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政治 外交融合与重塑:锡克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曲金帅 涂华忠摘要:锡克教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最初仅是莫卧儿帝国旁遮普地区的一个地方性宗教。锡克教的起源和发展既有印度教和佛教的基础,也吸收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思想,时至今日成为了印度全国性的主要宗教之一。虽然锡克教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两千多万信众,占印度人口总数的比重也比较小,但是锡克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却不容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现代印度社会的走向。锡克教打破了印度社会统治、种姓歧视的枷锁,提倡任何种姓的人都应该人人平等,提倡对妇女尊重,冲击了印度教构建的社会秩序、宗教以及文化体系。锡克教见证了莫卧儿帝国不同王朝政权的更迭,其教义融
2、合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对印度宗教、社会以及文化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锡克教在莫卧儿帝国“王法”与“教法”相互博弈的大背景之下,逐渐由单一的宗教团体演变为宗教与政治结合的团体,与莫卧儿帝国的关系也由缓和走向紧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印度社会。对于印度社会而言,锡克教作为本土产生的宗教,不仅融合了各种宗教的教义,在思想和理念上也提出了较大的创新,为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崭新的动力。关键词:印度;宗教;锡克教;民族;融合与重塑收稿日期:2022-09-12作者简介:曲金帅(1989-),云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宗教社会学、社会舆情治理;涂华忠(1984-),通讯作者,西南
3、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白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周边国家国情研究、南亚研究。基金资助: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社会舆情预警及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XSH00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涉及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编号:20YJCZH129)的阶段性成果。锡克教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莫卧儿帝国时期旁遮普地区兴起的一门新兴宗教。与印度教、耆那教等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宗教不同,锡克教是个年轻的宗教。锡克教不仅融合了印度教的规范和教义,还吸收了伊斯兰教的规范和教义,具有全新的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 年第 1 期,第 3042 页。D
4、OI:10.13848/ki.dnynybjb.2023.01.00631融合与重塑:锡克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面貌。锡克教是印度仅次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宗教。锡克教自创立以来,就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 1947 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旁遮普地区成为了大多数锡克教信众的家园,形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锡克文化中心。锡克教是印度主要宗教之一,也是探索和发现印度历史的重要窗口。锡克教的兴起和传播,对丰富印度文化、艺术和音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也重塑了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外交、民族和宗教关系。需要指出的是,锡克教由于其桀骜不驯的传统,与印度政府乃至其他宗教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印度拥有世界上
5、大多数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和锡克教教徒,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穆斯林人口,以及数百万基督徒和佛教徒。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锡克教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本文从锡克教的诞生与对外传播展开研究,重点分析锡克教对印度宗教、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以及锡克教在印度的融合与重塑历程,尤其是锡克教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锡克教的诞生与发展锡克教是一个信仰一神论的宗教,但同时又是一个集宗教、政治、社会、文化和哲学于一体的特殊宗教团体。锡克人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所有信奉锡克教的成员均被称之为锡克民族。锡克教自兴起之后,逐渐开始从旁遮普地区向印度次大陆其他地区传播,并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
6、锡克教是全球主要宗教之一,印度次大陆信众人数仅次于印度教、伊斯兰教,位居第三位。全球信众人数位居第五位,仅次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一)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社会锡克教诞生的背景莫卧儿帝国是一个早期现代帝国,在 1619 世纪控制着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在大约 200 年的时间里,莫卧儿帝国从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外缘、西北的阿富汗北部和北部的克什米尔一直延伸到东部今天的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的高地,以及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高地。莫卧儿帝国通常被认为是在1526年由穆罕默德巴布尔建立的,穆罕默德 巴布尔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位部落首领,他利用邻近的萨法维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援助,击败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
7、者易卜拉欣 洛迪,最终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一个地域辽阔的帝国。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 1720 年,直到最后一 Marek Barwiski and ukasz Musiaka,“The Sikhs Religion and Nation.Chosen Political and Social Determinants of Functioning”,Studia Z Geografii Politycznej I Historycznej,Dec.2019,Vol.8,p.168.王士录:锡克教信众与当代印度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0 年第 6 期,第 60 页。Richards and
8、John,The Mughal Empi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2.Stein and Burton,A History of India,New Jersey:John Wiley&Sons,2010,p.159.Gilbert and Marc Jason,South Asia in World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p.75.Stein and Burton,A History of India,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9、2010,p.159.32位皇帝奥朗则布去世。在奥朗则布的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地理范围也达到了最大。随后在 1760 年缩小到旧德里及其周边地区,在 1857 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莫卧儿帝国被英属印度正式解散。根据巴布尔回忆录中记载,1536 年穆罕默德 巴布尔击败了德里苏丹国统治者易卜拉欣 洛迪,并建立了莫卧儿王朝。穆罕默德 巴布尔在战胜德里苏丹之后便进入印度,与此同时下令拆毁了一座圣墓,该圣墓被认为是“异端”托钵僧的圣墓。穆罕默德 巴布尔还亲自写下了充满宗教热忱的颂词,充分体现出了他对伊斯兰权威的护持态度。由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级是外来的统治者,而被统治阶级则是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印度教
10、信众,因此宗教政策是巩固和延续莫卧儿帝国统治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新生政权巩固统治的需要,穆罕默德 巴布尔委任的总督通常采用武力的方式来进行统治。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旁遮普地区都处于一个动荡的阶段。作为新王朝的统治者,莫卧儿帝国在统治初期对当地民众采取高压政策,一方面激化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加速推进了当地普通民众信仰转变的进程。在15781582年期间,莫卧儿王权与恪守保守传统的教权之间的隔阂逐步形成,主要体现在:首先,1578 年,莫卧儿帝国皇帝贾拉尔丁 穆罕默德 阿克巴(Jalal din Muhammad Akbar)下令核查宗教赠地,并将部分非法继承或转让的土
11、地送给非穆斯林宗教领袖,打破了穆斯林君主不挑战乌里玛宗教权威的这一传统,标志着莫卧儿王权与伊斯兰教权的矛盾逐渐公开。其次,1579 年,贾拉尔丁 穆罕默德 阿克巴宣布宗教事务最高仲裁权归他本人所有,并废除了对非穆斯林征收累进财产税吉齐亚的政策。最后,1582 年,贾拉尔丁 穆罕默德 阿克巴创立了“神一信仰”,只有部分大臣支持这一系列的轻视教法权威,其他的恩典官、法官等均反对,因为这一举措损害了教法学家的现实利益。莫卧儿王朝政权的皇位继承制度并不稳定,而正是由于这一缺陷使锡克教卷入了贾拉尔丁 穆罕默德 阿克巴过世之后的继位战争。(二)锡克教的诞生现存关于锡克教创始人古鲁 那纳克 德福(下文简称为
12、古鲁 那纳克)的记 Richards and John F.,The Mughal Empi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15.约翰理查兹编著,王立新译: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帝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页。张忞煜:多元帝国下的“王法教法”博弈以印度锡克教莫卧儿政权关系演变为例,世界宗教文化,2019 年第 2 期,第 35 页。张占顺:印度中世纪锡克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牡丹江大学学报刊,2014 年第 4 期,第 68 页。欧东明:印度锡克民族主义及其宗教政治动因探析,南亚研究季刊,2020年第4期,第6668页。古
13、鲁 那纳克,全名斯里 古鲁 那纳克 德福 吉(Sri Guru Nanak Dev Ji,14691539 年),“Sri”源自梵语“r”,字面意思是美丽、威严;“Guru”在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中均有“精神导师”的意思,尤指传授入门知识的人,这一词汇后被锡克教信众借用,译作“古鲁”或“上师”,那纳克被锡克教信众尊称为“上师”,也是锡克教的第一位“上师”;“Nanak”是印度比较常见的男孩名字,意为受人尊敬和崇拜的意思,后又被锡克教信众尊称为精神领袖;“Dev”意为上帝、国王、领袖或不朽等意思;“Ji”用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33融合与重塑:锡克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载,主要来源于锡克教经典迦南锡克之中
14、。根据这部作品记载,古鲁 那纳克于 1469 年出生于旁遮普拉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他的父亲名为梅塔 卡卢,他的母亲名为马塔 提里普塔,两人均是十分虔诚的印度教徒,属于刹帝利种姓阶层。古鲁 那纳克还有一位名为比比 那可的姐姐。由于其家庭较为开明,古鲁 那纳克从小就同时接受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双重教育,并对不同宗教信仰进行了比较。在接受不同宗教教育,尤其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顿悟之后,古鲁 那纳克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信仰,并且从这种全新的信仰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社会秩序。他非常熟悉当时旁遮普地区外来政权通过吉兹亚、朝圣税等一系列不公平手段,对本土民族进行压榨、勒索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古鲁 那纳克不仅要对莫
15、卧儿帝国的统治进行谴责,还要积极去实践他创立的全新信仰。莫卧儿帝国统治阶级在压迫修炼者和平民百姓。“锡克”这个词来自梵语单词“shishya”,意思是弟子、学习者。有学者认为,锡克教属于印度教与伊斯兰苏菲派的结合体,然而,与二者乃至其他宗教的差异又十分明显。例如,锡克教没有具体的“神”,也没有神像,按照锡克教圣城阿姆利则博物馆的记载,一开始的锡克教也有敬拜的“真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演化成“无神”。第一任创教上师古鲁 那纳克,在经过多次外出巡游之后,在此基础之上创建了锡克教。锡克教第二任上师为古鲁 安加德,继续传播古鲁 那纳克创立的教义,创造旁遮普地区特殊的文字字母表;第三位上师为古鲁阿马尔
16、达斯,继续分享和发展古鲁那纳克的教义,他倡导谦逊、服务、奉献、平等、荣誉和尊重女性;第四位上师为古鲁拉姆达斯,他发展了阿姆利则市,反对歧视;第五任上师为古鲁 阿让,他反对战争,收集了一系列锡克教的圣歌,其中包括以前的锡克教上师的歌曲、印度教和苏菲神秘主义者的歌曲,以及他自己完成的歌曲;第六任上师为古鲁 哈戈宾德,他创造了锡克教信众的武术,并称其为加特卡,鼓励锡克教信众练习武术,完善保护当时人们的基本人权;第七任上师古鲁 哈莱是一位了不起的草药医生和治疗师;第八任上师古鲁 哈尔克里山、第九任上师古鲁 泰格巴哈杜尔均强调锡克教信众相互帮助的重要,拒绝接受或遭受统治阶级带来的不人道的酷刑和杀戮;第十任上师古鲁 迦南锡克是锡克教创始人古鲁 那纳克的传奇传记,主要由古鲁 那纳克的徒弟拜依 巴拉依据锡克教口头传说和一些历史事实撰写,记载了古鲁 那纳克一生的故事。塔尔万提现在称之为那纳克 沙希布,是锡克教著名的圣地之一。梅塔 卡卢(14401522 年),又名为 卡尔彦 达斯,是锡克教创始人古鲁 那纳克的父亲,出生于莫卧儿帝国旁遮普地区的一个普通的印度教家庭,属于刹帝利种姓阶层。马塔 提里普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