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3.19MB ,
资源ID:2579556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795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城市工业地理分析——基于行业相关、差异性及变化角度.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城市工业地理分析——基于行业相关、差异性及变化角度.pdf

1、2023年4月第42卷第2期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Apr.2023Vol.42 No.2经济管理研究安徽城市工业地理分析基于行业相关、差异性及变化角度徐 家 洪,李 小 朵(池州学院 商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摘要:工业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安徽是长三角西部成员,对安徽及周边城市工业行业的相关性和差异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间的工业联系及变化,以促进城市工业良性发展。选取2011、2020年分行业数据,采用均值与相关性检验方法。研究表明:安徽传统工业行业呈扩散分布,相

2、邻城市间普遍相关;现代工业行业在发达地区聚集,相邻城市呈现非连续性相关,且东部跨省城市的相关性大于西部跨省联系。东部大城市与安徽近邻城市存在不同的联系机制,南京与安徽芜湖、合肥、滁州的行业结构具有同步性,而杭州与安徽芜湖、宣城、黄山的行业结构表现了非同步性。安徽两个明显的工业圈是以合肥为主的皖东南工业圈和皖北工业圈。各类城市工业都出现了升级现象,大城市的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中小城市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医药等行业的份额有明显提升,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等行业的地位有下降表现。关键词:工业地理;工业相关性;安徽工业;长三角工业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3、3-4730(2023)02-0102-10收稿日期:2022-07-16DOI:10.13757/34-1329/c.2023.02.015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课程“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2020 xsxxkc304);安徽省教学示范课“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2020SJJXSFK1794)。作者简介:徐家洪,男,安徽青阳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李小朵,女,安徽阜阳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学生。工业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意义重大。论文以安徽省及周边城市的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相邻的中心及非中心城市,发达及欠发达城市之间的工业联系及变化。一、城市工业地理工业区

4、位、新经济地理、文化及制度环境等都是城市工业的思想来源。德国人韦伯(1909)提出工业区位论,指出运输、劳动、集聚和分散等区位因子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节约最大的地点1。Ohlin(1933)、Losch(1940)等将韦伯的古典工业区位理论从企业层面扩展到区域和城市层面;pred(1970)将工业区位研究转向了行为、信息因素方面,认为企业区位是投资者在分析决策后作出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保罗 克鲁格曼(1991)等创立了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运输成本减少会引发聚集经济、外部规模性等问题,使企业选择区位供应链聚集,其原因是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结果。当聚集力离心力时,会强化“核心外围”模

5、式;当离心力集聚力时,工业化会波浪状地由核心向外围城市带扩散。当前,城市工业区位研究具有浓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城市工业布局同时受到企业自主行为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城市制度环境在工业地理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城市间工业空间溢出通过水平关联、投入产出关联、技术关联来实现,但不同程度受到制度调节,落后的制度环境会削弱溢出;投入产出和技术关联溢出依靠企业间频繁互动,显著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而水平关联溢出受地区制度调节作用较弱等(毛琦梁、王菲,2020)2。(一)影响城市工业地理的因素影响城市工业地理分布的因素有:(1)交通、距离、地理区位等传统因素。提高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能

6、增强本地工业活动的集聚度,促进全社会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并降低发达城市的“虹吸效应”(谢呈阳、王明辉,2020)3;能否成为工业落地城市取决于交通支线的数量、距离原有中心城市的远近及运输的便利化程度(梁双陆、张梅,第42卷总第233期徐家洪,李小朵:安徽城市工业地理分析2018)4。地区优势具有距离关联,近邻城市间比较优势相似度更大,且邻居城市有更大可能在对方已有比较优势领域中发展获得相对优势,从而邻近城市间相对优势会协同演化(毛琦梁、王菲,2018)5。但工业企业是否持续向外围和西部转移也存在障碍,长期看产业会聚集到更小的区位,原先市场大、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仍为主要集聚地,其他地区更会被边缘化(

7、毛琦梁,2018)6。(2)人力资本、生产率、技术水平与市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是城市制造升级最大贡献因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本、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还会阻止工业移出(李福柱、刘华清,2018)7;一些实证研究指出高生产率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潜力大、科技水平高、产业集聚性的大城市,而低生产率企业更容易因竞争而被挤出(刘颖、郭琪,2016)8;高生产率的东部企业,港澳台、外商企业等选址于大城市的倾向更为明显,而国有企业选址较少受区位的技术水平影响(逯宇铎、戴美虹,2015)9;在一体化市场进程中,因劳动力成本差异使生产率异质性企业选择分类集聚,东部地区低生产率企业率先向西部迁移,导致东西部经济差距缩

8、小,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吕大国、耿强,2019)10。人力资本与城市历史和地理区位有关,更多高技能劳动力流向了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大港口附近城市因人力资本历史继承和开放市场,吸引了更多高技能人力资本等(夏怡然、陆铭,2019)11。这些研究指出人力资本流向大城市、港口城市,而高生产率企业也倾向选址于大城市。(3)城市产业政策。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受惠工业企业进入,但政策倾斜也会加剧非受惠企业的退出(刘颖、郭琪,2016)8。产业政策是最为灵活的因素,一些区位较差的城市,可以通过完善产业政策来提升对外部工业的吸引力。(4)企业性质。不同性质企业对资源、市场、劳动力和环境等各方面要求存在差异,决定

9、有不同的城市区位选择。有研究发现化工企业呈现沿海、沿长江分布,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长株潭等4个热点区;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基础化工行业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相对精细高端的化工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邹辉、段学军,2020)12;电子信息企业趋向于集聚性工业区位,产业集聚度、园区政策是电子信息企业分布的关键因子,知识技术环境越来越重要(余颖、刘青,2020)13;钢铁生产布局从过去侧重“原料”向偏重“交通”的格局转变(童昕,2019)14。传统制造业则往往位于非大都市区,且市场集中度较高等。(二)安徽及长三角工业地理从外部联系看,当前安徽城市工业属于长三角西部工业群。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原16

10、个城市呈上海、南京、杭州3个核心的三角网络联系,并形成几个次级城市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在区域一体化加深之下,中心城市会向周边安徽城市提供经济辐射(梁双陆、崔庆波,2014)15。长三角城市经济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地区经济明显西弱东强,依距离递减,具有地理异质性,原16个核心城市是“高高”区,经济溢出效应高;新加入的10个安徽城市等主要是“低低”区,呈现两极聚集态势,上海都市圈内部一体化程度明显好于南京西部都市圈(任以胜、陆林华,2018)16。长三角3省1市对全国吸引力呈现持续增强态势,四省城市之间的资源、信息、产业的流动更加频繁,从单点辐射向多中心网络联动,走向廊道集聚,城市圈板块集聚的格局;

11、总体分为上海、杭甬和南京三大中心聚集团(马璇、张振,2020)17-18。未来,长三角区域内的人口流动将会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内部都市圈等亚结构空间将更明显。从安徽省内部城市区位看,以合肥-芜湖为核心的“一轴两核两翼”,共8个皖江城市是安徽省主要的工业区。合肥市依靠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现已构建了以合肥为中心的工业圈,与周边城市有了一定的协同发展(张学良、吴胜男,2021)19。有学者认为安徽皖江8市的市场一体化指数很高,江苏9市居中,浙江8市最低;但经济水平较低的安徽8市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谢守红、邓玉茹,2021)20。此外,一些学者对安徽镇域经济区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徽镇域经济

12、的高值区由皖南集聚并向北扩展,形成“串珠”条带状,中值区分布于皖中区域,低值区分布在皖东北和皖西北(魏建飞、程迪,2019)21。二、研究设计安徽地处江苏、浙江的西部,湖北和河南的东部,根据上述文献回顾,因地理区位邻近,安徽城市工业具有受东、西部省份邻居城市工业溢出的可能。因此,为更好认识安徽城市工业,论文增加了东、西部对安徽工业可能有区位影响的几个城市,包括东部的徐州、南京、杭州,西部的周口、商丘、开封、郑州、信阳、黄冈、武汉,这些城市与安徽 103 10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城市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包括跨省邻居城市,总共26个城市。(一)数据准备研究采用各城市统计局

13、发布的年度工业分行业总产值数据。2011 年安徽撤销巢湖市,致使2011年前后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大,研究选用区划调整后2011年和2020年分行业产值。此外,从实际考虑,去掉了限制性的烟草制品业,对当地资源有高度依赖,转移性差的各类矿产采选、资源回收、设备修理业,以及内容不明确的其它行业等。并将剩下30个工业行业分成:(1)传统行业。指行业历史悠久,或者与人们吃、住、穿等民生直接相关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文教体育用品、食品制造、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酒饮料制造、家具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木竹藤棕草制品、印刷及媒介复制、皮革毛羽(绒)制品、燃气生产与供应、水生产与供应、造

14、纸及纸制品,共15个门类。(2)现代行业。指出现较晚,科技要素明显,或者与生产资料生产有关的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金属制品、橡胶塑料制品、有色金属冶压加工、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压加工、石油炼焦加工、电气器材制造、仪器仪表、通信计算机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运输设备、化学纤维制造,共15个工业门类。(二)方法论文主要采用均值和相关性检验,对临近城市工业行业之间产值差异和相似性进行计算与检验。(1)行业平均产值差异检验。两个地理邻近的城市工业体,其平均工业行业产值分别用1、2表示,若1-2=0,表示两个城市工业行业无平均水平差异。当两个近距离城市的工业行业平均产值存在

15、显著差异时,表明一个城市比另一个城市的平均工业实力强,城市间工业扩散的可能增加。(2)行业相似性检验。用工业行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反映两城市工业行业的相似性,相关系数接近于1表示两城市产业结构十分相似。显著正相关表示城市间有相似的工业行业结构,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形成共同的市场;不相关是城市间工业行业无明显的相似性。相关和差异分析均以=0.1为显著性检验水平。因行业产值水平绝对值很大,为方便分析,研究将年度各行业产值都除以行业最大产值,得出行业产值比进行分析。当传统与现代行业数量相等均为15时,行业平均产值比差异也反映了城市工业行业平均产值差异和总产值差异。后面将某城市的平均工业行业产值显著高于、低

16、于,或无差异于另一个城市的情况,也分别称之为“高位”、“低位”或“等位”。三、局域地理工业产值差异、相关性及变化相对于传统行业,现代行业更能反映一个城市工业水平和工业区位的高低。根据2020年安徽城市现代行业平均产值比,位居前8位城市是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滁州、安庆、宣城、蚌埠,这些城市大部分地处皖江。结合城市现代行业产值大小和地理区位,以及“一轴两核两翼”的战略,研究尝试以合肥、芜湖、安庆和蚌埠、阜阳两市(简称“蚌阜”)作为安徽中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代表城市进行局域工业圈分析。(一)合肥工业圈省会合肥市的工业产值规模大,论文选择12个合肥近邻城市参与分析。(1)传统行业。20112020年,合肥与周边大部分城市在传统行业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和结构相似性。蚌埠、阜阳、滁州、芜湖等城市的传统行业发展较快,它们与合肥由平均行业产值的“低位”发展到无显著差异的“等位”;合肥与安庆、南京均保持“等位”状态;淮南、六安、马鞍山、池州、铜陵五个周边城市明显低于合肥的平均产值区位。在合肥周边城市中,杭州一直是传统行业的最高位。(2)现代行业。在不同测试年份,合肥与滁州、六安、芜湖、杭州保持显著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