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34MB ,
资源ID:2640578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6405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寄古于新源头活水:厦门市...址的“重建”与“再生”探索_卓非.pdf)为本站会员(哎呦****中)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寄古于新源头活水:厦门市...址的“重建”与“再生”探索_卓非.pdf

1、50 主题专栏 FEATURE THEME寄古于新,源头活水:厦门市同安县衙旧址的“重建”与“再生”探索SENDING THE PAST TO THE NEW,FLOWING FROM THE SOURCE:EX-PLORING THE“RECONSTRUCTION”AND“REGENERATION”OF THE FORMER SITE OF TONGAN COUNTY YAMUN IN XIAMEN 卓非ZhuoFei 收稿日期:20230315摘要 在厦门市同安区的有机更新规划中,设计团队运用“城市针灸”理论,对底蕴深厚的同安县衙旧址进行“重建”与“再生”。该规划让传统文化资源向公共服务功

2、能和文化交流地标转化,从而促使同安区成为厦门市的寻根之地,闽南民俗文化的活态窗口。关键词 再生;有机更新;创新;活化;城市针灸Abstract In the organic renewal planning of Tongan District in Xiamen,the design team uses the theory of ur-ban acupuncture to rebuild and regenerate the old Tongan County Government site with profound heritage.The plan transforms tradit

3、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and cultural exchange landmark functions,thus making Tongan District become the root of Xiamen and the living window of southern Fujian folk culture.Keywords regeneration;organic renewal;innovation;activation;urb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卓非

4、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助理、厦门分院总建筑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便开始探索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城市建设理论体系。当下,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以及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是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1在历史建筑的更新方面,建筑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对历史建筑或环境的再利用;提升公共空间品质;通过修缮和提升公共环境,改善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2随着厦门城市的发展,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领域。厦门市政府积极推进,包括旧城改造、老工业区改造、商业区升级等多方面的城市更新,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等多种手段,根据有机更新理论“按照城

5、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3,推动厦门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2021年,在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背景下,厦门市启动了“厦门同安旧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项目(图1)。厦门市同安区迄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现存文物古迹约500处。在由传统城市向近现代城市演进的过程中,同安区旧城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同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有着“闽学源头”“宰相故里”“提督摇篮”的“千年古城”,是厦门历史文化的根源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首仕之地便是同安县衙。在具体实践中,设计团队将“城市针灸”理论作为城市更新的适应性框架,把同安县衙旧址文化再生看作厦

6、门城市有机更新最为重要的“穴位”。“城市针灸”作为一种将当代城市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针灸学说相结合的社会环境理论,倡导使用小规模的精准干预,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4“城市针灸”理论强调城市和人体一样具有经络系统和穴位,城市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其中高度聚焦与针对性举措有助于重塑重要空间。1 现状评估同安县衙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迄今有1 000多年。如今,历尽沧海桑田,以前的县衙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榕树、有200多年历史的芒果树、朱熹手植的榆树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是见证同安发展的文化之根。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实地踏勘,以及深入调研县衙变迁的历史,设计团队提出将县衙旧址改造为“在遗址

7、公园章程指导下的纪念性公园”的理念。1.1 现状建筑1.1 现状建筑现状场地内共存8栋建筑。1号、2号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立面完好,现为弃用状态;3号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其单层建筑改为四层,现为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号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老照相馆;5号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高士轩”展馆及园区服务房;6号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现为同安人文历史展馆及派出所办公用房;7号楼前身为县政府食堂,于2015年被改建为朱子书院;8号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同安区档案馆。1.1.1 南入口广场南入口广场由景观路障、电子标识牌、同安县衙旧址景观石及通行石板

8、材小广场组成,一侧有公交站台及电线杆,同时分隔出一个小广场作为两侧临街建筑的独立停车场。入口缺乏标志性构筑物,昭示性差,难以吸引群众进入,并且紧邻公交站台、电线杆及停车场,其形象受到严重影响。1.1.2 景观道广场景观道广场呈“U”形,由牧爱堂题记石碑、银同史话走廊、景观道及林荫休闲平台组成。牧爱堂题记石碑位于广场南前端,西侧银同史话走廊设雕刻石碑展示同安历史。由于广场中轴线左侧为木构架廊道,右侧是高大的榕树,不对称的布局弱化了中轴线的庄严感,未能突出主体建筑。银同史话走廊位置偏于一侧,受景观树木的遮挡,容易被忽略,并且其雕刻质量欠佳,难以形成吸引人的展示性空间。1.1.3“牧爱园”广场位于中

9、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的后侧区域是整个园区最大的中心广场“牧爱园”广场。中心广场为硬质铺装广场,两侧分别设景观礼仪墙及理学墙。作为核心节点,观礼墙及理学墙风格各CA 2023/06 当代建筑 51异,形象不突出,与空间设计主题缺少对话,未能实现突出设计主题的效果。1.1.4 北入口休闲广场北入口休闲广场为长方形广场,中心区域保留了一个水塔,南侧同安人文历史展馆背面设置了一处展示遗存的石柱景观平台,次入口处为对景的景观条石及花池。石柱景观平台设计粗放,位置偏僻,游客难以靠近,整个广场缺乏与主题相呼应的整体感。1.2 历史遗存1.2 历史遗存县衙旧址目前仅存古井、水塔、石碑、石狮、石柱等历史遗迹。现存1

10、棵由朱熹手植的榔榆树(约有800年)、1棵芒果树(217年)、2棵榕树(有400多年)。这是旧址内历史最为悠久的遗存。2 县衙格局的变迁通过文献资料,设计团队梳理出了县衙空间形制变迁的过程。同安古县衙遗址始建于五代天成四年(公元929年)。自县衙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县衙的空间形制已延续数百年。空间分为前、后两个区域,以大堂为中心,形成中轴对称、五进院落的空间形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安县衙经过4次改建,最近一次是2015年。设计在保留原有格局形制的前提下,将其改建为市民文化公园。将县衙旧址公园现状总平面图与20世纪20年代的县衙平面图叠合,可以发现只有部分建筑现状位置与旧址重合,但大的

11、空间布局是一致的(图2)。这给设计团队带来思路上的启发:将这些原有建筑的位置以某种形态表现出来,作为空间记忆节点,展现昔日县衙风貌(图3)。3“重建”与“再生”如何使消失的建筑与文物实现再生呢?拆除现存建筑,完全复建一座假“古董”,显然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尊重,也不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县衙旧址是厦门市的重要文化地标。文化内容的“再生”是县衙旧址纪念公园设计的核心。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遗传密码”,城市基因的首要特征是遗传性(延续性),文化地标本身就是对城市精神气质的延续。5以“批判式重建”的方式修复城市空间与功能关系之间的断裂,并通过历史与文化、环境与时间的重新串联与整合,可以实现城市的延续性发

12、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出自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公元1153年,朱熹任职同安主簿。任职的4年间,他勤政兴学,以礼导民,“开闽学之源”。因此,同安县衙为闽学的发祥地。设计团队提出了以文化内容的“再生”为设计出发点,以“寄古与新,源头活水”为设计理念,注重文化提升,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地方遗产文脉、融合当代功能需求为设计原则,通过同安县衙旧址更新设计提炼出建立于环境载体的综合性节点项目,实现其与城市大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的连接和相互促进作用,让昔日的县衙以纪念性公园的形式在当代语境下“再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4 以“再生”启

13、动县衙的有机更新4.1 文化再生总体重构4.1 文化再生总体重构4.1.1 平面叠合基于历史资料的研究,本项目将20世纪30年代的县衙建筑体量重叠于现状基地之上,找寻老1 同安旧城有机更新2 县衙格局变迁示意图12万历年间(明朝)高士轩(主簿厅)高士轩(主簿厅)高士轩(主簿厅)后衙(官吏休息起居之所)后衙(官吏休息起居之所)吏役的住家用房“架阁库”“预备仓”典史“赞政厅”“六曹”办公用房县狱县狱粟仓房库房库房科室房科室景朱堂六吾堂正堂戒石亭仪门大门照壁大堂戒石碑二门门楼照壁吏役的住家用房“架阁库”厅室(收藏仪仗器具)“六曹”办公用房寅宾馆(客馆)正衙五进四进三进二进一进五进四进三进二进一进生活

14、起居生活起居升堂办公升堂办公牧爱堂大门民国十七年同安县公署总平面图民国十七年同安县公署总平面图同安县衙旧址现状总平面图(2021年)民国时期县衙主要建筑位置现状建筑位置嘉庆年间(清朝)中华民国52 主题专栏 FEATURE THEME县衙与场地现状的空间关系,并利用这种空间关系,以建筑与景观相和谐的语言,重塑同安县衙的核心中轴,达到县衙格局跨时空重叠的空间效果。4.1.2 两线并置设计通过两条主线并置、新旧交融的方式,展示历史的变迁。第一条主线是“寄古与新”,指重塑县衙的核心中轴,与千年前的县衙格局跨时空重叠。县衙文化主轴,作为古县衙相关文化内容的展示路径,可展示同安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重现文

15、化高地的灿烂辉煌。第二条主线是“源头活水”,指利用主题水景和闽南园林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是市民的现代生活休闲线。活化利用现存建筑,植入图书馆、咖啡茶馆、美术馆、非遗工坊、培训中心、报告厅等业态,加建连廊联系各个建筑,形成完整的市民休闲活动路线。4.1.3 分区规划,空间重塑本项目将整个县衙区域分为纪念性的“前衙空间”和游憩性的“后署空间”。1)“前衙空间”设计策略建筑重建。作为旧址公园的入口空间,应着重体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氛围感。因此,“前衙空间”根据原有空间布局进行建筑重建。南区的“前衙”入口广场在老县衙的原有位置上局部重建,还原照壁、门楼、仪门、“公生明”戒石碑等构筑物,形成具有历史感的入

16、口广场。现状主楼对应老县衙大堂的位置,通过建筑立面改造突出原有大堂建筑体量。设计团队通过考证,复建老县衙照壁、门楼、仪门、戒石碑等构筑物,打造“古韵”依存的旧址公园。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县衙空间格局。重现历史建筑布局,让游览者仿佛回到历史时空,与建筑一同纪念老县衙与同安的变迁(图4)。2)“后署空间”设计策略景观提升。老县衙大堂以北区域的建筑空间布局零散,原多为库房、住所等功能空间,纪念性较弱,没有复建的必要性。设计团队在老县衙建筑原有位置上置入平台、水池、矮墙等元素,限定出原有建筑的空间,以展示原有衙署的建筑基座,打造“园林式”旧址公园,勾勒出老县衙原有空间格局。设计团队将展览与景观构筑相结合,让游览者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从而提升公园的游赏性和参与性(图5)。4.2 文化再生建筑活化4.2 文化再生建筑活化本项目针对现存建筑进行局部改造,增加了服务空间新功能(图6)。基地中两栋4层建筑的体量较大,与旧址公园的氛围不符,但立面状况良好,虚实相间,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因此设计团队采用“色彩化叠加”及“透明化叠加”的改造思路6,保持原有的立面分割,在实体墙面上安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