带来诸多风险,老年群体感知变化分析见表 1。老年群体的视觉功能衰退首先表现在老年视力下降,眼球晶状体硬化,使老年人观察力减弱,在出行时无法看清关键指引信息,导致老年人方位感迷失。其次,眼球瞳孔缩小、视网膜变薄也使得老年人视
12、野范围变窄11。老年群体听觉功能衰退首先表现在听力方向感下降,使老年人在出行中很难分辨声音出处,易发生行人碰撞事故。其次表现在声音辨别力下降,对声音高频和低频敏感度不足易导致老年人产生出行信息错位、接收信息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此外听觉功能衰退还表现在语言理解力不足,老年群体听觉器官退化导致其对交通出行术语理解产生困难。表 1 老年群体感知特征变化分析 功能 感知功能变化 出行能力影响 助行产品应对方法 视觉功能 聚焦能力下降 色差识别力下降 距离辨认力下降 环境信息接受力下降 无法有效辨别路况 造型、色彩方面增强识别性 明确信息传递的层次 听觉功能 声音方位感变弱 高频声音敏感度降低 识别语言
13、障碍 无法辨别环境声音来源与声音内容 不能准确感知速度和距离 提高语音交互效率 简化产品操作流程 提供感知补充设计 触觉功能 触觉分辨能力下降 触觉反应迟缓 身体对外部环境调节能力下降 操作产品失误率高 增大产品受力面 加大材质反差,提高辨析度 第 44 卷 S1 期 丁福鸿,等: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老年助行产品设计研究 73 触觉功能衰退也是老年群体感知能力变化的原因。老年人皮肤感知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导致老年人使用出行产品时触觉感知能力不足,在外活动时易出现定位能力减退的情况。2.2 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出现退化,身体灵活性、敏感度降低,日常出行发生跌倒等风险增加。
14、身体机能老化包括老年人体态改变,骨密度、肌肉质量、强度和身体灵活性的降低13。由于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功能退化,老年人便会时常显现出身体行动迟缓的现象,如身体平衡控制力和行动反应能力下降、抓取和拿起等工具行动作卡顿,这些基础身体功能的退化增加了老年人出行风险,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变化分析见表 2。大量老年人因担心外出行走带来安全风险而选择居家生活,却忽视了身体机能需要依靠步行来促进活动,延缓衰老。身体机能退化使老年人活动特性和接收外界信息的意愿发生改变,身体功能出现障碍的同时也使老年用户的心理意识和情绪调节受到影响,由于受到身体条件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更易产生抑郁、情绪障碍等
15、心理疾病14。2.3 老年群体认知模型 老年群体在情感上处于脆弱时期,由于身体感知能力下降,使老年群体在介入常规社会活动时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及情绪波动,其具体体现在 2 个方面。首先,在情绪产生层面,由于生理心理的退行性变化带来的社会角色的改变易使老年人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产生焦躁、抑郁、孤独的情绪,同时许多老年人渴望生活实现独立自主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15。其次,在情绪表达方面,老年人普遍有不服老、敏感、固执等情绪现象,不愿改变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在社会中难以找到求助渠道,现有产品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用操作不便也会使老年人产生低落情绪。产品用户体验的劣化随之带
16、来的是产品市场接受率的下降。生理器官的自然老化使老年人感知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刺激由神经网络传递到大脑,形成了对环境的基本认知。身体机能多方面不可逆的衰退已在老年人日常出行活动中产生了诸多困扰,其长期累积对老年人身体行为与心理情绪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尝试干预感官认知使老年认知产生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身体行为与心理情绪的重塑,使老年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进而延迟感知器官衰老周期,感官认知重塑模型见图 4。表 2 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肢体 机能变化 出行能力影响 助行产品应对方法 上肢关节 手部握力不足 肘关节弯力下降 指尖精准抓力不足 无法准确抓握 无法有效提起重物 操作产品行动迟缓 增大产品接触面 使用轻型且环保材质 简化操作流程 下肢关节 脚背弯力不足,脚掌僵硬,脚弓形状变化膝关节无法受力,且弯曲幅度有限 行走动作僵硬缓慢 脚部无法顺利抬起,坡面、楼梯等复杂情况易跌倒 提高复杂路面适应性 增加产品灵活性 提升产品使用便捷性 身体肌肉 身体肌肉力量薄弱 纤维密度降低 肌肉组织弹性下降 身体移动速度慢 肢体力量较小 过重负担易受伤 增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