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6 ,大小:862.32KB ,
资源ID:2629432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6294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12T 1031-202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pdf)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12T 1031-202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pdf

1、 ICS 13.200 CCS A 90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031202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emergency shelters 2021-01-21 发布 2021-03-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0312021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功能分区要求.4 6 应急设施配置要求.8 DB12/T 103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天津市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天津市地震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志良、高相铎、沈祖光、孙占中、董洪军、王汉旗、于伟巍、李永建、吴学浩、陈国峰、陈最宜、杨文弥、杨亮、姚兰予、郭靖、韩瑞通。DB12/T 10312021 III 引言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升全市应急避险能力,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为主,适当兼顾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科学合理的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满足灾时的避难需求,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天津,特制定本文件。DB12/T 103120

3、21 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基本要求、功能分区要求和应急设施配置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

4、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35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 GB 5041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143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T 51327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GJB 3502 军用永备直升机场场道工程建设标准 MH 5013 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请选择适当的引导语 3.1 应急避难场所 em

5、ergency shelter 配置应急设施,用于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避难场地及避难建筑。DB12/T 10312021 2 3.2 紧急避难场所 emergency evacuation and embarkation shelter 用于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3.3 固定避难场所 resident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 具备避难宿住功能和相应应急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避难场所。3.4 中心避难场所 central emergency congregat

6、e shelter 具备救灾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医疗卫生、专业救灾队伍场地等功能的固定避难场所。3.5 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 area of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service 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避难宿住功能指定服务范围,该服务范围内的避难人员被指定使用场所内的应急设施。3.6 避难场地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site 应急避难场所内可供应急避难或临时搭建工程设施的空旷场地。3.7 应急设施 emergency facilities 应急避难场所配置的,用于保障抢险救援和避难人员生活的工程设施。3.8 有效

7、避难面积 effective and safe area for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应急避难场所内,除去水面以及其他不宜收容人群避难的场所面积外,用于人员宿住和人员活动的面积。3.9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percapita effective area 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与场所所容纳避难人员人数之比。4 基本要求 一般要求 4.1 4.1.1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平灾结合、易于通达、便于管理”的原则。4.1.2 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范围、性质、等级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以批准的天津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和各

8、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为依据。4.1.3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应包括总体设计、避难场地设计、避难设施设计、应急转换设计等。4.1.4 应急避难场所按安置时限和功能分为三级: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4.1.5 城市级应急指挥管理、医疗卫生救护、物资储备分发等设施应单独设置应急功能分区,并宜依次选择设置在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4.1.6 应急设施应符合无障碍要求,按照 GB 50763 的要求设置。4.1.7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应以不影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为前提。场所内的古树名木、有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构筑)物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符合 GB 50357、GB 51

9、192 的相关规定。应急避难场所分级控制要求 4.2 DB12/T 10312021 3 4.2.1 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应满足以下开放时间要求:a)紧急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 1 天以内;b)固定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 30 天以内;c)中心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 30 天以上。4.2.2 各级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a)紧急避难场所,疏散距离步行时长不宜超过 10 分钟,以服务半径简易计算不宜超过 500 米;b)固定避难场所,疏散距离步行时长不宜超过 15 分钟20 分钟,以服务半径简易计算不宜超过1000 米1500 米;c)中心避难场所所配置的城市级应急

10、功能服务范围,宜按建设用地规模不大于 30 平方公里、服务总人口不大于 30 万人控制,并不应超过建设用地规模 50 平方公里、服务总人口 50 万人;承担的固定避难任务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1500 米。4.2.3 各级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a)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不宜小于 1000 平方米;b)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不宜小于 10000 平方米;c)中心避难场所的城市级应急功能用地规模按服务总人口 50 万人不宜小于 20 公顷,按服务总人口 30 万人不宜小于 15 公顷;承担的固定避难任务的有效避难面积应满足固定避难场所要求。4.2.4 各级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

11、难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a)紧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应小于 1 平方米;b)固定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应小于 2 平方米;c)中心避难场所承担的固定避难任务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应满足固定避难场所要求。设防要求 4.3 4.3.1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防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遭受不高于天津市设计规范设防水准灾害的影响下,应急设施不应发生严重破坏,且能及时恢复;紧急引入的应急避难设施应能顺利安装和启用;b)在遭受高于天津市设计规范设防水准灾害的影响下,应急避难场所应能用于人员避难,在周边遭受严重灾害和次生灾害影响时应能保证基本安全及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存。4.3.2 应急避难场所的抗震设防烈度

12、标准应高于天津市基本抗震设防烈度 1 度执行。4.3.3 位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避难场所的设定防御标准应高于天津市防护标准所确定的淹没水位,且避洪场地的应急避难区的场地标高应按该地区的历史最大洪水水位确定,且安全超高不应低于 0.5 米。4.3.4 应急避难场所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中心避难场所及其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 5 年;b)固定避难场所及其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 3 年。场址选择要求 4.4 4.4.1 应急避难场所应优先选择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空气流通、具备一定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与设施,其周边应保证道路

13、畅通、交通便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中心避难场所宜选择在与城镇外部有可靠交通连接、易于伤员转运和物资运送,并与周边应急避难场所有疏散道路联系的地段;b)固定避难场所宜选择在交通便利、有效避难面积充足、能与责任区内居住区建立安全避难联系、便于人员进入和疏散的地段;DB12/T 10312021 4 c)紧急避难场所可选择居住小区内的花园、广场、空地和街头绿地等;d)固定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可利用相邻或相近的且抗灾设防标准高、抗灾能力好的各类公共设施,按充分发挥平灾结合效益的原则整合而成。4.4.2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选择应满足 GB 50011、GB 50021、GB/T 51327、GB 5

14、0413 的有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应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等危险地段,并应避开行洪区、指定的分洪口、洪水期间进洪或退洪主流区及山洪威胁区;b)应急避难场所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走廊区域;c)应急避难场地应处于周围建(构)筑物倒塌影响范围以外,并应保持安全距离;d)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应避开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存放点、严重污染源以及其他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要求,有火灾或爆炸危险源时,应设防火安全带;e)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功能区与周围易燃建筑等一般火灾危险

15、源之间应设置不小于 30 米的防火安全带,距易燃易爆工厂、仓库、供气厂、储气站等重大火灾或爆炸危险源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0 米;f)应急避难场所内的重要应急功能区不宜设置在稳定年限较短的地下采空区,当无法避开时,应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制定利用方案;g)周边或内部林木分布较多的应急避难场所,宜通过防火树林带等防火隔离措施防止次生火灾的蔓延。5 功能分区要求 分区设置要求 5.1 应急避难场所按功能可分为应急休息区、避难宿住区、应急医疗卫生区、应急物资储备区、应急管理区、应急保障车辆停车场、专业救灾队伍场地和应急直升机使用区。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分区设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应急休息区 5

16、.2 5.2.1 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休息区是灾害发生后供避难人员临时避难、等候安置的场地,用地面积应按每人不小于 0.9 平方米确定。5.2.2 固定及中心避难场所宜设置应急休息区,供避难人员获得安置后进行公共活动、休息使用,用地面积根据核定避难人员数量,按不小于每人 0.15 平方米确定。表1 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设置要求 功能分区 紧急避难场所 固定避难场所 中心避难场所 应急休息区 避难宿住区 应急医疗卫生区 应急物资储备区 应急管理区 DB12/T 10312021 5 应急保障车辆停车场 专业救灾队伍场地 应急直升机使用区 应急出入口 应急通道 注:“”表示应设;“”表示宜设置;“”表示不需要设置。避难宿住区 5.3 5.3.1 避难宿住区是灾害发生后供避难人员满足应急生活需要和住宿的场地。应设置在便于人员安全疏散的地段,并应根据灾害环境、气候、地形地貌、基础设施配套及避难人员特点等进行布局。5.3.2 避难宿住区用地面积应根据核定避难人员数量,按每人 1.5 平方米2 平方米确定。5.3.3 避难宿住区采用帐篷布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避难宿住区的空间布置应按宿住组、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