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4.13MB ,
资源ID:2633574      下载积分:2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6335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TGDNB 62-2021 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GDNB 62-2021 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英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英红农夫生态科技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天然品茶业专业合作社,英德市龙润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

2、公司,英德市华农茗门农业有限公司,英德市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德邦农业有限公司,英德市汇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一鑫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英德市绿环茶园有限公司,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黎健龙,唐劲驰,杨子银,俞龙,赵文霞,廖茵茵,曾兰亭,唐颢,周波,刘嘉裕,陈义勇,农红艳,辜大川,胡海涛,谭阳清,黄文定,林柏桂,张风姬,杨平平,崔莹莹,林忠卫,黄安顺,张扬娣,赵崇真,伍时芳,农红秋,王耀鹏,陆国明,何辉星,吴晓蓉,杨文杰,黄浩宜,李伯堂,毛国文,巫诗轩,黄燕峰,梁成额,蔡晓怡,黄永权,杨智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

3、/GDNB 622021 1 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绿色防控的基本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灰茶尺蠖的发生特点、虫情测报、绿色防控措施、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980.55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4、)第55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茶尺蠖、茶毛虫 T/GDNB 4 广东茶园病虫害减药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灰茶尺蠖 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 又称拱拱虫、量尺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茶树食叶类主要害虫。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严重时茶树叶片被咬食殆尽,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4 灰茶尺蠖发生特点 4.1 生活习性 灰茶尺蠖羽化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雄蛾一般较雌蛾早1天 2天 羽化,羽化当晚或次晚交尾。成虫可多次交尾、多次产卵,第一次产卵较多、卵块较大。雌蛾多将卵产于茶树叶

5、片、枝叶夹缝或枝皮裂缝中,也产于土表枯枝落叶、土壤缝隙间或杂草上,并覆有白色絮状物。每雌产卵100粒 500粒,最多可产700粒,卵于1周左右开始孵化出幼虫。幼虫孵化后半天内十分活跃,有趋光性,到处乱爬或吐丝下坠分散,但一个卵块孵化的幼虫,常集中在一丛茶树上,分布在茶丛顶层,形成发虫中心。3 龄后拟态状静止于茶枝,受惊后吐丝下坠。4 龄或5龄幼虫老熟后下坠至地面,爬入浅土中作一蛹室,于其中化蛹。成虫趋光性强,白天四翅平展,静伏于茶树枝叶及周围林木基干上,夜间活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2 4.2 发生规律 英德地区灰茶尺蠖一年发生6代 7代,以蛹在茶园土壤中越冬,次年

6、 2 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灰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非常容易出现大爆发现象。灰茶尺蠖生活史见表1。表1 灰茶尺蠖不同虫期生活史(月/旬)代别 卵 幼虫 蛹 成虫 第1代 2/下 3/上 3/上 3/下 4/上 4/中 4/中 4/下 第2代 4/下 5/上 4/下 5/中 5/上 5/下 5/中 5/下 第3代 5/中 5/下 5/中 6/上 5/下 6/中 6/中 6/下 第4代 6/下 7/上 6/下 7/中 7/中 8/上 7/下 8/上 第5代 8/上 8/中 8/中 9/上 9/上 9/中 9/上 9/中 第6代 9/中 9/下 9/中 10/上 10/上 10/中(部分越冬)

7、10/中 10/下 第7代 10/中 10/下 10/下 11/中 11/中 越冬 次年2/下 3/上 5 灰茶尺蠖虫情测报 监测灰茶尺蠖发生期间虫口密度变化动态,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5.1 越冬蛹基数调查 5.1.1 调查时间 越冬蛹分别于上年11月中旬和当年2月中旬各调查一次,其它发生代的调查频率为7天 10天一次。5.1.2 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茶园,调查面积为 667 m2 左右,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取样点不少于30个,每样点取 2 丛茶树。将样点茶树根际10 cm周围土壤内的蛹挖出,统计活、死蛹数并记录数据。按公式(1)计算蛹发生密度,公式(2)计算蛹存活率,

8、公式(3)计算成虫出土率。B=(1)式中:B 蛹密度,单位为块每平方米;b 各样点地块蛹数;n1 调查样点数;s1 每样点茶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G=100(2)式中:G 蛹存活率,单位为%;g 各样点蛹存活数;b 各样点蛹数。F=100(3)式中:F 成虫出土率,单位为%;f 成虫出土数;m1 标定蛹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3 5.2 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 5.2.1 调查时间 于各代幼虫发生期调查,调查频率为5天 7天一次。5.2.2 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茶园,调查面积为667 m2 左右,采用平行跳跃式调查30个点,每个点间隔不得少于0.5

9、 m茶行,检查各点茶丛上幼虫数量,并记录数据。5.2.3 有发虫中心区 害虫发生中心明显的调查茶园,先普查茶园的发虫中心数,作上标记,然后随机抽查 10%20%的发虫中心区的虫口数、感病虫口数和天敌数,记录数据,按公式(4)计算幼虫虫口密度。D1=(4)式中:D1 幼虫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平方米;d1 被抽查发虫中心区总虫口数;m2 调查茶园发虫中心区总数;m3 被抽查发虫中心数;s2 调查茶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k 调查茶园茶树覆盖度。5.2.4 无发虫中心区 害虫发生中心不明显的调查茶园,在茶园内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不少于 30 个样点,每样点选1 m2 茶丛。调查样点茶丛上幼虫数、感病

10、虫口数和天敌数,记录数据,按公式(5)计算幼虫虫口密度。D2=(5)式中:D2 幼虫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平方米;d2 各样点茶丛幼虫头数;n2 调查样点数;s3 每样点茶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5.2.5 幼虫发育进度调查 结合幼虫虫口密度调查同时进行。随机抽查样点茶丛上幼虫,总数不少于 50 头,逐头分龄,记录数据。按公式(6)计算各龄期幼虫占幼虫总数的百分率。C=100 (6)式中:C 某龄期幼虫百分率,单位为%;ci 某龄期幼虫数;m4 调查幼虫总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4 5.3 田间成虫消长调查 5.3.1 调查时间 于3月上旬至11月上旬成虫始盛期进行调查

11、。5.3.2 调查方法 5.3.3 性诱剂诱捕成虫 利用灰茶尺蠖性诱剂和诱捕器,选择代表性茶园地块,按三角形放置2套 4套/667 m2,间距约50 m,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 m。将竹竿插入茶行土中,船型黏胶诱捕器悬挂在茶蓬上方约20 cm,将诱芯嵌入诱芯架内。诱捕器安置后,每30天更换 1次诱芯。每日上午调查诱捕成虫数量,并记录数据。5.3.4 灯光诱捕成虫 各代幼虫进入盛蛹期后,20:00 23:00 时,采用天敌友好型(LED光源)诱捕3 h。每天清晨检查雌雄成虫数量,记录数据。5.4 为害程度调查 5.4.1 调查时间 在灰茶尺蠖发生期内,每7天调查1次。5.4.2 调查方法 根据各代卵

12、块和初孵幼虫虫群密度调查结果,若每米茶行或每立方米茶丛中平均有低龄幼虫虫群 1个以上,预示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平均有0.1个左右,预示局部发生量大,受害较重;平均有0.01个左右,预示零星发生,为害较轻。在调查虫口密度、为害程度的同时,记录当天的温湿度、降水情况,为预测翌年虫害发生规律提供参考。5.5 测报发布 根据调查取得全年不同月份的虫口密度数据,运用Excel软件绘制全年发生动态图,并结合同期气候因子(温度、湿度、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判断翌年灰茶尺蠖发生趋势,发布预测报告。6 灰茶尺蠖绿色防控 6.1 农业防控 6.1.1 翻耕 冬季清园,翻耕破坏化蛹层,减少越冬虫蛹,压低虫口基数;冬

13、季茶行开沟增施有机肥,一般施用商品有机肥 500 kg/667 m2 750 kg/667 m2,施农家肥 1500 kg/667 m2 2000 kg/667 m2。干旱季节应加强土壤灌水保湿。幼龄茶园应勤除杂草,破坏灰茶尺蠖的栖息和越冬环境,减少虫口发生数量。6.1.2 增加天敌 采用割青绿肥或作物秸秆(甘蔗叶、豆秆、稻草等)对茶园行间进行覆盖,每年或隔年覆盖,幼龄茶园在种植茶苗后即进行覆盖,保湿保温,增加茶园天敌多样性,覆盖物厚度为 15 cm 20 cm。6.1.3 轻修剪 在灰茶尺蠖为害高峰期,采用轻修剪方式将树冠面剪低5 cm 10 cm。修剪下来的枝条连同虫卵带离茶园,做好茶园残

14、枝清洁,可用薄膜覆盖修剪枝防控幼虫。6.1.4 茶园间作与种植防护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5 幼龄茶园间作绿肥或豆科作物、成龄茶园间种遮阴树、行道树。茶园四周、陡坡地、山地等部位可种植防护林。茶园间作技术要点可参见 T/GDNB 4。6.2 物理防控 6.2.1 灯光诱杀 在茶园中安装天敌友好型杀虫灯,成虫发生始峰期开灯诱杀。6.2.2 性诱剂诱杀 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降低下代虫口数量。在灰茶尺蠖越冬成虫羽化前放置,并及时更换诱芯和粘虫板。放置密度 2 套 4 套/667 m2。6.3 生物防控 6.3.1 释放胡蜂 各代幼虫发生盛期,在茶园释放胡蜂捕捉幼虫

15、。胡蜂窝应在与茶田边缘间隔 5m 1 0 m的位置安装,避免惊扰胡峰,以防被蛰伤。6.3.2 喷施生物农药 包括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推荐药剂及具体使用方法参见表 2。表2 适用生物农药品种及安全标准 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 g(mL)/667 m2 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每季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短稳杆菌 100 亿孢子/毫升悬浮剂 30 45 500 700 喷雾 1 次 7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50 1000 喷雾 1 次 5 苏云金杆菌 1600 IU/uL 悬浮剂 75 150 500 1000 喷雾 1 次 5a a 表示暂时执行的标准。6.3.3 利用天敌 如:寄生蜂、捕食

16、蝽、鸟类等。6.4 化学防控 6.4.1 防治时期 于幼虫 3 龄期前进行药剂防治,防效最佳。6.4.2 防治指标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有灰茶尺蠖幼虫 3头 5头即可进行喷药;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推荐药剂为6%乙基多杀菌素等。6.4.3 药剂喷施时间及注意事项 结合当地农事操作习惯,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上午7:00 10:00或下午16:00 19:00时进行,注意观察施药后7 天内虫口变化,评价施药防治效果,为今后调整施药防治方法提供依据。若施药后2小时内下大雨则重新喷施。7 档案管理 茶园药剂的使用应做如实的记录,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田间档案记录表见附录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GDNB 622021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茶园病虫害防治档案 表 A.1 药剂使用记录档案 茶园区域茶园区域 面积(亩)面积(亩)品种品种 序号序号 品种、病害品种、病害 施药日期施药日期(月月 日日)药剂名称药剂名称 及浓度及浓度 使用使用情况及效果情况及效果 记载人记载人 1 2 3 4 表 A.2 药剂生产质量安全跟踪档案 茶园区域茶园区域 面积(亩)面积(亩)品种品种 序号序号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