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5 ,大小:1.20MB ,
资源ID:2580690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806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风险偏好与形成机制.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风险偏好与形成机制.pdf

1、第2 1卷第1期2 0 2 3年1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R e v i e wV o l.2 1,N o.1J a n u a r y 2 0 2 3高校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风险偏好与形成机制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 0 0 0 6 2)摘 要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存在两种取向,一是在熟悉领域或既有知识和理论框架内的探究,即常规性研究或重复性研究;二是在新领域或突破既有理论框架的探索性研究乃至原创性研究。后者由于偏离常规路线、复杂性高、难度大和周期长等因素,往往面临更高的投入代价和失败风

2、险。人们科学探究风险偏好的形成,源自个人的品格与特质以及社会化建构。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校教师的探究风险承担水平与其人格特质、自我效能、组织与社会支持以及职业稳定性等存在关联。相对于制度环境,个人因素对探究风险偏好形成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国家科学创新活力的整体提升,首要为人的培养,次为人才选拔,终为人才使用,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关键词 科学探究;风险偏好;原创研究;人格;制度环境中图分类号:G 6 4 0-0 5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9 4 6 8(2 0 2 3)0 1-0 0 8 3-2 4D O I:1 0.1 2 0 8 8/p

3、k u 1 6 7 1-9 4 6 8.2 0 2 3 0 1 0 0 6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和获得新知,这本是一个简单明了、无可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当代科学活动职业化和组织化、学术认可制度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核心观念似乎不再那么牢固。多年以来,人们对学术界中所谓跟班式研究、重复性研究、以量代质等种种现象颇有诟病,这表明科研创新尤其是如今我们迫切诉求的原始创新以及颠覆性创新不仅相对匮乏,而且可能反映了学术界正在隐现的生态危机。客观而言,在如今从业人员规模不断膨胀、学科和领域分工日益细化的知识背景下,苛求每一个体都可以有传统意义上的总体科学理论发现、当代各领域的颠覆性理论创新和跨领域的关键性共

4、性技术创新,既不现实也不理智。因为受到人的平均能力水平以及常规科学相对坚固的边界和瓶颈限制,大多数人注定仅能从事一些常规(r o u t i n e)的研究工作。不过,在科学界,例行的研究虽然也不乏创新且同样需要得到认可,但如果没有少数人不断破界、越界的重大开拓性创新,大多数人的常规研究会失去依附和方向,人类作者简介:阎光才,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偏好、行为与工作表现研究”(7 2 1 7 4 0 6 3)。致谢: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蔡红红等同学在问卷设计以及数据清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8 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2

5、3年科学进展与技术进步也更无从谈起。故而,如何为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供职业安全和制度、环境以及心理支持,让他们主动承担高风险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一、科学探究中的风险内涵风险的存在是一种常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潜在或偶然的危及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风险。人生中的各种际遇如恋爱婚姻、子女生养、日常出行、职业选择以及职业转换,都有很多不确定性,难免遭遇不利于个人、导致不同性质损失的事件,哪怕其发生概率极低。这其中有些是个体可预知并加以防范的,但更多的则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掌控范围,譬如自然灾害、瘟疫流行、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因此,就客观意义而言,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社会意义的存

6、在,人们无时无刻不会面临某种不确定性与风险。正因为如此,日常中当我们论及风险时,并非在简单地讨论绝对意义上的风险有与无,而更多将其理解为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程度。在现实生活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它的危害及损失估量毕竟是一种可能性的预估而不是事实,人们对此可能会采取防范乃至规避方式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却并不能将其归零。故而,相对于绝对无风险,日常中的风险容忍和承担往往更属于常态。如果把视角进一步放大,超越于个体层面,我们会发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明的演化,其实也正是众多个体、群体乃至国家破除经验、惯例和习俗束缚,涉险而行并推动社会制度、文化乃至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总而

7、言之,只要人类作为一种有机与社会意义的生命存在,风险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当然它也无所谓好坏,而是取决于不同个体对于它发生情境的判断。人们既可能去主动拥抱它,也可能对其充满厌恶。正因为风险在现实中存在的广泛性、表现的多面性以及它与人们行为之间关联的复杂性,有学者认为,无论是外行还是专业人,迄今对于风险概念都没有达成基本共识,因而存在无数种定义。各种定义的立足点或是发生的可能性与预期价值,或是不确定性与预期目标,或是把它视为依赖所拥有知识的主观认知,或是将其理解为独立于个人评估的本体存在。1对于这种驳杂纷乱局面,埃文(T e r j e A v e n)等人给予了概括性的界定。他们认为,总体而言,社

8、会科学领域大致上有两种关于风险的流行定义:第一,“风险就是人所置身的一种危险的情势与事件,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第二,“风险是与人关联的某种事件或活动的不确定性结果”。2上述两个主流定义虽然所指不同,但都揭示了风险所共有的一种属性,即在个体层次上,风险就是一种关于结果不确定性的主体自我感知,它会影响人的行动动机和策略。这种自我感知存在个体乃至群体之间的差异,如身处同样的情境,因为视野、阅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社会网络特别是第1期高校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风险偏好与形成机制8 5 与风险事件或活动相关的专业素养不同,风险感知也会有迥异。正如斯洛维奇(P a u l S l o v i c)通过心理测

9、量的方式发现,不同个体或人群风险感知殊异,如在3 0种活动或技术的风险感知中,对于核能带来的风险严重程度,妇女联盟与大学生将其排在首位,而专家则将其排在第2 0位。3风险感知差异也意味着人们对不确定性有着不同的容忍和接受度。风险感知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却并不是唯一甚至不是关键性的影响变量。个人禀赋如先赋资质和后天塑造、人格取向、心理资源、价值偏好以及关于得失的理性算计,都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因素。其中,理性算计通常源于人们对特定环境中制度配置即游戏规则的理解、领悟和运用。这就犹如赌博,一个人是否参与游戏,并不仅仅在于是否知晓结果的不确定性,还在于有多少赌资、是否有赌徒心态和心理

10、底线、按规则其赢面多少的盘算,如此等等。因此,面对同样的不确定性,尽管人们的行为表现无非是风险规避或风险承担,背后的各种理性与非理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却极为复杂。科学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创新性活动,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更具有不确定性的底色,其风险感知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科学领域,关于风险的理解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在日常科研中,特别是理、工、农、医等学科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说危险。它涉及范围很广,如实验器材设备操作程序不规范、试剂和废物处置不当等所引发的事故。几乎所有科研资助部门、专业组织、实验室对此都有极为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以避免或者至少最小化在实验过程

11、中出现任何对人员以及环境带来的意外伤害和损失。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存在因实验或工具使用不当给参与者或研究者带来身心伤害的风险。上述风险都属于实验室安全规范与研究伦理范畴,它要求人们必须遵从严格的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性以化解潜在的风险。不容否认,人类科学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如电能和原子能的发现及其认识过程都表明,越是无人之境的探究,有时这种风险越高。故而,虽然理论上我们清楚,任何原创性研究都难以做到绝对的安全,但在实践与操作过程中,风险必须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第二,若研究领域或选题具有创新性、智力挑战性乃至打破常规科学的颠覆性,则可能存在研究难度大、周期长且结果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由于研

12、究指向探索未知的原创性,失败概率高,因而它不仅关联到个人时间与精力投入成本、个人学术认可与声誉损益,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安全,进而导致个人心理上的顾忌甚至排斥的风险厌恶倾向。通常情况下,越是高创造力的研究活动,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越高。在此与研究的原创性相关的第二种风险,就是本文所聚焦的议题,即由原创研究的不确定性带来失败和个人损失的风险,它不涉及实验室安全与研究伦理范畴。在日常语境中,科学研究的“原创性”(o r i g i n a l i t y)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流行概念。然而,如何理解原创性特别是评价原创性的水平,并不是一个容8 6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2 3年易回

13、答的问题。“尽管原创性是科学的核心价值之一,但它的精确所指究竟为何,科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共识。”4譬如,在既有的知识领域增加一个知识片段,通过一种新方法或新素材验证已有结论,开发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实验途径或者新工具,这是否为原创性?迪尔克(L y n n D i r k)通过对科学论文作者的调查,总结了组成成果原创性评价的三要素:新假设、新方法、新结论。三个要素共有八种组合,其中最为认可的原创成果为“新假设老方法新结论”组合,在八种中比例达到了4 2%,无论假设与方法新旧,认为只要结论新就具有原创性的约为8 0%。5显然,迪尔克的标 准比 较 宽 松,他 几 乎 把 结 论“新”视 同原创。也许正

14、因为对原创性存在模糊的理解和宽松的标准,导致学术评价过程出现众多混乱乃至误区,以至于降损了这一概念本应有的内涵。其实,所谓的“新”,不仅 有量或水平 上的差异,而 且有质的不 同。沃 哈根(P a u l-A r m a n d V e r h a e g e n)等人认为,真正体现人类知识创造(c r e a t i v i t y)的“新”,应该是新奇性(n o v e l t y),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原创性,有稀奇、罕见、令人惊讶和富有想象力之义;二是范式关联性(p a r a d i g m r e l a t e d n e s s),具有激进变革之义。6这种新奇性显然超越了凡常与

15、一般意义上的新颖,多少具有打破常规和带有突破性创新的意味。科学中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意义上的突破性创新,都往往更具探索性取向。正如萨尼卡(D o m i n i k a K.S a r n e c k a)等人指出,传统上人们通常对突破性创新持二分法理解 在新领域的探索性(e x p l o r a t o r y)创新、在熟知领域的开发性或挖掘性(e x p l o i t a t i v e)创新。他认为,如今不仅在产业界出现了二者结合的新型创新,甚至还演化出一种越来越多的基于知识积累的开发性创新。7尽管如此,具体到科学理论探究领域,二分法并没有过时,指向新领域的探索性创新更符合“原创”之义

16、。至于上述宽松意义上的“新”,大多为人们熟知领域的例行性研究或者说带有线性延伸的挖掘性研究,甚至不少是人们常言的跟班式研究,即趋热点、追主流,或者是重复性研究,如以同样的方法和工具转换套用于新的对象,或者对既有的研究结论做重复性的检验。客观而言,跟班式研究和重复性研究不能说无价值或者完全没有创新性,追热点和主流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常规理论,以大规模累积方式推动科学进展;某些重复性研究不仅是对既有结论的检验和纠偏,偶尔也可能从中得到某些异常的启发,因而发现新问题乃至新领域。只是相对而言,它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概率较低,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拓展知识疆域的贡献有限。至于为何有如此多的人们对之有选择偏好,缘由固然十分复杂,但寻求相对确定性、规避个人利益可能受损的风险是其中的主因。简言之,在特定的情境中,跟班式与重复性研究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理性,它有助于研究者避免因拓新而带来结果不确定性,如研究难以获得资助、成果不被同行认可、探索失败乃至危及职业安全等等。由此不难理解,在科学界,瞄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研究风险固然是一种个体主观感知,但其内涵可能既具有客观成分,如个第1期高校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风险偏好与形成机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