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就业与保障 2023.6认同与归属策略下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文/龚舰1 陆春辉2摘要: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基,也是区域竞争的核心。城市人才黏性是人才对一座城市的认可度、信任度和依赖度的综合体现,对于宁波这座正在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的城市来说,吸引各类人才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宁波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而高校毕业生则成了该市场上新兴的重要人才力量,也是促进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增强这部分人才群体的城市人才黏性具有重大意义。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应该协同作用,采取一系列策略增强该群体对宁波的地域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借助政治、学校、企业的联动策略增强其整
2、体获得感,以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进而建设一流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实现宁波强劲发展的目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实践策略根据统计,宁波市近年来的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前列。然而,人才支撑力仍然不足,特别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方面,高层次人才、高素质基础性人才、高级“蓝领”等仍然存在缺口。随着宁波市委领导班子为宁波打造“六个之都”吹响了集结号,未来宁波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这些人才问题的“痛点”。宁波市不仅需要依靠对外“引智引才”,还需要依托宁波所在高校,做好“育人留人”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强宁波市的人才黏性。目前,宁波市共有 16 所高校。2021 年 2022 年,全
3、日制普通高校在籍生为 18.4 万余人。这些高校是宁波市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而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宁波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潜在动力的重要来源,他们在增强宁波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城市人才黏性的策略上有着先天优势。一、宁波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现状分析(一)学生层面近年来,宁波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难就业”和“慢就业”现象普遍存在。尽管新冠疫情和高校扩招政策施行从客观上造就了这种形势,但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大。一方面,从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来看,普遍存在着盲目、从众和观望心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准备未能达到岗位匹配的要求,易产生就业盲目心理
4、倾向。一些高校毕业生会跟随其他人加入考公和考编的队伍,一边选择继续考试,一边观望就业市场,因此出现了“难就业”和“慢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来看,普遍存在着就业眼高手低、创业好高骛远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没有形成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在就业市场上目标过高。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大学生没有关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信息或其他职业信息,也没有考虑寻找的职业信息与自身未来发展的匹配程度。最后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优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锻炼,意志力、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面对愈来
5、愈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他们很难适应。(二)高校层面高校亟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在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时,很多高校仅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队伍单独推进,而缺乏全员育人的合力。另外,就业工作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一些高校只注重就业率的表面数据,而忽视毕业生就业质量,导致大量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现象严重。此外,就业指导课程实用性不强,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就业课程,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说教偏多,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偏少,从而导致课程对大学生求职时的实效性不够。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工作。高基金项目:2022 年度第二批宁波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课题)“认同和归属:在甬高校毕
6、业生人才黏性研究”(G2022-2-36)。人事人才182就业与保障2023.6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基于适应社会相关产业的发展动向制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者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1。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然而,部分高校校企合作情况不尽如人意。一些校企合作机制陈旧,协同育人方向未及时根据产业机构的调整而更新;或者是校企双方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协同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政府和企业层面从政府层面看,近年来,宁波在“抢人大战”中难以占据优势。虽然政府通过发布人才优惠政策
7、,但是,政府与人社部门未能牵头企业、高校及社会等多方力量汇聚形成合力,各方更多的是各自“唱独角戏”,未能形成一种“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生态,因此也无法享受到“撒种成林”的人才裂变效应。从企业层面看,由于宁波制造业影响整体较强,宁波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相对较高。然而,刚走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有限,企业需要额外花费人力、财力等对其进行培训。因此,企业趋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优质人才,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处于劣势。另外,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参与程度有限。虽然宁波市人社局每年安排宁波市大学生就业实践示范基地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但
8、是企业普遍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人才缺乏动力,与某些在宁波市高校所达成的人才培养协议也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二、强化宁波市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的价值意蕴(一)推动高校毕业生对宁波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地域认同和心理归属是增强宁波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的重要表现。在校期间,毕业生通过与宁波市深入、多元的交流和互动,深刻了解区域社会文化和人才发展生态,对城市的态度形成了影响。为加强毕业生对宁波市的认识和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满足在校毕业生对城市生活条件和集体消费的需求、增强宁波地方特色文化亲和力、营造科学健康的人才发展生态等,提高毕业生对城市的积极认识和网络体验,增强其对宁波市的地域认同。同时,
9、个体通过社交来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增强毕业生人才黏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宁波特色地域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影响,有意识地培育在校毕业生内心对宁波市的理念认知、心理感受及信任程度等心理归属感,从而增强城市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有助于形成健康良好的宁波市人才生态体系强化毕业生凝聚力有助于构建健康的城市人才生态体系。早在 1999 年,Anil B.Deolalikar 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生态学的概念。Robinson RK 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换句话说,人才群体、人才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系统构成了人才生态系统。城市
10、人才生态体系就是由人才及人才群体所处的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一个仿生态体系。就像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一样,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宁波城市人才生态体系,有利于集聚各方人才,为宁波市的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而形成一定数量的城市人才群体是构建城市人才生态体系的前提,必须要强化城市人才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导致的城市人才总数不足、人力资源结构松散、各专业领域人才匮乏、行业人才输送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在宁高校毕业生城市人才凝聚力的培养,对于构建和巩固宁波城市人才生态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三)加快提升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深
11、入实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人才新政,并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抢人大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土地面积仅占全国 0.1%的宁波培育出占全国总量 7%以上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2019 年,宁波设立了首个人才日,以彰显人才对宁波的重要作用。此举让青年人才成为主角,不断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为适应宁波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格局,既要与专注于开发新颖、独特技术的“小巨人”企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相关的产业等人才输入单位同行同向,也要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宁波市的人才环境,增强城市魅力和人才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加强高校毕
12、业生对宁波市的人才黏性,为宁波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转型和升级积累大量的基础性青年人才,进而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提供核心竞争力。三、增强宁波市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的实践策略(一)外部地域认同策略升华宁波市的吸引力人才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智力引擎”,城市则是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要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向“引得进、留着住、流得动、用得活”的方向全力推进2。首先,要完善宁波城市的人才政策生态。建立良好的人才政策是增强宁波高校毕业生人才黏性的重要条件,应创新人才与宁波区域产业适配机制,通过依托本地高校部分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破除“五唯”单一评
13、价模式,以定向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与产业的适配度。同时,要加大本地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高校毕业生留在宁波后的租房补贴和住房补贴,缓解高生活成本对其造成的压力。183就业与保障 2023.6其次,要营造宁波城市人才文化生态。宁波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要推动宁波浙东学术文化、阳明文化、慈孝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宁波帮文化等文化的现代化“重塑”,打造符合年轻大学生群体口味的“网红IP”,切实提升宁波地区文化对本地高校学生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最后,要优化宁波市人才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人居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留在宁波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持续推进宁波“公园城市
14、”的建设理念,以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主要目标,切实为宁波市增加绿色元素。此外,应将优化宁波城市生态环境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宁波市“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活动,提高高校青年大学生对宁波市的认同感。(二)内部心理归属策略提升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宁波拥有丰富、深厚的地域文化。运用宁波本土地域文化,从内部心理归属策略入手,可以有效地提升在宁波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竞争综合实力。一方面,倡导“四知四行”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该精神强调知行合一,即必须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理论学习
15、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此外,“四知四行”精神要求大学生具备遇到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发扬斗争精神,强化斗争本领,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树立正确的“三观”,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感恩革命先烈,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路上体现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另一方面,倡导“宁波帮”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宁波帮”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尤其是以创新精神为特色。在传统课堂上下功夫,探索“宁波帮”的创新精神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融合教学,依托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为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在宁波高校就读的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此外,在“第二课堂”上结合
16、“宁波帮”的开拓创新精神,可开展如走访“宁波帮”博物馆、虞洽卿故居,或寻访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等宁波商创业之路等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设计者,激发其热情,提高“宁波帮”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3。(三)“政、校、企”整体联动策略加固人才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凝聚力整体联动策略与认同与归属策略不同,它是基于提升在宁波高校毕业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通过强化机制与城市良好互动的手段来实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策略,最终提升城市人才黏性的路径都必须通过“政、校、企”三方。因此,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需共同努力,在促进学生对宁波的认同与归属上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首先,政府应搭建平台推动构建地方行业人才标准新格局。宁波市政府需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机关单位,除发布相应的引智引才相关人才优惠政策以外,还应在 16 所宁波高校制定适于宁波作为经济和制造业大市的“宁波版”地方人才标准,让在宁波的高校毕业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其次,高校应联动政府、企业,集聚产教融合新态势。由政府提供平台、企业提供牵线,高校作为人才产出机构,应顺势创新政校行企产教融合新模式,不仅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