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020.60KB ,
资源ID:2580934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580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学科竞赛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学科竞赛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pdf

1、高校学科竞赛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朱 玫(扬州大学教务处 江苏扬州 2 2 5 0 0 0)摘要:高校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载体,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学校在高校学科竞赛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从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建立和优化学科竞赛良性发展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提高学科竞赛水平,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关键词:高校学科竞赛 创新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载体,是激发大

2、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手段。近年来,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为了分出高下,更重要的是通过良好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激发高校师生参与热情,发挥学科竞赛活动在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凸显育人成效。一、高校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一)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在高校学科竞赛活动中,学生基于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联系实际,深入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科竞赛是劳动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在竞赛活动中,从报名准备、所用知识归纳和更新、技能训练和掌握,无任何捷径,各环节都要亲力亲为,都有体力和脑力的大量

3、付出。在学科竞赛活动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科技文献检索、方案设计、结果归纳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路和视野得到拓展,抽象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得到初步构建。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积极进取、直面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培养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风,逐步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的乐趣,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科竞赛活动中,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验竞争与合作、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利于养成与人共事时讲团结、讲协作的良好品格,塑造健康的个性人格,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二)学科竞赛促进高校人才创

4、新能力的提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范式创新等提出重大命题。而学科竞赛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选定主题,制定规则,要求学生个人或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定的任务,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在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适应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通;多元协同,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促进政产学研深度结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整合资源,建立

5、校内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等等。高校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促进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三)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教学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教学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由灌输式为主向启发式逐步转变,加强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推广小班化、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加强过程性考核,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01高校

6、学科竞赛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二、高校学科竞赛活动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一)学科竞赛项目重点培育和一般参与的关系全国学科竞赛数量多、种类繁杂,学科分布不均衡,有一批影响力大、质量高的学科竞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但有的竞赛项目质量不高,存在表演化倾向;有的项目教育功能缺失,商业化明显;有的竞赛缺乏内涵,片面追求量大面广等。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科竞赛项目,胡子眉毛一把抓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学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要对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评审鉴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与学校学科专业结合紧密,惠及多数学生的高质量

7、学科竞赛项目重点扶持,搭建各类学科竞赛平台进行重点培育。(二)培养竞赛选手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面向全体与关注少数学生是比较重要的教育课题。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养参赛选手,努力使他们在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十分必要。但同时要防止只重视培养少数竞赛选手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事实上没有广泛的基础,保持学科竞赛成绩难以为继。一是学科竞赛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赛机会,通过竞争性的筛选,在好中选优基础上重点培育参加国内外大赛的选手。二是通过少部分同学先行先试的方法,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推广惠及全体学生,这既是参赛策略,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三)学科竞赛与第一课堂的关系我们通常将课堂教学

8、称为第一课堂,将课堂教学以外的专业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学生社团等活统称为第二课堂。学科竞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是第一课堂学习的外延和补充。学科竞赛要以学校的学科专业为基础和支撑,深入对接第一课堂,将竞赛内容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协同联动,融合发展。三、高校学科竞赛中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一)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从已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六轮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评价结果分析,虽然高校学科竞赛排名跟学校类型、参与度及组织化水平等相关,但根本因素还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是学科竞赛水平的基石,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竞赛选

9、手高水平发挥的前提。因此,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根本,要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建设理念先进、面向未来、引领发展、适应需求的专业。专业建设好了,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就立起来了。(二)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切实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将包括学科竞赛在内的第二课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的各类课程都应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将

10、学科竞赛、科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论文专利、自主创业等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经认定后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建立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和认定制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三)建立和优化学科竞赛良性发展的保障机制1.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学科竞赛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激励广大学生踊跃投身课外学术科创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创活动的积极性,应制定分类分级的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像“互联网+”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质量竞赛项目,师生准备周期长,付出多,投入大,获奖难。因此,应对指导老师在教学工作量补助、职称评审、评奖评优

11、等方面给予认定或政策倾斜,对学生在综合测评、研究生推免等方面给予加分或认定等,为学科竞赛开展并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高校内部在工作协同、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体系规范等方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务实、高效的竞赛组织机构及组织形式,是确保学科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笔者所在的扬州大学为例,学校对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评审鉴定,根据竞赛特点,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比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竞赛等项目面向全体学生,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团委集中力量对参赛学生进行组织、培训。涉及多学科覆盖多个二级学院的竞赛,由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统筹学校层面的竞赛组织协调,各相关

12、二级学院及竞赛项目组织者则负责指112 0 2 3年5月下 第1 5期(总第1 5 1期)导教师、学生日常训练管理和具体竞赛的实施。对于单学科竞赛,在学校职能部门参与下,由牵头学院组成竞赛项目组,负责竞赛的具体实施。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类活动,同时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组织学科竞赛活动时要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比如,对应学科竞赛项目开设相应实践类选修课程,吸引全校感兴趣的学生选修,进行早期训练和选拔。针对某类具体学科竞赛项目,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定期开展讲座、研讨等有组织的科技实践类活动。为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通过学校内部的公开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

13、行集中训练和重点培养,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推选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为让更多的教师关注或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实行项目制管理模式,以类似教改课题的形式向全校公开发布,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以申报。学校开放教学科研实验室,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和场所建设,拓展科教协同育人平台,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厚植创新文化,使学科竞赛等科创类活动的广度和厚度得到增强。3.加强学科竞赛研究学科竞赛以竞赛为载体,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活动本身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掌握其规律,提高学科竞赛的育人成效。各竞赛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要提升学科竞赛水平,需对竞

14、赛项目应达成的目标任务以及竞赛项目的内涵、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管理、研究分析,从而找准努力方向,精准发力。总之,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高校学科竞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人格和智慧、思想和行为等均具有深刻影响。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应以学科竞赛为引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改,激发内生动力,努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

15、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 杨志斌,赵昕.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 0 1 8(5):2 3 8 2 4 0.2 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等.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 基于2 0 1 22 0 1 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 0 1 8(2):6 9 7 4.责任编辑:唐丹丹(上接第3页)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实战”指导能力。选拔、培养高中化学教研员,注重从业经历和“实战”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研员需具备指导教师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多学科知识聚焦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产生不同观点,互为补充

16、,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具备跨学科知识的教研员,能更好地胜任职业角色。2.关于高中化学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思考高中化学教师希望能多一些化学教学类、化学专业知识类、教科研类的培训,要求教研员知识全面、能力均衡。高中化学教研员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针对性地学习和研修。研究中发现,目前针对教研员的培训内容,并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还需要增加化学专业知识、教科研知识、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研讨。参考文献:1 章建跃,等.中学数学教研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及其“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 0 1 7(8).2 张丹.小学数学教研员研修课程的开发构想J.教育视界,2 0 1 9(1 1).3 朱德全,杨鸿.论教学知识J.教育研究,2 0 0 9(1 0).责任编辑:丁 蔚21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